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验辞无“其”规则
1
作者 黄天树 《殷都学刊》 2023年第2期1-6,32,共7页
甲骨卜辞的语气副词“其”字,只见于命辞和占辞中,表示未然(即还没有成为事实)的语气。而验辞是表示已然(即已经成为事实)的语气,因此,所谓“验辞无‘其’规则”是说验辞中是不用语气副词“其”的。笔者在2020年发表的《殷墟卜辞“其”... 甲骨卜辞的语气副词“其”字,只见于命辞和占辞中,表示未然(即还没有成为事实)的语气。而验辞是表示已然(即已经成为事实)的语气,因此,所谓“验辞无‘其’规则”是说验辞中是不用语气副词“其”的。笔者在2020年发表的《殷墟卜辞“其”字及其搭配和对举》一文中提出“验辞无‘其’规则”,限于篇幅,讲得十分简略。本文对这一规则作了详细的补说,以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甲骨卜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验辞 语法规则
下载PDF
关于无名类、历类卜辞中用辞性质的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天树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119-122,共4页
本文通过对无名类、历类等卜辞中用辞情况的考察,认为用辞后面所附记的刻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验辞;一种是记录施用情况的刻辞,这类刻辞应该连同前面的“兹用”一起都看作是用辞。
关键词 无名类 历类 验辞
下载PDF
谈花东卜辞中“在某”之归属
3
作者 齐航福 《语文知识》 2009年第4期51-53,共3页
文字学专家对于“才”字形体所指,看法不尽相同。但该字在甲骨文中的用法却是公认的,即它在一般情况下均假为“在”,用来表示行为动作所涉及到的时问、地点等。“才”字的此种用法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也出现了不少,据我们初步统... 文字学专家对于“才”字形体所指,看法不尽相同。但该字在甲骨文中的用法却是公认的,即它在一般情况下均假为“在”,用来表示行为动作所涉及到的时问、地点等。“才”字的此种用法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也出现了不少,据我们初步统计,至少有89片中出现了该字,而其中又以“才”后紧跟一地名构成“才f在)某”最为常见。卜辞中“才某”之位置相当复杂,既可出现于前辞,又可出现于命辞或验辞(用辞),两个不同的地名还可同时出现于前辞、验辞(用辞)或命辞、验辞(用辞),但辞例中某一具体的“才某”只能一读却是毫无疑问的。在对辞例进行全面排比的基础上,我们对花东卜辞中“在某”的归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东卜 在某 验辞(用)
下载PDF
甲骨卜辞——中国最早的文章形态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章焕 曾祥芹 《殷都学刊》 1986年第3期20-27,共8页
甲骨文,即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是商朝晚期自盘庚迁殷至纣灭亡273年间王室占卜记事的遗物,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甲骨文从1899年开始发现、购藏、整理、研究,至今已87年,先后出土约15万片以上,著录近10万片,... 甲骨文,即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是商朝晚期自盘庚迁殷至纣灭亡273年间王室占卜记事的遗物,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甲骨文从1899年开始发现、购藏、整理、研究,至今已87年,先后出土约15万片以上,著录近10万片,1982年出齐的《甲骨文合集》13巨册,选出41956片,均为比较完整的文句。虽然严格说来,它还不是什么历史记载,但是因为它的数量繁多,内容丰富,时代又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卜 甲骨刻 甲骨文合集 验辞 文字 癸巳 语段 文章学 省略形式
下载PDF
论确定甲骨卜辞焦点的新方法
5
作者 钟红丹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82-84,共3页
关于甲骨卜辞焦点的确定,目前学界公认的方法主要有标记词、语序、对贞和选贞四种,而对于没有这几类焦点表现手段的卜辞,其焦点很难确定。本文从甲骨卜辞内部的段落结构性质出发,尝试提出一种确定贞问焦点的新方法,即通过占辞和验辞来... 关于甲骨卜辞焦点的确定,目前学界公认的方法主要有标记词、语序、对贞和选贞四种,而对于没有这几类焦点表现手段的卜辞,其焦点很难确定。本文从甲骨卜辞内部的段落结构性质出发,尝试提出一种确定贞问焦点的新方法,即通过占辞和验辞来确定命辞焦点;另外,由于信息结构的变化,在整个占卜完成的过程中,焦点会随着占卜中未知信息和已知信息的转化而变化,因此命辞、占辞和验辞的焦点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焦点 验辞
下载PDF
从甲骨占卜术的兴衰看甲骨卜辞的存亡
6
作者 严军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05-111,共7页
本世纪中国考古学界最重大的发现首推殷墟甲骨卜辞的出土,十余万片甲骨渐次展现在世人眼前,揭示出一个闻所未闻的世界,为探索殷商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提供了大量史料,令研究工作者们欣喜若狂。自甲骨卜辞发现近一个世纪以来,甲... 本世纪中国考古学界最重大的发现首推殷墟甲骨卜辞的出土,十余万片甲骨渐次展现在世人眼前,揭示出一个闻所未闻的世界,为探索殷商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提供了大量史料,令研究工作者们欣喜若狂。自甲骨卜辞发现近一个世纪以来,甲骨之学已成为国内外瞩目的非常活跃的学科,甲骨学论著仅就1950——1983年统计,即达近5000种,真是蔚为大观。然而对于如此灿烂的古代文化载体重见于世的欢欣,又引发出一个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卜 占卜术 甲骨刻 卜骨 巫史 卜官 验辞 天命 统治者 龟卜
下载PDF
中山国玉卜卜辞试释
7
作者 林杰 马涛 《文物春秋》 1990年第3期49-52,48,共5页
河北平山王(?)墓墓室西库出土玉器三百五十件,其中有一玉片,上有墨书文字九,今摹如下: 这一玉片见于张守中同志的《中山王(?)器文字编》(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5月)。全文尚未有译释。张守中同志所摹为8字。据河北省文物管理处中山国墓葬... 河北平山王(?)墓墓室西库出土玉器三百五十件,其中有一玉片,上有墨书文字九,今摹如下: 这一玉片见于张守中同志的《中山王(?)器文字编》(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5月)。全文尚未有译释。张守中同志所摹为8字。据河北省文物管理处中山国墓葬发掘负责人刘来成同志说,此片尚有一字漏摹,即在“子”和“吉”字之间有一“匽”字,则此片实为9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国 中山王 张守中 出土玉器 墓葬发掘 中华书局出版 殷人 验辞 龟策列传
下载PDF
中国古代图书形态的历史演进 被引量:2
8
作者 吕桂珍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85-92,共8页
“图书”一词源于“河图”、“洛书”的传说。纵观古今文献,“图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又有古义今义之别。但就“图书”的本质而言,却只有一个,就是记录与传播信息。古代“图”有版图、图画、图章的含义,也有描绘之意。“书,箸也、从聿... “图书”一词源于“河图”、“洛书”的传说。纵观古今文献,“图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又有古义今义之别。但就“图书”的本质而言,却只有一个,就是记录与传播信息。古代“图”有版图、图画、图章的含义,也有描绘之意。“书,箸也、从聿,者声。”意思是指凡用文字记载以帮助记忆的一切东西都可称之为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策 洛书 河图 古义 木牍 验辞 卜兆 书写顺序 结绳之政 石经
下载PDF
殷代的日始 被引量:1
9
作者 常玉芝 《殷都学刊》 1999年第2期33-41,共9页
关键词 殷人 同文卜 卜问 验辞 交接点 殷代 起始点 董作宾 庚子 词组
下载PDF
占卜与书法
10
作者 赵生泉 《中国书画》 2003年第10期32-36,共5页
甲骨文与占卜的密切关系,除使内容大多反映卜事需要外,对其书法,特别是行款安排,也有莫大的制约作用。对于这些问题,自从胡小石先生于20年代刊行《甲骨文例》一书专门探讨以来,有关学者已发表了许多高见。他们或着眼于汉字的书写习惯,... 甲骨文与占卜的密切关系,除使内容大多反映卜事需要外,对其书法,特别是行款安排,也有莫大的制约作用。对于这些问题,自从胡小石先生于20年代刊行《甲骨文例》一书专门探讨以来,有关学者已发表了许多高见。他们或着眼于汉字的书写习惯,或着重于它和占卜的关系,已基本理清了甲骨文的行款规则,使甲骨书法的真实面目逐渐显现。而如果能够真正探明此阶段文字发展的轨迹,一定会对书法界人士更好地阅读和借鉴甲骨文有所裨益。一、甲骨占卜与甲骨刻辞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远古时代,先民们对大自然充满了尊敬、亲和、畏惧的复杂情感,因而每当丰收、分娩等喜庆之事时,他们就举行隆重的庆典以感念上天的'恩赐';而一旦面临风雨、疾疫的侵扰,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向自然求助……原始宗教就是这样诞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例 胡小石 文字发展 书写习惯 兆枝 兆序 验辞 小屯南地甲骨 书风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书载体的演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文汪 《秘书》 2005年第7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验辞 石刻文 中国文字 书写材料 古代社会 造纸技术 殷商时期 简帛
下载PDF
释“寤”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镇豪 《殷都学刊》 1984年第4期9-13,共5页
殷墟甲骨文有字写作(甲骨照片见《甲骨文断代研究法的再检讨》附图2.4和《京人》Plate246。拓本见《京人》S.3099,又收入《合集》20966。摹本有二:一为《京人·本文篇》图109;一为严一萍先生所摹,见《甲骨文断代研究新例》附图11.37... 殷墟甲骨文有字写作(甲骨照片见《甲骨文断代研究法的再检讨》附图2.4和《京人》Plate246。拓本见《京人》S.3099,又收入《合集》20966。摹本有二:一为《京人·本文篇》图109;一为严一萍先生所摹,见《甲骨文断代研究新例》附图11.37,以及《甲骨学》下册第七章“断代”图37),日本贝冢茂树先生和伊藤道治先生释为客字的异体,与宾字同义,殆作动词用。严一萍先生隶写为寤,无说;丁驌先生从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字 甲骨卜 验辞 庚申 贝冢 再版本 癸巳 断代研究 小采
下载PDF
甲骨、金文教学献疑——谈“固”、“■”、“勿克”的含义
13
作者 杜道德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1985年第1期62-63,共2页
我在甲骨文、金文的教学过程中,偶有疑难,即信手记出。现在整理成一篇短文,不避浅陋之讥,发表出来,以求教于专家及同好。一、《中国历史文选》教科书中选有《武丁卜辞二则》,编者对第一则中的“王固曰”三字所作的解释是:“固,读作占,... 我在甲骨文、金文的教学过程中,偶有疑难,即信手记出。现在整理成一篇短文,不避浅陋之讥,发表出来,以求教于专家及同好。一、《中国历史文选》教科书中选有《武丁卜辞二则》,编者对第一则中的“王固曰”三字所作的解释是:“固,读作占,视兆而问。谓商王观察卜兆来判断吉凶”。显然,这条注释前后矛盾。前面写着“视兆而问”,后面又写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兆 商王 武丁 前后矛盾 贞人 命龟 黎虎 验辞
下载PDF
殷墟甲骨文基础七讲(一)
14
作者 仁言 《殷都学刊》 1985年第1期15-19,共5页
殷墟甲骨文,自1899年王懿荣首先认识并购藏以来,迄今86年已先后出土15万片以上。由于甲骨文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愈益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山川异域,同研甲骨。如今的甲骨学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 安阳殷墟是甲骨文的故乡。近年来... 殷墟甲骨文,自1899年王懿荣首先认识并购藏以来,迄今86年已先后出土15万片以上。由于甲骨文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愈益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山川异域,同研甲骨。如今的甲骨学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 安阳殷墟是甲骨文的故乡。近年来,随着甲骨文不断有新的重要发现和《甲骨文合集》、《小屯南地甲骨》等大型甲骨著录的出版,特别是1984年10月“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和“殷墟笔会”在安阳的召开,不少青年同志对这门古老而又年青的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近,他们常致信本刊,希望就有关甲骨文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以及主要参考书目作些介绍,以资自学时作为入门参考。为了满足广大青年同志这一要求,本刊特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仁言先生撰写了《殷墟甲骨文基础七讲》:第一讲、发现与著录;第二讲、甲骨的整治与文字的契亥;第三讲、识文字与读篇章;第四讲、分期与断代;第五讲、辩伪与缀合;第六讲、甲骨文的科学价值;第七讲、基本入门必读参考论著介绍。从本期开始连载,至第四期全部刊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字 殷墟甲骨文 小屯 安阳殷墟 肩胛骨 甲骨学 罗振玉 书契 验辞
下载PDF
从贞人话语看早期记录中的修辞 被引量:11
15
作者 林甸甸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0-182,207,208,共25页
将甲骨卜辞文本纳入文学研究视野,要注意对其仪式语境的考量,充分重视文本的刻写位置、行款连续性,命辞、占辞、验辞的互文关系,将它们视作文本的构成要素乃至修辞手段。在甲骨卜辞中,占验辞的话语形式反映出殷商贞人表达褒贬的努力,话... 将甲骨卜辞文本纳入文学研究视野,要注意对其仪式语境的考量,充分重视文本的刻写位置、行款连续性,命辞、占辞、验辞的互文关系,将它们视作文本的构成要素乃至修辞手段。在甲骨卜辞中,占验辞的话语形式反映出殷商贞人表达褒贬的努力,话语主体的变迁体现出殷商王权与神权的进退;贞人身份从方国首领到王廷职官的转换,影响了卜辞的文本结构与占卜内容,并使占验辞渐趋程式化。贞人话语中的修辞方式体现为反常规的刻写形态和反复、递进等修辞技巧,与后世史官在《春秋》中使用的"春秋笔法"相近似,以"记录"本身构成修辞,并间接彰显价值判断。这揭示了中国修辞传统精英化、书面化的起源特征,以及监督、褒贬王政的功能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人话语 验辞
原文传递
甲骨文时间表达式“A向B”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仕超 喻遂生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9,95,共6页
甲骨文时间表达式"A向B"常出现在天象、征伐、生育、疾梦、灾祸类卜辞的命辞和验辞中,分别表示贞问的背景信息和已然事件的时间,掌握"A向B"式的使用规律,有助于校正释文、补足残辞和同类卜辞的释读,对解读疑难卜辞... 甲骨文时间表达式"A向B"常出现在天象、征伐、生育、疾梦、灾祸类卜辞的命辞和验辞中,分别表示贞问的背景信息和已然事件的时间,掌握"A向B"式的使用规律,有助于校正释文、补足残辞和同类卜辞的释读,对解读疑难卜辞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向B 验辞
原文传递
第四讲 甲骨学基础知识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学勤 《文史知识》 1985年第1期50-54,共5页
我国古代流行过一种习俗,用龟甲或者兽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加以烧灼,观察所形成裂痕的形状,认为可以判断吉凶。所用的龟甲、兽骨埋藏在遗址中,发掘出来就是考古学上说的甲骨。根据现有考古材料,甲骨占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了,至... 我国古代流行过一种习俗,用龟甲或者兽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加以烧灼,观察所形成裂痕的形状,认为可以判断吉凶。所用的龟甲、兽骨埋藏在遗址中,发掘出来就是考古学上说的甲骨。根据现有考古材料,甲骨占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了,至商代而大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学 考古材料 兽骨 新石器时代晚期 考古学史 武丁 帝辛 验辞 周原 帝乙
原文传递
“中央美院建院40周年教师作品展”作品
18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8-12,16-20+28,共6页
关键词 教师作品 中央美院 朱乃正 罗尔纯 验辞 三会 下冲 从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