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北方地区先秦时期马镳研究(一) 被引量:2
1
作者 邵会秋 石嫦静 《草原文物》 2018年第2期35-53,共19页
文章在广泛收集先秦时期北方地区出土马镳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类型学分析,判断了各种马镳的流行年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期和分区研究,揭示了北方地区马镳的发展演变过程和区域性特征,为探讨中国北方地区马镳的来源、发展演变... 文章在广泛收集先秦时期北方地区出土马镳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类型学分析,判断了各种马镳的流行年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期和分区研究,揭示了北方地区马镳的发展演变过程和区域性特征,为探讨中国北方地区马镳的来源、发展演变以及与周邻地区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内容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地区 先秦时期 马镳
下载PDF
新疆出土的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马镳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艾克拜尔.尼牙孜 《吐鲁番学研究》 2014年第1期108-124,共17页
近年来随着新疆地区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展开,在墓葬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马具,其中马镳的数量较多、形制丰富。本文以近年来考古发掘出土的马镳为基础,对马镳的类型及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新疆 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 马镳
下载PDF
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的马衔与马镳
3
作者 艾克拜尔·尼牙孜 《吐鲁番学研究》 2012年第1期70-75,共6页
近年来伴随着吐鲁番盆地洋海墓地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有关马具的材料,使得对洋海墓地出土的马具研究成为可能,因此本文以近期洋海墓地出土的马衔与马镳的考古资料为基础。
关键词 洋海墓地 马镳
下载PDF
胡汉相生——洛庄汉墓新修复两件铁质马镳的文化因素试析
4
作者 陈宗瑞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8-215,共8页
洛庄汉墓是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出土各类陪葬文物3000余件,其中,9号坑出土的车马具尤为引人注目。近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保护修复实验室新修复了两件错金银铁质马镳,做工精良,纹样别致,同类发现此前少见。从纹饰特征来... 洛庄汉墓是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出土各类陪葬文物3000余件,其中,9号坑出土的车马具尤为引人注目。近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保护修复实验室新修复了两件错金银铁质马镳,做工精良,纹样别致,同类发现此前少见。从纹饰特征来看,这两件马镳的装饰图案在保留了大量胡式风格的同时,还表现出诸多汉式特征,对探讨汉代的仿制现象以及胡汉交流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庄汉墓 9号坑 错金银马镳 中原制造
原文传递
阿尔泰地区早期游牧文化实用性马衔和马镳研究
5
作者 包曙光 王禹夫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41,共9页
通过对公元前1千纪阿尔泰地区的麦耶米尔文化、比肯文化和巴泽雷克文化的实用性马衔和马镳进行类型学研究,认为阿尔泰地区早期游牧文化的马衔是由双环首马衔向单环首马衔演变;马镳由三孔向双孔或无孔演变。公元前6世纪巴泽雷克文化开始... 通过对公元前1千纪阿尔泰地区的麦耶米尔文化、比肯文化和巴泽雷克文化的实用性马衔和马镳进行类型学研究,认为阿尔泰地区早期游牧文化的马衔是由双环首马衔向单环首马衔演变;马镳由三孔向双孔或无孔演变。公元前6世纪巴泽雷克文化开始,铁质马衔和马镳逐渐增多。这种时代特征和演变规律与同时期中国新疆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衔镳演变具有同步性,这应与欧亚草原东部区内部存在文化趋同性和互动交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地区 马镳 早期游牧文化
原文传递
简论新疆地区青铜时代的马衔与马镳
6
作者 石静莹 《武汉文博》 2010年第2期9-15,共7页
新疆地区马具一直以来都有出土,目前考古发现最多的是马衔与马镳,为该地区早期控马具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本文大体概述了新疆地区马衔与马镳的出土状况,对其形制进行分析,并且与中原地区、北方草原地区出土的同类器物进行比较研究,试图... 新疆地区马具一直以来都有出土,目前考古发现最多的是马衔与马镳,为该地区早期控马具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本文大体概述了新疆地区马衔与马镳的出土状况,对其形制进行分析,并且与中原地区、北方草原地区出土的同类器物进行比较研究,试图从中找出早期新疆地区控马器的发展规律及其与周围地区马具的相互影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地区 青铜时代 马镳
原文传递
从晋陕高原“勺形器”的用途看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在御马器方面的联系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建华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0-115,共6页
本文通过与黑海北岸的同类器物的比较,确定了晋陕高原商周青铜器中的"勺形器"为马镳;分析了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同类马镳的年代,探讨了这类马镳的起源;从马镳与原始的"马鞍"形象的共存,可以把中国北方骑马的历史追... 本文通过与黑海北岸的同类器物的比较,确定了晋陕高原商周青铜器中的"勺形器"为马镳;分析了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同类马镳的年代,探讨了这类马镳的起源;从马镳与原始的"马鞍"形象的共存,可以把中国北方骑马的历史追溯到西周时期,标志着中国北方畜牧化、移动化、军事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镳 欧亚草原 北方青铜器
下载PDF
浅析新疆地区发现的早期御马器
8
作者 石静莹 《吐鲁番学研究》 2011年第1期14-22,共9页
新疆地区最早出现的马具多为御马器,尤其以马衔和马镳为主。本文对新疆地区御马器的出土状况进行了整理,对其形制进行分类,并且与中原地区、北方草原地区出土的同类器物进行比较。目的是探讨新疆地区早期马具的发展规律及其与周边地... 新疆地区最早出现的马具多为御马器,尤其以马衔和马镳为主。本文对新疆地区御马器的出土状况进行了整理,对其形制进行分类,并且与中原地区、北方草原地区出土的同类器物进行比较。目的是探讨新疆地区早期马具的发展规律及其与周边地区马具的相互影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马镳
下载PDF
传统制绳工艺考释
9
作者 葛梦嘉 孙晓 +1 位作者 蒋玉秋 赛娜娃尔·苏里堂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9-103,共5页
“绳”应是古代先民最早使用的工具之一,也是最初的动力来源。多孔制绳器及绳车是古代主要的制绳工具,其使用范围遍及全国。文章通过田野考察的方式,以新疆地区现存的传统绳车为研究对象,结合考古出土的“绳”及文献中的“绳车”使用记... “绳”应是古代先民最早使用的工具之一,也是最初的动力来源。多孔制绳器及绳车是古代主要的制绳工具,其使用范围遍及全国。文章通过田野考察的方式,以新疆地区现存的传统绳车为研究对象,结合考古出土的“绳”及文献中的“绳车”使用记载,对制绳工具的起源、发展及使用方式进行剖析,并探讨制绳工艺与纱线合股的工艺源流。从民族学田野考察来看,部分考古出土的多孔器其实用属性应为原始制绳工具。后续绳车制绳是最初的机械能动设计思维的转化,综合运用了人机工程学及力学的设计思维,是古代纺织器具中重要的机械设计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车 多孔器 制绳 合股 马镳 民族学 工艺
下载PDF
辽西地区先秦时期马具与马车 被引量:4
10
作者 田立坤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0-113,共14页
马衔和马镳是最早出现的驭马用具。辽西地区先秦时期马具中的衔、镳连接方式有镳穿衔、衔穿镳、衔镳一体等三种。马镳除有控制马衔不能脱出马口的功能外,还起到将马衔与笼头连接起来的作用。辽西地区先秦墓葬随葬的马具、车器的数量及... 马衔和马镳是最早出现的驭马用具。辽西地区先秦时期马具中的衔、镳连接方式有镳穿衔、衔穿镳、衔镳一体等三种。马镳除有控制马衔不能脱出马口的功能外,还起到将马衔与笼头连接起来的作用。辽西地区先秦墓葬随葬的马具、车器的数量及组合均比较固定。魏营子文化时期,马已被引进到辽西地区,主要用于驾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地区 马镳 先秦时期
原文传递
鸾镳考
11
作者 田立坤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2011年第1期38-46,共9页
鸾镳释义:鸾为鸟名,镳为马镳,驭马之具。汉代的郑玄认为:'鸾镳'即'置鸾于镳',也就是镳上有鸾的马镳。鸾即铃解:铃为响器之属。鸾鸟鸣中五音,颂声作则至。见则天下安宁。做铃鸟状,以铃之声比鸾鸟之鸣,喻吉祥之意,故鸾即... 鸾镳释义:鸾为鸟名,镳为马镳,驭马之具。汉代的郑玄认为:'鸾镳'即'置鸾于镳',也就是镳上有鸾的马镳。鸾即铃解:铃为响器之属。鸾鸟鸣中五音,颂声作则至。见则天下安宁。做铃鸟状,以铃之声比鸾鸟之鸣,喻吉祥之意,故鸾即铃也。鸾镳举例:鸾镳即'置铃于镳',最早见于夏家店上层文化,三燕文化亦有发现,更远播东瀛,成为绝响。余论:'鸾在衡'与'鸾在镳'皆有考古实证。'鸾在镳'何以不见于中原?是'礼失求诸野'?抑或原本就是'在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鸾鸟 马镳 响器 鸾即铃
原文传递
唐 三彩釉陶马
12
《大观(收藏)》 2020年第2期114-114,共1页
唐代名马多出西域,外形上多小头长颈,身高腿长,三彩马创作显然受此影响。这件三彩马主体施淡黄釉,马鞍、障泥、马镫、马鞘之以绿、褐两色涂染,马鞍处无釉,以彩绘精描宝相花纹饰。通常所见三彩马仅有马镳(嚼子)而无马辔(缰绳),此马镳辔俱... 唐代名马多出西域,外形上多小头长颈,身高腿长,三彩马创作显然受此影响。这件三彩马主体施淡黄釉,马鞍、障泥、马镫、马鞘之以绿、褐两色涂染,马鞍处无釉,以彩绘精描宝相花纹饰。通常所见三彩马仅有马镳(嚼子)而无马辔(缰绳),此马镳辔俱全,实属鲜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彩 马镳 宝相花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