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6份马棘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静 何玮 +4 位作者 徐远东 刘畅 马慧珍 孙万斌 范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2-551,共10页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对马棘生理指标的影响,探索其抗旱生理响应特征,为马棘抗旱种质筛选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重庆地区广泛收集的36份野生马棘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培养的方式待马棘幼苗生长至第9...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对马棘生理指标的影响,探索其抗旱生理响应特征,为马棘抗旱种质筛选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重庆地区广泛收集的36份野生马棘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培养的方式待马棘幼苗生长至第90天时开始干旱处理,分别在胁迫0 d(对照组CK,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0%~85%)、胁迫7 d(中度干旱,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0%~50%)和胁迫14 d(重度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20%~25%)时测定各处理下马棘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相对含水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利用抗旱系数结合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法对马棘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干旱胁迫下,36份马棘种质的生理响应变异丰富,不同种质的抗旱能力差异显著。通过对同一指标的均值比较分析发现,与对照相比,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和脯氨酸(Pro)含量随着干旱程度增加而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干旱程度增加而呈“凸”字形变化;相对含水量(RWC)随着干旱程度增加而降低。7个检测指标中,POD活性的变异系数最大,而RWC的变异系数最小。通过隶属函数、综合D值和聚类分析可将36份马棘种质的抗旱能力分为抗旱型(8份种质)和敏感型(28份种质)两类。通过对两种类型种质的生理指标分析发现,抗旱型种质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Pro含量高于敏感型种质。【结论】干旱胁迫下36份马棘种质资源的生理响应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通过综合评价分析初步筛选出8份抗旱型马棘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种质资源评价 抗旱性 生理响应
下载PDF
高温和液氮处理对马棘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范彦 姜吉顺 +2 位作者 何玮 刘畅 罗燕 《草学》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马棘为豆科木兰属多年生小灌木,具有较高的饲用及生态价值,但自然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低,研发提高马棘种子萌发能力的技术措施,将为马棘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支撑。本试验以2022年收获的马棘种子为试材,进行不同时间的高温(60℃)、液氮及... 马棘为豆科木兰属多年生小灌木,具有较高的饲用及生态价值,但自然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低,研发提高马棘种子萌发能力的技术措施,将为马棘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支撑。本试验以2022年收获的马棘种子为试材,进行不同时间的高温(60℃)、液氮及其组合预处理,并开展发芽实验。其中,液氮和高温分别设计了4个种子处理时间,液氮处理的时间分别为0.5、1、2、5min;高温(60℃)处理的时间分别为10、30、60、180min;组合处理包括先高温后液氮处理及先液氮后高温处理两种方式;试验处理有自然萌发条件下的对照(CK)、8个单一处理及32个组合处理,共计41个。种子发芽周期结束后计算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平均萌发时间,并利用隶属函数的方法评价不同处理对马棘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马棘种子自然条件下发芽率为55%,不同时间高温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提升作用不显著(P>0.05);用液氮处理马棘种子1min后,发芽率可达78.5%,显著高于CK(P<0.05);先高温后液氮组合处理中,高温30min+液氮5min、高温60min+液氮2min两处理发芽率可达80%;先液氮后高温组合处理中,液氮1min+高温60min发芽率最高,可达82.5%,比CK发芽率高27.5%。液氮1min+高温60min处理,能显著提高马棘种子的发芽能力,且该方法处理种子,操作简单,耗时短,生产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处理 液氮处理 种子萌发
下载PDF
锋勾针结合倒马针法治疗棘上韧带炎临床观察
3
作者 陈文鑫 武沛欣 +3 位作者 刘冰冰 梁旭英 曹克锋 高山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35-737,共3页
目的:观察锋勾针结合倒马针法治疗棘上韧带炎的疗效。方法:134例分为两组各67例,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予锋勾针结合倒马针法治疗棘上韧带炎。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 目的:观察锋勾针结合倒马针法治疗棘上韧带炎的疗效。方法:134例分为两组各67例,对照组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予锋勾针结合倒马针法治疗棘上韧带炎。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锋勾针结合倒马针法治疗棘上韧带炎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韧带炎 锋勾针 针法
下载PDF
冰川棘豆生物碱分析及苦马豆素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勤凡 王建华 +2 位作者 李蓉 陈亚 刘志滨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39-1343,共5页
冰川棘豆干粉,经甲醇提取,盐酸酸化,酸水液用氯仿萃取数次,NaOH调pH至9~10,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称重表明生物碱多集中在正丁醇组分,且以大极性生物碱为主.薄层层析检查结果显示,氯仿组分有10种生物碱,乙酸乙酯组分有7种... 冰川棘豆干粉,经甲醇提取,盐酸酸化,酸水液用氯仿萃取数次,NaOH调pH至9~10,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称重表明生物碱多集中在正丁醇组分,且以大极性生物碱为主.薄层层析检查结果显示,氯仿组分有10种生物碱,乙酸乙酯组分有7种生物碱,正丁醇组分有5种生物碱.将正丁醇组分经硅胶柱层析,乙酸乙酯一甲醇系统梯度洗脱,每30~50 mL收集1份,薄层层析监测,同类合并.Ehrlich's试剂显色明显段油浴升华,得到白色针状结晶,与苦马豆素标准样品进行薄层层析对照,其斑点形状、颜色相同,Rf值相近.通过熔点和IR、MS、1HNMR、13CNMR等鉴定其化学结构,为苦马豆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生物碱 豆素 鉴定
下载PDF
甘肃棘豆中产苦马豆素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1
5
作者 余永涛 王建华 +7 位作者 赵清梅 李海利 宋毓民 王妍 张志敏 崔忠华 耿果霞 李勤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46,51,共8页
【目的】确定甘肃棘豆中是否存在产生苦马豆素(SW)的内生真菌。【方法】对甘肃棘豆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应用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甲基化--αD-甘露糖苷内标法分别对菌丝中SW进行检测,筛选可生成SW的疯草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应用... 【目的】确定甘肃棘豆中是否存在产生苦马豆素(SW)的内生真菌。【方法】对甘肃棘豆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应用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甲基化--αD-甘露糖苷内标法分别对菌丝中SW进行检测,筛选可生成SW的疯草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5.8S rDNA-ITS序列进行扩增,并对扩增序列进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其进行种属分类。【结果】筛选出1种可以产生SW的甘肃棘豆内生真菌FEL3,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得其菌丝中SW含量为400.52μg/g。根据形态学、5.8S 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和文献报道,确定FEL3为埃里格孢属真菌。【结论】甘肃棘豆中存在生成SW的内生真菌Embellisiasp.FEL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豆素 内生真菌 埃里格孢属
下载PDF
马棘种子发芽及人工加速老化测定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贺 毛培胜 +1 位作者 孔令琪 阴佳鸿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4-149,共6页
以水土保持植物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如种子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确定适宜的发芽和加速老化条件。在发芽试验中,设置15~25、15~30、15~35、20~30、20~35、25~35、20、25、30、35℃共10种温度处理,... 以水土保持植物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如种子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确定适宜的发芽和加速老化条件。在发芽试验中,设置15~25、15~30、15~35、20~30、20~35、25~35、20、25、30、35℃共10种温度处理,光照设8h光照和24h黑暗2个处理;在加速老化试验中,设置39、41、43、45℃共4个温度水平和24~96h之间的7个时间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马棘种子发芽率不同,在8h光照和24h黑暗适宜发芽的条件均为恒温25℃或变温20~30℃,种子发芽对光照不敏感,但黑暗条件会导致种苗黄化,温度和光照间存在互作效应。初次发芽计数时间为7d,末次发芽计数时间为14d。加速老化最适条件为43℃、72h,且老化温度和时间存在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质量 发芽 加速老化
下载PDF
马棘的γ辐照效应与彩叶突变选育 被引量:8
7
作者 田丹青 梅淑芳 +2 位作者 沈晓霞 舒小丽 吴殿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2-936,共5页
用0~450Gy 8种剂量60Coγ射线辐照马棘干种子,研究表明:150Gy以下低剂量辐照对种子具有刺激效应,350Gy以上的高剂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00~450Gy之间时,剂量与出苗率、成苗率和苗高显著相关,综合考虑苗高和成苗率,初步认为马棘种子... 用0~450Gy 8种剂量60Coγ射线辐照马棘干种子,研究表明:150Gy以下低剂量辐照对种子具有刺激效应,350Gy以上的高剂量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00~450Gy之间时,剂量与出苗率、成苗率和苗高显著相关,综合考虑苗高和成苗率,初步认为马棘种子辐照以300Gy为佳。经300Gy辐照诱变2代出现黄色、白色、虎斑、紫色等4大类型的10种叶色变异,尤以黄色突变谱最丰富。并对比分析了黄色、紫色和银白3种叶色突变体材料的物候期、成枝量、分枝长度、主干花序数、结荚果数、成熟种子数、耐逆性与适应性等特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照 叶色 突变体
下载PDF
甘肃棘豆中苦马豆素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0
8
作者 童德文 曹光荣 李绍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8,共4页
用升华法从甘肃棘豆中分离到一种白色细针状结晶,经TLC、MP、IR、MS鉴定分析确定为苦马豆素,经计算甘肃棘豆中的提取率为 14μg/g。
关键词 甘肃 豆素 升华法 分离 鉴定 抗癌作用 饲草中毒
下载PDF
逆流萃取法提取甘肃棘豆中的苦马豆素 被引量:9
9
作者 黄新异 赵宇 +2 位作者 柳军玺 蒋生祥 邸多隆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1-344,共4页
以甘肃棘豆为原料,采用φ(CH3CH2OH)=75%的乙醇为溶剂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后用浓度为2mol/L的盐酸调节pH至3-4。离心,取上清液用氯仿以40 mL/m in流速逆流萃取,除去小极性杂质。再用浓度为2 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至9-10,用... 以甘肃棘豆为原料,采用φ(CH3CH2OH)=75%的乙醇为溶剂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后用浓度为2mol/L的盐酸调节pH至3-4。离心,取上清液用氯仿以40 mL/m in流速逆流萃取,除去小极性杂质。再用浓度为2 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pH至9-10,用正丁醇以40 mL/m in流速逆流萃取。萃取液回收正丁醇后上硅胶柱分离,氯仿-甲醇-氨水洗脱,并用甲醇-氯仿重结晶得白色针状结晶,经MS和NMR鉴定确定其化学结构为苦马豆素,提取率为23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豆素 逆流萃取
下载PDF
高黄酮马棘突变体选育及其提取物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沈晓霞 梅淑芳 +1 位作者 舒小丽 吴殿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8-301,共4页
采用300Gy的60Coγ射线诱变马棘干种子,成功选育了高黄酮含量的突变体MJ-HF1。各个组织中,MJ-HF1的黄酮含量均高于野生型,尤以种子和叶片中的黄酮含量为高,分别是野生型的5.89倍和1.46倍。抗氧化试验表明,马棘突变系黄酮提取物给药30d... 采用300Gy的60Coγ射线诱变马棘干种子,成功选育了高黄酮含量的突变体MJ-HF1。各个组织中,MJ-HF1的黄酮含量均高于野生型,尤以种子和叶片中的黄酮含量为高,分别是野生型的5.89倍和1.46倍。抗氧化试验表明,马棘突变系黄酮提取物给药30d后能降低老龄小鼠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和升高老龄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v,SOD)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MDA含量 SOD活性 突变体
下载PDF
甘肃棘豆草中苦马豆素的提取分离工艺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俊 童德文 +3 位作者 税媛媛 赵宝玉 刘文明 李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59-1463,共5页
以甘肃棘豆草为试验材料,通过工业酒精热回流提取、水提取和酸水提取3种工艺提取其中的总生物碱,总生物碱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后减压升华得到,并比较了3种工艺对甘肃棘豆中总生物碱得率和苦马豆素得率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工艺总生物碱平... 以甘肃棘豆草为试验材料,通过工业酒精热回流提取、水提取和酸水提取3种工艺提取其中的总生物碱,总生物碱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后减压升华得到,并比较了3种工艺对甘肃棘豆中总生物碱得率和苦马豆素得率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工艺总生物碱平均得率和苦马豆素平均得率依次分别为7.91、6.79、6.22 mg/g和18.61、12.22、6.23μg/g,由此确定工业酒精热回流为提取苦马豆素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豆素 生物碱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马棘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于金慧 洪利兴 +2 位作者 柏明娥 钱华 朱汤军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60,共4页
采用不同温度、不同强度碱溶液和浓硫酸不同浸泡时间处理马棘种子。试验表明,不同处理方法对马棘种子发芽效果有显著影响,60~80℃的温度处理可显著提高马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超过一定温度(90℃)则远远不如对照(20℃);... 采用不同温度、不同强度碱溶液和浓硫酸不同浸泡时间处理马棘种子。试验表明,不同处理方法对马棘种子发芽效果有显著影响,60~80℃的温度处理可显著提高马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超过一定温度(90℃)则远远不如对照(20℃);碱溶液处理以pH 9处理效果最好,但碱溶液处理效果并不显著;浓硫酸处理以浸泡20 min效果最好,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和活力指数均为各处理最高值。通过种子生活力和种子硬实率的测定,认为硬实是造成马棘种子发芽率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发芽试验 种子活力 硬实率
下载PDF
马棘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镇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胡泽华 刘莺 舒成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42-2443,共2页
目的研究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Matsum,IPM)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方法用两种不同提取方法(溶剂萃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梯度洗脱分离法)对马棘进行提取,制备样品,通过小鼠醋酸扭体法(acetic acid writ-hing,AW)及热板... 目的研究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Matsum,IPM)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方法用两种不同提取方法(溶剂萃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梯度洗脱分离法)对马棘进行提取,制备样品,通过小鼠醋酸扭体法(acetic acid writ-hing,AW)及热板法(hotplate,HP)筛选镇痛有效部位。结果溶剂萃取法(solvent extraction,SX)和大孔吸附树脂梯度洗脱分离法(gradient elution separation with macroporous resin,MGS)所提取样品均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X提取物镇痛有效物质主要集中在正丁醇部分、石油醚部分、水部分;MGS提取物能明显延长小鼠热板的痛阈时间,其镇痛有效物质主要集中在300 ml.L-1和900ml.L-1的乙醇洗脱部分以及沉淀物部分。结论马棘对实验小鼠具有明显的镇痛疗效;初步筛选了马棘镇痛作用有效部位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部分 镇痛 有效部位
下载PDF
甘肃棘豆中苦马豆素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银朝 赵宝玉 +4 位作者 樊月圆 樊泽峰 谭承建 董强 曹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1期91-93,共3页
4.5kg甘肃棘豆用 2 0mL/L稀乙酸和氯仿的混合溶液 (5∶4)浸提 48h,过滤 ,分层。取酸水层用氯仿萃取 ,弃去氯仿层以除杂质 ,然后酸水层用氢氧化钠调pH为 9~1 1 ,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正丁醇部分经硅胶柱层析 ,氯仿∶甲醇... 4.5kg甘肃棘豆用 2 0mL/L稀乙酸和氯仿的混合溶液 (5∶4)浸提 48h,过滤 ,分层。取酸水层用氯仿萃取 ,弃去氯仿层以除杂质 ,然后酸水层用氢氧化钠调pH为 9~1 1 ,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正丁醇部分经硅胶柱层析 ,氯仿∶甲醇∶氨水∶水 (70∶2 6∶1 0∶1 0 )液洗脱分离、纯化得到一白色针状结晶体 ,TLC鉴定分析初步确定为苦马豆素 ,提取率为3 .2 0 μg/g。正丁醇部分苦马豆素含量气相色谱测定为 1 3 .1 4 8%± 0 .852 % ,折算全草苦马豆素含量为 0 .0 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疯草 豆素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HPLC分离甘肃棘豆中苦马豆素 被引量:22
15
作者 童德文 曹光荣 赵献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6-8,共3页
甲醇浸泡甘肃棘豆粉 ,回收甲醇浸泡液至浸膏 ,1 mol/L HCl溶解后上 73 2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柱 ,1 mol/L NH4 OH洗脱并挥发至干 ,得到总生物碱。总生物碱经氨性氯仿提取后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 ,色谱条件是 :反相 ( C1 8硅胶 )柱 ,在... 甲醇浸泡甘肃棘豆粉 ,回收甲醇浸泡液至浸膏 ,1 mol/L HCl溶解后上 73 2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柱 ,1 mol/L NH4 OH洗脱并挥发至干 ,得到总生物碱。总生物碱经氨性氯仿提取后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 ,色谱条件是 :反相 ( C1 8硅胶 )柱 ,在 2 5min内用 5%~ 1 0 0 %甲醇线性梯度洗脱 ,苦马豆素一般出现在 80 %~1 0 0 %的范围内 ,表现为一个宽峰。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后回收溶液得到一种白色细针状结晶 1 .0 4 mg,植物中的提取率为 0 .0 0 52 %。经 TLC、MP、IR、MS鉴定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豆素 HPLC 疯草毒素
下载PDF
马棘石油醚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泽华 周静 +2 位作者 田力 张鹏 吴继洲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208-2209,共2页
目的研究马棘L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 Mats.枝叶石油醚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溶剂萃取、反复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NMR谱数据及与对照品共薄层色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马棘枝叶中分离鉴定6个化合物:... 目的研究马棘L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 Mats.枝叶石油醚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溶剂萃取、反复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NMR谱数据及与对照品共薄层色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马棘枝叶中分离鉴定6个化合物:羽扇豆-20(29)-烯-3-酮(Ⅰ),木栓酮(Ⅱ)3,β-乙酰氧基-齐墩果-12-烯-11-酮(Ⅲ),3β-羟基-5-烯-欧洲桤木烷醇(Ⅳ),β-谷甾醇(Ⅴ),正三十烷醇(Ⅵ)。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马棘枝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醚部分 化学成分 分离
下载PDF
甘肃棘豆中降解苦马豆素内生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延春 刘鹏 +2 位作者 赵春蕊 郑传廷 刘玲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1-526,共6页
为研究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 Bunge)中降解疯草毒素——苦马豆素的内生细菌,采用选择性富集培养的方法,以苦马豆素作为唯一碳源,从甘肃棘豆内生细菌中筛选到1株苦马豆素降解菌,命名为Ab.在摇床转速为150 r·min-1、28℃条... 为研究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 Bunge)中降解疯草毒素——苦马豆素的内生细菌,采用选择性富集培养的方法,以苦马豆素作为唯一碳源,从甘肃棘豆内生细菌中筛选到1株苦马豆素降解菌,命名为Ab.在摇床转速为150 r·min-1、28℃条件下培养30 h,菌株Ab对质量浓度为100 mg·L-1苦马豆素的降解率为11.577 1%;延长培养时间并不能提高其降解苦马豆素的能力,但可耐受高质量浓度(1 g·L-1)的苦马豆素.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对Ab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Ab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在LB平板上菌落呈圆形,中心凸起,边缘整齐,乳白色,表面光滑,属于短波单胞杆菌属(Brevundi monas),与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 monas diminuta)同源性为100%.说明甘肃棘豆中存在降解苦马豆素的内生细菌Brevundi monas diminutaAb;降解苦马豆素的内生细菌可能与产生苦马豆素的内生真菌共同维持疯草中苦马豆素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内生细菌 豆素 生物降解 缺陷短波单胞菌
下载PDF
用甘肃棘豆草粉饲喂苦马豆素-BSA免疫山羊的血清相关酶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童德文 董强 +2 位作者 赵宝玉 付广建 张瑾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用甘肃棘豆草粉饲喂经苦马豆素(SW)-BSA免疫接种的山羊,检测分析了山羊血清中与中毒相关的酶的活性,以探讨SW-BSA免疫接种对动物机体组织器官的保护作用。将24只山羊随机分为免疫对照组、免疫攻毒组和未免疫攻毒对照组,免疫对照组和免... 用甘肃棘豆草粉饲喂经苦马豆素(SW)-BSA免疫接种的山羊,检测分析了山羊血清中与中毒相关的酶的活性,以探讨SW-BSA免疫接种对动物机体组织器官的保护作用。将24只山羊随机分为免疫对照组、免疫攻毒组和未免疫攻毒对照组,免疫对照组和免疫攻毒组山羊接种SW-BSA,免疫攻毒组和未免疫攻毒对照组山羊按干重拌料饲喂10 g/(kg.d)甘肃棘豆草粉,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尿素氮(BUN)和α-甘露糖苷酶(AMA)的变化。结果表明,免疫攻毒组山羊较未免疫攻毒对照组山羊LDH活性升高延缓28 d,AKP活性升高延缓14 d,AMA活性降低延缓21 d,BUN活性升高延缓14 d,GOT活性升高延缓28 d。这些酶活性延缓变化,说明SW-BSA免疫动物后,在甘肃棘豆攻毒后的30 d内,能够有效地延缓SW对山羊肝、心和肾等组织器官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素-BSA 血清酶 甘肃 山羊
下载PDF
甘肃棘豆中苦马豆素提取工艺改进初报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志滨 赵兴华 +1 位作者 余永涛 王建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7-99,104,共4页
用40 kH z超声波水媒处理甘肃棘豆草粉1.5 kg,代替传统的索氏提取法或溶剂冷浸法,水提液浓缩除杂后,用正丁醇萃取,正丁醇萃取液用稀酸水萃取,浓缩后的稀酸水萃取液用氨性氯仿萃取,浓缩氨性氯仿萃取液成浸膏,此浸膏经石蜡油浴升华得到24 ... 用40 kH z超声波水媒处理甘肃棘豆草粉1.5 kg,代替传统的索氏提取法或溶剂冷浸法,水提液浓缩除杂后,用正丁醇萃取,正丁醇萃取液用稀酸水萃取,浓缩后的稀酸水萃取液用氨性氯仿萃取,浓缩氨性氯仿萃取液成浸膏,此浸膏经石蜡油浴升华得到24 m g白色晶体,经薄层层析检验,可初步鉴定为苦马豆素。此法不用柱层析,简化了苦马豆素提取的步骤,提取率为16 m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素 超声波 甘肃
下载PDF
离子抑制色谱法测定棘豆属植物提取物中的苦马豆素 被引量:15
20
作者 郭治安 张小辉 +2 位作者 赵景婵 袁红安 梁小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6-656,共1页
关键词 离子抑制色谱法(ion suppression chromatography) 豆素(swainsonine) 植物提取物(plant extract) 豆属植物(Oxytrop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