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事与乡情: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驴文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禾尧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3-110,共8页
王金庄村位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核心区。其唇齿相依的生态格局、人驴共作的生产方式及情感交织产生的共命运文化心态,构成了旱作梯田系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与村落生活样态。毛驴是村庄农业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qu... 王金庄村位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河北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核心区。其唇齿相依的生态格局、人驴共作的生产方式及情感交织产生的共命运文化心态,构成了旱作梯田系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与村落生活样态。毛驴是村庄农业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驴-花椒-石堰"耦合结构是生产模式,驴文化则是村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旱作梯田系统全景式的反映。村落日常生活中有关毛驴的牲口买卖、驯化教育、疾病医治、文化仪式等组成驴文化的形貌,塑造和延续着旱作梯田系统的存续与发展。藉由驴文化,文章提出村落文化的发掘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农耕技艺留存与乡土社会永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文化 旱作梯田系统 农业文化遗产
下载PDF
驴鸣文化的深层意蕴探析
2
作者 王克强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7年第7期22-24,共3页
驴鸣打破了雅与俗、谐与庄、贱与贵的界限。经过魏晋高士的演绎,驴鸣文化成为追求自由的主体精神的象征,成为莫逆知音的文化符码,成为禅机妙悟的上佳栽体。驴鸣作为大雅之声,有着极深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 文化 主体精神 文化符码 禅机妙悟
下载PDF
莫言《生死疲劳》的文学民族志解读
3
作者 王志成 郑伟斌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6-63,共8页
文学民族志作为一种结合了人类学民族志方法论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范式,提出“回于生活”的文本分析策略,为探索文化与文本之间相互建构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通过此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莫言童年时期推磨的经历是他感知人与驴关系的... 文学民族志作为一种结合了人类学民族志方法论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范式,提出“回于生活”的文本分析策略,为探索文化与文本之间相互建构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通过此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莫言童年时期推磨的经历是他感知人与驴关系的重要契机,推磨是莫言小说大量描写驴的首要灵感来源。《生死疲劳》作为莫言小说驴叙事的成熟之作同样拥有丰富的生活依据,其中西门驴的故事不仅继承了以吕剧为代表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还展现出当地人民的乐天精神。生活与文学的互构最终形成了人兽同型的西门驴形象,“驴人”主题的提出也让故事充满了生态人文的精神,作者通过这种非人类叙事表达了对动物野性以及人的“种的力量”的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生死疲劳》 文学民族志 动物叙事 驴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