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蜂柑响应黄龙病菌不同侵染时期的生物学和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滕彩玲 钟晰 +3 位作者 吴昊娣 胡燕 周常勇 王雪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68-1380,共13页
【目的】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是制约柑橘产业发展的重大病害,我国发生的黄龙病由韧皮部杆菌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引起。本研究通过分析潜在耐黄龙病柑橘品种马蜂柑(Citrus hystrix)在感染黄龙... 【目的】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是制约柑橘产业发展的重大病害,我国发生的黄龙病由韧皮部杆菌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引起。本研究通过分析潜在耐黄龙病柑橘品种马蜂柑(Citrus hystrix)在感染黄龙病后不同时期的生物学症状、显微结构和转录组学差异,揭示马蜂柑不同时期对黄龙病菌具有耐性的分子机理,为进一步深入挖掘抗性基因及开展抗病育种打下基础。【方法】以嫁接在两年生卡里佐枳橙砧木上的马蜂柑作为供试材料,使用只感染CLas、其他常见柑橘病毒类病原均呈阴性的毒源为接毒材料对马蜂柑进行接种,并在接种毒源后每隔15 d进行定期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将马蜂柑接种毒源4个月(最早检测到CLas阳性)作为感病前期处理,接种毒源14个月作为感病后期处理,以健康植株为对照,进行生物学症状和显微结构观察,分析其感病后不同时期的结构变化。结合比较转录组学分析与荧光定量PCR验证,解析其耐病相关机制。【结果】症状观察发现,马蜂柑在感病前期和感病后期,植株叶片几乎不显症;显微结构观察表明,马蜂柑在感病前期中脉组织结构清晰,细胞形态正常,无淀粉粒积累的现象,仅在后期出现韧皮部极少数的筛管被堵塞;对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筛选鉴定,马蜂柑感病前期共筛选鉴定到181个差异表达基因,感病后期共筛选鉴定到1384个差异表达基因;比较转录组分析表明,马蜂柑感病前期和后期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壁代谢、防御反应、淀粉与蔗糖代谢、胼胝质合成以及信号转导等方面,其中在感病前期,淀粉与蔗糖代谢、细胞壁代谢相关的调控基因下调表达,在感病后期,水杨酸代谢及其信号转导途径、病程相关蛋白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相关的调控基因上调表达。【结论】马蜂柑响应CLas早期侵染主要表现为物理结构稳定、淀粉合成和光合作用等途径不受干扰;而水杨酸介导的抗性信号转导、效应蛋白触发免疫反应(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ETI)激活的病程相关蛋白和谷胱甘肽转移酶参与的解毒作用是感病后期的主要耐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黄龙病 韧皮部杆菌亚洲种 马蜂柑 耐病性 转录组
下载PDF
西藏波密柑马蜂的筑巢习性(英文)
2
作者 侯清柏 孟凡明 +1 位作者 马胜杰 梁醒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5-258,共4页
柑马蜂Polistes mandarinus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利用植物材料制作各种不同的蜂巢。我们在2009年5-8月间观察研究了西藏自治区波密县的柑马蜂筑巢习性,并收集62个蜂巢。柑马蜂利用植物纤维和树脂将它们的巢穴筑于当地居民的木屋檐下。收集... 柑马蜂Polistes mandarinus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利用植物材料制作各种不同的蜂巢。我们在2009年5-8月间观察研究了西藏自治区波密县的柑马蜂筑巢习性,并收集62个蜂巢。柑马蜂利用植物纤维和树脂将它们的巢穴筑于当地居民的木屋檐下。收集的42个在用蜂巢中,8月末平均拥有79.64±65.28个蜂房,13.1±10.68个蜂蛹。20个弃用蜂巢中,平均拥有12.95±3.99个蜂房。8月末,成功的柑马蜂群拥有约80个个体。研究地的柑马蜂采取3种方式来筑巢,但以第1种方式最为普遍。第1种筑巢方式筑造的蜂巢以两个蜂房连接巢柄,结构最为稳定,所以也应用最广,后两种筑巢方式筑造的蜂巢均以一个蜂房连接巢柄,是由于越冬雌蜂在找不到合适的筑巢材料时才采取的建巢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蜂科 马蜂 马蜂 筑巢习性 蜂巢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