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街景图像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可骑行性评价研究动态
1
作者 杨晰涵 《城市交通》 2024年第3期124-126,共3页
选取来自国际学术期刊的论文,以概述形式对城市交通理论方法、实证分析等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性介绍,旨在增强城市交通业界和学界对国际学术动向和研究热点的关注,促进学术交流。本论文对街景图像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可骑行性评价中的... 选取来自国际学术期刊的论文,以概述形式对城市交通理论方法、实证分析等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性介绍,旨在增强城市交通业界和学界对国际学术动向和研究热点的关注,促进学术交流。本论文对街景图像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可骑行性评价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构建包含5类34个指标的可骑行性指数,并在新加坡和东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将街景图像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评价可骑行性,且街景图像指标显著优于非街景图像指标,然而兴趣点数量、土地混合利用指数、道路坡度、空气质量指数等非街景图像指标的作用亦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行性 街景图像 计算机视觉
下载PDF
美国基于面域的骑行性测评体系比较研究
2
作者 张磊 鲍培培 张磊 《城市交通》 2020年第2期92-99,共8页
在全球持续关注骑行交通的形势下,对城市骑行环境的评价也成为发展绿色交通的关键,然而中国尚无统一的测评体系来评价城市的骑行性水平。对美国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基于面域的骑行性测评体系——城市骑行指数和PFB城市评级进行详细对比研... 在全球持续关注骑行交通的形势下,对城市骑行环境的评价也成为发展绿色交通的关键,然而中国尚无统一的测评体系来评价城市的骑行性水平。对美国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基于面域的骑行性测评体系——城市骑行指数和PFB城市评级进行详细对比研究。深入分析和比较两种测评体系的评价目的、标准和应用场景,总结两种测评体系的特征和差异。最后,结合中国自行车交通的发展特征和城市环境特点,对制定基于网络和数据分析的面域骑行性测评体系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行性 测评体系 城市指数 PFB城市评级
下载PDF
防治自行车运动员骑行性外阴部损伤专用外洗剂的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庞变华 孙学英 +2 位作者 庄红 吕红英 冯晓峰 《医学研究通讯》 2003年第5期20-20,共1页
自行车项目属半机械化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的训练要借助自行车与自己自身的机体能力来完成训练和比赛.
关键词 车运动员 骑行性外阴部损伤 专用外洗剂 防治 研究方法 预防
下载PDF
非竞技自行车骑行人群骑行舒适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郭静 殷恒婵 《针织工业》 2017年第4期60-64,共5页
为了解非竞技自行车骑行人群骑行时的舒适性现状,采用网络问卷形式,对92名非竞技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在通勤与非通勤时的舒适性进行调研。调查结果表明,非竞技自行车骑行人群不穿着骑行裤的主要原因是穿着太麻烦;通勤时,特定人群的不舒适... 为了解非竞技自行车骑行人群骑行时的舒适性现状,采用网络问卷形式,对92名非竞技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在通勤与非通勤时的舒适性进行调研。调查结果表明,非竞技自行车骑行人群不穿着骑行裤的主要原因是穿着太麻烦;通勤时,特定人群的不舒适程度最高;非通勤时,基本趋势为随着骑行时间的增加,不舒适程度先增强,再降低。调查结果对消费者选择骑行装备和设计师设计骑行装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对舒适性评价、骑行服装设计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竞技 舒适 调查研究 差异分析
下载PDF
基于行为轨迹的坡地骑行交通适宜性评价——以武汉大学校园为例
5
作者 杨嵋 张霞 《城市建筑》 2019年第31期5-11,共7页
我国是一个地形多起伏国家,地形坡度大小对于骑行适宜性的影响不同,现有骑行交通适宜性研究中缺少坡度影响的分级定量评价。文章基于骑行轨迹和道路坡度数据,研究道路坡度变化对骑行行为的影响程度,揭示坡度变化对骑行行为的分级影响规... 我国是一个地形多起伏国家,地形坡度大小对于骑行适宜性的影响不同,现有骑行交通适宜性研究中缺少坡度影响的分级定量评价。文章基于骑行轨迹和道路坡度数据,研究道路坡度变化对骑行行为的影响程度,揭示坡度变化对骑行行为的分级影响规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道路坡度骑行交通适宜性进行分段评价,并采用3D GIS可视化方法实现道路骑行交通适宜性地图表达。最后以武汉大学为实验区域,实现对武汉大学校园道路的适宜性评价与表达,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更精细地评价坡地骑行的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度 交通 适宜评价 地图
下载PDF
家长为什么不骑自行车带孩子上学:安全感知如何定义? 被引量:2
6
作者 艾琳·车瓦利耶 曼纽尔·查理曼 徐磊青 《北京规划建设》 2020年第1期75-83,共9页
随着中国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机动化交通不断壮大,骑行让人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在骑行大军中,幼儿的交通出行占比很大,但这一领域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为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对来自上海市中心七家幼儿园的400多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由... 随着中国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机动化交通不断壮大,骑行让人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在骑行大军中,幼儿的交通出行占比很大,但这一领域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为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对来自上海市中心七家幼儿园的400多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由于大部分受访者已在使用两轮交通工具,并只用于短途骑行,因此我们旨在研究如何提升骑行体验,鼓励骑行。研究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统计模型,该模型有助于识别在上海携带幼儿骑行的各种阻碍因素。结果表明,人们之所以认为骑行危险,是因为以下两个因素:车辆速度及车辆对自行车道的侵占。至于交通密度这一因素,无论其高低与否,都与这一判断无关。除此之外,该模型还对非骑行者和骑行者进行了明确区分:前者认为行车安全与建成环境中的微小因素有关,如树木或隔离护栏;后者则更偏重于交通信号灯或自行车道的质量。进一步了解父母和祖/外祖父母关于骑行上学的看法后,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难处,也能为上海市中心上学安全路线(SRTS)项目的实施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我们发现发生过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中,75%以上都发生在距学校250米范围内。若要提高从家到校的行程安全,这一发现大大缩小了焦点范围。我们相信研究结果有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反之,该项目也能作为一个重要激励,鼓励并主张骑行这种环境友好且健康的出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交通 城市 道路安全感知 上学的安全路线 骑行性城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