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画像石僧人骑象图辩误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秀慧
王雁华(绘图)
宋志刚(拓片)
《文物春秋》
2019年第2期66-72,共7页
近年来,涉及佛教早期传入中土图像的汉画论著,多将一些出自鲁南苏北地区的人物骑象图误释为"僧人骑象图"。图像上的人物多被发或戴尖顶帽,应为越人或胡人形象,且整体画面主要表现仙境、狩猎及武库场景,说明此类图像与佛教无涉。
关键词
汉画像石
僧人
骑象图
胡人
越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画像中的骑象图探讨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剑华
《长江文明》
2015年第2期64-90,共27页
汉代画像中,常见有'驯象图'与'骑象图'。对于这些画面中的驯象与骑象,曾有不同的解释,有的学者认为此类画面同北方早期佛像有关。其实中国自古就是产象之地,早在商周时期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有象群活动。两汉时期中...
汉代画像中,常见有'驯象图'与'骑象图'。对于这些画面中的驯象与骑象,曾有不同的解释,有的学者认为此类画面同北方早期佛像有关。其实中国自古就是产象之地,早在商周时期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有象群活动。两汉时期中原与蜀地仍然有象,因而汉代画像上常见有对象的描绘。汉代有着非常强烈的辟邪求吉、崇尚祥瑞的传统,所以汉代画像中常常有对众多祥禽瑞兽的描绘,如四灵、凤鸟、仙鹿、天马、吉羊、驯象等。显而易见,很多汉代画像中描绘驯象的画面,被赋予的主要是祥瑞的寓意。而以驯象与骑象来比喻或宣扬佛教的含义,则是比较模糊的。东汉之后,随着佛教传播日益广泛,此类含义才逐渐清晰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
骑象图
驯
象
图
瑞兽
升仙意识
佛教传播
美术考古
原文传递
试论唐代山水画的基本特征及其新变——从第217窟、第103窟的《化城喻品》到《胡人鼓乐骑象图》
被引量:
1
3
作者
于兰
《艺术学界》
2021年第2期232-259,共28页
莫高窟中描绘经变画《法华经之化城喻品》始于隋代,经初、中唐发展,至盛唐时期达到高峰,晚唐之后就较少看到。隋和初唐的《化城喻品》重在描绘取宝路途中所遭遇的艰难险阻,到盛唐时期,《化城喻品》既表现取宝路上的艰难不易,又更着意于...
莫高窟中描绘经变画《法华经之化城喻品》始于隋代,经初、中唐发展,至盛唐时期达到高峰,晚唐之后就较少看到。隋和初唐的《化城喻品》重在描绘取宝路途中所遭遇的艰难险阻,到盛唐时期,《化城喻品》既表现取宝路上的艰难不易,又更着意于渲染危岩山峦中的山青水秀,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盛唐早期和中期的第217窟和第103窟的经变画《化城喻品》承袭关系明显,而第103窟的经变画《化城喻品》与藏于日本正仓院的琵琶捍拨绘《胡人鼓乐骑象图》,在构图、布局、山水等方面,亦有诸多的相似处,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中可看到唐代山水画的基本特征、变化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城喻品》
《胡人鼓乐
骑象图
》
唐代山水画
基本特征
新变
原文传递
题名
汉画像石僧人骑象图辩误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秀慧
王雁华(绘图)
宋志刚(拓片)
机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
不详
出处
《文物春秋》
2019年第2期66-72,共7页
文摘
近年来,涉及佛教早期传入中土图像的汉画论著,多将一些出自鲁南苏北地区的人物骑象图误释为"僧人骑象图"。图像上的人物多被发或戴尖顶帽,应为越人或胡人形象,且整体画面主要表现仙境、狩猎及武库场景,说明此类图像与佛教无涉。
关键词
汉画像石
僧人
骑象图
胡人
越人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画像中的骑象图探讨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剑华
机构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处
《长江文明》
2015年第2期64-90,共27页
文摘
汉代画像中,常见有'驯象图'与'骑象图'。对于这些画面中的驯象与骑象,曾有不同的解释,有的学者认为此类画面同北方早期佛像有关。其实中国自古就是产象之地,早在商周时期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有象群活动。两汉时期中原与蜀地仍然有象,因而汉代画像上常见有对象的描绘。汉代有着非常强烈的辟邪求吉、崇尚祥瑞的传统,所以汉代画像中常常有对众多祥禽瑞兽的描绘,如四灵、凤鸟、仙鹿、天马、吉羊、驯象等。显而易见,很多汉代画像中描绘驯象的画面,被赋予的主要是祥瑞的寓意。而以驯象与骑象来比喻或宣扬佛教的含义,则是比较模糊的。东汉之后,随着佛教传播日益广泛,此类含义才逐渐清晰起来。
关键词
汉代画像
骑象图
驯
象
图
瑞兽
升仙意识
佛教传播
美术考古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唐代山水画的基本特征及其新变——从第217窟、第103窟的《化城喻品》到《胡人鼓乐骑象图》
被引量:
1
3
作者
于兰
机构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出处
《艺术学界》
2021年第2期232-259,共28页
文摘
莫高窟中描绘经变画《法华经之化城喻品》始于隋代,经初、中唐发展,至盛唐时期达到高峰,晚唐之后就较少看到。隋和初唐的《化城喻品》重在描绘取宝路途中所遭遇的艰难险阻,到盛唐时期,《化城喻品》既表现取宝路上的艰难不易,又更着意于渲染危岩山峦中的山青水秀,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盛唐早期和中期的第217窟和第103窟的经变画《化城喻品》承袭关系明显,而第103窟的经变画《化城喻品》与藏于日本正仓院的琵琶捍拨绘《胡人鼓乐骑象图》,在构图、布局、山水等方面,亦有诸多的相似处,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中可看到唐代山水画的基本特征、变化与发展。
关键词
《化城喻品》
《胡人鼓乐
骑象图
》
唐代山水画
基本特征
新变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J212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画像石僧人骑象图辩误
陈秀慧
王雁华(绘图)
宋志刚(拓片)
《文物春秋》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代画像中的骑象图探讨
黄剑华
《长江文明》
2015
1
原文传递
3
试论唐代山水画的基本特征及其新变——从第217窟、第103窟的《化城喻品》到《胡人鼓乐骑象图》
于兰
《艺术学界》
202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