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元复合和聚合物驱油液粘度对驱油效果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克亮 廖广志 +1 位作者 杨振宇 李建路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4-357,共4页
在模拟大庆油田某化学驱试验区油藏条件下 (4 5℃ ,原油粘度 9mPa·s) ,用 7个水油粘度比的三元复合和聚合物驱油液驱替非均质 (平均渗透率Ka=0 .83μm2 ,变异系数 0 .5 9)和均质 (Ka=1.2 μm2 )人工砂岩岩心的水驱剩余油 ,测定采... 在模拟大庆油田某化学驱试验区油藏条件下 (4 5℃ ,原油粘度 9mPa·s) ,用 7个水油粘度比的三元复合和聚合物驱油液驱替非均质 (平均渗透率Ka=0 .83μm2 ,变异系数 0 .5 9)和均质 (Ka=1.2 μm2 )人工砂岩岩心的水驱剩余油 ,测定采收率提高幅度。在三元复合驱实验中 ,主段塞 0 .3PV ,相同粘度的聚合物保护段塞 0 .2PV ,在聚合物驱实验中聚合物段塞 0 .5 7PV ,后续注水均为 5PV。当驱替液粘度与被驱替原油粘度之比由 1,2阶梯式增加到 7时 ,三元复合驱和聚合物驱的采收率提高值均不断增大 ,但对应于每一粘度比增加阶梯的采收率增幅却减小 ,在粘度比超某一范围后采收率增幅的减小变得十分显著。实验结果表明 ,在非均质岩心上 ,驱油液与原油的粘度比宜取 2— 4,这时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 2 0 .6 %— 2 4.0 % ,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 13.3%— 16 .8% ;在均质岩心上该粘度比宜取 2— 3,这时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 17.0 %— 19.1% ,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 11.8%— 13.1%。根据驱油机理讨论了产生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驱油液 粘度 油效果 非均质岩心 均质岩心 三元复合 聚合物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油液各组分在大庆油砂上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李道山 侯吉瑞 徐瑞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8-361,共4页
实验测定了ASP驱油液各组分在大庆油田矿场试验区油砂上的静态吸附量和油藏岩心内的动态滞留量 ,考察了 3种有机牺牲剂减少吸附量的效能。实验温度 45℃。油砂由岩心制得 ,其岩石和粘土矿物组成已测。当溶液含 12 g/L碱 (NaOH或Na2 CO3 ... 实验测定了ASP驱油液各组分在大庆油田矿场试验区油砂上的静态吸附量和油藏岩心内的动态滞留量 ,考察了 3种有机牺牲剂减少吸附量的效能。实验温度 45℃。油砂由岩心制得 ,其岩石和粘土矿物组成已测。当溶液含 12 g/L碱 (NaOH或Na2 CO3 )、12 0 0mg/LHPAM时 ,表面活性剂ORS41(Witco)和B(Stepan)在油砂上的吸附等温线均经过最大值 ,出现最大值时的平衡浓度分别为 3.1和 2 .1mmol/L ,预吸附牺牲剂生物表面活性剂RH(1.5g/L)、石油羧酸钠 (5g/L)、木质素磺酸钠 (10 g/L)不改变吸附等温线的形状 ,但使表面活性剂吸附最大值降低6 0 %— 30 %。ASP驱油液中 ,两种碱和HPAM在油砂上的吸附等温线均为Langmuir型 ,碱耗达到平衡需要 2 0— 30小时 ,NaOH的碱耗约为Na2 CO3 的 2倍 ,HPAM的最大吸附量为 0 .4mg/g油砂。在不使用牺牲剂时 ,表面活性剂、碱 (NaOH)、HPAM在岩心内的滞留量分别为 0 .0 81、0 .2 10、0 .0 5 7mg/ g岩心 (注入 0 .6PVASP驱油液 ,再水驱到 4PV) ,流出液中初见HPAM、NaOH和表面活性剂时的注入量分别为 0 .2、0 .2 3、0 .3PV ,相对浓度达到最大时的注入量分别为 0 .9、0 .9、1.0PV ,各组分在岩心内的相对滞留量大小依次为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 3种牺牲剂降低各组分滞留量的效果 ,在作为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油液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牺牲剂 油藏岩心 静态吸附 动态滞留 大庆油田
下载PDF
一种复合驱用商品表面活性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曹绪龙 施晓乐 +4 位作者 隋希华 江小芳 王贺振 蒋生祥 刘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7-180,共4页
胜利油田研制的一个三元复合驱配方中含有辅助表面活性剂SL 1,这是一种厂家未提供成份的商品表面活性剂。为了分析注入和采出液中SL 1的浓度 ,研制了两种液相色谱柱填料ODS和SAX ,将两柱串联 ,这一双组份表面活性剂流过双柱后产生对称... 胜利油田研制的一个三元复合驱配方中含有辅助表面活性剂SL 1,这是一种厂家未提供成份的商品表面活性剂。为了分析注入和采出液中SL 1的浓度 ,研制了两种液相色谱柱填料ODS和SAX ,将两柱串联 ,这一双组份表面活性剂流过双柱后产生对称的单一色谱峰 ,从而实现了定量测定。水样中与SL 1共存的物质如Na2 CO3 、主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及矿化成份不干扰SL 1的测定。所建立的这种HPLC方法的最小检出限为 0 .4mg/L ,线性范围为 5 0— 10 0 0mg/L ,回收率为 95 .7%— 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复配 定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硅胶基固定相 三元复合驱油液
下载PDF
大庆长垣油田三类油层压裂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玉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大庆长垣油田进入“双特高”开发阶段,三类油层已成为长垣油田重要开发油层。为了改善大庆长垣油田三类油层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通过测试、动态、静态数据分析,以水平缝理论为指导,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大... 大庆长垣油田进入“双特高”开发阶段,三类油层已成为长垣油田重要开发油层。为了改善大庆长垣油田三类油层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通过测试、动态、静态数据分析,以水平缝理论为指导,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大庆长垣油田三类油层压裂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优选一元表活剂(质量分数0.4%的石油磺酸盐)和碱表二元体系(质量分数0.4%石油磺酸盐+质量分数0.8%碳酸钠弱碱)为三类油层的压裂驱油液时,油水界面张力最低;压裂驱油液的注入孔隙体积倍数为0.2~0.3时,提高采收率最为显著。三类油层压裂驱油现场试验证明,应用此项技术可提高采收率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油田 三类油层 压裂 提高采收率 压裂驱油液 水平缝理论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后泡沫与AS体系交替注入驱油物理模拟研究
5
作者 张志龙 王茂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6-169,172,共5页
在气测渗透率~1μm^2,渗透率变异系数VK为0.60、0.72、0.80,模拟大庆主力油藏的两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人造岩心上,在水驱、聚驱(1000mg/L×0.57PV)之后。交替注入0.60PV气液比1:1的天然气泡沫和0.30PV AS二元复合溶液... 在气测渗透率~1μm^2,渗透率变异系数VK为0.60、0.72、0.80,模拟大庆主力油藏的两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人造岩心上,在水驱、聚驱(1000mg/L×0.57PV)之后。交替注入0.60PV气液比1:1的天然气泡沫和0.30PV AS二元复合溶液,考察了驱油效果(45℃)。起泡液含1g/L起泡剂和0.2以HPAM;AS液含12g/LNaOH和3g/L表面活性剂。泡沫+AS驱采收率增幅在交替注入轮次数≤3时随岩心K值增大而减小,交替轮次数为4时出现相反结果,K为0.80和0.72的岩心采收率增幅分别为20.9%和17.5%,累积采收率分别为67.3%和71.4%。根据注入压力曲线确定,出现该相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在非均质性较强岩心中调剖作用较强。K值相同的岩心采收率增幅,随交替注入轮次数增加而增大。当K=0.72时,交替注入轮次数1、2、3、4的采收率增幅分别为9.2%、12.2%、14.1%、17.5%,累积采收率分别为61.8%、65.2%、71.0%、71.4%。聚合物HPAM在泡沫中起固泡稳泡作用。其浓度大大超过最适值而达到1g/L时,泡沫+AS驱采收率增幅大大降低,在Vk=0.80岩心交替注入3轮次时仅为6.6%。图6表1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泡沫 碱/表面活性剂驱油液 交替注入工艺 油效果 物理模型 提高采收率(EOR) 聚合物后油藏 大庆油田
下载PDF
温敏材料在油气田开发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波 《化学工程师》 CAS 2023年第6期82-86,共5页
本文简要阐述了以聚合物为主的温敏型材料在钻井液、驱油液、压裂液和调剖堵水中的发展现状和作用机理,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以期为本领域的深入开发和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温度响应 聚合物 钻井液 驱油液 压裂液 调剖堵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