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树干生长截量评价马尾松林立地质量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温佐吾 胡斌 《林业实用技术》 1989年第4期7-9,共3页
马尾松等松科树种有明显的生长节间,且树高达1.3米以后高生长过程便趋稳定。因此,可用树干生长截量来评价林地质量。对龙里林场马尾松林分的研究表明,以从1.3、2.0或2.5米起测,节间数为6或5时计算生长截量效果最佳。
关键词 立地质量—评价方法—树干截量 马尾松—林分—立地质量
下载PDF
宜昌县马尾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系统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廖显春 杨祖达 +1 位作者 吴虹 彭爱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05-608,共4页
传统的立地质量评价对有林地采用地位指数表法,宜林地采用数量化地位指数表,难以综合评价。本研究在对宜昌县马尾松人工林进行了大量外业调查后,采用Richards生长曲线模型与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对宜昌县马尾松人工林立地质量... 传统的立地质量评价对有林地采用地位指数表法,宜林地采用数量化地位指数表,难以综合评价。本研究在对宜昌县马尾松人工林进行了大量外业调查后,采用Richards生长曲线模型与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对宜昌县马尾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进行了系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立地质量评价 模型
下载PDF
福建马尾松人工林分生长过程研究及应用
3
作者 陈致旺 《林业勘察设计》 2024年第2期47-50,共4页
基于福建省“一类”和“二类”调查样地中马尾松为优势树种的人工林分调查数据,针对不同立地质量采用理查德方程建立福建省马尾松人工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等调查因子的生长模型,采用改进单纯形法拟合求解参数。经过... 基于福建省“一类”和“二类”调查样地中马尾松为优势树种的人工林分调查数据,针对不同立地质量采用理查德方程建立福建省马尾松人工林分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等调查因子的生长模型,采用改进单纯形法拟合求解参数。经过检验,建立的马尾松林分平均树高、林分胸高断面积、林分每公顷蓄积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96以上,预估精度P均大于95%,达到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生长模型 立地质量 改进单纯形法 理查德方程
下载PDF
浙江省马尾松人工林立地质量的数量化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迟健 李桂英 +3 位作者 陈家明 曾文胜 高智慧 陈奕良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03-308,共6页
根据浙江290块马尾松人工林样地的8个立地因子和9个交互作用因子数据,运用逐步回归、交互逐步回归及数量化理论Ⅰ三种方法,剔除无效变量,分别对武夷山北坡产区、天目山产区及浙东、浙西丘陵产区所调查的立地因子(海拔高、土层... 根据浙江290块马尾松人工林样地的8个立地因子和9个交互作用因子数据,运用逐步回归、交互逐步回归及数量化理论Ⅰ三种方法,剔除无效变量,分别对武夷山北坡产区、天目山产区及浙东、浙西丘陵产区所调查的立地因子(海拔高、土层厚度、黑土层厚度、坡位、坡向等),进行统计分析与检验。从剩余标准差、方差比、复相关和偏相关等检验结果看,以数量化法计算结果最精确,交互逐步回归法次之。本文还根据入选因子类目的相关距阵,用数量化理论Ⅰ法计算出立地质量得分值,并编出三个产区的数量化地位指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立地质量 人工林 浙江
下载PDF
基于森林连续清查数据的马尾松立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敏 叶金盛 刘萍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89,共5页
基于2017年广东省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马尾松77块固定样地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评价马尾松立地质量。结果表明:砾石含量、土壤厚度、地貌、坡位、腐殖质层厚度、坡度和枯枝落叶层厚度等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6.32%... 基于2017年广东省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马尾松77块固定样地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评价马尾松立地质量。结果表明:砾石含量、土壤厚度、地貌、坡位、腐殖质层厚度、坡度和枯枝落叶层厚度等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6.32%,对马尾松立地质量综合影响较大;阈值为0.081时77个样地可以聚为4类,Ⅰ、Ⅱ、Ⅲ、Ⅳ类型单位面积蓄积分别为59.41,45.38,80.07,73.48m^3/hm^2,Ⅲ和Ⅳ类型明显高于Ⅰ和Ⅱ类型,砾石含量、土壤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和枯枝落叶层厚度等立地因子对马尾松立地质量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质量 评价 马尾松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森林连续清查
下载PDF
恩施州马尾松林立地质量的评价
6
作者 丁跃峰 吴育中 唐万鹏 《湖北林业科技》 1999年第2期15-17,共3页
通过对恩施自治州各县马尾松林随机设置临时标准地,测定标准地内优势木,并伐倒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根据林分优势木平均高与林分年龄相关关系,编制地位指数表,并对该表进行X2显著性检验和预报精度的检验,为正确反映林分生长规律,... 通过对恩施自治州各县马尾松林随机设置临时标准地,测定标准地内优势木,并伐倒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根据林分优势木平均高与林分年龄相关关系,编制地位指数表,并对该表进行X2显著性检验和预报精度的检验,为正确反映林分生长规律,评定森林立地质量,确定森林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树干解析 检验 立地质量
下载PDF
马尾松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邹得棉 《福建林业科技》 2001年第1期76-78,共3页
利用二类调查固定样地资料 ,分析了马尾松天然林上层木平均高、胸径与年龄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年龄在决定马尾松天然林上层木平均高时意义不大 ,而上层木平均高与胸径的相关性密切 ,符合Richards方程。故采用上层木在一定胸径 ( ... 利用二类调查固定样地资料 ,分析了马尾松天然林上层木平均高、胸径与年龄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年龄在决定马尾松天然林上层木平均高时意义不大 ,而上层木平均高与胸径的相关性密切 ,符合Richards方程。故采用上层木在一定胸径 ( 35cm)时的高度值表示立地指数。讨论了这种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天然林 立地质量 评价 亚热带
下载PDF
利用节间长度进行马尾松幼、中龄林立地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蒋菊生 骆期邦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89年第3期14-18,共5页
在南岭山地立地评价的系统研究中,选择了具有年节间生长规律的马尾松为对象,采用截距法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就南岭山地的马尾松而言,采用截距法作为立地质量评价的手段是可行的;并将截距法与立地因子和标准蓄积量收获模型相联系,提出... 在南岭山地立地评价的系统研究中,选择了具有年节间生长规律的马尾松为对象,采用截距法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就南岭山地的马尾松而言,采用截距法作为立地质量评价的手段是可行的;并将截距法与立地因子和标准蓄积量收获模型相联系,提出了一套有林地和无林地统一评价,将评价指标落实到标准蓄积量的系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幼林 立地质量 评价系统
全文增补中
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31
9
作者 雷相东 符利勇 +2 位作者 李海奎 李玉堂 唐守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6-126,共11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为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首次严格定义潜在立地生产力概念,推导出潜在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的模型和计算方法,提出立地元素-林分元素-林分生长类型-现实生产力和...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为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首次严格定义潜在立地生产力概念,推导出潜在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的模型和计算方法,提出立地元素-林分元素-林分生长类型-现实生产力和潜在生产力模型-落实到地块的立地质量制图技术流程,并以吉林省针阔混交林为例,利用4期一类清查固定样地数据,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开展案例研究。【结果】影响吉林省林地立地质量的主要立地因子包括地貌、海拔、坡位、坡度、土壤类型和腐殖质层厚度;采用立地类型约束的树高生长分级法,将6个因子组合的立地类型分为5个等级,针阔混交林不同立地等级的林分平均高、断面积和蓄积量生长模型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意义和统计可靠性,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1 8、0.986 6和0.984 2; 5个立地等级的潜在蓄积生产力在3.6~5.8 m^3·hm^(-2)a^(-1)间,并给出了立地潜在生长量对应的合理林分密度。【结论】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适用于纯林和混交林,可以回答一定立地的最大生产力及现存林分通过密度调控可以提高多少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质量 潜在生长量 立地分级 林分生长类型 混交林
下载PDF
不同密度飞播马尾松林林下植被特征及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欣 郭孝玉 +1 位作者 欧阳勋志 吴自荣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2-66,共5页
以赣南飞播马尾松中龄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密度组Ⅰ(900~1 500株·hm-2)、密度组Ⅱ(1 500~2 100株·hm-2)、密度组Ⅲ(2 100~2 700株·hm-2)、密度组Ⅳ(2 700~3 300株·hm-2)设置标准地,进行林下植被层基本特征调... 以赣南飞播马尾松中龄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密度组Ⅰ(900~1 500株·hm-2)、密度组Ⅱ(1 500~2 100株·hm-2)、密度组Ⅲ(2 100~2 700株·hm-2)、密度组Ⅳ(2 700~3 300株·hm-2)设置标准地,进行林下植被层基本特征调查和土壤样品测定。结果表明:灌草层平均高及草本层平均盖度均为密度组Ⅱ最大,灌木层平均盖度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不同密度组林下植被层生物量为6.53~9.84 t·hm-2,从大到小的排列次序为密度组Ⅱ〉Ⅲ〉Ⅰ〉Ⅳ,但不同密度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密度组间土壤饱和持水量、总孔隙度及全K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且表现为密度组Ⅱ最大,其它土壤性质指标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土壤质量综合指数依次为密度组Ⅱ(0.658)〉密度组Ⅲ(0.378)〉密度组Ⅰ(0.326)〉密度组Ⅳ(0.261)。因此,飞播马尾松林分密度控制在1 500~2 100株·hm-2,有利于林下植被层的生长发育和土壤质量的提高,促进林分的正向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林分密度 林下植被 土壤质量
下载PDF
皖东马尾松人工林立地质量数量化评定的研究
11
作者 郑铸宣 李学庆 《安徽林业科技》 1994年第2期 1-2,共2页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立地质量数量化
下载PDF
楠竹林分立地质量评价及类型划分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明东 赵晓云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9-60,共12页
本文在对享有“蜀南竹海”之称的长宁县楠竹林分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把与楠竹林分生长有密切相关的立地因子、林分結构因子和生产力重要值(SI_w)、新竹(1—3度)株数、秆材重量等能全面反映楠竹生长的生产力指标... 本文在对享有“蜀南竹海”之称的长宁县楠竹林分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把与楠竹林分生长有密切相关的立地因子、林分結构因子和生产力重要值(SI_w)、新竹(1—3度)株数、秆材重量等能全面反映楠竹生长的生产力指标进行了数量化分析。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方程参数求解,编制出了楠竹林分立地、林分结构因子三个生产力指标数量化查定表。同时,对楠竹林分立地质量进行了数量评价,用主导因子逐级控制综合分类方法将四川长宁县楠竹林分划分出七个立地类型。另外,文中还首次提出了生产力重要值概念,并确定了该值的求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林分 立地质量 立地类型
下载PDF
长江中上游地区马尾松水土保持林立地分类和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佘济云 曾思齐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19-24,共6页
综合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建立了长江中上游地区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水土保持林立地分类和土地质量评价系统,为长防林体系建设的规划设计、森林营造、经营管理、效益计量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马尾松 水土保持林 立地分类 立地质量评价
下载PDF
楠竹林分立地质量评价及类型划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明东 赵晓云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14,共9页
本文在对享有“蜀南竹海”之称的长宁县楠竹林分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把与楠竹林分生长有密切相关的立地因子、林分结构因子和生产力重要值(SIw)、新竹(1~3度)株数、秆材重量等能全面反映楠竹生长的... 本文在对享有“蜀南竹海”之称的长宁县楠竹林分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把与楠竹林分生长有密切相关的立地因子、林分结构因子和生产力重要值(SIw)、新竹(1~3度)株数、秆材重量等能全面反映楠竹生长的生产力指标进行了数量化分析,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方程参数求解,编制出了楠竹林分立地、林分结构因子三个生产力指标数量化查定表,同时,对楠竹林分立地质量进行了数量评价,用主导因子逐级控制综合分类方法将四川长宁县楠竹林分划分出Ⅷ个立地类型.另外,文中还首次提出了生产力重要值概念,并确定了该值的求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竹 立地质量 立地类型 林分生长
下载PDF
红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及生长收获效益
15
作者 杨文 陈立新 +2 位作者 段文标 沈海龙 于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11,共10页
【目的】以中温带湿润气候区东段60年生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出最适宜的立地类型组合,并分析主导因子与立木材积及林分蓄积量的生长关系特征,为红松人工林集约化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分析林分生长... 【目的】以中温带湿润气候区东段60年生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出最适宜的立地类型组合,并分析主导因子与立木材积及林分蓄积量的生长关系特征,为红松人工林集约化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分析林分生长状况与立地因子的关系,并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和立地类型划分,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划分立地类型等级,对立地评价结果的预测值与调查实测值进行线性拟合确定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引入合适的函数进行优势木树高-胸径非线性拟合;运用冗余分析探究林分密度及土壤化学指标中影响立木生长的主导因子,绘制散点图分析主导因子与林分蓄积量的数量关系特征。【结果】1)基于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共划分了30个立地类型,其中海拔为600~700 m、阴坡、斜坡、厚有机质层和中腐殖质层的立地组合最优,各立地类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线性拟合决定系数R^(2)为0.758,P值均在0.001水平显著。2)系统聚类法将立地类型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时,Ⅰ~Ⅴ级的立地类型占比依次为13.3%、43.3%、20%、20%、3.33%;3)Richards函数对60年生红松人工林优势木拟合效果最优,RSS、RMSE和R^(2)依次为21.566、0.202和0.886,P值在0.001水平显著,其优势木树高与胸径间的关系为H=24.569 (1-e^(-0.162D))^(5.199);4)株数密度对本研究区域的60年生红松人工林的生长影响最显著(解释比例达54.3%,F=89.2,P=0.002),60年生红松人工林的最大林分蓄积量约为550 m^(3)/hm^(2)。【结论】总体来说,在海拔较低、坡向偏向阴坡、坡度较缓、有机质层及腐殖质层较厚的红松人工林区域的立地质量较高,株数密度对红松人工林生长性状影响最大,并遵循“最终收获量一定法则”,建议适当施肥或调控林分密度进行科学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立地类型划分 立地质量评价 数量化理论Ⅰ 冗余分析 林分蓄积量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纯林凋落松针数量及基质质量动态 被引量:8
16
作者 陆晓辉 丁贵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7568-7575,共8页
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与基质质量是影响植物-土壤间养分循环的重要因素。以3种密度马尾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松针凋落模式及基质质量变化规律,比较不同林分密度间松针凋落特性差异,探讨松针基质质量、产量及... 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量与基质质量是影响植物-土壤间养分循环的重要因素。以3种密度马尾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松针凋落模式及基质质量变化规律,比较不同林分密度间松针凋落特性差异,探讨松针基质质量、产量及气候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松针凋落数量动态变化属双峰型,在2月呈现一个小高峰,在10/11月达最高峰。3种密度林分中各月凋落松针的N、P浓度均差异显著(P<0.05),全年最高值出现在4—6月,8—12月的松针N、P浓度显著低于其他时段;不同月份凋落松针木质素浓度也差异显著(P<0.05),在2月木质素含量达峰值,7、8月含量较低;3种密度林分中各月凋落松针的C/N、C/P、L/N和L/P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4—6月呈现最低值,9/11/12月则出现最高值,相差达2—3倍,且均高于养分释放临界值,不利于松针N素和P素的释放。林分密度对松针凋落数量和N浓度影响显著(P<0.05),中等密度林分松针凋落数量高于低、高密度林分,中、高密度林分凋落松针N浓度显著高于低密度林分。凋落松针基质质量与自身凋落数量密切相关,并且受气温和降水量的影响。凋落松针N、P浓度与凋落数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C/N、C/P、L/N、L/P比与凋落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更多凋落物产量将伴随着更低的基质质量,将有更慢的分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林分密度 凋落松针 基质质量 凋落动态
下载PDF
黔北金佛山方竹林立地类型划分及竹林质量响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喜 张庭嘉 +2 位作者 姜霞 杨光能 侯贻菊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1期19-29,共11页
亚优层竹林是生态学关注的热点,立地类型及划分是亚优层竹林科学化经营的基础,也是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和难点。在黔北大娄山金佛山方竹(以下简称方竹)中心分布区调查了92个样地,其中石灰土方竹林样地数量占42.39%。采用样地立地因子剥离... 亚优层竹林是生态学关注的热点,立地类型及划分是亚优层竹林科学化经营的基础,也是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和难点。在黔北大娄山金佛山方竹(以下简称方竹)中心分布区调查了92个样地,其中石灰土方竹林样地数量占42.39%。采用样地立地因子剥离法建立方竹林立地分类系统及控制因子等级,并分析立地类型区及立地类型间方竹林及其乔木和灌木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方竹林立地分类系统中,立地区(亚区)承接国家及省级森林立地分类系统,控制因子在立地类型区为大中型地貌及海拔高度、立地类型亚区为岩组及土壤类型、立地类型组为坡向、坡位和坡度、立地类型为土壤AB层厚度、立地变型为土壤A层厚度及石砾量。2)在立地类型区之间,不同土壤类型方竹林平均胸径、高度及密度值差异显著、竹秆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乔木平均胸径及高度值差异显著、密度值差异不显著,灌木相应值差异显著,乔木Marglef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及Pielou指数值差异显著、Simpsom指数值差异不显著。在立地类型区不同等级之间,不同土壤类型方竹林相应指标值差异不显著、乔木及灌木部分指标值差异显著,方竹、乔木和灌木相应指标值随立地类型区等级变化的趋势性各异。3)在立地类型不同等级之间,不同土壤类型方竹、乔木以及灌木质量指标差异不显著,相应质量指标值随立地类型等级变化的趋势性各异。研究结果为方竹林高效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佛山方竹 立地分类 立地因子 林分质量 黔北
下载PDF
利用马尾松解析木对林地立地指数和立地形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清顺 王得军 +1 位作者 孙景梅 刘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9-166,共8页
利用重庆市南川区马尾松解析木数据,选择合适的导向曲线方程,建立基于导向曲线的立地指数和立地形模型,并对立地形的适用性进行说明。根据散点图和三倍标准差对解析木数据进行了选择,排除了不符合要求的圆盘记录对。采用5种常用的经验... 利用重庆市南川区马尾松解析木数据,选择合适的导向曲线方程,建立基于导向曲线的立地指数和立地形模型,并对立地形的适用性进行说明。根据散点图和三倍标准差对解析木数据进行了选择,排除了不符合要求的圆盘记录对。采用5种常用的经验生长方程对年龄-树高、胸径-树高进行拟合,根据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ES、AIC、方程的参数变动系数以及拟合曲线对方程进行选择;根据选定的方程,求出其连续生长量方程和平均生长量方程,并采用matlab绘制出其曲线方程,根据连续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次相交后的下一个龄(径)阶,选择出基准年龄(胸径);利用标准差调整法进行编表,编表后采用成对T检验方法对立地指数表和立地形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立地指数和立地形的表达精度在95%水平下显著,平均总相对误差和相对总误差都<5%,而预估精度分别达到了99.18%和99.22%,说明所编立地指数表和立地形表精度较高,能够满足编表需要。根据导向曲线绘制生长量曲线方程的方法确定基准年龄和基准胸径的方法准确可行;由于龄阶和径阶的选择差异,导致立地指数级不同,同时影响了立地形与立地指数的编表质量;由于树木的生长特性,立地形在表示立地质量时,在林木的早期将会低于立地指数,在树木生长的中后期将会高于立地指数;立地形的适用性取决于胸径与树高的相关性,相关性越强,立地形就越准确,在选择合适的优势木的情况下,立地形可以取代立地指数来表示林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解析木 立地质量 立地指数 立地
下载PDF
柏木人工林立地质量与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
19
作者 赵强 许金花 周立江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33,共8页
本文通过对柏木人工林林分结构时、空间变化规律的研究,发现林木株数按径级的分布在幼龄期呈倒“丁”型,在中龄前期低指数级呈倒“丁”型,高指数级近似正态分布,而中龄后期为近似正态和正态型,随年龄和指数级的增大其径级分布从倒“丁... 本文通过对柏木人工林林分结构时、空间变化规律的研究,发现林木株数按径级的分布在幼龄期呈倒“丁”型,在中龄前期低指数级呈倒“丁”型,高指数级近似正态分布,而中龄后期为近似正态和正态型,随年龄和指数级的增大其径级分布从倒“丁”型向正态分布里有序的过渡;分析了不同立地质量下林分(?)、(?)、(?)及生物量等生长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指数级和各指标之间的函数回归式,以实现对不同立地质量林分的评价预测;分析探讨了不同经营目的下林分的合理密度,为柏木人工林经营提供了技术指标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木林 立地质量 林分结构 人工林
下载PDF
丘陵区马尾松生产力与立地条件营林技术的关系
20
作者 张开亮 蒋兴华 《湖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7-19,共3页
本文从标准地调查和树干解析入手,揭示了丘陵地区马尾松的生产力及其生长进程,论证了立地条件、母岩、起源不同,生长量不同,因而需要抓住幼林生长快的优势,定向培育坑木和造纸材,从现有林分实况出发,积极进行培育改造,以提高单产,缩短... 本文从标准地调查和树干解析入手,揭示了丘陵地区马尾松的生产力及其生长进程,论证了立地条件、母岩、起源不同,生长量不同,因而需要抓住幼林生长快的优势,定向培育坑木和造纸材,从现有林分实况出发,积极进行培育改造,以提高单产,缩短轮伐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立地条件 丘陵区 造纸材 生长进程 轮伐期 营林技术 林分 材积生长量 树干解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