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中型驼峰编组站修建峰下机车走行线小议
1
作者 赵泽清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1年第3期68-70,共3页
大中型驼峰编组站具有修建峰下机车走行线(以下简称“峰下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必要性是这类车站到发列车数较多,解编作业量较大,不修峰下线,机车出入段与列车到发、驼峰解体干扰严重,造成能力空费,机车浪费,当运量增大到一... 大中型驼峰编组站具有修建峰下机车走行线(以下简称“峰下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必要性是这类车站到发列车数较多,解编作业量较大,不修峰下线,机车出入段与列车到发、驼峰解体干扰严重,造成能力空费,机车浪费,当运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将成为车站通过能力的限制因素。可能性是这类车站驼峰平台标高与机务段(或机务折返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编组站 机车走行线 车站通过能力 列车到发 机务折返段 解编 主要编组站 驼峰解体能力 牵出线 到达场
下载PDF
广州北驼峰编组站的典型经验说明了什么
2
作者 彭朋 《铁道通信信号》 1993年第2期6-7,共2页
关键词 驼峰编组站 工作经验 管理
下载PDF
便于折角车流作业的双向驼峰编组站布置图
3
作者 杨兰卿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0年第4期123-124,共2页
广泛采用双向驼峰编组站是进一步增大编组站能力的措施之一。一般说来,在两个方向都有大量车流(运营第十年为6,000辆/昼夜以上)的情况下,工程师们都指望这个最有发展前途的图型。
关键词 驼峰编组站 折角 双向编组站 单向编组站 图型 布置图 直通列车 枢纽站 上行方向 摘挂列车
下载PDF
改编能力和通过能力都比较高的单向驼峰编组站
4
作者 И.Е.沙夫钦科 张觉印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0年第2期80-83,86,共5页
单向编组站调车系统(到达场——驼峰——列车编组设备——出发场)的改编能力和整个车站(包括直通场)的通过能力取决于许多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下一些方面:
关键词 驼峰编组站 通过能力 出发场 单向编组站 到达场 编组 机车走行线 本站作业车 牵出线 列车编组
下载PDF
慕尼黑北编组站的自动化驼峰──采用32bit技术的溜放控制
5
作者 吴汶麒 《铁道通信信号》 1994年第2期33-36,共4页
介绍了慕尼黑北编组站自动化驼峰的概况及溜放控制系统的结构、设备、功能等。
关键词 驼峰编组站 溜放速度 控制
下载PDF
慕尼黑北编组站自动化驼峰推送机车的无线遥控
6
作者 吴汶麒 《铁道通信信号》 1994年第3期35-36,34,共3页
较全面地介绍了慕尼黑北编组站的自动化驼峰中推送机车无线遥控系统的工作过程、结构、任务分配及操作显示等。
关键词 驼峰编组站 无线遥控 铁路通信
下载PDF
编组站驼峰解体作业效率的分析与提高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窦东东 吴森林 郭永胜 《铁道技术监督》 2009年第8期31-33,共3页
从货物列车到达至推峰解体整个作业流程以及驼峰作业的重要性出发,分析编组站驼峰解体能力和解体效率的影响因素。结合编组站驼峰解体的实际过程,提出以加强业务技能为中心、安全规范作业为主题的提高驼峰效率的作业措施。
关键词 驼峰编组站 列车解体 列车编组 作业效率
下载PDF
图像识别在编组站驼峰作业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邢群雁 栗学人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利用图像识别理论,针对编组站驼峰作业情况,提出一种通过图像序列快速、直观判断溜放车组特征和走行趋势的方法。根据图像的形状特征,采用伸长度、圆度、矩形度、凹凸度4个参数作为模式样本的特征。采用基于熵的运动目标的检测方法实现... 利用图像识别理论,针对编组站驼峰作业情况,提出一种通过图像序列快速、直观判断溜放车组特征和走行趋势的方法。根据图像的形状特征,采用伸长度、圆度、矩形度、凹凸度4个参数作为模式样本的特征。采用基于熵的运动目标的检测方法实现目标检测和跟踪。用Kalman滤波来更新背景,用当前帧图像减除动态背景,用信息熵来选择阈值,使目标和背景的信息量达到最大,从而将目标和背景正确分割。通过双轨检测判断车组走行位置。应用统计原理,建立计算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模型,通过分析和计算分别得到双曲线拟合、二阶多项式拟合及三阶多项式拟合三条回归曲线,选取三阶多项式作为关系模型。根据车组的实际位置计算车组的瞬时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编组站驼峰 过程控制 摄像机 测速
下载PDF
加强“软件”开发,提高编组站能力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成武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14-15,共2页
“软件”开发,就是科学地组织日常运输生产,减少空费与内耗,挖潜提效。通辽站下行场1991年5月份以来能力紧张得到缓解的事实说明了这一点。
关键词 编组站 驼峰编组站 软件
下载PDF
编组站到达场取消推送进路电路的分析与修改
10
作者 宋景奇 《铁道通信信号》 1997年第12期19-20,共2页
编组站到达场取消推送进路电路的分析与修改宋景奇*1问题的提出我处在开通到达场与驼峰场(机械化以上驼峰)呈纵列式布置的编组站时,发现到达场取消推送进路电路有一定问题,现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修改意见。以图1所示平面布置图为... 编组站到达场取消推送进路电路的分析与修改宋景奇*1问题的提出我处在开通到达场与驼峰场(机械化以上驼峰)呈纵列式布置的编组站时,发现到达场取消推送进路电路有一定问题,现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修改意见。以图1所示平面布置图为例。因机械化驼峰、半自动化驼峰和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驼峰编组站 到达场 电路分析
下载PDF
强化主要路网性编组站的建设——从哈尔滨铁路枢纽总图的形成论编组站位置的选择
11
作者 庚镇戬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11,共4页
阐述了哈尔滨铁路枢纽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通过对主要路网性编组站在枢纽内选址的研究剖析,总结出铁路枢纽总图布置应统筹兼顾,与城市规划密切配合等主要经验。
关键词 铁路枢纽 驼峰编组站 溜放坡度
下载PDF
中等程度现代化的广州北编组站
12
作者 王维义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12-13,共2页
中等程度现代化的编组站应该是“点线能力协调、站型设计合理、主要作业自动化、安全畅通文明。”基于这个认识。
关键词 编组站 驼峰编组站 现代化
下载PDF
驼峰编组场车列解体顺序的确定
13
作者 梁春采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0年第4期141-146,共6页
驼峰编组站(场),一般衔接方向多,改编任务大,车列待解情况经常发生。例如石家庄站上行场就是如此,据1979年一些时间的统计,待解列数如下表:
关键词 驼峰编组 驼峰编组站 石家庄站 解列 编组作业 方案数 调车机车 关门车 分组列车 开车时间
下载PDF
确保驼峰调车作业安全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志强 《铁道技术监督》 2009年第6期31-33,共3页
驼峰作为编组站的核心调车设备,在保证编组站畅通、干线通过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驼峰作业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通过调研,分析驼峰安全制约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关键词 驼峰编组站 调车作业 作业安全
下载PDF
驼峰车辆减速器常见问题的改进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启学 《铁道通信信号》 2013年第1期54-55,共2页
南宁南自动化驼峰编组站全部使用气动浮轨重力式车辆减速器设备。在日常使用及维护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为此,采取了相应改进措施,大大降低了车辆减速器设备的故障率,从而提高了驼峰调速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自动化驼峰编组站 改进 提高可靠性
下载PDF
驼峰车辆减速器闭环控制PD参数模糊在线自校正 被引量:2
16
作者 沃华欧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7-120,共4页
基于参数模糊在线自校正的原理,提出一种对驼峰车辆减速器控制系统控制参数按调速过程进行模糊在线自校正的控制方法。针对车辆减速器控制系统的特点和性能要求,设计减速器模糊在线自校正控制器,以调速过程中速度误差及其变化为输入语... 基于参数模糊在线自校正的原理,提出一种对驼峰车辆减速器控制系统控制参数按调速过程进行模糊在线自校正的控制方法。针对车辆减速器控制系统的特点和性能要求,设计减速器模糊在线自校正控制器,以调速过程中速度误差及其变化为输入语言变量,建立模糊控制规则;根据模糊控制规则在线调整PD控制器的参数,使控制器能较好地适应减速器闭环控制定速设定及过程参数时变。本控制方法在实际系统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PD控制相比,模糊在线自校正PD参数控制器有较好的控制性能和较强的鲁棒性,可使系统的控制精度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减速器 闭环控制 模糊自校正 控制精度 编组站驼峰
下载PDF
驼峰尾部停车控制系统
17
作者 刘成玉 《铁道通信信号》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驼峰编组站 驼峰尾部停车控制系统 TTYI型可控停车器 控制原理 实现
下载PDF
驼峰场动力站微机控制系统
18
作者 苏保华 《铁道通信信号》 1997年第7期12-13,共2页
从系统构成、工作原理、功能、技术指标等方面,对用于驼峰场动力系统的TYWK型液压微机控制系统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动力系统 自动控制 铁路 驼峰编组站 微机
下载PDF
SZD(SZK)型驼峰转辙机转换时间测试电路
19
作者 陈克颖 林国胜 《铁道通信信号》 1998年第10期5-6,共2页
驼峰编组场的电空转辙机和电动转辙机是驼峰信号控制系统的重要基础设备。它的转换时间长短是分路道岔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的综合反应。加强对道岔转换时间的测试和监督是十分重要的。长期以来,驼峰转辙机转换时间的测试方法十分落后,... 驼峰编组场的电空转辙机和电动转辙机是驼峰信号控制系统的重要基础设备。它的转换时间长短是分路道岔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的综合反应。加强对道岔转换时间的测试和监督是十分重要的。长期以来,驼峰转辙机转换时间的测试方法十分落后,每测一组道岔需连3组很长的线,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编组站 转辙机 转换时间 测试电路
下载PDF
浅谈提高驼峰25Hz微机测长精度的方法
20
作者 汤栋晖 《铁道通信信号》 2010年第3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驼峰控制系统 测长系统 微机 精度 驼峰编组站 电力牵引 自动化 子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