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骆驼刺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的IEC-6细胞损伤模型NLRP3炎症小体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徐晓琴 卿德刚 +3 位作者 陈良 张娟 孙宇 夏提古丽·阿不利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40-745,754,共7页
目的研究骆驼刺提取物(Alhagi pseudalhagi(M.B.)Desv.Extract,APE)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IEC-6)损伤模型NLRP3炎症小体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培养IEC-6细胞,将其分为空白组、模型组、AP... 目的研究骆驼刺提取物(Alhagi pseudalhagi(M.B.)Desv.Extract,APE)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IEC-6)损伤模型NLRP3炎症小体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培养IEC-6细胞,将其分为空白组、模型组、APE低、中、高浓度组,用1.0μg/mL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建立细胞炎症损伤模型,APE(低、中、高浓度:15、25、35μg/mL)干预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炎症因子IL-1β、IL-18、TNF-α的分泌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5个关键蛋白: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ystein-asparate protease-1,Caspase-l)、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及抗凋亡蛋白Bcl-2(Anti-apoptosis Protein Bcl-2)和Bcl-xl(Anti-apoptosis Protein Bcl-xl)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EC-6细胞的存活率降低,NLRP3、Caspase-1、ASC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Bcl-xl的表达水平降低,促炎因子IL-1β、IL-18和TNF-α的分泌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APE低、中、高浓度组细胞存活率升高,35μg/mL APE组IEC-6细胞的NLRP3、Caspase-1、AS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Bcl-xl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浓度的APE能够抑制炎症因子分泌,25μg/mL APE对IL-1β、IL-18、TNF-α炎症因子分泌水平抑制率分别为31.60%、31.19%和31.09%(P<0.05)。结论骆驼刺提取物通过提高抗凋亡蛋白Bcl-2、Bcl-xl的表达水平,下调NLRP3炎症小体组成成分以及促炎因子IL-1β、IL-18和TNF-α分泌,从而抑制NLRP3炎症小体组装和激活,实现缓解LPS对IEC-6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刺提取物 脂多糖 小肠隐窝上皮细胞 NLRP3炎症小体
下载PDF
绿洲与沙漠地带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光合生理特征的适应差异 被引量:12
2
作者 骆郴 谭勇 +3 位作者 刘彤 龚海涛 魏鹏 张艳红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3-509,共7页
光系统Ⅱ的电子传递、生物量积累和形态变化三个方面对比研究了新疆石河子地区绿洲和沙漠生境下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光合生理特征的适应特点,发现两地Pn(净光合速率)特征值表现出清晨高,午后低的节律变化。沙漠生境下... 光系统Ⅱ的电子传递、生物量积累和形态变化三个方面对比研究了新疆石河子地区绿洲和沙漠生境下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光合生理特征的适应特点,发现两地Pn(净光合速率)特征值表现出清晨高,午后低的节律变化。沙漠生境下疏叶骆驼刺具有光饱合点高、蒸腾速率低和高水分利用率的特点,而绿洲生境下疏叶骆驼刺则通过较高的蒸腾速率来维持其高的光合速率,表现出高蒸腾、高光合的特点。二个样点Pn都与gs,WUE相关显著,而受Fv/Fm和水势变化的影响较小。认为疏叶骆驼刺对新疆沙漠和绿洲二种生境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并形成了不同的光合生理的适应特点;沙漠环境虽然不利于种群繁殖,但不影响疏叶骆驼刺的个体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叶骆驼刺 气体交换 FV/FM PN WUE 绿洲
下载PDF
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B.Keller et Shap.)Shap.〕的物候学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严成 尹林克 魏岩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28,共5页
对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中自然分布的疏叶骆驼刺〔Alhagisparsifolia (B .KelleretShap .)Shap .〕的物候进行了 5a连续的观测 ,编绘了物候图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对影响疏叶骆驼刺物候的温度和光照因子进行了分析 ,揭示出与其主要物候... 对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中自然分布的疏叶骆驼刺〔Alhagisparsifolia (B .KelleretShap .)Shap .〕的物候进行了 5a连续的观测 ,编绘了物候图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对影响疏叶骆驼刺物候的温度和光照因子进行了分析 ,揭示出与其主要物候期关系最为密切的气象因子 ,表明不同的物候期 ,诱导物候表现的主导因子不同 :诱导疏叶骆驼刺萌动期的主要气象因子为旬均最高温、旬均最低温和累计日照时数 ;诱导开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为≥ 5℃积温、花期平均日照长度和盛期旬均温 ;诱导果熟期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有始熟旬均温、累积日照时数和全熟旬均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叶骆驼刺 物候学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骆驼刺对后备羊生产性能、免疫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4
作者 曹宏斌 侯良忠 +3 位作者 张学斌 古再丽努尔·艾麦提 苏玲玲 蒋晓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90-194,共5页
为分析添加骆驼刺对后备羊生产性能、免疫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将体重(36.08±3.71)kg且健康的湖羊后备母羊30只,经体外和体内两次驱虫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K组)、骆驼刺添加5%组(A组)、10%组(B组)、20%组(C组)和40%组(D组)5组,每组6只... 为分析添加骆驼刺对后备羊生产性能、免疫力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将体重(36.08±3.71)kg且健康的湖羊后备母羊30只,经体外和体内两次驱虫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K组)、骆驼刺添加5%组(A组)、10%组(B组)、20%组(C组)和40%组(D组)5组,每组6只,预试期10 d,正试期50 d。试验过程中收集采食量、体增重数据,并采集饲料样、血样用于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20%组日增重(ADG)极显著高于、料肉比(F/G)极显著低于对照组、5%组、20%组和40%组(P<0.01)。(2)当骆驼刺添加量不小于10%时,总蛋白(TP)、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Ig M)均有明显提高,其中TP含量10%组和20%组显著高于5%组(P<0.05);ALB含量10%组、20%组和4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M含量40%组极显著高于5%组(P<0.01),10%组和20%组显著高于5%组(P<0.05);10%组和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显著高于5%组、20%组和40%组(P<0.05);40%组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20%组的经济效益最高,比对照组、5%组、10%组和40%组分别高87.14%、75.10%、74.76%和511.87%。日粮中添加10%以上骆驼刺可显著增加后备母羊免疫力,综合后备绵羊ADG、F/G、机体免疫力和经济效益,生产中建议添加20%的骆驼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刺 饲喂量 免疫力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疏叶骆驼刺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徐梦琦 高艳菊 +2 位作者 张志浩 黄彩变 曾凡江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7-267,共11页
叶片和根系能通过形态、生理和生物量累积的变化响应干旱胁迫。以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的优势植物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模拟3种水分条件(充分灌溉CK:土壤含水量占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0%~75%;轻度胁... 叶片和根系能通过形态、生理和生物量累积的变化响应干旱胁迫。以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的优势植物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模拟3种水分条件(充分灌溉CK:土壤含水量占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0%~75%;轻度胁迫W1:田间持水量的50%~55%;重度胁迫W2:田间持水量的25%~30%),分析一年生骆驼刺幼苗叶片和根系生长、生理的变化特征,揭示骆驼刺对干旱胁迫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干旱显著抑制骆驼刺地上和地下各器官生长,主要表现为:叶面积、根长、根表面积、根组织密度以及叶和根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减小(P<0.05);叶组织密度、叶干物质含量、比根长以及叶和根的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增大。(2)生长前期,各处理地上生物量均占比较大(CK、W_(1)、W_(2)下根冠比分别为0.43±0.14、0.59±0.1、0.83±0.83);而生长后期各处理地下生物量占比较大,其中重度胁迫下根冠比最大(3.12±0.32),表明骆驼刺在生长后期增强了地下部分的资源投入,且这种资源分配特征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更明显。(3)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骆驼刺叶形态与根生理相关的核心性状存在显著的权衡关系(P<0.05),同时叶与根在生理代谢上能够协同变化。初步说明,骆驼刺幼苗在干旱下表现出干物质储存和防御能力高、水分消耗低的适应特征,能够协调叶片和根系的资源分配关系,随胁迫时间的增加逐步形成缓慢投资、保守生长的策略。该结果为该区域荒漠植被恢复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叶骆驼刺 干旱胁迫 形态性状 生物量 叶和根 适应策略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骆驼刺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6
作者 邹炙臻 邓喜玲 +10 位作者 王云来 张杰 董江涛 柳小玲 梁粟 王菊 张辉 吴江东 章乐 吴芳 张万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24-3036,共13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及分子动力学技术,研究骆驼刺治疗脓毒症作用机制,并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方法首先筛选骆驼刺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同时筛选治疗脓毒症的相关作用靶点,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及分子动力学技术,研究骆驼刺治疗脓毒症作用机制,并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方法首先筛选骆驼刺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同时筛选治疗脓毒症的相关作用靶点,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绘制中药-疾病-靶点网络图。其次对网络图中核心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同时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接着对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验证。最后采用小鼠进行动物实验验证。结果筛选出骆驼刺活性成分30个,度值排名前5为(-)-儿茶素酸酯、金雀异黄酮、山奈酚、槲皮素、表没食子儿茶素,作用靶点196个;脓毒症疾病相关靶点2144个,骆驼刺-脓毒症交集靶点105个,核心靶点为TNF、IL-6、AKT1、VEGFA、CASP3、IL-1β等。涉及PI3K-Akt、TNF、HIF-1、AGE-RAGE、IL-17等信号通路,介导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发挥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骆驼刺黄酮类化合物与各关键靶点结合性能均良好,其中结合能最低最稳定的构象为(-)-epigallocatechin gallate-IL-6和quercetin-IL-6,对两对复合物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通过静电、范德华势能和氢键的共同作用,可以达到稳定结合的效果。动物实验证实骆驼刺可抑制脓毒症小鼠肺组织内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Caspase-3、VEGF蛋白表达,减少外周血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分泌,减轻组织及脏器炎性损伤。结论骆驼刺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多生物过程、多靶点、多通路来实现的。本研究为骆驼刺的临床应用以及脓毒症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刺 脓毒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疏叶骆驼刺和多枝柽柳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7
作者 麦格皮热提古丽·达吾提 王海鸥 +2 位作者 陈晓楠 伊丽努尔·艾力 马晓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97-1909,共13页
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与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是塔里木河下游优势种,也是重要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共生植物,二者常相伴而生且均受水分严重限制。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法,以疏叶骆驼刺和多... 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与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是塔里木河下游优势种,也是重要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共生植物,二者常相伴而生且均受水分严重限制。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法,以疏叶骆驼刺和多枝柽柳幼苗为试验材料,设定正常水分[土壤相对含水量(70±5)%,D0]、中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40±5)%,D1]和重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20±5)%,D2]3个水分梯度,设置接种(AMF+)和不接种(AMF-)2种处理,以及供体植物疏叶骆驼刺和受体植物多枝柽柳之间2种菌丝传递距离(长菌丝传递距离30 cm,L;短菌丝传递距离15 cm,S),探究了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菌丝传递距离对2种不同生活型的植物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供体植物接种AMF后在供、受体间形成丛枝菌根菌丝网络(arbuscular mycorrhizal networks,AMNs),其中与正常水分(D0)处理下的侵染率相比,重度水分(D2)处理下长距离处理受体侵染率的降幅为73.22%。(2)在中度水分处理下,AMF对长、短距离处理受体均有促进作用,而在重度水分处理下对长距离处理受体株高、基径相对增长率和生物量无促进作用。(3)各水分处理下AMF对受体植物根系生长指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且S处理优于L处理,但在重度水分及长距离处理下的受体表现出显著较低的水平。(4)在中度水分处理下,AMF对长、短距离处理受体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有促进作用,且不同距离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在重度水分处理下对长距离处理幼苗无促进作用。因此,在正常水分和中度水分处理下,接种AMF可显著促进长距离端受体植物的表观生长、生物量积累、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叶绿素的含量,提高受体植物的抗旱性,在重度水分胁迫下AMF对长距离端受体植物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丛枝菌根真菌(AMF) 疏叶骆驼刺 多枝柽柳 生理变化
下载PDF
新疆骆驼刺(Alhagi pseudoalhagi)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艾来提·苏力坦 迪丽努尔·塔力甫 +1 位作者 阿布力米提·阿布卡德尔 萨提瓦力迪·海里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B06期1-2,共2页
从新疆沙漠植物骆驼刺提取物中分别得三种黄酮类化合物,经波谱鉴定,它们分别是:5,7,3′,4′-四羟基-3-α-β-glu-rha即槲皮素-3-双鼠李糖苷(1);3,5,7,4′-四羟基黄酮(左.山奈素)(2);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3)。以... 从新疆沙漠植物骆驼刺提取物中分别得三种黄酮类化合物,经波谱鉴定,它们分别是:5,7,3′,4′-四羟基-3-α-β-glu-rha即槲皮素-3-双鼠李糖苷(1);3,5,7,4′-四羟基黄酮(左.山奈素)(2);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3)。以上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骆驼刺 新疆 沙漠植物 羟基黄酮 提取物 槲皮素 甲氧基 三羟基
下载PDF
混合比例和复合菌剂对疏叶骆驼刺与饲用甜高粱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乃比·阿不来提 颜飞宇 +1 位作者 阿曼姑·艾麦尔艾力 艾比布拉·伊马木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2-207,共6页
试验以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和饲用甜高粱(Sorghum bicolor)为原料,按原料鲜重比10:0、7:3、5:5、3:7、0:10进行混合青贮,每个混合比例设无添加剂组(等量蒸馏水)和0.02 g/kg复合菌剂组(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 试验以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和饲用甜高粱(Sorghum bicolor)为原料,按原料鲜重比10:0、7:3、5:5、3:7、0:10进行混合青贮,每个混合比例设无添加剂组(等量蒸馏水)和0.02 g/kg复合菌剂组(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随饲用甜高粱混合比例的增加,青贮料中pH、乙酸、丙酸、氨态氮含量呈下降趋势,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量增加(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饲用甜高粱混合比例增加而增加(P<0.05),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以添加剂组低于无添加剂组(P>0.05、P<0.05),粗蛋白质含量高于无添加剂组(P<0.05);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当疏叶骆驼刺与饲用甜高粱混合比例为3:7辅施复合菌剂时青贮品质最佳。由此可见,按原料鲜重比混合一定比例饲用甜高粱(70%)并施以复合菌剂能够改善疏叶骆驼刺的青贮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叶骆驼刺 饲用甜高粱 混合青贮 复合菌剂 青贮品质
下载PDF
骆驼刺植被及其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意义 被引量:59
10
作者 曾凡江 张希明 李小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研究和了解骆驼刺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是对骆驼刺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前提。在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骆驼刺多年综合研究和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对国内外研究骆驼刺的一些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初步的评述 ,以期对骆驼刺的研究能在... 研究和了解骆驼刺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是对骆驼刺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前提。在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骆驼刺多年综合研究和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对国内外研究骆驼刺的一些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初步的评述 ,以期对骆驼刺的研究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深入地展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保护 骆驼刺 开发 生物生态学特征 可持续发展 塔克拉玛干沙漠
下载PDF
枯黄期骆驼刺与稻草混贮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蒋慧 张玲 +3 位作者 马金萍 晋玉霞 万英 马春晖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9-116,共8页
采用枯黄期骆驼刺、稻草及其二者不同比例混合料为青贮原料,通过鉴定感官指标,分析青贮料的pH值、CP、NDF、ADF、乙酸、丙酸、丁酸、乳酸及总酸的变化,研究骆驼刺与稻草不同比例混贮对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骆驼刺虽然是豆科牧草,... 采用枯黄期骆驼刺、稻草及其二者不同比例混合料为青贮原料,通过鉴定感官指标,分析青贮料的pH值、CP、NDF、ADF、乙酸、丙酸、丁酸、乳酸及总酸的变化,研究骆驼刺与稻草不同比例混贮对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骆驼刺虽然是豆科牧草,却容易成功青贮,青贮发酵以乳酸发酵为主(乳酸/总酸大于50%);骆驼刺与稻草混贮,能显著提高稻草青贮原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降低pH值和NH3-N/TN的百分比(P<0.01),提高混贮料中乳酸,丙酸(P<0.01)和总酸(P<0.05)含量,骆驼刺占混贮料的40%以上时就能显著降低青贮料中丁酸(P<0.05)的含量,改善稻草的青贮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刺 稻草 青贮品质
下载PDF
短期环割对骆驼刺气孔导度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唐钢梁 李向义 +2 位作者 林丽莎 李磊 鲁建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6817-6827,共11页
为研究骆驼刺对不同环割的生理响应,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外围骆驼刺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对照(CK),韧皮部半割(PS),韧皮部全割(PF),木质部半割(XS)4种处理,研究了骆驼刺的气孔导度、光合色素含量、Chl a/b、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曲线... 为研究骆驼刺对不同环割的生理响应,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外围骆驼刺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对照(CK),韧皮部半割(PS),韧皮部全割(PF),木质部半割(XS)4种处理,研究了骆驼刺的气孔导度、光合色素含量、Chl a/b、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曲线在不同环割处理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短期韧皮部半割对骆驼刺各项生理指标影响不明显;韧皮部全割下,骆驼刺气孔导度、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木质部半割显著降低了骆驼刺气孔导度但光合色素含量和大部分荧光参数没有发生变化。处理后第5天和第10天各项参数相差不大,短期内环割对骆驼刺的伤害程度随时间推移变化较小。总体来看,短期环割处理对骆驼刺伤害程度是PF>XS>PS>CK。在荒漠化防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骆驼刺的韧皮部被全部剥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刺 叶绿素荧光 环割 光合色素 气孔导度
下载PDF
水分、盐分和埋深对铃铛刺和疏叶骆驼刺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占江 徐海量 +1 位作者 石书兵 李吉玫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7-692,共6页
在塔里木河下游通过不同水分、盐分和埋深对铃铛刺(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和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水分显著影响铃铛刺种子的萌发(P<0.001),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种子的萌发... 在塔里木河下游通过不同水分、盐分和埋深对铃铛刺(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和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水分显著影响铃铛刺种子的萌发(P<0.001),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种子的萌发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水分对疏叶骆驼刺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P>0.05)。(2)盐分极显著影响2种植物种子的萌发(P<0.05),铃铛刺种子萌发率随盐(NaCL)浓度增加呈直线下降趋势(R^2=0.935 1);疏叶骆驼刺种子的萌发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R^2=0.845 8),即低盐浓度(0~0.2 mol/L)促进骆驼刺种子的萌发,盐浓度>0.3 mol/L,种子萌发开始受到抑制。(3)埋深明显影响豆科植物种子的萌发。两种植物种子发芽率随埋深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当埋深为0和2 cm时均不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发特性 铃铛刺 疏叶骆驼刺 水分 盐分 埋深
下载PDF
不同干扰方式对疏叶骆驼刺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高欢欢 曾凡江 +3 位作者 鲁艳 刘镇 安桂香 刘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207,共6页
本实验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疏叶骆驼刺为研究对象,设置春季刈割、春季火烧、秋季刈割、对照4个处理,研究干扰对其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秋季刈割叶片长宽比、叶片厚度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叶片进行能量交换、物质积累的... 本实验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疏叶骆驼刺为研究对象,设置春季刈割、春季火烧、秋季刈割、对照4个处理,研究干扰对其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秋季刈割叶片长宽比、叶片厚度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叶片进行能量交换、物质积累的能力最强。2)不同干扰方式均降低了疏叶骆驼刺株高,不利于疏叶骆驼刺的恢复与再生,3种人为干扰方式比较秋季刈割骆驼刺再生能力最强。3)秋季刈割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4)3种干扰在生理上降低了疏叶骆驼刺受外界逆境的损害,秋季刈割抗逆性最强。因此,秋季适度刈割是疏叶骆驼刺最佳的保护性利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叶骆驼刺 干扰 生长特征 生理特征
下载PDF
骆驼刺下胚轴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谷文英 维纳汗 +2 位作者 周建民 哈地夏 萨利娜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33,共2页
实验分别以MS、12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不同浓度组合的KT、NAA和蔗糖进行骆驼刺下胚轴组织培养再生植株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化培养基MS+4.0mg/LKT+20g/L糖对诱导下胚轴分化出丛生芽效果最好;生根培... 实验分别以MS、12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不同浓度组合的KT、NAA和蔗糖进行骆驼刺下胚轴组织培养再生植株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分化培养基MS+4.0mg/LKT+20g/L糖对诱导下胚轴分化出丛生芽效果最好;生根培养基12MS+1.0mg/LNAA+30g/L糖对诱导幼苗生根效果最佳。基本建立了骆驼刺组织培养的程序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刺 再生植株 下胚轴 组织培养
下载PDF
添加初花期骆驼刺改善苜蓿青贮品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蒋慧 方雷 +1 位作者 周小玲 李胜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28-335,共8页
为改善苜蓿的发酵品质,软化初花期骆驼刺的刺状花梗,确定二者的适宜混贮比例。采用初花期骆驼刺、紫花苜蓿及其二者不同比例混合料为青贮原料,共5个处理,青贮90 d后,通过分析青贮前、后的化学成分、乳酸菌和酵母菌数量变化;鉴定青贮饲... 为改善苜蓿的发酵品质,软化初花期骆驼刺的刺状花梗,确定二者的适宜混贮比例。采用初花期骆驼刺、紫花苜蓿及其二者不同比例混合料为青贮原料,共5个处理,青贮90 d后,通过分析青贮前、后的化学成分、乳酸菌和酵母菌数量变化;鉴定青贮饲料感官品质和发酵品质,研究骆驼刺与苜蓿混合青贮对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豆科牧草混合后,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乳酸菌数量和酵母菌数量较苜蓿显著提高(P<0.05);青贮90 d后的所有青贮饲料,乳酸菌数量明显上升,酵母菌数量明显下降;混贮饲料的pH值、氨态氮/总氮、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和甲醇、乙醇、丙醇含量显著低于苜蓿青贮(P<0.05或P<0.01),乳酸含量显著高于苜蓿青贮(P<0.01);混贮饲料的乙酸、丙酸含量显著高于骆驼刺(P<0.01),混贮饲料有氧稳定性好,感官品质优良。骆驼刺占混贮料的30%及以上时,均能改善苜蓿青贮品质。研究结果为骆驼刺资源开发利用,寻找无添加剂高水分苜蓿青贮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品质控制 试验 骆驼刺 紫花苜蓿 青贮品质
下载PDF
不同比例枯黄期骆驼刺与棉籽壳混贮对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蒋慧 方雷 +2 位作者 张玲 晋玉霞 马春晖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07-1112,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枯黄期骆驼刺与棉籽壳混贮对青贮品质的影响。7个处理(处理Ⅰ~Ⅶ)分别采用枯黄期骆驼刺、棉籽壳及其二者不同比例(3:7、4:6、5:5、6:4和7:3)混合料为青贮原料,每个处理3个重复。评价感官指标,并分析青贮料的pH...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枯黄期骆驼刺与棉籽壳混贮对青贮品质的影响。7个处理(处理Ⅰ~Ⅶ)分别采用枯黄期骆驼刺、棉籽壳及其二者不同比例(3:7、4:6、5:5、6:4和7:3)混合料为青贮原料,每个处理3个重复。评价感官指标,并分析青贮料的pH、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乙酸、丙酸、丁酸、乳酸及总酸的变化。结果表明:骆驼刺虽然是豆科牧草,却容易青贮成功,青贮发酵以单乳酸发酵为主。处理Ⅴ、Ⅵ和Ⅶ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处理Ⅱ(P<0.05),处理Ⅳ、Ⅴ、Ⅵ和Ⅶ的pH和氨态氮占总氮的百分比显著和极显著低于处理Ⅱ(P<0.05,P<0.01),处理Ⅳ、Ⅴ、Ⅵ和Ⅶ的总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处理Ⅱ(P<0.01)。混合青贮饲料中乳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处理Ⅱ(P<0.01)。由此得出,骆驼刺与棉籽壳混贮能改善棉籽壳青贮料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刺 棉籽壳 青贮品质
下载PDF
不同地下水埋深下骆驼刺幼苗叶片生理参数光响应特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晓蕾 曾凡江 +3 位作者 刘波 张慧 刘镇 安桂香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9-235,共7页
为探讨地下水位变化对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2008年9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外围,利用Li-6400光合作用仪测定了人工控制1,1.5,2.0,2.5 m地下水埋深下骆驼刺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 为探讨地下水位变化对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2008年9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外围,利用Li-6400光合作用仪测定了人工控制1,1.5,2.0,2.5 m地下水埋深下骆驼刺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生理参数对有效光辐射(PAR)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一定光强(0~1 000μmol.m-2.s-1)范围内,不同地下水埋深的骆驼刺幼苗Pn均随着PAR的增强而迅速增加,之后随光强的进一步增加(1 000~2 500μmol.m-2.s-1),Pn基本维持不变,光抑制并不明显,Tr和WUE的变化趋势和Pn相似;(2)上述生理指标在不同地下水埋深间有明显差异,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骆驼刺幼苗叶片Tr增大,同时光补偿点(LCP)降低,光饱和点(LSP)升高,表观量子效率(AQY)升高,Pn也随之增大,表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下水位,能显著提高骆驼刺幼苗的光合能力。1~2.5 m的地下水位变幅对骆驼刺幼苗的光合生理参数光响应特性有显著影响,这为研究骆驼刺对地下水位变化的生理响应和适应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在塔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刺 地下水埋深 光合作用 光响应
下载PDF
骆驼刺幼苗氮素特征对不同灌溉量的响应 被引量:14
19
作者 曾凡江 刘波 +4 位作者 贺俊霞 张晓蕾 刘镇 安桂香 曾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18-2127,共10页
氮素在植物所有必需营养元素中是限制生长的首要元素。氮素的来源和分配不但影响氮素利用效率,而且与氮素的周转和内循环有密切关系。为了解极端干旱区深根系植物的氮素特征(生物固氮、氮素分配、氮素利用效率),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 氮素在植物所有必需营养元素中是限制生长的首要元素。氮素的来源和分配不但影响氮素利用效率,而且与氮素的周转和内循环有密切关系。为了解极端干旱区深根系植物的氮素特征(生物固氮、氮素分配、氮素利用效率),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策勒绿洲,依托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骆驼刺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15N稳定同位素法和分层分段挖根法,对3种灌溉量(CK、0.1、0.2m3/m2)下骆驼刺幼苗的氮素特征进行了1个生长季内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⑴灌溉提高生物固氮,但是灌溉量过多抑制生物固氮。在生长季末,3个灌溉量下的生物固氮比例分别为30.0%、42.8%、11.3%;生物固氮质量分别为0.4、0.8、0.2g/株。(2)灌溉使得分配到骆驼刺幼苗茎、叶中的氮素比例、氮素质量增加,根中氮素质量增加,在生长季初,分配到叶的氮素质量最大,分配到根中的氮素质量最小,在生长季末,3种灌溉量下根中氮素比例高达49.2%、44.5%、55.0%;灌溉有利于增加氮素利用效率,但是,灌溉量过多会降低氮素利用效率。在生长季末,3种灌溉量(CK、0.1、0.2m3/m2)下氮素利用效率分别是:77.9、104.3、84.5。(3)试验中,通过比较不同灌溉量对骆驼刺幼苗氮素特征的影响,发现0.1m3/m2灌溉量为较佳灌溉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刺幼苗 生物固氮 氮素分配 氮素利用效率 15N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不同理化因子对发根农杆菌Ri质粒转化骆驼刺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步怀宇 景建洲 +1 位作者 郝建国 贾敬芬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77-584,共8页
骆驼刺苗茎切段有很强的离体培养再生能力 ,用野生型发根农杆菌 A4 菌株转化骆驼刺试管苗茎段 ,并建立了发根转化体的培养体系。高压纸电泳显示转化组织可合成冠瘿碱。试验不同转化条件及理化因子对提高转化率和加快发根生长的影响。结... 骆驼刺苗茎切段有很强的离体培养再生能力 ,用野生型发根农杆菌 A4 菌株转化骆驼刺试管苗茎段 ,并建立了发根转化体的培养体系。高压纸电泳显示转化组织可合成冠瘿碱。试验不同转化条件及理化因子对提高转化率和加快发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过 3d预培养及 0 .3mol/L甘露醇 1 2 h高渗处理后培养于 MS培养基中可有效提高转化率 ,而 2 %~3%蔗糖 ,3mg/L GA3,1 0 μmol/L Cu2 + ,1 0 mg/L Ag+都对发根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从而建立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实验系统 ,为进一步转入目的基因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刺 发根农杆菌 转化率 发根生长 遗传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