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的兴寄艺术
1
作者 童占芳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4-37,共4页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集中揭櫫了贵为皇族、踌躇满志的诗人在中唐社会动荡,各种矛盾激化的大背景下的复杂心态:以神骏良马来抒写自己的不世才华和远大理想;以疲马、瘦马等意象表现怀才不遇、理想落空的人生悲剧。正是在这种满怀希望、...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集中揭櫫了贵为皇族、踌躇满志的诗人在中唐社会动荡,各种矛盾激化的大背景下的复杂心态:以神骏良马来抒写自己的不世才华和远大理想;以疲马、瘦马等意象表现怀才不遇、理想落空的人生悲剧。正是在这种满怀希望、跌入绝望的心灵的折磨里,李贺通过组诗的形式展示了他独特的深情绵邈、惝恍迷离的抒情格调和质朴悠远的表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艺术意蕴
下载PDF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初探
2
作者 刘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01-102,共2页
有"诗鬼"之称的中唐诗人李贺所创作的《马诗二十三首》以骏马良驹自喻,寄寓了他肯定自我才识的自信、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与抱负、对无人赏识的苦闷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反思。
关键词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思想内涵
下载PDF
“以悲为美”话李贺——从李贺《马诗二十三首》谈其冷艳特色
3
作者 张玉华 《保山师专学报》 2006年第1期40-41,共2页
作为中唐早慧诗人的李贺,其诗继承了韩孟的险怪风格和苦吟传统,而且还向唯美主义方面发展,具有“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及其“以悲为美”的主题基调,为晚唐唯美主义诗风作了先导。现从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出发,对其诗的冷艳特色进行分析。
关键词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冷艳怪丽 以悲为美 诗歌特色
下载PDF
以我观物 借题抒意──解读李贺《马诗二十三首》
4
作者 杜创洋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39-42,共4页
以苦吟著称的中唐诗人李贺在前人咏马的基础上,集中笔墨写下了优秀组诗《马诗二十三首》,借马抒慨。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解读《马诗》。即:“囿我”的悲剧情结与“类我”的悲剧意象,《马诗》之特质──比兴手法的运用,《马诗》独特... 以苦吟著称的中唐诗人李贺在前人咏马的基础上,集中笔墨写下了优秀组诗《马诗二十三首》,借马抒慨。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解读《马诗》。即:“囿我”的悲剧情结与“类我”的悲剧意象,《马诗》之特质──比兴手法的运用,《马诗》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光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认识价值 审美价值 艺术创造 古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5
作者 (唐)李贺 《当代学生》 2023年第8期27-27,48,共2页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注释】①《马诗》: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二十三首。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
关键词 五言绝句 远大抱负 马诗二十三首 咏马
原文传递
论李贺的“承恩”情结——以《马诗二十三首》为例
6
作者 吉新宏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15年第1期132-146,160,共15页
《马诗二十三首》中的"骏马"意象是诗人李贺的自况,诗中所表现的"承恩"情结,正是李贺复杂心态的审美化呈现。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具体展现诗中"骏马"的"承恩"情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盼&q... 《马诗二十三首》中的"骏马"意象是诗人李贺的自况,诗中所表现的"承恩"情结,正是李贺复杂心态的审美化呈现。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具体展现诗中"骏马"的"承恩"情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盼"与"怨"——"承恩情结"的两大主调;二、自恋与自虐——"承恩情结"的两种极端表达;三、"承恩情结"下的自我意识;四、最完美的理想与最彻底的虚无。"骏马"在"马—伯乐—饲马者"关系体系中的生存状态,是诗人生存状态的象征,"承恩"情结见证了诗人的命运,造就了他的美丽诗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贺 “承恩”情结 马诗二十三首 骏马
原文传递
浅析李贺诗两首
7
作者 张盼 《大观周刊》 2012年第5期21-21,共1页
本文就李贺的两首诗《古悠悠行》及《马诗二十三首(选四)0其九》进行分析,从中品味诗人的政治情怀与抱负。
关键词 李贺《古悠悠行》《马诗二十三首(选四)·其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