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马圈湾汉简年代考释 被引量:6
1
作者 罗见今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5,共9页
1979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敦煌市西北95公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进行发掘,共获得1221枝简牍,这是继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Aurel Stein,1862~1943)1907、1914年共掘得800多枝敦煌汉简之后较系统的发掘,1991年1月辑入《敦煌汉简释文》出版... 1979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敦煌市西北95公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进行发掘,共获得1221枝简牍,这是继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Aurel Stein,1862~1943)1907、1914年共掘得800多枝敦煌汉简之后较系统的发掘,1991年1月辑入《敦煌汉简释文》出版。本文利用作者证明的中国历法的五个周期性质考释了17枝历谱残简、21枝月朔简和9枝年数简的年代;认为与今历不合的3枝纪年简历日书写有误。在这50枝简中对以前学者考定的12枝简的年代提出质疑,指出其考释方法的疏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汉简 马圈湾汉简 中国历法的五个周期性质 年代学
下载PDF
关于敦煌马圈湾汉简涉及西域战争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后晓荣 苗润洁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5-111,共7页
敦煌马圈湾汉简的发现,为研究王莽西域战争提供了新的资料,简牍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为深入真实地了解史实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研究相关历史打开了新的视野,证实了传世文献的记载,弥补了文献中的不足。利用这批简牍材料对涉及此次西域战争... 敦煌马圈湾汉简的发现,为研究王莽西域战争提供了新的资料,简牍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为深入真实地了解史实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研究相关历史打开了新的视野,证实了传世文献的记载,弥补了文献中的不足。利用这批简牍材料对涉及此次西域战争关键问题如:战争开始时间、王莽军失败的原因、联军组成情况以及《匈奴传》为何未有记载这场战争等方面进行探讨和考证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圈湾汉简 王莽 西域 匈奴
下载PDF
马圈湾汉简几组与西域有关文字的释读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俊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7-32,共6页
马圈湾汉简因自身保存状况不好,且又因莫府档案的底本多为“龙飞凤舞”的草书佳品,释读颇为费力。但是若将比较近似的字进行排比、对照,还是可以解决部分释读问题,进而获得非常重要的汉与西域交往资料。例如“遝沙”,经考证可知其本为... 马圈湾汉简因自身保存状况不好,且又因莫府档案的底本多为“龙飞凤舞”的草书佳品,释读颇为费力。但是若将比较近似的字进行排比、对照,还是可以解决部分释读问题,进而获得非常重要的汉与西域交往资料。例如“遝沙”,经考证可知其本为焉耆将领,与匈奴南将军一样,是天凤年间战争征伐的主要对象;“虏政”,也是天凤年间征伐的主要敌帅之一;“若绝城”一词,实为“督盗贼”之误释。诸如此类,对解决目前释文中存在的症结有释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圈湾汉简 释文校释 西域史 西北史地
下载PDF
敦煌马圈湾汉简释文校订 被引量:1
4
作者 秦凤鹤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98-100,共3页
本文结合红外线图版及相关研究论著,对敦煌马圈湾汉简进行研读,同时对其中24条释文予以校订。
关键词 马圈湾 释文 校订
下载PDF
敦煌马圈湾汉简新见通假字通释 被引量:1
5
作者 雷黎明 《西部学刊》 2017年第7期32-37,共6页
敦煌马圈湾汉简发掘于汉代烽燧遗址,真实地体现着汉代边塞地区的用字面貌。这批文献共见105个通假字,其中47个为未见于其他文献或未被相关工具书收录的新见通假字。依据唐作藩《上古音手册》和考释等相关研究成果,通释这些新见通假字,... 敦煌马圈湾汉简发掘于汉代烽燧遗址,真实地体现着汉代边塞地区的用字面貌。这批文献共见105个通假字,其中47个为未见于其他文献或未被相关工具书收录的新见通假字。依据唐作藩《上古音手册》和考释等相关研究成果,通释这些新见通假字,为上古语音研究补充新语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圈湾汉简 通假字 上古音
下载PDF
敦煌马圈湾汉简草书释正
6
作者 李洪财 《出土文献》 CSSCI 2021年第3期65-70,156,共7页
文章对马圈湾汉简中的草书误释字作了释读补证,指出“厶”不一定只是草稿中的代称,可能在日常书写中,甚至在上奏文书中已经作为一种谦称使用;简50、92二简“耆”误写作“者”;汉简中的“具书”表示详尽书写的意思;简92中的“击劫”当作... 文章对马圈湾汉简中的草书误释字作了释读补证,指出“厶”不一定只是草稿中的代称,可能在日常书写中,甚至在上奏文书中已经作为一种谦称使用;简50、92二简“耆”误写作“者”;汉简中的“具书”表示详尽书写的意思;简92中的“击劫”当作“击刺”;简137“僵”当释作“■”,“游”当释作“淳”;简166“从”当释为“须”;简189中的“臧”当释作“职”;简258“耶”当改释为“那”,用作里名;简788“从”当释为“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圈湾 草书 校释
下载PDF
敦煌馬圈灣出土藥方簡補釋——爲紀念謝桂華先生而作
7
作者 劉樂賢 《简帛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206-213,共8页
敦煌馬圈灣漢簡中至少有四支藥方簡,即第505號、第563號(正、背面)、第564號,及第1177+1060號。這幾支簡上殘存的藥名,雖經學者多方考證,但尚有一些需要再作討論的地方。本文主要對其中“蜀署”(第563號簡)、“厚付”(第563號簡)、“白... 敦煌馬圈灣漢簡中至少有四支藥方簡,即第505號、第563號(正、背面)、第564號,及第1177+1060號。這幾支簡上殘存的藥名,雖經學者多方考證,但尚有一些需要再作討論的地方。本文主要對其中“蜀署”(第563號簡)、“厚付”(第563號簡)、“白元”(第564號簡)等藥名的釋讀,作了新的討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漢簡 馬圈灣漢簡 藥方 藥名
下载PDF
敦煌馬圈灣漢簡釋文訂補(六則)
8
作者 白軍鵬 汪雲龍 《简帛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66-171,共6页
通過對馬圈灣漢簡中釋文存在問題的六枚簡牘進行重新考釋,可訂正新釋簡515中的"窳"、簡532中的"茝"、簡666中的"寂"、簡894中的"功"、簡1016中的"肩"以及簡1068中的"眉"... 通過對馬圈灣漢簡中釋文存在問題的六枚簡牘進行重新考釋,可訂正新釋簡515中的"窳"、簡532中的"茝"、簡666中的"寂"、簡894中的"功"、簡1016中的"肩"以及簡1068中的"眉"。與之相關的一些歷史及文化等問題亦需做進一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馬圈灣漢簡 漢印 日書
下载PDF
馬圈灣漢簡所見匈奴南將軍史事發微
9
作者 劉俊 《简帛研究》 2022年第2期297-308,共12页
匈奴與新莽爭奪西域史事傳世文獻記載較爲簡略。馬圈灣漢簡揭示出匈奴南將軍支持西域諸國“反間”“詐降”,致使王駿身死焉耆、李崇退保龜兹、郭欽受困車師等歷史細節。“南將軍”爲攣鞮氏成員,全稱“南(右)犁汙王南將軍”,簡稱“南(右... 匈奴與新莽爭奪西域史事傳世文獻記載較爲簡略。馬圈灣漢簡揭示出匈奴南將軍支持西域諸國“反間”“詐降”,致使王駿身死焉耆、李崇退保龜兹、郭欽受困車師等歷史細節。“南將軍”爲攣鞮氏成員,全稱“南(右)犁汙王南將軍”,簡稱“南(右)犁汙王”“犁汙都尉”,遲至元狩二年(前121)業已設置,最初游牧在驪靬附近,後遷移至今新疆吉木薩爾縣及准噶爾盆地以東至巴里坤湖附近。日逐王附漢後,南將軍擺脱了在西域的從屬地位,成爲匈奴經營西域的新任領導人并建立以其爲核心的反新軍事同盟。隨着北匈奴的西遷,遲至永平十三年(70)姻親氏族呼衍氏占據了南將軍的駐牧地,成爲威脅東漢經營西域的“根本”力量,南將軍則失去了經營西域的領導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馬圈灣漢簡 南將軍 西域 呼衍氏
下载PDF
敦煌馬圈灣漢簡第122號、133號補釋
10
作者 劉樂賢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19年第2期42-49,共8页
經仔細分析並參考以往討論成果,可以將馬圈灣漢簡第122號、133號分别釋讀爲“戊部孤單,糧食、貨財盡,兵器敗傷,箭且索”“□□□□□□敗,矢索,無以復戰,貨財、穀食單(殫)盡,車師因爲共奴所”。兩條簡文的内容密切相關:第133號的“敗”... 經仔細分析並參考以往討論成果,可以將馬圈灣漢簡第122號、133號分别釋讀爲“戊部孤單,糧食、貨財盡,兵器敗傷,箭且索”“□□□□□□敗,矢索,無以復戰,貨財、穀食單(殫)盡,車師因爲共奴所”。兩條簡文的内容密切相關:第133號的“敗”字及其以前部分,與第122號的“兵器敗傷”相當;第133號的“矢索”,與第122號的“箭且索”相當;第133號的“貨財、穀食單(殫)盡”,與122號的“糧食、貨財盡”相當。兩條簡文反映的,都是在彈盡糧絶背景之下的戰場慘况:第122號講的是將要彈盡糧絶而面臨戰敗時的情况,第133號講的則是已經彈盡糧絶且已經戰敗時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漢簡 馬圈灣漢簡 西域戰事
下载PDF
由马圈湾等汉简看两汉之交时书用体及其他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晓光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3期42-75,共34页
本文以甘肃敦煌马圈湾出土简牍为探讨中心,列举马圈湾简牍中的隶书、草书及其他用体的书写特色,分析马圈湾简所处的新莽间及两汉之交隶书书写特征,将马圈湾草书与同近期的几种简牍草书做比较,分析两汉之交实用草书形态及其后草书发展情... 本文以甘肃敦煌马圈湾出土简牍为探讨中心,列举马圈湾简牍中的隶书、草书及其他用体的书写特色,分析马圈湾简所处的新莽间及两汉之交隶书书写特征,将马圈湾草书与同近期的几种简牍草书做比较,分析两汉之交实用草书形态及其后草书发展情况,简论马圈湾简及汉代日常书写中古体、装饰性隶书及其他典型性写法的特征,并简要探讨马圈湾简中草稿、书手具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圈湾 简牍 隶书 草书 汉代
原文传递
中国西北地区出土汉晋帛鱼探析
12
作者 黄婷婷 魏文斌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6,共8页
敦煌与塔里木盆地的汉晋烽燧、墓葬遗址中出土了多件帛鱼。根据共出物品可以判定帛鱼是汉文化产物,其在中国西北地区流行与中原王朝经略西域有关,当地食鱼的习俗则是内地鱼文化西传的现实依托。结合汉文化中鱼的意象和中国西北地区的文... 敦煌与塔里木盆地的汉晋烽燧、墓葬遗址中出土了多件帛鱼。根据共出物品可以判定帛鱼是汉文化产物,其在中国西北地区流行与中原王朝经略西域有关,当地食鱼的习俗则是内地鱼文化西传的现实依托。结合汉文化中鱼的意象和中国西北地区的文化背景,帛鱼可能具有祈求生育、符瑞、辅助升仙等功能。塔里木盆地出土帛鱼均来自较高等级墓葬,彰显了西域族群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同,也以考古实物证明了西域自汉以来即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鱼 鱼文化 塔里木盆地考古 马圈湾汉代烽燧
下载PDF
让“冷门绝学”走近大众——走进甘肃简读博物馆
13
作者 周飞亚 《党建文汇(上半月)》 2024年第3期60-60,共1页
简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汉简、肩水金关汉简、地湾汉简、敦煌马圈湾汉简、悬泉汉简·珍贵的简膜像一部“百科全书”,生动讲述着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上的点点滴滴。
关键词 放马滩秦简 肩水金关汉简 居延汉简 马圈湾汉简 历史文化遗存 丝绸之路 悬泉汉简 地湾
原文传递
秦汉简帛书法赏析
14
作者 石正军 《书法赏评》 2014年第4期51-53,共3页
简帛书法是指书写在竹简木椟和丝帛上的文字书法。秦汉简帛书法是指战国末期与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书法,它是除秦汉石刻书法、金属器铭文书法等铸刻文字书法之外,祖先为我们留下的珍贵的秦汉时期的墨迹和朱迹书法。它对于研究隶书与汉草... 简帛书法是指书写在竹简木椟和丝帛上的文字书法。秦汉简帛书法是指战国末期与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书法,它是除秦汉石刻书法、金属器铭文书法等铸刻文字书法之外,祖先为我们留下的珍贵的秦汉时期的墨迹和朱迹书法。它对于研究隶书与汉草的渊源与流变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们学习书法的宝贵财富和直接取法对象。本文就如何对秦汉简帛书法进行赏析做一些有益的探索。纵观历史,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际,正是中国文字书法变化最为激烈的阶段,它是我国文字结体的一次大变革时期,即从篆到隶,从古体向今体转变时期,人称“隶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帛 结体 今体 古隶 木椟 战国晚期 马圈湾烽燧 篆隶 古体 隶变
原文传递
从秦汉习字简牍看“汉字造型”的多样化表现
15
作者 戴裕洲 《书法》 2022年第12期62-69,共8页
习字简赎,主要是指以“习字”为目的、以简牍为载体的书写呈现,属于使书写更加规范、熟练、美观的习字行为。“习字简牍”不限于秦汉,但以秦汉时期为多见。据笔者统计,目前出土并出版的《里耶秦简》《居延汉简》《居延新简》《肩水金关... 习字简赎,主要是指以“习字”为目的、以简牍为载体的书写呈现,属于使书写更加规范、熟练、美观的习字行为。“习字简牍”不限于秦汉,但以秦汉时期为多见。据笔者统计,目前出土并出版的《里耶秦简》《居延汉简》《居延新简》《肩水金关汉简》《地湾汉简》《额济纳汉简》《敦煌马圈湾汉简》《大英图书馆藏敦煌汉简》《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等书迹材料中,共有习字简牍七百三十三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汉简 《肩水金关汉简》 里耶秦简 简牍 马圈湾汉简 大英图书馆 秦汉时期 五一广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