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与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差异
1
作者 徐偃生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24-27,共4页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原则的设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贯彻这一原则的对比,指出了贯彻这一原则的实际条件差异,向我们提出了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生产资料 劳动者 个人消费品 按劳分配原则 马克思的设想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经济实体
下载PDF
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论可以休矣——与孙宝林同志商榷 被引量:3
2
作者 徐久刚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33-39,共7页
本文对孙宝林同志《马克思对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与东方社会主义实践》一文所阐述的“通过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是马克思晚年对人类的卓越贡献”表示非议,认为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只不过是一种“... 本文对孙宝林同志《马克思对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与东方社会主义实践》一文所阐述的“通过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是马克思晚年对人类的卓越贡献”表示非议,认为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只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不能视为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每个民族都是依据自己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发展道路的,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需要“跨越”什么,也没有什么可以“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 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 发展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 东方社会主义实践 俄国农村公社 列宁 历史规律 历史条件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答孙宝林同志
3
作者 徐久刚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1-5,共5页
此文是对孙宝林同志反批评文章《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不容置疑》的答辩。本文认为,在学术研究中不存在少数服从多数的问题,“独树一帜”未必不好;与孙宝林同志文章的原则分歧不在于“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是否成立”,而... 此文是对孙宝林同志反批评文章《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不容置疑》的答辩。本文认为,在学术研究中不存在少数服从多数的问题,“独树一帜”未必不好;与孙宝林同志文章的原则分歧不在于“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是否成立”,而在于能否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确立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理论并将其提升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恩格斯没有“深化与拓展”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恩格斯“深化与拓展”的是马克思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指责徐文认为马、恩立场、观点不一致是不实之词;本文进一步否定了列宁“验证”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 马克思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
下载PDF
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不容置疑———兼对有关问题的论辩
4
作者 孙宝林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26-32,共7页
本文是对徐久刚同志《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论可以休矣》一文的驳论。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不仅是成立的,而且具有重大的思想价值和理论意义。它为东方落后民族选择切合自身实际的社会发展途径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并且在实践中... 本文是对徐久刚同志《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论可以休矣》一文的驳论。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不仅是成立的,而且具有重大的思想价值和理论意义。它为东方落后民族选择切合自身实际的社会发展途径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徐文对这一设想的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资本主义道路设想 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 马克思主义 俄国农村公社 马克思晚年设想 东方社会主义实践 恩格斯 资本主义生产 有关问题 落后国家
下载PDF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与无产阶级革命——西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初探
5
作者 姚大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8年第3期89-94,共6页
对于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按照马克思的设想,资本主义社会的崩溃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将首先发生于先进的、工人阶级占人口多数的西方各国。历史往往出人预料。资本... 对于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按照马克思的设想,资本主义社会的崩溃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将首先发生于先进的、工人阶级占人口多数的西方各国。历史往往出人预料。资本主义阵营中最落后贫穷的俄国却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而且成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革命 理论初探 马克思的设想 资本主义阵营 工人阶级 俄国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者 西方各国
下载PDF
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比较研究概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来斌 彭旺林 《学海》 1999年第4期111-114,共4页
关键词 “跨越”设想 “跨越卡夫丁峡谷” 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 社会主义设想 研究概述 村社社会主义 恩格斯 跨越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落后国家
下载PDF
理解“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应克复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1997年第5期9-14,共6页
理解“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方法论问题●应克复一、一个解惑纷呈的命题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中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命题,多年来为我国学者所探讨不息,分歧颇大。近几年,结合经济体制改革,一些学者对这一命... 理解“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方法论问题●应克复一、一个解惑纷呈的命题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中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命题,多年来为我国学者所探讨不息,分歧颇大。近几年,结合经济体制改革,一些学者对这一命题又提出了不同的阐释。尽管这一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马克思恩格斯 未来社会所有制 生产资料 所有制形式 方法论 公有制 差异共有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 马克思的设想
下载PDF
论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的科学品格
8
作者 张式谷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1997年第1期5-11,共7页
本文针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究竟是科学还是空想这一由来已久的争辩,从三个层面上展开论析,旨在说明科学理论要求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首先,马克思从宏观上解决了近代人类历史大趋势中一系列根本性的理论问题,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 本文针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究竟是科学还是空想这一由来已久的争辩,从三个层面上展开论析,旨在说明科学理论要求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首先,马克思从宏观上解决了近代人类历史大趋势中一系列根本性的理论问题,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其次,把自己的理论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是马克思学说的绝对要求,他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他对社会未来发展问题的态度,从来是十分谨慎、严肃的。再次,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探索具有预测性、典型性、抽象性的特征,它既不是虚幻的空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未来社会 马克思的设想 科学品格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论
9
作者 任金龙 《东南学术》 CSSCI 1993年第6期46-49,38,共5页
按马克思的观点,社会主义劳动力不是商品。这个观点是基于以下设想为前提的:(1)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生产资料由社会共同占有,全社会实行单一的公有制;(3)个人劳动直接构成社会的总劳动,... 按马克思的观点,社会主义劳动力不是商品。这个观点是基于以下设想为前提的:(1)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生产资料由社会共同占有,全社会实行单一的公有制;(3)个人劳动直接构成社会的总劳动,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4)个人消费品分配实行“劳动券”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劳动力 商品论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马克思的设想 资本主义 个人消费品 社会基础 生产资料 共同占有 分配实行
下载PDF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兼评按劳分配理论研究中的一些观点
10
作者 张玉祥 付雪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17-21,共5页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讨论,是完全必要的。但值得注意的是,1986年以来,在对按劳分配问题的讨论中,有些文章认为:“按劳分配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假说”,也有人认为,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讨论,是完全必要的。但值得注意的是,1986年以来,在对按劳分配问题的讨论中,有些文章认为:“按劳分配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假说”,也有人认为,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是不相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按劳分配理论 兼评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个别劳动 劳动者 社会劳动 马克思的设想 研究中
下载PDF
谈谈《资本论》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
11
作者 李子建 《河北学刊》 1983年第1期42-48,共7页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最主要的著作,是他毕生研究的成果。《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对于《资本论》的意义,恩格斯曾经说过:...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最主要的著作,是他毕生研究的成果。《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对于《资本论》的意义,恩格斯曾经说过:“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象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69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马克思的设想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 指导意义 生产资料 简单再生产 商品 资本家 资本主义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政治体制改革
12
作者 陈泰乾 《求实》 1987年第5期24-25,20,共3页
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共产主义社会分两个阶段:社会主义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列宁在实践中发展了两个阶段的理论,对社会主义第一阶段的发展作了具体分析,首先提出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后又提出“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全的社会主义”。不... 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共产主义社会分两个阶段:社会主义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列宁在实践中发展了两个阶段的理论,对社会主义第一阶段的发展作了具体分析,首先提出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后又提出“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全的社会主义”。不过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共产主义 全面改革 无产阶级民主 重要环节 马克思的设想 发达的社会主义
下载PDF
对按劳分配理论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3
作者 区辉良 《探求》 1996年第1期43-46,共4页
传统按劳分配理论与现实按劳分配间存在较大差距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建立起单一全民所有制的社会。因此,这一社会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既不像资本主义那样按资本和劳动力价值进行,又不像共产主义那... 传统按劳分配理论与现实按劳分配间存在较大差距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建立起单一全民所有制的社会。因此,这一社会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既不像资本主义那样按资本和劳动力价值进行,又不像共产主义那样按需分配,而是实行按劳分配。其主要内容是:对作了各项扣除之后的剩余产品,按照每个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参加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劳分配理论 社会主义 劳动者 商品货币关系 分配方式 马克思的设想 分配制度 个人消费品 生产要素 经济条件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