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南马扎拉金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和成矿机制 被引量:26
1
作者 莫儒伟 孙晓明 +2 位作者 翟伟 周峰 梁业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27-1438,共12页
马扎拉是藏南金锑成矿带内最具有代表性的金-锑矿床。为了更直接地了解该矿床的流体物理化学特征,探讨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机制及其矿床类型,本文对该矿床中主要载金矿物辉锑矿及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研究。流体包裹体岩相... 马扎拉是藏南金锑成矿带内最具有代表性的金-锑矿床。为了更直接地了解该矿床的流体物理化学特征,探讨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机制及其矿床类型,本文对该矿床中主要载金矿物辉锑矿及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研究。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表明,辉锑矿及石英具有近乎相同的4类流体包裹体类型:富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三相CO2-H2O包裹体、纯CO2包裹体和纯H2O包裹体。红外显微测温结果显示,辉锑矿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Th)峰值为180~210℃,盐度峰值介于2.5%~3.4%NaCleqv,密度峰值在0.895~0.915g/cm3之间。石英中流体包裹体Th、盐度及密度均具有三个明显峰值,Th为270~300℃、225~255℃和180~210℃,盐度为4.3%~4.9%NaCleqv,3.4%~4.0%NaCleqv和2.8%~3.4%NaCleqv,密度为0.895~0.915g/cm3、0.835~0.855g/cm3和0.775~0.795g/cm3。对比辉锑矿和石英中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可见,辉锑矿中流体包裹体Th和盐度比石英偏低,而密度较石英偏高,表明含金石英可能先于辉锑矿从成矿流体中沉淀,且辉锑矿大量沉淀成矿时可能不断有较低温、低盐度和较高密度流体混入。辉锑矿及石英中流体包裹体水的δDH2O为-68.1‰~-108‰,δ18OH2O为-2.2‰~12.2‰,在δD-δ18O投影图上主要位于变质水附近,个别样品靠近大气降水,表明成矿流体为变质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δ13C为-2.9‰~-3.5‰,平均值为-3.1‰,落入幔源碳同位素组成范围(δ13C=-5‰~-2‰)之内,说明CO2可能主要为幔源,而辉锑矿中流体包裹体的δ13C为-12.6‰,明显小于幔源碳同位素组成,说明在辉锑矿成矿过程中可能有少量地层有机碳加入。马扎拉金锑矿床成矿流体具有富含CO2、低盐度、低密度和中低温度的特征,与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相似。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马扎拉金锑矿床为喜马拉雅期陆陆碰撞造山型金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红外显微测温 造山型金矿 马扎拉 藏南
下载PDF
藏南马扎拉金锑矿床电性结构特征与地质解译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建阳 李永灿 +3 位作者 刘洪 李应栩 张林奎 董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5-29,共5页
通过马扎拉金锑矿床0线勘探线上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两种电法手段的对比分析,表明矿区东南部构造交汇区域的0线勘探线剖面电性特征呈南北高中间低、浅部低深部高、深部电阻率比浅部异常大的特征。结合已有地质调查成... 通过马扎拉金锑矿床0线勘探线上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两种电法手段的对比分析,表明矿区东南部构造交汇区域的0线勘探线剖面电性特征呈南北高中间低、浅部低深部高、深部电阻率比浅部异常大的特征。结合已有地质调查成果综合分析,在该剖面上解译出可能的岩体2处,可能的北倾断裂5条,并大致估算了这些地质体的规模。矿区东南部近东西向断裂与北西向断裂、近南北向断裂交汇处为有利的找矿位置,而0线剖面上一系列近东西向北倾断裂的找矿潜力值得进一步评估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马扎拉 地球物理勘探 解译
下载PDF
藏南马扎拉地区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董磊 李光明 +1 位作者 李应栩 代作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6-24,共9页
西藏东南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段的遮拉组(J2 z)中出露有大量的玄武岩,其地球化学特征对了解该地区中侏罗世的构造背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工作基础上,对发现于马扎拉地区遮拉组的玄武岩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全岩主量元... 西藏东南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段的遮拉组(J2 z)中出露有大量的玄武岩,其地球化学特征对了解该地区中侏罗世的构造背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工作基础上,对发现于马扎拉地区遮拉组的玄武岩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全岩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玄武岩属钙碱性系列,SiO2含量为47.50%-50.61%,具有高钾(K2 O 平均为0.61%)、高钛(TiO2平均为4.02%)、高磷(P2 O5平均为0.52%)等特点;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为明显(∑LREE/∑HREE =7.30-7.58),(La/ Yb)N比值平均为7.9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 Ba、Th 和高场强元素(HFSE)如 Nb、Ta、Zr、Hf,呈现出典型洋岛玄武岩(OIB)的地球化学特性。岩浆源于主要由石榴石橄榄岩组成的富集地幔发生10%左右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上升过程中未受到明显的地壳混染。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初步认为马扎拉玄武岩应为被动大陆边缘地幔柱或热点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地球化学 被动大陆边缘 地幔热柱 马扎拉 藏南
下载PDF
西藏措美县马扎拉岩金矿Si/Ca界面类型及控矿作用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应栩 李光明 +4 位作者 董磊 代作文 张林奎 黄勇 卿成实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34-44,共11页
通过对西藏措美县马扎拉岩金矿区出露的沉积岩以及近矿围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发现该矿区出露的沉积岩的沉积环境与邻近的扎西康矿床有一定差异。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在矿区识别出原生的沉积界面和火山-沉积接触面以及后生的断层接触面3种Si... 通过对西藏措美县马扎拉岩金矿区出露的沉积岩以及近矿围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发现该矿区出露的沉积岩的沉积环境与邻近的扎西康矿床有一定差异。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在矿区识别出原生的沉积界面和火山-沉积接触面以及后生的断层接触面3种Si/Ca界面。目前发现的矿体均位于后生的断裂构造成因Si/Ca界面富钙岩层侧,为成矿流体在该界面水岩反应过程中形成的流体地球化学障引发。马扎拉岩金矿进一步的找矿工作不仅需要注重断裂构造,更应优选发育Si/Ca界面的部位布置探矿工程,并应注重断层旁侧沿顺层断裂发育的沉积成因的Si/Ca界面附近似层状矿体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扎拉 金矿 Si/Ca界面 控矿作用
下载PDF
由岩浆底辟引起的重力滑覆运动——以西藏马扎拉某矿区为例
5
作者 侯谦 钟康惠 侯万雄 《四川地质学报》 2017年第1期96-99,107,共5页
重力滑覆运动在煤矿富集区较为常见,其主要表现为丰富的褶皱组合及动力变质岩的出现。按前人研究,地壳的拉张、挤压、剪切均可形成重力滑覆运动,其多形成于地壳的浅层。其主要地貌表现有逆冲推覆体、褶皱推覆体、滑脱构造、飞来峰、古... 重力滑覆运动在煤矿富集区较为常见,其主要表现为丰富的褶皱组合及动力变质岩的出现。按前人研究,地壳的拉张、挤压、剪切均可形成重力滑覆运动,其多形成于地壳的浅层。其主要地貌表现有逆冲推覆体、褶皱推覆体、滑脱构造、飞来峰、古滑坡、岩片等。根据所处环境、地层关系、岩石性质、形变特点、运动特征、滑距滑速、滑面成因和形变机制等八个因素,可将煤田中的浅层重力滑动构造进行分类(王桂梁,1985)。以西藏马扎拉整装勘查区其中一矿区为例,解析由岩浆底辟作用造成的重力滑覆运动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意义,为矿产勘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覆 地壳浅层 A型褶皱 马扎拉
下载PDF
藏南马扎拉金锑矿床成矿潜力分析
6
作者 代作文 李光明 +4 位作者 丁俊 李应栩 董磊 黄勇 曹华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25-26,共2页
马扎拉金锑矿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措美县东南部古堆乡,东临隆子县,南近错那县,区域上位于藏南拆离断裂(陈智梁等,1996)以北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或称特提斯喜马拉雅)褶皱造山带(许志琴等,2006)南部,属于隆子逆冲推覆断裂的... 马扎拉金锑矿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措美县东南部古堆乡,东临隆子县,南近错那县,区域上位于藏南拆离断裂(陈智梁等,1996)以北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或称特提斯喜马拉雅)褶皱造山带(许志琴等,2006)南部,属于隆子逆冲推覆断裂的前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扎拉 金锑矿 成矿潜力
下载PDF
藏南马扎拉金锑矿床围岩蚀变及矿化特征
7
作者 代作文 李光明 +4 位作者 丁俊 李应栩 董磊 黄勇 曹华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27-28,共2页
马扎拉金锑矿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措美县东南部古堆乡,东临隆子县,南近错那县,区域上位于藏南拆离断裂(陈智梁等,1996)以北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或称特提斯喜马拉雅)褶皱造山带(许志琴等,2006)南部,属于隆子逆冲推覆断裂的... 马扎拉金锑矿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措美县东南部古堆乡,东临隆子县,南近错那县,区域上位于藏南拆离断裂(陈智梁等,1996)以北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或称特提斯喜马拉雅)褶皱造山带(许志琴等,2006)南部,属于隆子逆冲推覆断裂的前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扎拉 金锑矿 围岩蚀变
下载PDF
藏南马扎拉矿区英安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董磊 李光明 +2 位作者 李应栩 代作文 梁维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71-1280,共10页
马扎拉金(锑)矿位于西藏北喜马拉雅金锑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是扎西康整装勘查区发现的最早并最具代表性的金矿。对马扎拉矿区广泛出露的英安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英安岩具有富... 马扎拉金(锑)矿位于西藏北喜马拉雅金锑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是扎西康整装勘查区发现的最早并最具代表性的金矿。对马扎拉矿区广泛出露的英安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英安岩具有富硅(SiO_2=66.86%~71.84%)、低碱(Na_2O+K_2O=3.79%~4.60%)、低Mg(MgO=0.50%~0.94%)、强过铝质(A/CNK=1.55~2.23)的特征,强烈富集Rb、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相对亏损Ta、Ti、Zr等高场强元素(HFSEs);稀土元素总量较高(∑REE=283.74×10^(-6)~380.04×10^(-6)),轻稀土元素富集,且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REE/HREE=10.57~15.22),中等负Eu异常(δEu=0.39~0.48),无明显Ce异常。英安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8.2±1.6Ma,表明马扎拉矿区英安岩形成于早白垩世。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初步认为马扎拉矿区英安岩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可能是Comei-Bunury大火成岩省形成早期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扎拉 英安岩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地球化学 藏南
下载PDF
意大利建筑遗产抗震保护的挑战与思索——以马扎拉圣方济各修道院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潘一婷 《建筑遗产》 2018年第2期53-62,共10页
历史建筑的抗震修复,是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文章以意大利西西里地区马扎拉市圣方济各修道院保护项目为例,通过研究保护项目档案和对工程师的访谈,记述了该保护项目的进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关注20世纪最后20年意大利抗... 历史建筑的抗震修复,是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文章以意大利西西里地区马扎拉市圣方济各修道院保护项目为例,通过研究保护项目档案和对工程师的访谈,记述了该保护项目的进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关注20世纪最后20年意大利抗震思想的转变,讨论抗震立法和技术变迁对震后历史建筑保护的影响;并进一步回顾了90年代以来意大利经济紧缩导致的相关抗震经济政策的变化,管窥意大利南部地区在特殊经济环境下应对文化遗产挑战背后包含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 地震 抗震修复 文化遗产 马扎拉圣方济各修道院
下载PDF
西藏古堆—隆子地区断裂构造分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董富权 《黄金科学技术》 2012年第6期41-45,共5页
通过对西藏古堆—隆子地区断裂构造的ETM遥感影像进行综合解译,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基于分形几何学的理论基础,对遥感解译断裂构造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结果显示,古堆—隆子地区断裂构造的分维值较高,表明断裂带结构复杂,构造活动强烈;马... 通过对西藏古堆—隆子地区断裂构造的ETM遥感影像进行综合解译,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基于分形几何学的理论基础,对遥感解译断裂构造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结果显示,古堆—隆子地区断裂构造的分维值较高,表明断裂带结构复杂,构造活动强烈;马扎拉锑金矿区各个方向的断裂构造分维值明显偏低于古堆—隆子地区区域断裂构造分维值,近SN和NW向断裂构造分维值大于NE向断裂,说明近SN和NW向断裂对马扎拉锑金矿起着重要的控矿作用。通过研究断裂构造分维值的大小程度可以指示成矿作用与断裂的关系,并能为进一步确定找矿方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M遥感影像 分形特征 断裂 马扎拉锑金矿 西藏古堆—隆子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