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骨细胞相关因子在骨再建过程中表达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常新 侯志明 +2 位作者 柴田恭明 塚崎智雄 山口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4-165,169,共3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受体激动剂(RANK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在骨再建过程中的表达。方法用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建立骨折模型,用RT-PCR法对骨形成过程中TNF-α、 RANKL和TRAP的表达进行时程分析。结...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受体激动剂(RANK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在骨再建过程中的表达。方法用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建立骨折模型,用RT-PCR法对骨形成过程中TNF-α、 RANKL和TRAP的表达进行时程分析。结果骨折后TNF-α、RANKL、TRAP的表达均上调,但峰值在不同的时间点出现。TNF-α在骨折后2 d达峰值,BANKL的峰值出现在骨折5 d后,而TRAP的表达在骨折后10 d达到峰值。结论骨的再建也有破骨细胞相关因子的参与,它有赖于成骨和破骨的精确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核因子-kB受体激动剂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骨再建
下载PDF
骨短距蛋白与骨再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崔伟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07-310,共4页
骨再建是一种骨自身调节过程,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两部分。随着基础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骨再建的研究方法在日趋复杂化的同时也更趋于完善。当前骨再建的研究已达到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重点之一是研究由骨组织自身产生的,在... 骨再建是一种骨自身调节过程,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两部分。随着基础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骨再建的研究方法在日趋复杂化的同时也更趋于完善。当前骨再建的研究已达到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重点之一是研究由骨组织自身产生的,在骨微小环境中对骨再建起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因为这些由骨组织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仅在骨组织内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蛋白 骨再建
下载PDF
骨再建局部调节因子与骨质疏松 被引量:14
3
作者 孙磊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1999年第2期52-57,共6页
骨质疏松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患,其发病机理与骨再建局部调节因子的改变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局部调节因子与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表明,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等促进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细胞因子增多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密切相... 骨质疏松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患,其发病机理与骨再建局部调节因子的改变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局部调节因子与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表明,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等促进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细胞因子增多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而转化生长因子-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的缺乏是老年性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 细胞因子 生长因子 骨再建
下载PDF
应用破骨细胞-颅骨联合培养体系研究先天性成骨不全的骨再建过程
4
作者 张浩 钟招明 +3 位作者 袁凯 陈国仙 李郅涵 陈建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2-445,共4页
目的采用先天性成骨不全(OI)小鼠,oim/oim为动物模型,应用破骨细胞-颅骨联合培养体系研究OB和OC两种细胞在OI骨再建过程中的功能改变和相互作用。方法实验采用小鼠颅骨(CAL)组织培养,实验设两组:WTCAL-WTOC组:联合培养对照组颅(WTCAL)... 目的采用先天性成骨不全(OI)小鼠,oim/oim为动物模型,应用破骨细胞-颅骨联合培养体系研究OB和OC两种细胞在OI骨再建过程中的功能改变和相互作用。方法实验采用小鼠颅骨(CAL)组织培养,实验设两组:WTCAL-WTOC组:联合培养对照组颅(WTCAL)与对照破骨细胞(WTOC);OICAL-OIOC组:联合培养OI颅骨(OICAL)与OI破骨细胞(OIOC)。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TRAP识别破骨细胞,AL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识别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吸收活性为骨吸收陷窝占颅骨表面百分比。单位OC吸收面积为总骨吸收陷窝除以破骨细胞数。结果于7d,OICAL-OIOC组破骨细胞数低于WTCAL-WTOC组;OICAL-OIOC组的OC/OB比例低WTCAL-WTOC组;OICAL-OIOC组单位破骨细胞吸收能力高于WTCAL-WTOC组。结论 OI的小鼠模型骨再建中骨量丢失一方面由于其成骨细胞功能异常,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其破骨细胞的代偿性功能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骨再建 先天性成不良 细胞-颅联合培养模型
下载PDF
破骨细胞及其功能的局部调控 被引量:5
5
作者 金小岚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1998年第2期61-64,共4页
破骨细胞及其功能的局部调控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100730)金小岚综述孟迅吾审校摘要:综述了参与破骨细胞形成和影响其功能状态的局部因子,以及破骨细胞骨吸收过程中的一些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影响破骨细胞功能的局部因子有... 破骨细胞及其功能的局部调控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100730)金小岚综述孟迅吾审校摘要:综述了参与破骨细胞形成和影响其功能状态的局部因子,以及破骨细胞骨吸收过程中的一些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影响破骨细胞功能的局部因子有两类:其中,集落刺激因子(CS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吸收 骨再建 质疏松 病理 治疗
下载PDF
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6
作者 马中书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02年第12期10-11,共2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骨质疏松已成为危害中老年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美国每年约有160万人因此而骨折,耗资10亿美元以上.在亚洲,60岁以上的妇女有50%左右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男性骨质疏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有效地治疗骨...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骨质疏松已成为危害中老年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美国每年约有160万人因此而骨折,耗资10亿美元以上.在亚洲,60岁以上的妇女有50%左右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男性骨质疏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预防由此而造成的骨折,已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骨质疏松的机制可能与骨形成和骨吸收平衡失调有关,故可采取抑制骨吸收和(或)刺激骨形成的办法来增加骨量,延缓和阻止骨质疏松的发生.常用的骨吸收抑制剂有雌激素、降钙素、二膦酸盐、异丙氧黄酮等,骨形成刺激剂包括活性维生素D、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等,现分别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 不同程度 形成 常见病 多发病 钙剂治疗 吸收 降钙素 双膦酸盐 细胞 丢失 骨再建
下载PDF
稀土离子对体外兔成熟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金超 许善锦 +1 位作者 王夔 于世凤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1767-1771,共5页
用在骨片上培养日本大耳白兔破骨细胞评价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功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稀土离子(Ln^(3+))的影响,为定量评价破骨细胞活性,用显微摄影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骨吸收造成的陷窝数目及表面积,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的钙... 用在骨片上培养日本大耳白兔破骨细胞评价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功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稀土离子(Ln^(3+))的影响,为定量评价破骨细胞活性,用显微摄影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骨吸收造成的陷窝数目及表面积,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的钙.另外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吸收陷窝的形态.结果表明浓度为1.00×10^(-5),1.00×10^(-6)和1.00×10^(-7)mol/L的La^(3+),Sm~(3+_和Er^(3+)及1.00×10^(-5)和l.00×10^(-6)mol/L的Nd^(3+),Gd^(3+)和Dy^(3+)均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P<0.01),而且骨吸收陷窝数目及表面积呈对Ln^(3+)浓度依赖性的减少.但是,当浓度降低到La^(3+),Sm^(3+)和Er^(3+)为1.00×10^(-8)mol/L见和Nd^(3+),Gd^(3+)和Dy^(3+)为1.00×10^(-7)mol/L时,陷窝数及表面积转而增多,表现为提高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P<0.01).当Nd^(3+),Gd^(3+)和Dy^(3+)的浓度进一步降低为1.00×10^(-8)mol/L时,对该功能无显著影响(P>0.05).所得结果提示稀土离子Ln^(3+)对体外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影响呈依赖浓度的两面性,也与稀土物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离子 细胞 质吸收 骨再建 生物化学
原文传递
Paget’s骨病伴皮肤蕈样霉菌病一例报告
8
作者 卓勤俭 王瑞明 +4 位作者 苏小芳 孟彩云 郑恂 段京明 况成国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3-454,共2页
Paget’s骨病(Paget’s disease of bone,PDB),又称畸形性骨炎,系原因不明骨吸收增加的慢性、局限性骨骼病变。可致骨再建异常,新形成不正常骨质增加,局部骨膨大、疏松、血管增多,易畸形和骨折。本病国内少见,伴发皮肤蕈样霉... Paget’s骨病(Paget’s disease of bone,PDB),又称畸形性骨炎,系原因不明骨吸收增加的慢性、局限性骨骼病变。可致骨再建异常,新形成不正常骨质增加,局部骨膨大、疏松、血管增多,易畸形和骨折。本病国内少见,伴发皮肤蕈样霉菌病(mycosis fungoides)更为罕见。本科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蕈样霉菌病 畸形性 原因不明 骼病变 血管增多 吸收 骨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