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扶贫视角下县域驻村扶贫干部胜任力研究——以辽宁HR县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德权 彭旭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38,共11页
为完成精准脱贫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选派出大量驻村扶贫干部进驻贫困村、户进行帮扶。驻村扶贫干部胜任力存在差异,实际精准帮扶效果也明显不同。驻村扶贫干部在认知结构、素质结构、行为结构方面存在着胜任力不足的问题,导致驻村干部... 为完成精准脱贫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选派出大量驻村扶贫干部进驻贫困村、户进行帮扶。驻村扶贫干部胜任力存在差异,实际精准帮扶效果也明显不同。驻村扶贫干部在认知结构、素质结构、行为结构方面存在着胜任力不足的问题,导致驻村干部认知不清,角色混乱;素质不够,能力不足;行动不善,扎根不稳。相关部门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快驻村干部角色转变、完善培训体系设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确保驻村扶贫干部具备较强的胜任力,助力精准脱贫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驻村扶贫干部 胜任力 驻村帮扶
下载PDF
驻村扶贫干部提升话语形象的路径探讨
2
作者 蒋意 郭云杰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66-67,共2页
良好的话语形象不仅是广大驻村扶贫干部个人魅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影响帮扶关系以及脱贫攻坚成效的关键因素。由于思想上重视不够、策略上选择不当、容错纠错机制不完善、培训制度不健全等,一些驻村扶贫干部的话语形象仍存在一些问题。因... 良好的话语形象不仅是广大驻村扶贫干部个人魅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影响帮扶关系以及脱贫攻坚成效的关键因素。由于思想上重视不够、策略上选择不当、容错纠错机制不完善、培训制度不健全等,一些驻村扶贫干部的话语形象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可"上下联动、点面结合、内外兼顾",既要注重提升驻村扶贫干部自身的话语能力,又要从话语环境和制度上为其话语形象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确保扶贫干部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驻村扶贫干部 话语形象
下载PDF
四川省基层驻村扶贫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3
作者 蒲昭谦 蒲小麒 +4 位作者 张莉 李庆华 唐琦杰 陈伟 周丽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1期1-6,共6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基层驻村扶贫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促进驻村扶贫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10月30日—11月20日采用自拟一般情况问卷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四川省455名驻村扶贫干部进行... 目的了解四川省基层驻村扶贫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促进驻村扶贫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10月30日—11月20日采用自拟一般情况问卷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四川省455名驻村扶贫干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调查对象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常模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人口学特征调查对象SCL-90各维度得分比较,发现不同年龄、扶贫地区、驻村职务及是否为本地扶贫干部情况不同的调查对象在SCL-90部分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家庭关系看法、身体健康状况感受、工作任务强度感受和基层管理方式对帮扶工作作用的感受与SCL-90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社会人口学变量之后,调查对象的扶贫主观感受对预测其心理健康作出了新的贡献,使解释的变异量增加了33.4%,家庭关系看法(β=-8.580)、身体健康状况感受(β=-34.949)、扶贫任务强度感受(β=-16.388)以及基层管理方式对帮扶工作作用的感受(β=-4.921)对SCL-90总得分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均P<0.05)。结论四川省基层驻村扶贫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较差,应根据扶贫干部年龄、岗位、扶贫地区以及是否本地人士等特点,从家庭关系、身体状况、工作强度以及基层管理方式等方面积极实施对扶贫干部的个性化关爱措施和心理疏导,这对乡村振兴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驻村扶贫干部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下载PDF
乐山市驻村扶贫干部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相关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杰 刘彦呈 周庆华 《四川精神卫生》 2021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分析乐山市驻村扶贫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改善驻村扶贫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乐山市11个区县中的6个,并对6个区县共700名驻村扶贫干部进行问卷测评。采用症... 目的分析乐山市驻村扶贫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改善驻村扶贫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乐山市11个区县中的6个,并对6个区县共700名驻村扶贫干部进行问卷测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CSQ)评定其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结果①共207名(35.9%)驻村扶贫干部SCL-90因子评分≥2分,92名(15.9%)驻村扶贫干部SCL-90总评分≥200分;②不同扶贫时间的驻村扶贫干部SCL-90强迫症状因子评分和其他因子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不同性别组SCL-90强迫因子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性别组、不同年龄组CSQ的解决问题因子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④相关分析显示,乐山市驻村扶贫干部SCL-90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与CSQ自责因子评分均呈正相关(r=0.423~0.521,P均<0.01)。结论女性、扶贫时间在90天以下或360天以上的驻村扶贫干部出现强迫症状风险更高,男性、年龄在41岁以上的驻村扶贫干部解决问题的方式更成熟。驻村扶贫干部采用不成熟型的应对方式去处理问题,更容易出现其心理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村扶贫干部 心理健康 自责因子 应对方式 相关分析
下载PDF
驻村扶贫干部情感治理的实践逻辑——基于K县调研研究
5
作者 张晓敏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第3期28-30,共3页
基于贫困县K县的田野调查,发现驻村扶贫干部采用情感治理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面对不同的治理需求,呈现出冷热不同的情感治理方式,为理性的扶贫政策设计和刚性的数目字治理技术落地提供了一个支撑,同时动员和引导乡村百姓参与扶贫治理,... 基于贫困县K县的田野调查,发现驻村扶贫干部采用情感治理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面对不同的治理需求,呈现出冷热不同的情感治理方式,为理性的扶贫政策设计和刚性的数目字治理技术落地提供了一个支撑,同时动员和引导乡村百姓参与扶贫治理,助力实现扶贫任务完成,并培育出了新时代下的鱼水之情和治理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村扶贫干部 情感治理 K县调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