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血浆IgG酶消解期间西尼罗病毒的灭活
1
作者 LazaA 《生物制品快讯》 2003年第2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马血浆 IgG酶 消解 西尼罗病毒 灭活
下载PDF
胃酶消化马血浆工艺参数的优化
2
作者 陈嘉雯 于文影 +4 位作者 夏强 王佳凤 张忠文 回悦君 陈维金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7期959-963,共5页
目的应用DOE试验优化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生产中胃酶消化马血浆过程的工艺参数。方法以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后的马血浆为原料,通过AKTA avant25中UNICORN 6.0软件设计4因子2水平全因子DOE试验模型,并以抗体F(ab′)2含... 目的应用DOE试验优化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生产中胃酶消化马血浆过程的工艺参数。方法以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后的马血浆为原料,通过AKTA avant25中UNICORN 6.0软件设计4因子2水平全因子DOE试验模型,并以抗体F(ab′)2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影响胃酶消化的主要因子即胃酶加量、消化反应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胃酶消化马血浆的最适工艺参数为:胃酶加量为13~15 U/ml,消化反应pH值为3.0~3.1,反应温度为35~37℃,反应时间为90~120 min,在该条件下进行6次稳定性试验,制备的TAT抗体F(ab′)2含量平均值达83.1%,标准偏差为2.47%。结论 DOE试验优化了TAT生产中胃酶消化马血浆过程的工艺参数,建立了有效的消化工艺,为降低过敏反应,提高TAT制品的质量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胃酶消化 马血浆 F(ab′)2
原文传递
马免疫血浆的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段丽娟 李育合 +5 位作者 谢小荣 柳州 孟祥玉 金学敏 杨俊杰 高建军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4年第6期40-43,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温度条件对马免疫血浆外观和效价的稳定性影响,为马免疫血浆的采集、分离、贮存、运输及抗毒素生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破伤风类毒素及肉毒A、B、E、F型类毒素制备的马免疫血浆,分别放置于2~8℃、20℃、37℃3种温度下,并... 目的了解不同温度条件对马免疫血浆外观和效价的稳定性影响,为马免疫血浆的采集、分离、贮存、运输及抗毒素生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破伤风类毒素及肉毒A、B、E、F型类毒素制备的马免疫血浆,分别放置于2~8℃、20℃、37℃3种温度下,并分别于0、1、3、6、12个月取样,依据《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及效价检测。结果破伤风及肉毒A、B、E、F型马免疫血浆在2~8℃条件下,放置12个月稳定性良好,外观及效价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规定要求。20℃与37℃下放置的马免疫血浆随着时间的延长,外观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浑浊,效价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低效价组比中、高效价组的效价下降明显,且温度越高效价降低幅度越大。结论马免疫血浆在2~8℃条件下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类毒素 肉毒类毒素 免疫血浆 肉毒免疫血浆 效价 稳定性
下载PDF
TAT预防破伤风作用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徐英元 李玉平 +2 位作者 付式海 肖太荣 周章恩 《中国药业》 CAS 1998年第4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预防破伤风 破伤风类毒素 过敏性休克 聊城地区 脱敏法 破伤风杆菌 皮试阳性 预防作用 生长繁殖 免疫马血浆
下载PDF
关于生产多价抗蛇毒血清的初探
5
作者 季冲 张建光 《蛇志》 1996年第S1期17-19,共3页
我国目前尚无多价抗蛇毒血清产品。本文试验仅是初步摸索,对目前抗蛇毒血清制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制造多价抗蛇毒血清的思路及生产方法。认为可以分为抗血循毒性蛇毒血清及抗神经毒性蛇毒血清二大类产品及几种制造方法。本文采用二种... 我国目前尚无多价抗蛇毒血清产品。本文试验仅是初步摸索,对目前抗蛇毒血清制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制造多价抗蛇毒血清的思路及生产方法。认为可以分为抗血循毒性蛇毒血清及抗神经毒性蛇毒血清二大类产品及几种制造方法。本文采用二种单价免疫马血浆混合后进行精制的方法来制造多价抗血循毒性蛇毒血清,并获得了成功,同时,对具体精制生产上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价抗蛇毒血清 血循毒性 神经毒性 免疫马血浆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下载PDF
In vivo effects of 17-β-estradiol on plasma immunoglobulin levels and leukocyte density in zebrafish Danio rerio
6
作者 李磊 张士璀 +1 位作者 仝舟 刘佳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527-532,共6页
Estradiol, or 17-β-estradiol (E2), the most potent naturally occurring estrogen, is involved in the hormone-immune system interaction in both mammals and fish. However, in vivo studies are largely limited, and litt... Estradiol, or 17-β-estradiol (E2), the most potent naturally occurring estrogen, is involved in the hormone-immune system interaction in both mammals and fish. However, in vivo studies are largely limited, a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whether E2 exerts similar effects on both female and male zebrafish (Danio rerio). Here, we show exposure of both sexes ofD. rerio to 20 nmol/L E2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Vgl expression, but caused little damage to the hepatocytes, suggesting that this is the optimum E2 concentration. Also, exposure to 20 nmol/L E2 for 20 days caused a marked increase in plasma IgM levels, but had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peripheral leukocyte density, providing the first evidence of a hormone-immune system interaction in this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BRAFISH Danio rerio 17-Β-ESTRADIOL IMMUNOGLOBULIN leukocyt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