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的条件
- 1
-
-
作者
杜小平
-
机构
平顶山市第一高中
-
出处
《平顶山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74-77,共2页
-
-
关键词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摩擦力
总质量
加速度
验证结论
大偏差
实验数据
合外力
两个必要条件
实验过程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自然数方幂的累进和的两个猜想的证明
- 2
-
-
作者
田正平
-
机构
杭州师范学院
-
出处
《中学数学月刊》
1997年第6期25-26,共2页
-
文摘
盛宏礼在《自然数方幂的累进和》(载《中学数学月刊》1997年第1期)一文中定义了自然数方幂的累进和如下:设S_t(n)=1~t+2~t+…+n^t,SS_t(n)=∑S_t(j),t∈N,并称SS_t(n)为自然数方幂的累进和,通过证明下述定理,建立了累进和与方幂和之间的关系, 定理 SS_t(n)=(n+1)S_t(n)-S_t+1(n).(1)
-
关键词
自然数方幂
方幂和
第二数学归纳法
中学数学
余数定理
验证结论
理为基础
项式
线性表
再解释
-
分类号
G634.60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乐正永
杨晓淑
-
机构
贵州省遵义市药品检验所
贵州省遵义遵义医学院第一附院
-
出处
《今日药学》
CAS
2009年第2期62-63,共2页
-
文摘
阐述了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现状;对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资料的真实性,验证资料和验证结论的可操作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
关键词
微生物限度检查
验证结论
现状与分析
-
分类号
R927.1
[医药卫生—药学]
-
-
题名仿真技术在高铁车站疏散性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马清源
王晨
陆键
张文丹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交通研究中心
-
出处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77,共5页
-
基金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江苏省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突发灾害应急管理技术研究"(2012R06)
-
文摘
介绍Pathfinder用于高铁车站疏散性能评估的一般流程及其关键点。以国内某高铁车站为例建立疏散模型,定量评估7种疏散方案下车站的疏散能力,得出最优方案。将Pathfinder模拟结果与其他仿真软件的模拟结果对比,并对车站的重要疏散节点处行人的疏散过程进行调查统计,验证其准确性。提出合理的客流组织建议,以辅助车站的应急决策和组织管理。为提高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应将参数标定、结论验证作为研究的重点。
-
关键词
疏散仿真
高铁车站
客流组织
疏散能力
最优方案
结论验证
-
Keywords
evacuation simulation
high-speed rail station
Path- finder
organization of passenger flow
evacuation capacity
optimum plan
conclusion verification
-
分类号
X913.4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TU248.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加强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谈平
-
机构
辽宁义县教师进修学校
-
出处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07年第7期44-44,共1页
-
文摘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过程,使他们的手、眼、脑、口、耳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或验证结论,并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
-
关键词
动手操作
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
探究过程
教学内容
探究能力
验证结论
探索过程
感性材料
农村教师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现状与探讨
- 6
-
-
作者
乐正永
杨晓淑
-
机构
贵州省遵义市药品检验所
贵州省遵义遵义医学院第一附院
-
出处
《北方药学》
2008年第4期62-63,5,共3页
-
文摘
阐述了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现状;对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资料的真实性,验证资料和验证结论的可操作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
关键词
微生物限度检查
验证结论
现状与分析
-
分类号
R927.33
[医药卫生—药学]
-
-
题名充分挖掘演示实验的智能价值
- 7
-
-
作者
郭玉英
-
出处
《教育学报》
1989年第4期14-15,共2页
-
文摘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手段,通常用于引入课题或验证结论。它具有多方面的教学价值,其中主要包括知识价值、情感价值和智能价值。知识价值即演示实验自身提供给学生的、通过现象揭示或验证的物理知识。情感价值指它对于学生情感的激励作用,它以其特有的直观、动态、新奇来激发学生兴趣。
-
关键词
演示实验
物理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价值
教学手段
验证结论
物理知识
学生情感
课题
知识价值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自然》课“三段六步”教学结构初探
- 8
-
-
作者
肖传山
唐玉美
-
出处
《甘肃教育》
1999年第Z2期59-59,共1页
-
-
关键词
教学结构
《自然》
热胀冷缩
教师
投影仪
设计实验
验证结论
科学概念
影子
教学内容
-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提问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 9
-
-
作者
赵淑琴
-
机构
兰州市第十九中学
-
出处
《甘肃高师学报》
1998年第3期118-119,共2页
-
-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提问
提出问题
教学中
三角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
验证结论
积极思维
绝对值
-
分类号
O1-4
[理学—基础数学]
-
-
题名《空气占据空间》实验的改进
- 10
-
-
作者
王明
-
机构
河北省滦南县长凝镇乐营完全小学
-
出处
《湖北教育(科学课)》
1999年第Z2期54-55,共2页
-
文摘
小学自然第五册中空气占据空间的两个实验是本课教学的关键。第一个实验,将杯子往水中压时,杯子不能歪,但在学生实际操作时,常因压入或拿出时把握不稳将杯子倾斜,造成实验失败,第二个实验也常因松塞时用力不匀而造成液体洒漏。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本课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第一个实验:
-
关键词
气球
小学自然
作时
乐营
左手
玻璃管
验证结论
完全小学
橡胶塞
滦南县
-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自然教学结构初探
- 11
-
-
作者
彭金祥
-
机构
应城市杨岭小学
-
出处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4年第2期39-39,共1页
-
文摘
自然教学结构初探应城市杨岭小学彭金祥(432414)上自然课没有一个固定模式,除了课掌教学外.课外教学也是l:好自然的一个重要途径。我认为课堂、课外要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课堂—课外—课堂—课外”的教学结构。第一步: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
关键词
自然教学
实验观察
蚯蚓
生活环境
观察实验
教学结构
应城市
验证结论
教材内容
课外教学
-
分类号
G632.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谈周长相同形状不同的三种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
- 12
-
-
作者
潘玉堂
-
机构
长清县教委教研室
-
出处
《山东教育》
1997年第Z3期71-71,共1页
-
-
关键词
图形面积
方形框架
动手操作
抽象思维能力
正方形
验证结论
几何初步知识
逻辑思维
代数方法
长方形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怎样上好逻辑推理课
- 13
-
-
作者
郭永莲
-
机构
宁阳县石集镇夏庄联小
-
出处
《山东教育》
1996年第Z2期76-76,共1页
-
文摘
逻辑推理课是小学自然课的课型之一。它是当有些自然事实不能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实验来获得的情况下,先给学生提供某些客观事实,再让学生依据事实,进行推理,作出结论,然后通过实验等方式检验结论的一类课。逻辑推理课教学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
-
关键词
逻辑推理
模拟实验
验证结论
验证假设
观察实验
检验结论
客观事实
抽象概括能力
类比推理
小学自然课
-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探索规律性问题解析
- 14
-
-
作者
李玉芳
-
机构
山东聊城商校
-
出处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08年第2期24-27,共4页
-
文摘
新课体明确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索规律,发现规律,培养探索精神,探索规律性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观察分析若干特殊情形。探索规律;再归纳猜想出一般性结论;最后验证结论的正确性.一、探索数字特征例1 世界上著名的莱布尼茨三角形如图所示:
-
关键词
探索规律
培养探索精神
火柴棒
数字特征
基本思路
四边形
规律性
莱布尼茨
创造力
验证结论
-
分类号
G634.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主观索隐并非科学考证
- 15
-
-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9-9,共1页
-
-
关键词
非科学
索隐派红学
研究方法
思维方法
历史经验教训
材料剪裁
本质特征
结论验证
基本特征
研究价值
-
分类号
G256.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利用物理小实验 解决教学大问题
- 16
-
-
作者
李春红
-
机构
新通集团子校
-
出处
《新疆教育(65-1025/G4)》
2000年第12期40-40,共1页
-
-
关键词
中学
物理教学
物理实验
新课导入
规律点结
作用
物理结论验证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2.4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STEM 教育进入普通物理课堂有感
- 17
-
-
作者
章露生
叶冲
-
机构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
-
出处
《电脑乐园》
2018年第4期98-98,共1页
-
文摘
STEM 教育很高端,但却并不是完全与我们的传统课堂格格不入,其实可以进行有选择性的融合,让它完成很多我们传统演示 或者实验无法办到的事情,加强实验的精确度,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甚至于计算机学科的兴趣。
-
关键词
STEM
实验改进
结论验证
-
分类号
C
[社会学]
-
-
题名基于用户影响力的热点话题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 18
-
-
作者
裘江南
谷文静
翟劼
-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
出处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6-161,共6页
-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动态监测与预警策略研究"(编号:L15AGL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线知识社区中社会系统与知识系统协同序化机制和规律研究"(编号:71573030)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目的/意义]对微博消息进行热点话题挖掘,进而从海量微博文本中实时找出用户关注、讨论的热点事件,是进行舆情监测、应急管理的基础。然而,现有微博热点话题检测研究却大多忽略了不同影响力用户对话题产生及传播的作用,并且检测结果直观性较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用户影响力的热点话题检测方法。[方法/过程]首先识别用户特征要素,构建用户影响力模型,计算用户影响力;然后,综合考虑主题词影响力、影响力增长速度和增长斜率,提出基于用户影响力的微博热点话题主题词抽取方法,抽取主题词簇;之后,识别核心主题词并进行热点话题关键词抽取。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用户影响力的热点话题检测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并直观表达出检测时间窗口内的典型热点话题;该方法能有效提升实证性热点话题识别效率,减少娱乐性热点话题的识别;通过对不同时间窗口内同一话题的关键词抽取,可以实现对相应话题的热点跟踪。
-
关键词
抽取.最后
通过实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用户影响力的热点话题检测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并直观表达出检测时间窗口内的典型热点话题
该方法能有效提升实证性热点话题识别效率
减少娱乐性热点话题的识别
通过对不同时间窗口内同一话题的关键词抽取
可以实现对相应话题的热点跟踪.
-
Keywords
topic mining
user influence
Micro-blog
text mining
-
分类号
TP3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高中物理教学演示实验的重要性
被引量:4
- 19
-
-
作者
周微
-
机构
柳河县第八中学
-
出处
《中小学电教(下)》
2016年第5期31-31,共1页
-
文摘
高中物理的理论性要高于初中物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一些,还有一部分知识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这就要求我们为了能更好地学习高中物理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物理学本是一门自然科学,有生活中发现现象,寻找共同点,总结并上升为理论,再去解释这些现象,终将用实验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伽利略早就为我们找寻到了解决物理学问题的办法:实验。通过大量实践也证实了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
关键词
高中物理
解题方法
验证结论
演示实验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新经济论的是非考证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蓧原综一
赵增耀
-
机构
日本同志社大学经济学部
-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61-65,共5页
-
文摘
当前,赞誉美国经济模式的“新经济论”举世关注。本文系统地归纳了新经济的各种主张,围绕生产率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新经济论的论据(生产率上升)进行验证,得出的结论是:新经济论把仅适用于制造业(特别是耐用品部门)的假说,夸张成为整体经济的共同现象。作者认为,克林顿时期的经济景气仍然是由消费、投资所引导的凯恩斯循环的景气状态,并没有显示美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如何将制造业的高生产率扩散到其他产业,提高整体经济的生产率,仍是克林顿政府今后面临的课题。
-
关键词
美国经济模式
新经济论
验证结论
-
分类号
F09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17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