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中地区马面山群东岩组变质岩形成的古构造环境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达 吴淦国 +4 位作者 彭润民 吴建设 狄永军 张祥信 汪群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0-320,共11页
闽中地区马面山群东岩组地层主要为绿片岩为主的一套古火山沉积建造。其主要岩性类型包括各种成分的绿片岩、大理岩、石英片岩及变粒岩类。绿片岩显示海底火山喷发特征,变粒岩原岩为中酸性岩类。东岩组变质岩岩石化学研究表明,绿片岩的... 闽中地区马面山群东岩组地层主要为绿片岩为主的一套古火山沉积建造。其主要岩性类型包括各种成分的绿片岩、大理岩、石英片岩及变粒岩类。绿片岩显示海底火山喷发特征,变粒岩原岩为中酸性岩类。东岩组变质岩岩石化学研究表明,绿片岩的原岩应为玄武岩类。变粒岩类主要属于英安岩及流纹岩。这些特征反映东岩组具双峰式火山岩特征,形成于大陆内部张性环境。绿片岩稀土元素特征也显示和大陆拉张环境中的火山岩类稀土特征非常相似,属大陆拉斑玄武岩;微量元素分布显示出该组变质岩原岩类似于大洋岛和大陆裂谷的板内碱性玄武岩。因此闽中地区中元古代可能处于板内古裂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中 中元古代 东岩组 马面山群 双峰式火山岩 裂谷背景
下载PDF
福建马面山群Sm-Nd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鹤年 凌洪飞 +2 位作者 周丽娅 杨凤根 王银喜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66-572,共7页
闽中地区马面山群沿政和一大埔断裂带分布。对马面山群3个标准剖面的变质岩样品进行了Sm-Nd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为:t=17.3~17.8亿年,ε_(Nd)(t)=+7.6~+7.8。研究表明:马面山群变质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中元古宙而非加里东时期;政和一大... 闽中地区马面山群沿政和一大埔断裂带分布。对马面山群3个标准剖面的变质岩样品进行了Sm-Nd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为:t=17.3~17.8亿年,ε_(Nd)(t)=+7.6~+7.8。研究表明:马面山群变质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中元古宙而非加里东时期;政和一大埔断裂带为一长期存在、多阶段演化发展的构造单元。早期具克拉通上裂谷性质,为一发展不全的夭折裂谷。马面山群是华夏古陆上裂谷环境的产物。中元古宙(1.7~1.8Ga)高度亏损地幔(ε_(Nd)(t)=+7.6~+7.8)的出现,再次证明了华夏古陆(大量古元古宙一新元古宙地壳)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ND定年 高εNd(t) 马面山群 福建 华夏古陆
下载PDF
闽中马面山群变质火山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7
3
作者 周丽娅 王鹤年 孙承辕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4-174,共11页
闽中地区元古宙马面山群变质火山岩沿政和 -大埔断裂带分布 ,根据其主要化学成分特征 ,应为一套“双峰式”火山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本区绿片岩及钠长变粒岩LREE富集 ,Eu含量基本正常 ,微量元素MORB标准化蛛网图和微量元素构... 闽中地区元古宙马面山群变质火山岩沿政和 -大埔断裂带分布 ,根据其主要化学成分特征 ,应为一套“双峰式”火山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本区绿片岩及钠长变粒岩LREE富集 ,Eu含量基本正常 ,微量元素MORB标准化蛛网图和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显示样品具大陆拉斑玄武岩特征 ,并呈大陆裂谷性质 ;斜长角闪岩没有明显的Eu负异常 ,MORB标准化蛛网图曲线前部呈小的隆起 ,Nb Ta亏损较为明显 ,其岩石特征具有过渡性的钙碱性玄武岩及T MORB的地球化学属性 ,原始地幔及Nb标准化蛛网图显示其可能来源于亏损地幔或有陆壳物质的混染。说明本区由大陆裂谷演化发展成为初始洋盆 ,有岩浆喷发 ,并可能发生板内俯冲。因此 ,这些变质火山岩应形成于裂谷—初始洋盆—板内俯冲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面山群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火山岩
下载PDF
福建尤溪梅仙地区马面山群变质岩原岩恢复及其与铅锌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术根 石得凤 韩世礼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104-3113,共10页
通过变质岩产状、矿物组合及组构特征、矿物间的交代关系、典型矿物空间分布特征、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化学等方面对原岩恢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丁家山铅锌矿区新元古代马面山群变质岩均为副变质岩,其中石英云母系列变质岩的原岩为... 通过变质岩产状、矿物组合及组构特征、矿物间的交代关系、典型矿物空间分布特征、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化学等方面对原岩恢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丁家山铅锌矿区新元古代马面山群变质岩均为副变质岩,其中石英云母系列变质岩的原岩为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石榴子石绿帘石透辉石系列变质岩原岩为钙质泥岩、钙质泥质粉砂岩、钙质粉砂质泥岩、泥灰岩等富钙质岩类,而大理岩类的变质原岩为钙镁质沉积岩;丁家山铅锌矿为马面山群龙北溪组上段经加里东期区域变质的富钙质沉积岩与燕山期花岗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而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矿区广泛存在的石榴子石、透辉石、绿帘石等非金属矿物与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金属矿物同为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在不同阶段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原岩恢复 马面山群 接触交代变质 矽卡岩矿床 丁家山铅锌矿
下载PDF
福建建瓯地区马面山俯冲增生杂岩的厘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聂童春 《福建地质》 2018年第4期273-287,共15页
通过建瓯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专题研究,发现前人所划分的新元古代马面山群实为一套俯冲增生杂岩体系,由基质和各类岩块组成。根据各类岩石变质变形、相互关系等宏观地质特征,结合同位素测年、微古化石综合分析及各类岩石化学特征,... 通过建瓯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专题研究,发现前人所划分的新元古代马面山群实为一套俯冲增生杂岩体系,由基质和各类岩块组成。根据各类岩石变质变形、相互关系等宏观地质特征,结合同位素测年、微古化石综合分析及各类岩石化学特征,基本确定该套俯冲增生杂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各类岩块形成于不同构造环境,同时对混杂岩的演化过程及洋陆转换机制进行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面山群 俯冲增生杂岩 基质 岩块 洋陆转换 建瓯地区
下载PDF
浙闽地区新元古代变火山岩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6
作者 靳松 张利 +4 位作者 钟增球 周汉文 向华 曾雯 刘锐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105,共9页
浙闽地区华夏地块前寒武纪上基底主要由出露于闽西北和浙西南的马面山群、万全群和龙泉群组成。对比研究表明,以上3个岩群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岩石组合、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它们共同组成了统一的华夏地块变质上基底,在构造上... 浙闽地区华夏地块前寒武纪上基底主要由出露于闽西北和浙西南的马面山群、万全群和龙泉群组成。对比研究表明,以上3个岩群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岩石组合、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它们共同组成了统一的华夏地块变质上基底,在构造上是相连的,主要由经历了高绿片岩相-低绿帘角闪岩相变质变形作用的绿片岩和变粒岩组成,其原岩为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新元古代中期。绿片岩的稀土配分型式右倾,轻重稀土分异较大,具洋岛玄武岩(OIB)的特征,其微量元素表现为左部"大隆起"式的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Ba,Th明显富集,Nb相对La富集,表现出大陆裂谷玄武岩的特征。绿片岩和变粒岩具有统一的岩浆演化趋势,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判别图解显示它们形成于板内拉张的大陆裂谷环境,可能是新元古代Rodinia泛大陆裂解在华南的记录,与地幔柱的活动有关。马面山群第二类绿片岩表现出岛弧特征,可能为陆壳物质混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地块 马面山群 龙泉 变火山岩 元素地球化学 Rodinia泛大陆
下载PDF
闽中梅仙铅锌矿田赋矿变质岩系对比及深部找矿前景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秋金 李金梅 王芳 《地质学刊》 CAS 2016年第2期234-242,共9页
梅仙铅锌矿田形成于闽中大陆裂谷环境中,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新元古代马面山群东岩组绿片岩相的变质岩系内,层位和岩性控制特征显著。在充分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马面山群变质岩层序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对梅仙地区铅锌矿... 梅仙铅锌矿田形成于闽中大陆裂谷环境中,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新元古代马面山群东岩组绿片岩相的变质岩系内,层位和岩性控制特征显著。在充分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马面山群变质岩层序及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对梅仙地区铅锌矿赋矿变质岩系地层进行了划分对比,认为梅仙矿田中新元古代马面山群变质岩系自老至新为龙北溪组、东岩组。龙北溪组为下伏于东岩组的一套巨厚的海相硅质、钙镁质、半黏土质、泥砂质沉积变质岩系,间隙有小规模的基性—超基性岩浆喷发。东岩组为一套具多个旋回的"双峰式"(基性—中酸性)火山喷发与泥钙质沉积的喷发—沉积序列。研究认为,丁家山矿区与峰岩矿区的赋矿变质岩系并非同一层位,而是下伏于其下的含矿岩层,峰岩矿区深部具备寻找丁家山式铅锌矿床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面山群东岩组 变质岩层序 原岩恢复 铅锌矿 福建梅仙
下载PDF
闽中山后Pb-Zn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8
作者 张志辉 张达 +2 位作者 狄永军 杜泽忠 张明超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54-162,共9页
闽中山后铅锌矿区位于闽西北遂昌-顺昌隆起带南沿,宁化-南平北东东向断裂带北端。区内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马面山群一套中浅变质岩系,总体呈北东东向带状展布,自下而上为龙北溪组(Pt3l)、东岩组(P3d)和大岭组(Pt3dl)。变质程度为绿片岩相... 闽中山后铅锌矿区位于闽西北遂昌-顺昌隆起带南沿,宁化-南平北东东向断裂带北端。区内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马面山群一套中浅变质岩系,总体呈北东东向带状展布,自下而上为龙北溪组(Pt3l)、东岩组(P3d)和大岭组(Pt3dl)。变质程度为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原岩为浅海相沉积-火山建造。其中东岩组第二、三段斜长角闪片岩、斜长阳起片岩与透辉石(透闪)岩组合为主要含矿层位。初步认为本矿床属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改造型。新元古代海底火山喷流-沉积形成的初始矿源层或矿胚层,经后期热液叠加改造,或再活化,重新定位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后铅锌矿 马面山群 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建造
下载PDF
武夷山地区基底变质岩系与区域Cu-Au多金属矿床的关系初探
9
作者 王磊 李龙明 +3 位作者 班宜忠 卢可佳 葛延鹏 江涧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8-695,共8页
华夏地块武夷山地区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主要出露于浙江陈蔡、龙泉及福建马面山地区。文章将变质基底岩石中成矿元素的含量与中国东部地壳平均丰度及区域典型矿床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基底岩石在成岩过程或变质过程中已经发生成矿元素的初... 华夏地块武夷山地区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主要出露于浙江陈蔡、龙泉及福建马面山地区。文章将变质基底岩石中成矿元素的含量与中国东部地壳平均丰度及区域典型矿床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基底岩石在成岩过程或变质过程中已经发生成矿元素的初步富集,且富集的成矿元素种类与其中赋存的Cu-Au多金属矿床具有相关性。另外,不同地区变质基底含矿岩性不同,陈蔡地区以斜长角闪岩为主,而龙泉地区含矿的岩性为片岩类,马面山地区矿床主要赋存于绿片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地块 陈蔡 龙泉 马面山群 变质基底 Cu-Au多金属矿床
下载PDF
浙闽地区华夏地块新元古代变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10
作者 靳松 张利 +6 位作者 钟增球 周汉文 向华 曾雯 刘锐 吕新前 李春忠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4-774,共11页
浙闽地区华夏地块前寒武纪基底上部主要由新元古代龙泉群、马面山群和万全群组成.上述3个岩群的变沉积岩具有相似的岩石组合及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它们是华夏地块统一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主要由片岩类、变粒岩类、石英岩类和... 浙闽地区华夏地块前寒武纪基底上部主要由新元古代龙泉群、马面山群和万全群组成.上述3个岩群的变沉积岩具有相似的岩石组合及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它们是华夏地块统一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主要由片岩类、变粒岩类、石英岩类和大理岩类组成,其中片岩类和变粒岩类的SiO2变化于52.89~75.03,TiO2为0.48~1.05,Al2O3为9.19~20.3,∑REE为(149~323)×10-6,δEu为0.34~0.80,(La/Yb)N为7.96~15.6,具中等-强烈铕负异常,轻、重稀土分异明显;石英岩类的SiO2变化于95.49~97.44,∑REE很低,在(8.89~15.1)×10-6,δEu=0.63~0.81.原岩性质及构造环境分析表明,片岩类和变粒岩类的原岩主要是杂砂岩和粘土岩等,石英岩的原岩为硅铁质沉积岩.所有变沉积岩的原岩均以长英质成分为主,具有上地壳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部分样品显示有古老沉积物的加入;它们形成于岛弧-活动陆缘环境,成熟度不高,属于近源沉积,与本地区华夏地块基底下部变质岩系岩石(古元古代的天井坪组、八都群、陈蔡群、麻源群)具有相似的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沉积岩 地球化学 原岩恢复和构造环境 龙泉 马面山群 万全 华夏地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