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种植体周围骨改建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星星 孙丽娟 +4 位作者 王悦 丁锋 刘向东 张思佳 宋应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分析牙槽嵴严重萎缩患者在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种植体周围骨改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患者41例,根据剩余牙槽骨高度(RBH)分为A组(2<RBH≤4 mm,20例)和B组(4<RBH≤6 mm,21例)。术后1年和3年,用影像学测量技术比较2... 目的:分析牙槽嵴严重萎缩患者在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种植体周围骨改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患者41例,根据剩余牙槽骨高度(RBH)分为A组(2<RBH≤4 mm,20例)和B组(4<RBH≤6 mm,21例)。术后1年和3年,用影像学测量技术比较2组种植体周围的骨改建情况,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术后1、3年时,A组的垂直骨增量(VBG)均高于B组(P<0.05);术后3年时VBG与种植体长度(IL)呈正相关(r=0.284,P<0.05),与RBH呈负相关(r=-0.409,P<0.05);方程:术后3年VBG=0.836 IL-1.074 RBH-0.424。结论:RBH和IL是VBG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上颌窦底提升 剩余牙槽高度 垂直增量
下载PDF
骨凿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临床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邵健 慕童 +4 位作者 冷娜 张鑫 李欣 张鸿鹏 李昀生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19-224,共6页
目的:探讨在垂直骨高度不足的上颌骨后部缺牙区,采用骨凿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手术植骨与无植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的患者40名,随机分为植骨组(种植体植入前添加骨移植材料)和无植骨组(种植体植入前不添... 目的:探讨在垂直骨高度不足的上颌骨后部缺牙区,采用骨凿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手术植骨与无植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的患者40名,随机分为植骨组(种植体植入前添加骨移植材料)和无植骨组(种植体植入前不添加骨移植材料)(n=20),术后6、12、24、36个月复查,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对种植体存留率、边缘骨吸收及窦底提升后新骨形成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患者上颌窦底提升术后3年,两组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平均边缘骨吸收植骨组和无植骨组分别为(1.08±0.77)mm、(1.06±0.10)mm(P>0.05),上颌窦内骨获得量分别为(3.01±0.83)mm、(2.76±0.68)mm(P>0.05)。6、12、24个月时,两组间的边缘骨吸收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颌窦内骨获得量6、12个月植骨组高于无植骨组(P<0.05),24个月植骨组和无植骨组分别为(3.13±0.81)mm、(2.71±0.70)mm(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上颌窦底骨获得量与剩余牙槽嵴高度无相关性(-0.414),而与上颌窦高度有显著相关性(0.506)。结论:植骨与否对上颌窦底提升远期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上颌窦底提升
下载PDF
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国芬 谭包生 +2 位作者 单志钢 耿威 罗晨晨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探讨上颌后牙区采用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植骨与不植骨同期种植的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共完成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种植修复病例91例,男35例,女56例,随机分为2组,植骨组47例,植入57颗种植体;不植骨组44例,植入种植体51... 目的:探讨上颌后牙区采用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植骨与不植骨同期种植的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共完成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种植修复病例91例,男35例,女56例,随机分为2组,植骨组47例,植入57颗种植体;不植骨组44例,植入种植体51颗,共植入108颗种植体。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为5~11mm,提升幅度为2~6mm。平均随访56.8个月。35例患者(41颗种植体)于后期随访中行锥形束CT(CBCT)和根尖片,观察种植体新骨形成量和种植体突出窦底高度,应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植骨组7颗种植体脱落,存留率为87.7%;不植骨组3颗种植体脱落,存留率为94.1%。CBCT扫描显示,提升幅度为2~4mm时,植骨组新骨形成高度为(2.7±1.3)mm,不植骨组为(2.4±1.5)mm,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提升幅度为4~6mm时,植骨组新骨形成高度为(3.5±1.3)mm,不植骨组为(1.3±0.4)mm,植骨组比不植骨组新骨形成高度显著增加。结论:在上颌后牙缺失区采用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是安全可行的,植骨材料对于促进新骨形成并非必须,然而提升幅度较大时,植骨能获得更多的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上颌窦底提升 存留率 形成 锥形束CT
下载PDF
骨凿冲顶式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在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游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3期65-67,共3页
目的分析骨凿冲顶式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在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6例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骨凿冲顶式上颌窦底内提升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种植体成功留存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后剩... 目的分析骨凿冲顶式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在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6例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骨凿冲顶式上颌窦底内提升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种植体成功留存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后剩余骨高度(RBH)、上颌窦底提升高度(SLH)、上颌窦内移植物吸收高度(GR)、上颌窦宽度(SW)及种植体根尖上骨高度(BHA)。结果治疗后,RBH(7.89±1.72)mm高于治疗前的(2.73±0.65)mm,SLH(4.85±1.62)mm及GR(1.45±0.16)mm低于治疗前的(1.93±0.28)、(1.93±0.2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HA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SW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例患者共58枚种植体,57枚种植体成功存留,存留率为98.3%;其中2例患者发生上颌窦黏膜穿孔,1例患者发生种植体松动,并发症发生率为8.3%。结论骨凿冲顶式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在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手术创伤小、术后反应轻、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顶上颌窦底提升 上颌后牙区高度不足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冲压法经牙槽突上颌窦底提升的手术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5
作者 李静 吴祥作 方仙凤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8期1556-1559,共4页
目的探讨冲压法经牙槽突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的成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94例行冲压法经牙槽突上颌窦底提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骨替代材料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植入骨材料,对照组44... 目的探讨冲压法经牙槽突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的成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94例行冲压法经牙槽突上颌窦底提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骨替代材料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植入骨材料,对照组44例不植入骨材料。采用16排螺旋CT(Optima CT540)比较两组术后1年、3年的骨改建情况,并根据患者种植术后3年时的垂直骨增量情况分为优良组(n=87)和非优良组(n=7),采用广义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冲压法经牙槽突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成骨效果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1年、3年,观察组根尖骨高度、垂直骨增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组患者的黏膜厚度、植骨病例数、种植体长度均厚于/多于/长于非优良组,剩余牙槽骨高度低于非优良组,上颌窦宽度窄于非优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性别、年龄、牙位、骨密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剩余牙槽骨高度>4 mm、上颌窦宽度较宽、黏膜厚度较薄、未植骨、种植体长度≤8 cm是术后3年影响垂直骨增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植入骨材料在冲顶法上颌窦底提升术促进成骨方面的效果更佳,是解决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高度不足的有效方法。是否使用骨替代材料、上颌窦黏膜状态、上颌窦宽度、剩余牙槽骨高度是垂直骨增量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经牙槽突上颌窦底提升 边缘吸收 垂直增量 替代材料
下载PDF
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用于上后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不足5mm时种植修复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任帅 宋应亮 +5 位作者 魏洪波 张思佳 谭乃文 周宇超 刘向伟 赵雯雯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目的评估上后牙区牙缺失后剩余牙槽骨高度不足5 mm时运用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进行种植修复是否安全可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行种植修复的上颌后牙区缺牙后牙槽嵴严重萎缩(剩余牙槽骨高度不... 目的评估上后牙区牙缺失后剩余牙槽骨高度不足5 mm时运用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进行种植修复是否安全可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行种植修复的上颌后牙区缺牙后牙槽嵴严重萎缩(剩余牙槽骨高度不足5 mm)病例26例,均采用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植入植骨材料并同期植入种植体,收集患者影像学资料并测量种植体周软组织指数,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测量术后及最终修复体戴入1年后随访时的边缘骨水平、根尖骨高度及软组织指数并进行分析。结果共35颗种植体纳入本研究,边缘骨吸收为(1.21±0.40)mm,术后根尖骨高度为(1.33±0.52)mm,随访时根尖骨高度为(1.20±0.52)mm,随访时根尖骨高度较种植体植入后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35颗种植体的改良菌斑指数(mPLI)为1.46±0.78,改良出血指数(mSBI)为1.26±0.74。结论当上颌后牙区剩余牙槽骨高度不足5 mm时,可运用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植入种植体,其效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上颌窦底提升 剩余牙槽高度 边缘吸收 根尖高度
原文传递
牙槽骨严重吸收患者不同种植修复方式的修复效果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悦 郭振兴 +3 位作者 王蕾 丁锋 陈旭涛 宋应亮(指导)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03-208,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对牙槽骨严重吸收患者采用不同种植修复方式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因上颌后牙区牙列缺损、牙槽骨高度(RBH)≤5 mm需行骨凿式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及同期植骨、植入种植体且已完成冠修复的患者53例,共... 目的:对比分析对牙槽骨严重吸收患者采用不同种植修复方式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因上颌后牙区牙列缺损、牙槽骨高度(RBH)≤5 mm需行骨凿式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及同期植骨、植入种植体且已完成冠修复的患者53例,共植入种植体69枚,冠修复方式分别为粘结固位39枚,螺丝固位30枚。收集各患者术后即刻及戴牙后1、2、3年的影像学资料,测量其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高度及种植体根尖骨高度,记录各复查时间点种植体周围的牙周临床指标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其不同修复方式之间的效果。结果:螺丝固位组与粘结固位组在负载后1、2、3年时两组的近远中边缘、根尖骨吸收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牙周探诊深度相比,除舌侧远中位点为粘结固位组大于螺丝固位组(P<0.05)外,其余各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均在5以上(P>0.05)。结论:对于RBH≤5 mm的患者,采用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是可行的;若冠修复方式选择合适,无论是粘结固位还是螺丝固位均能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严重萎缩 骨凿式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 螺丝固位 粘结固位
下载PDF
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在剩余牙槽嵴高度小于5mm时植入体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任帅 宋应亮 +5 位作者 魏洪波 张思佳 谭乃文 周宇超 刘向伟 赵雯雯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294-296,共3页
目的:观察剩余牙槽骨高度小于5 mm时运用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植入体的稳定性。方法:应用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修复患者65例分为两组,A组:剩余牙槽嵴高度〈5 mm,B组:患者剩余牙槽嵴高度5-10mm。在种植体植入后及修复前分别... 目的:观察剩余牙槽骨高度小于5 mm时运用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植入体的稳定性。方法:应用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修复患者65例分为两组,A组:剩余牙槽嵴高度〈5 mm,B组:患者剩余牙槽嵴高度5-10mm。在种植体植入后及修复前分别测量种植体近中、远中、颊侧、舌侧的稳定系数,取平均值记录为该种植体的稳定系数,比较两组间种植体稳定系数在植入后和修复前有无差异。同时分析不同长度和直径的种植体在稳定性方面的差异。结果:A组植入种植体30枚(完成修复29枚),B组植入种植体54枚(完成修复54枚),A组种植体存留率为96.67%,B组为100.00%。A组的剩余牙槽嵴高度3.89±0.72 mm,B组为7.79±1.52 mm。A组种植体的稳定系数由种植体植入后的67.28±1.70增加到种植体修复前的76.31±2.22,B组种植体的稳定系数由种植体植入后的69.51±1.60增加到种植体修复前的76.65±2.49。8 mm与10 mm长的种植体在修复前的稳定性系数分别为76.75±2.71和76.51±2.37。直径4.1 mm与4.8 mm的种植体在修复前的稳定性系数分别为76.62±2.39和76.16±2.40。结论:上颌后牙缺失剩余牙槽骨高度〈5 mm时,运用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植入种植体的稳定性是可以预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上颌窦底提升 剩余牙槽高度 种植体稳定系数
原文传递
行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50例效果观察
9
作者 吴敏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19期2959-2962,共4页
目的:观察采用冲压法上颌窦地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治疗上颌后牙区失牙的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后牙区失牙且垂直骨量不足的患者共50例,局麻下给予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当天、术后2周、3个月、9个月对种植体拍摄根尖 X... 目的:观察采用冲压法上颌窦地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治疗上颌后牙区失牙的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后牙区失牙且垂直骨量不足的患者共50例,局麻下给予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当天、术后2周、3个月、9个月对种植体拍摄根尖 X 线片,观察骨结合情况。结果50例患者中2例(4%)患者发生上颌窦黏骨膜损伤,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后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5例(10.00%)患者种植体周围牙龈出现明显红肿,BOP(+),给予牙周基础治疗配合口腔卫生指导1周后症状消失。所有种植体的骨结合情况较好,随访未见松动或脱落。植入1年,种植体颈部骨吸收(0.9±0.3)mm。种植体周围骨质未见明显病理性吸收,影像学检查可见明显连续的上颌窦底影像。患者对修复体修复完成后的咀嚼、发音、美观、固位以及舒适度的满意度均为100%,49例患者对手术耐受满意,满意率98%。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能取得较为理想的修复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垂直高度 上颌 冲压 窦底提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