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虫啉与三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的联合毒力 被引量:18
1
作者 常静 张薇 +1 位作者 李海平 周晓榕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5-228,共4页
本文探讨了吡虫啉分别与氰戊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复配对马铃薯桃蚜的防治效果,为合理有效地应用复配剂对其进行化学防治提供依据。应用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分别确定了最佳药剂配伍和最佳复配比例。采用共毒因子法测定结... 本文探讨了吡虫啉分别与氰戊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复配对马铃薯桃蚜的防治效果,为合理有效地应用复配剂对其进行化学防治提供依据。应用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分别确定了最佳药剂配伍和最佳复配比例。采用共毒因子法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与氰戊菊酯混配对马铃薯桃蚜防治有明显增效作用。进一步采用共毒系数法测定表明,吡虫啉与氰戊菊酯复配比例为2∶3时,增效作用最显著,共毒系数达276.82;吡虫啉与氰戊菊酯以6∶1复配时,表现出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复配 马铃薯桃蚜 共毒因子 共毒系数
下载PDF
马铃薯桃蚜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及其体内羧酸酯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常静 张薇 +1 位作者 李海平 刁青云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1-206,共6页
为明确内蒙古马铃薯主要种植区马铃薯桃蚜的抗药性水平及抗性形成机制,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检测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及呼和浩特武川县马铃薯桃蚜田间种群(分别简称为呼市种群和武川种群)和室内饲养未接触任何药剂的马铃薯桃蚜敏感种... 为明确内蒙古马铃薯主要种植区马铃薯桃蚜的抗药性水平及抗性形成机制,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检测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及呼和浩特武川县马铃薯桃蚜田间种群(分别简称为呼市种群和武川种群)和室内饲养未接触任何药剂的马铃薯桃蚜敏感种群对7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并对供试各种群桃蚜的羧酸酯酶(CarE)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敏感种群,呼市种群和武川种群对氯氰菊酯均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74.11和549.4);呼市种群对联苯菊酯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16.03倍),对氰戊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仍保持敏感(1.00~4.00倍);武川种群对溴氰菊酯(10.14倍)、甲氰菊酯(26.46倍)和联苯菊酯(33.74倍)处于中等抗性水平,对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仍较为敏感(〈5.00倍)。CarE比活力测定结果显示:武川和呼市种群马铃薯桃蚜CarE活力均显著高于敏感种群;三唑磷对武川及呼市种群和敏感种群桃蚜CarE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_(50)值分别为0.54、1.07和0.93 nmol/L。三唑磷分别与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联用可显著增强其毒力,表明三唑磷与这两种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复配在武川和呼市马铃薯桃蚜防治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桃蚜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羧酸酯酶 敏感性 杀虫剂复配
下载PDF
阿维菌素和阿维·吡虫啉对马铃薯桃蚜的亚致死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艳蕾 宋维虎 +1 位作者 林春燕 刘长仲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0期108-112,共5页
为了明确阿维菌素和阿维·吡虫啉不同亚致死剂量对马铃薯桃蚜F0代成蚜和F1代的干扰作用。通过在室内组建不同亚致死剂量下马铃薯桃蚜生命表的方法,分析了不同亚致死剂量对马铃薯桃蚜繁殖、发育和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阿维菌... 为了明确阿维菌素和阿维·吡虫啉不同亚致死剂量对马铃薯桃蚜F0代成蚜和F1代的干扰作用。通过在室内组建不同亚致死剂量下马铃薯桃蚜生命表的方法,分析了不同亚致死剂量对马铃薯桃蚜繁殖、发育和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阿维菌素和阿维·吡虫啉LC_(10)、LC_(25)、LC_(40)分别处理马铃薯桃蚜成蚜后,成蚜的平均产蚜量显著小于对照,其平均寿命也显著短于对照。其中阿维·吡虫啉LC_(40)组的平均产蚜量最低,为9.52头,平均寿命最短,为8.07天。与对照组相比,F_(1)代的若蚜期显著延长,成蚜期显著缩短。对F1代种群参数的影响体现在,净增殖率(R_(o))、内禀增长率(r_(m))以及周限增长率(λ)都显著降低,种群加倍时间(D_(t))显著延长。即阿维菌素和阿维·吡虫啉不同亚致死剂量处理亲代成蚜后,会明显抑制其寿命和产蚜量,同时也可以有效控制F_(1)代种群再猖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阿维·吡虫啉 马铃薯桃蚜 亚致死效应 生命表参数
下载PDF
4种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的毒力及对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常静 张薇 +1 位作者 李海平 周晓榕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明确呼和浩特和武川2个地区马铃薯桃蚜抗药性水平并探寻其抗性形成机制。[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检测了4种杀虫剂对呼和浩特、武川马铃薯桃蚜种群和北京室内饲养的不接触任何药剂的桃蚜的毒力,并对各种群桃蚜的乙酰胆碱酯酶... [目的]明确呼和浩特和武川2个地区马铃薯桃蚜抗药性水平并探寻其抗性形成机制。[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检测了4种杀虫剂对呼和浩特、武川马铃薯桃蚜种群和北京室内饲养的不接触任何药剂的桃蚜的毒力,并对各种群桃蚜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呼和浩特和武川2个田间种群对毒死蜱抗性倍数分别为25.79和70.20,处于中高抗水平;对氧乐果的抗性倍数均小于5,处于敏感向抗性过渡阶段;对灭多威和异丙威的抗性水平较低,抗性倍数在3.86~6.88之间。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与杀虫剂的抗性倍数成负相关性。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试验中,毒死蜱对3个马铃薯桃蚜种群均有较强抑制作用。[结论]呼和浩特和武川地区马铃薯桃蚜体内乙酰胆碱酯酶靶标不敏感性已存在,建议两地区防治该种害虫时,交替轮换用药或选用复配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桃蚜 乙酰胆碱酯酶 杀虫剂毒力 抑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