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地”与“他方”的陈词——论新生代马来西亚华人小说中的抗战书写
1
作者 王淼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5-108,共4页
“日本侵华”“日据马来亚”是离散于母国外的马来(西)亚华人乃至全人类的历史之殇。战时,马来(西)亚华人“以笔应战”,形塑马华小说抗战传统。战后,不在场的新生代马来西亚华裔出于精神防御的自保需要与身份确认的强烈渴望,“小说”抗... “日本侵华”“日据马来亚”是离散于母国外的马来(西)亚华人乃至全人类的历史之殇。战时,马来(西)亚华人“以笔应战”,形塑马华小说抗战传统。战后,不在场的新生代马来西亚华裔出于精神防御的自保需要与身份确认的强烈渴望,“小说”抗战。新生代马华小说、马英小说经由新历史主义的叙事、不可靠的叙述,为官方大历史陈列的“抗战”提供“在地”与“他方”的双重陈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马来西亚华人小说 抗战书写 精神防御 身份确认
下载PDF
诉说离乱与建构主体——论马来西亚华人新生代的创作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牧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18-222,共5页
马来西亚华人新生代的崛起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华文文坛的重要现象。马来西来华人新生代在创作中甚为繁复地诉说着离乱的过往与身世的漂泊,这不但反映了他们成长期所经受的国族认同危机,而且透露出他们试图通过离乱历... 马来西亚华人新生代的崛起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华文文坛的重要现象。马来西来华人新生代在创作中甚为繁复地诉说着离乱的过往与身世的漂泊,这不但反映了他们成长期所经受的国族认同危机,而且透露出他们试图通过离乱历史的叙事而建构其马来西亚“国境内少数民族形象”的族群意识。但这种建构虽然以寻求认同为旨归,却天然地和当局打造马来西亚国族共同体的意识形态相冲突,而这冲突的双方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中似乎又共同面临本真性幻觉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华人新生代 诉说离乱 建构主体 族群意识 “国境内少数民族形象”
下载PDF
回报母语滋养的生命方式——华人新生代和新移民作家创作的语言追求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万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2,共6页
语言是海外华人作家最重要的精神栖息地和生存方式,他们以对传统语义符号的现代转换和对汉语释义方式、表达方式的探索求得自身异域的生存时,也参加了民族话语的重建,而华人新生代对汉语"纯正性"的追求,新移民作家的中文混杂... 语言是海外华人作家最重要的精神栖息地和生存方式,他们以对传统语义符号的现代转换和对汉语释义方式、表达方式的探索求得自身异域的生存时,也参加了民族话语的重建,而华人新生代对汉语"纯正性"的追求,新移民作家的中文混杂化,作为他们回报母语滋养的生命形式,反映出母语在迁徙中与作家创作互动的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新生代 新移民作家 语言 母语
下载PDF
论台湾地区及马华新生代作家的“戏仿”历史叙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琴凤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45,共4页
20世纪以来的世界汉语文坛中,新生代作家作为超越传统的文学一股新生力量已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其中中国台湾地区和马华"新生代"作家在历史叙事上具有很大的共通性,二者都追求游戏性的"戏仿"历史叙事,通过戏拟... 20世纪以来的世界汉语文坛中,新生代作家作为超越传统的文学一股新生力量已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其中中国台湾地区和马华"新生代"作家在历史叙事上具有很大的共通性,二者都追求游戏性的"戏仿"历史叙事,通过戏拟、模仿的游戏手法解构、颠覆传统宏大历史叙事,揭示其虚假性本质,最终实现回归主体自我的个人化游戏性历史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新生代作家 马来西亚华人新生代作家 戏仿 历史叙事
下载PDF
浅谈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文学及其文学史分期
5
作者 李应瞻 《创作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2-75,共4页
一、新马华人作家群星闪烁,引人瞩目,值得研究. 新马的华人文学是在1919年我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的文学有了很大的发展。新马的华人作家犹如热带的晴朗夜空,星辰众多,闪烁耀眼。逐渐引起世人的... 一、新马华人作家群星闪烁,引人瞩目,值得研究. 新马的华人文学是在1919年我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的文学有了很大的发展。新马的华人作家犹如热带的晴朗夜空,星辰众多,闪烁耀眼。逐渐引起世人的兴趣和关注。当地的华人作家马(山仑)(邱泯锟)曾蒐集、汇编了《马华写作人剪影》及其续集加以介绍,后来又增订出版了《新马华文作家群像》一书。据书中所列载,新马老、中、青的华人作家,从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已多达五百零五位,而其中祖籍属闽粤两省的人士,几乎各占其半。马华作家李拾荒在为该书撰写的《出版前言》中说:“根据作者整理的‘人名索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作家 马华 八十年代 华文作家 马来西亚华人 新文学史 新加坡人 人名索引 革命青年 诗歌作品
下载PDF
论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创伤性历史成长记忆
6
作者 张琴凤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6,共3页
在20世纪末的世界汉语文坛中,马华新生代作家以其新锐性、颠覆性引起了文坛的关注。作为马来西亚国内的边缘弱势族群,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历史成长记忆具有强烈的创伤性体验。陈大为反传统的个人化南洋成长史和黄锦树的有关族群冲突的历史... 在20世纪末的世界汉语文坛中,马华新生代作家以其新锐性、颠覆性引起了文坛的关注。作为马来西亚国内的边缘弱势族群,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历史成长记忆具有强烈的创伤性体验。陈大为反传统的个人化南洋成长史和黄锦树的有关族群冲突的历史创伤记忆分别从两个层面呈现了马华新生代作家创伤性历史记忆的深层内涵,重新书写了新一代海外华人漂泊无根的多元精神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华人新生代 创伤记忆
下载PDF
论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本土特色 被引量:2
7
作者 黄万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57-61,共5页
论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本土特色黄万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家创作中浓郁的个性味往往同他所置身的“本土”文化有着血肉相依的联系。现在的马华作家,都视马来西亚为“生我养我”的“本土”,翻阅他们的作品,也时时感到扑面而来的“马... 论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本土特色黄万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家创作中浓郁的个性味往往同他所置身的“本土”文化有着血肉相依的联系。现在的马华作家,都视马来西亚为“生我养我”的“本土”,翻阅他们的作品,也时时感到扑面而来的“马来西亚味”,而这种风味又不同于土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文学 马华文学 本土特色 小说意蕴 乡土情结 心路历程 马来 作家 马来西亚华人 原住民族
下载PDF
世界行旅与南洋经验——马来西亚华人作家黎紫书访谈
8
作者 黎紫书 龙扬志 《广州文艺》 2017年第10期138-151,共14页
一、南洋经验呈现龙扬志(以下简称龙):你到广东来是很有意义的,除了重回祖籍原乡,你的作品首次登陆中国大陆(以下简称'大陆')是广州的《花城》杂志。前几天你在北京参加了新作《野菩萨》的交流活动,首先谈一谈跟大陆、台湾以及... 一、南洋经验呈现龙扬志(以下简称龙):你到广东来是很有意义的,除了重回祖籍原乡,你的作品首次登陆中国大陆(以下简称'大陆')是广州的《花城》杂志。前几天你在北京参加了新作《野菩萨》的交流活动,首先谈一谈跟大陆、台湾以及马来西亚读者交流的感受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紫书 马华作家 马华文学 华人作家 马来西亚
原文传递
论印尼华侨华人同中国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昆章 《八桂侨史》 1991年第3期44-47,共4页
1990年8月,我国同印尼复交,中断了近1/4世纪的印尼华侨华人同我国的关系,又重新逐步活跃起来。印尼是全球华侨华人最多的国家,当地华人同中国的关系自然引起世人的关注。本文着重探讨复交前后华侨华人同中国各方面的关系。 认同中国时期... 1990年8月,我国同印尼复交,中断了近1/4世纪的印尼华侨华人同我国的关系,又重新逐步活跃起来。印尼是全球华侨华人最多的国家,当地华人同中国的关系自然引起世人的关注。本文着重探讨复交前后华侨华人同中国各方面的关系。 认同中国时期:关系密切 本世纪60年代以前的荷印政权和苏加诺政府时期对华侨华人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中国政府在1955年以前实行争取华侨的政策,因而此阶段是印尼华侨华人认同中国的时期。 华侨认同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是中国在海外的移民。历史形成的血缘地缘、同种同文、乡情族谊等关系使华侨难以割断同中国故土的联系,何况,“我国的移民是‘暂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加诺 当地华人 同文 马来西亚华人 华人社会 华文教育 华人作家 棉兰 印尼国籍协商会 血统主义
下载PDF
著名海外华文作家简介──云里风
10
作者 黄万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133-133,共1页
著名海外华文作家简介──云里风原名陈春德,马华资深作家,曾任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主席。1933年出生于福建莆田园头,1949年移居马来西亚至今。云里风自幼丧母,家境贫寒,南渡后又积劳成疾,生活坎坷,但他在逆境中始终不... 著名海外华文作家简介──云里风原名陈春德,马华资深作家,曾任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主席。1933年出生于福建莆田园头,1949年移居马来西亚至今。云里风自幼丧母,家境贫寒,南渡后又积劳成疾,生活坎坷,但他在逆境中始终不失强韧之志,苦学成才,曾任华校校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文作家 马华文学 云里风 马来西亚华人 东南亚华文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 小说集 理想人格 现实主义传统 《南洋商报》
下载PDF
跨文化交流的推动者——记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总会长戴小华
11
作者 施普生(文/图) 《海内与海外》 2023年第11期38-42,共5页
与戴小华会长认识已有四年。近日,戴会长在朋友圈发在北京参加中华海外联谊会、登临天安门的喜悦之情。她对中华文化的强烈挚爱已经渗透到她的文字、语言和身体力行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祖籍河北沧州,在台湾出生成长,后定居马来西亚... 与戴小华会长认识已有四年。近日,戴会长在朋友圈发在北京参加中华海外联谊会、登临天安门的喜悦之情。她对中华文化的强烈挚爱已经渗透到她的文字、语言和身体力行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祖籍河北沧州,在台湾出生成长,后定居马来西亚的戴小华,不仅是马来西亚著名的华文作家,更是华人民间外交的积极推动者。她的人生历程和作品,像一部丰富多彩的剧本,展现了华文文学的魅力,也反映了马来西亚及东南亚社会的百态风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小华 华文作家 华文文学 马来西亚华人 海外联谊会 民间外交 河北沧州 朋友圈
原文传递
庄严与神圣——记马来西亚《花踪》国际文艺营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抗抗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1999年第9期72-76,共5页
题记《花踪》——“华宗”之谐音,为天下华人同祖同宗、崇仰中华文化之意。当《花踪》国际文艺营的活动结束以后——人们说,如此盛大辉煌和新颖独创,可认为是华文文学的奥斯卡。美国来的作家说;如《花踪》这般大型的纯文学活动,美国华... 题记《花踪》——“华宗”之谐音,为天下华人同祖同宗、崇仰中华文化之意。当《花踪》国际文艺营的活动结束以后——人们说,如此盛大辉煌和新颖独创,可认为是华文文学的奥斯卡。美国来的作家说;如《花踪》这般大型的纯文学活动,美国华人界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华文文学 文学奖 现代文学 文学活动 吉隆坡 美国华人 作家 华文小说 国际
原文传递
论作为民族志的《大河尽头》
13
作者 张经纬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6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一、未被遗忘的热带丛林《大河尽头》(上、下)系列,是定居台湾的马来西亚(婆罗洲)华人作家李永平的作品。李永平算是一位最近渐被大陆读者熟悉的作者。他的履历本身就浓缩了一部华南或东南亚的历史,他出生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首府... 一、未被遗忘的热带丛林《大河尽头》(上、下)系列,是定居台湾的马来西亚(婆罗洲)华人作家李永平的作品。李永平算是一位最近渐被大陆读者熟悉的作者。他的履历本身就浓缩了一部华南或东南亚的历史,他出生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首府古晋市一个华人移民家庭,是早些年从华南移居东南亚的客家人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志 华人作家 马来西亚 热带丛林 移民家庭 东南亚 客家人 华南
下载PDF
近年马华女性文学的几个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亚萍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41-45,共5页
本文主要以八十年代以来的马来西亚华人女性作家群为研究对象,从她们所处的文化背景、具有的文化特色、特殊的创作环境以及作品的内容、艺术风格等几方面初步探讨马华女性文学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女性文学 作家 马华文学 海外华人 华人妇女 民族文化 马来西亚华人 中国大陆 女性作家 马来
下载PDF
我们必须养活文学──近30年新加坡华文文学的一种侧影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万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75-80,共6页
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已基本完成从华侨社会向多民族融和社会转化的历史进程的生存环境中,华文文学的发展更多地具有文化上的意义。华文作家们“多栖”的“养文”活动,正是滋养着扎根于新加坡的华人文化传统。他们不仅以日经锤炼的创作参... 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已基本完成从华侨社会向多民族融和社会转化的历史进程的生存环境中,华文文学的发展更多地具有文化上的意义。华文作家们“多栖”的“养文”活动,正是滋养着扎根于新加坡的华人文化传统。他们不仅以日经锤炼的创作参与提升华文文学质量的历史进程,而且以多样的提供华文文学园地的方式来争得更为广阔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华文文学 新加坡华文作家 活文学 新加坡华人 历史进程 方然 民族融和 新生代 新华文学 民族文化
下载PDF
榕树下是怎样走向颓败的
16
作者 刘媛 《IT时代周刊》 2013年第3期104-104,共1页
对关注网络文学发展的人来说,"榕树下"绝对是耳熟能详的名字。在上个世纪末网络还不算发达时,这家由美籍华人朱成廉创建的网络文学网站,不仅一举打破了人们对"文学"创作模式的固有印象,更涌现出众多新生代作家。可以说,大多数以非... 对关注网络文学发展的人来说,"榕树下"绝对是耳熟能详的名字。在上个世纪末网络还不算发达时,这家由美籍华人朱成廉创建的网络文学网站,不仅一举打破了人们对"文学"创作模式的固有印象,更涌现出众多新生代作家。可以说,大多数以非传统模式出道的当代作家,都有段与"榕树下"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树 文学发展 文学网站 美籍华人 创作模式 网络 新生代 作家
下载PDF
论黎紫书长篇小说中父亲形象的边缘化书写
17
作者 孟玉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15期14-17,共4页
马来西亚华文作家黎紫书于1971年生于怡保,是马来西亚华人“七字辈”代表作家之一,也是获得马来西亚“文学奥斯卡奖”花踪文学奖最多的作家。黎紫书目前已出版《告别的年代》和《流俗地》两部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包含三层叙事,以... 马来西亚华文作家黎紫书于1971年生于怡保,是马来西亚华人“七字辈”代表作家之一,也是获得马来西亚“文学奥斯卡奖”花踪文学奖最多的作家。黎紫书目前已出版《告别的年代》和《流俗地》两部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包含三层叙事,以杜丽安的故事为全书主体,书写了杜丽安从底层戏院售票女郎成长为老字号茶室女掌柜的历程。《流俗地》以盲女古银霞为中心,塑造了一众个性鲜明的马来西亚华人女性群像,讲述她们的喜怒哀乐和生老病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紫书 华文作家 父亲形象 马来西亚华人 女性群像 奥斯卡奖 杜丽 个性鲜明
下载PDF
一个时代的生还者
18
作者 吴岸 《今日中国》 1997年第1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华文作家 马来西亚华人 工商联合会会长 华人社团 世界华文文学 马来 健身课程 文学创作 生还者 沙捞越
下载PDF
导论:“文”的界限 被引量:8
19
作者 罗鹏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24,28,共7页
他给他的作品创造出一个名字:文身。他说“纹”是个历史的错误。——黄锦树《刻背》①马来西亚华人作家黄锦树发表于2001年的短篇小说《刻背》以描述一位华人苦力背上所刺的一组神秘纹身字符开篇,
关键词 “文” 导论 华人作家 2001年 短篇小说 马来西亚 开篇
原文传递
论黎紫书小说中的身份主题与符号身份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小波 童剑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2-207,共6页
马来西亚华文文学是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一批马华“新生代”作家耕耘于马来西亚这片沃土之上,取得了不俗成绩,但他们却始终绕不开“流散者”这一特殊身份,作品中身份主题由此凸显,与身份相伴随的便是“身份焦... 马来西亚华文文学是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一批马华“新生代”作家耕耘于马来西亚这片沃土之上,取得了不俗成绩,但他们却始终绕不开“流散者”这一特殊身份,作品中身份主题由此凸显,与身份相伴随的便是“身份焦虑”问题。本文以身份问题为切入点,以近年马华文坛较有影响力的女作家黎紫书为例分析,探究身份何以进入作品成为主题、身份问题对其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与身份相关的符号身份、身份符号表意与解读等相关问题。黎紫书的身份错综复杂,身份的错位反映在作品中就是身份主题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海外华文文学 新生代作家 小说 马来西亚 身份问题 身份焦虑 不自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