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殷墟甲骨刻辞中“于”的连词用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逢彬 杨蓉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6-77,共2页
不少名家认为殷墟甲骨刻辞中“于”字可以用为连词,其所举例句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司岁于协遘”实际应断为“司岁,于协遘”,“于”字充作介宾结构;第二类“蒸于主乙于后主乙”应断为“蒸于主乙,于后主乙(蒸)”,这类句子实际上是复句... 不少名家认为殷墟甲骨刻辞中“于”字可以用为连词,其所举例句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司岁于协遘”实际应断为“司岁,于协遘”,“于”字充作介宾结构;第二类“蒸于主乙于后主乙”应断为“蒸于主乙,于后主乙(蒸)”,这类句子实际上是复句;第三类“余其从多田于多白征盂方”因极为罕见,“多白”有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是误刻。由此观之,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证明“于”是连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甲骨刻 连词 复句 用法 "于"字 介宾结构 语法
下载PDF
甲骨刻辞中的文艺思想因素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正英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41,共6页
本文首次尝试探讨了殷商甲骨刻辞中的文艺思想因素问题。探讨分三个层面 :一是以带“伐”、“舞”、“奏”、“文”等字的辞条为例 ,考察了商朝人重视文化建设的浓厚尚文意识 ;二是通过考辨刻辞中孕育和记录的“占”、“谱”、“册”、... 本文首次尝试探讨了殷商甲骨刻辞中的文艺思想因素问题。探讨分三个层面 :一是以带“伐”、“舞”、“奏”、“文”等字的辞条为例 ,考察了商朝人重视文化建设的浓厚尚文意识 ;二是通过考辨刻辞中孕育和记录的“占”、“谱”、“册”、“祝”、“诰”等古代文体雏形 ,体认了商朝人已初具朦胧的文体意识 ;三是通过对刻辞字、句、篇的例释 ,确认了商朝人已具备较明晰的写作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刻 尚文意识 文体意识 写作意识 文艺思想因素
下载PDF
甲骨刻辞词性标注语料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3
作者 开金宇 刘永革 李欣 《殷都学刊》 2011年第2期32-34,共3页
使用计算机辅助甲骨学研究,建设甲骨刻辞词性标注语料库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现在还没有现成的甲骨刻辞词性标注语料库,因此,有必要设计和实现甲骨刻辞词性标注语料库系统。这个标注系统结合人工标注、机器标注和人工审核,循环... 使用计算机辅助甲骨学研究,建设甲骨刻辞词性标注语料库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现在还没有现成的甲骨刻辞词性标注语料库,因此,有必要设计和实现甲骨刻辞词性标注语料库系统。这个标注系统结合人工标注、机器标注和人工审核,循环作业,快速、高效地建设甲骨刻辞语料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刻辞词性标注语料库 机械分词 特征扫描 最大概率标注法
下载PDF
论殷墟甲骨刻辞中不能肯定存在连词 被引量:6
4
作者 杨逢彬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53,共6页
用定量考察、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殷墟甲骨刻辞中诸家认定为连词的各个词进行穷尽性研究。结论是:诸家认定的17个“连词”,除去重复计算的3个,余下的14个中,有12个不在句中起关联作用,因而不是连词;另外2个虽不能否认在句中起关联作用,但... 用定量考察、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殷墟甲骨刻辞中诸家认定为连词的各个词进行穷尽性研究。结论是:诸家认定的17个“连词”,除去重复计算的3个,余下的14个中,有12个不在句中起关联作用,因而不是连词;另外2个虽不能否认在句中起关联作用,但很可能是语义的关联而非语法的关联,因而不能确定是连词。总之,殷墟甲骨刻辞中目前尚不能肯定存在连词,词和词组可用连词以外的词来关联,或者不用词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词 殷墟甲骨刻 关联作用 语义 语法
下载PDF
殷墟甲骨刻辞与商代旅游史的建构 被引量:4
5
作者 常耀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96,共6页
前贤研究商代旅游,所据的史料大抵不出传世文献的范围,然传世文献中商代旅游史料甚为了了,所以,前贤修撰的中国旅游史中的殷商部分总是语焉不详。其实,要研究上古旅游,应该把收集史料的重点放在地下,研究商代旅游,应该以地下出土的甲骨... 前贤研究商代旅游,所据的史料大抵不出传世文献的范围,然传世文献中商代旅游史料甚为了了,所以,前贤修撰的中国旅游史中的殷商部分总是语焉不详。其实,要研究上古旅游,应该把收集史料的重点放在地下,研究商代旅游,应该以地下出土的甲骨刻辞为中心。据笔者调查,殷墟甲骨刻辞有旅游刻辞七千余片,完全可以借此修撰一部商代旅游专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刻 商代旅游 巡狩田猎
下载PDF
周原甲骨刻辞行款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宇信 《人文杂志》 1988年第3期68-74,共7页
周原出土甲骨刻辞虽然字数不多,但辞例、行款却较为复杂。有学者分析了它们的字型与孔型,有学者研究了它们的文法,也有学者从辞例、命令副词开首的句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如此等等。从不同方面对周原出土甲骨刻辞进行分析,对判定它们的... 周原出土甲骨刻辞虽然字数不多,但辞例、行款却较为复杂。有学者分析了它们的字型与孔型,有学者研究了它们的文法,也有学者从辞例、命令副词开首的句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如此等等。从不同方面对周原出土甲骨刻辞进行分析,对判定它们的用途和族属是有意义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刻 辞例 文法 字数 用途 副词 字型 命令 句子 中国文字
下载PDF
殷墟甲骨刻辞中“以”“比”非连词说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逢彬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95-97,共3页
殷墟甲骨刻辞中 ,“以”和“比”常位于两个相同成分之间 ,但它们不是连词 ,而是动词 ;因为它们的主语可以省略 ,它们的宾语可以前置 ,它们可受副词修饰。这项研究表明 。
关键词 骨刻 连词 动词 殷墟 "以" "比" 主语 前置宾语 古代汉语 语法 副词 语序
下载PDF
甲骨文考释与甲骨刻辞义位的归纳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晓鹏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47,共7页
甲骨刻辞义位归纳是在分析甲骨文字形,释读甲骨文字的基础上进行的,而甲骨文考释则以甲骨文造字表词和用字表词情况为重要根据。考察甲骨刻辞词义目的在于整理出刻辞词义系统,当立足义位, 从义位变体中归纳出义位,根据甲骨文献词义分布... 甲骨刻辞义位归纳是在分析甲骨文字形,释读甲骨文字的基础上进行的,而甲骨文考释则以甲骨文造字表词和用字表词情况为重要根据。考察甲骨刻辞词义目的在于整理出刻辞词义系统,当立足义位, 从义位变体中归纳出义位,根据甲骨文献词义分布对义位系统进行描写和解释。归并义位所依据的原则是概括-区分性的双面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考释 骨刻辞词义系统 义位 概括一区分性原则
下载PDF
西周甲骨刻辞与《周易》 被引量:3
9
作者 连劭名 《周易研究》 1999年第2期18-20,共3页
陕西省扶风县黄堆公社云塘大队齐家村出土的西周甲骨刻辞中,有些内容与《周易》有关。(H3[2]·1)是一版龟腹甲,上端刻有“思即于休命”、“思即于永冬(终)”。“休命”与“永终”相当于《易》学中的“两仪”,二者相合,就是... 陕西省扶风县黄堆公社云塘大队齐家村出土的西周甲骨刻辞中,有些内容与《周易》有关。(H3[2]·1)是一版龟腹甲,上端刻有“思即于休命”、“思即于永冬(终)”。“休命”与“永终”相当于《易》学中的“两仪”,二者相合,就是见于《礼记·曲礼》中的“假尔泰龟有常”。该版上的另外两条刻辞,内容同于《周易·讼》九四和九二。(T1[4]·1)是一块牛胛骨,上有一行刻辞,命辞占卜“有言”与“毋有言”,“有言”屡见于《周易》卦爻辞,都取象于坎卦。该版上的另外两条刻辞,内容近于《周易·讼》初六和六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刻 《周易》 《说文》 《易》学 《汉书·刑法志》 行为方式 尚书 《诗经·氓》 马王堆帛书 《国语·晋语》
下载PDF
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凤君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71,166,共6页
骨刻文是中国早期的一种文字,主要流行的时间距今约4600 3300年,是当时淮河流域、黄河流域和辽河流域发明创造并使用的文字。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两者的源流传承关系十分清楚:两者不但年代前后衔接、都以骨头为载体,而且骨刻文后... 骨刻文是中国早期的一种文字,主要流行的时间距今约4600 3300年,是当时淮河流域、黄河流域和辽河流域发明创造并使用的文字。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两者的源流传承关系十分清楚:两者不但年代前后衔接、都以骨头为载体,而且骨刻文后期的凿灼占卜刻辞和成行布局等都为甲骨文所继承。所以,甲骨文是骨刻文发展到晚期出现的成熟文字,也可视为骨刻文晚期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类型。甲骨文是商王室祭祀专用文字,又由贞人专门刻写完成,前后程序也规范有序,这一点可作研究释读骨刻文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刻 早期文字 源流传承
下载PDF
“刻文骨”与“骨刻文”之性质推断与价值蠡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先金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78,共7页
我国出土过很多甲骨,多是热卜类型,以致于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骨卜主要属于热卜类型。20世纪末以来,在山东省区域内发现了数量颇夥的龙山文化时期的"刻文骨",其用途与性质则应是龙山文化时期冷卜遗物,其骨刻文为冷卜之兆象而... 我国出土过很多甲骨,多是热卜类型,以致于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骨卜主要属于热卜类型。20世纪末以来,在山东省区域内发现了数量颇夥的龙山文化时期的"刻文骨",其用途与性质则应是龙山文化时期冷卜遗物,其骨刻文为冷卜之兆象而非古文字。理解了以上这一点,对于我们重估巫教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对于弥补龙山文化研究上一些"知识谱系"的不足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刻 冷卜 兆象
下载PDF
说商代甲骨刻辞中的“方伯”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坤鹏 《殷都学刊》 2018年第2期6-11,共6页
商代甲骨刻辞中的方伯是伯称谓的一种,从根本上讲,方伯与伯性质相同,均是与商人不同的异族邦伯。方伯之"方"指幅员方域之意,方伯具有一定的地域与规模。方伯多为商王朝日常统治所不及的异族群体,与殷商晚期已纳入王朝政制的&q... 商代甲骨刻辞中的方伯是伯称谓的一种,从根本上讲,方伯与伯性质相同,均是与商人不同的异族邦伯。方伯之"方"指幅员方域之意,方伯具有一定的地域与规模。方伯多为商王朝日常统治所不及的异族群体,与殷商晚期已纳入王朝政制的"多伯"不同。相关卜辞记载商与方伯之间举行享献、宴饮或揖拜等礼仪活动,应与方伯臣服礼有关。卜辞亦记载了商王朝征讨方伯乃至杀方伯祭祖等事,反映了商王朝与方伯之间的对立。后世礼书所记的方伯之制,多为学者所拟设,可略分为"二伯—州伯"系统与"四岳—十二牧"系统。其方伯乃王朝所设置的五官之长及诸侯之长,与甲骨所记内容并不能简单地比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伯 殷商 骨刻
下载PDF
中国早期文字骨刻文的释读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凤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0-124,共5页
大汶口文化晚期至商代中期的骨刻文,说明骨刻文是中国早期的一种文字。根据田野考古的调查,结合科学测试结果,可以确定骨刻文距今约33004600年,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目前已发现近3000个字符,其字体造型可分为写实物象型、主干分枝型和... 大汶口文化晚期至商代中期的骨刻文,说明骨刻文是中国早期的一种文字。根据田野考古的调查,结合科学测试结果,可以确定骨刻文距今约33004600年,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目前已发现近3000个字符,其字体造型可分为写实物象型、主干分枝型和中心圆型或近似圆型三大类。释读骨刻文的方法主要有:考古类比直读图像解形法、历史考据法、指事组合破译法、与甲骨文金文比较顺读法、与彝文比较释读法五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刻 早期文字 释读方法
下载PDF
殷墟甲骨刻辞文例二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彦民 《殷都学刊》 2004年第3期1-4,25,共5页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position rule of two kinds of inscriptions on bones.In Dui Zhen inscriptions, the positive questions are on the right side and the negative questions are on the left side. In Jia qiao inscript...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position rule of two kinds of inscriptions on bones.In Dui Zhen inscriptions, the positive questions are on the right side and the negative questions are on the left side. In Jia qiao inscriptions, the words on the right side are about "somebody" or "somebody gives something" while the left side is empty. If it needs somethingwritten on the left side, the words are always quite simple. From this point, we can see that the ancient in Shang Dynasty appreciated the right side. This discovery will give a great helpto the work on the inscriptions on bones in Shang Dyn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刻 对贞卜辞 甲桥
下载PDF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字形校订(一) 被引量:1
15
作者 洪飏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83-86,共4页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是一部以甲骨文字的形体为线索、将散见的有关辞条以类相从、一一系联归并的大型甲骨工具书,对于认识和掌握甲骨文的形体以及对有关卜辞内容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有不足,主要表现在字形的摹写和辞例释...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是一部以甲骨文字的形体为线索、将散见的有关辞条以类相从、一一系联归并的大型甲骨工具书,对于认识和掌握甲骨文的形体以及对有关卜辞内容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有不足,主要表现在字形的摹写和辞例释读方面,我们仅就字形部分加以校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 字形 校订
下载PDF
河北邢台南小汪西周甲骨刻辞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连劭名 《文物春秋》 1997年第2期28-29,共2页
河北邢台南小汪西周甲骨刻辞考连劭名河北邢台南小汪发现的西周甲骨刻辞,根据王宇信先生的释文:其事:皇,陟四白牝。召卜曰:已。①这条刻辞对于研究周代占卜与祭祀,都很有意义,现考释如下:一、“其事”。古代占卜时有“事”与“... 河北邢台南小汪西周甲骨刻辞考连劭名河北邢台南小汪发现的西周甲骨刻辞,根据王宇信先生的释文:其事:皇,陟四白牝。召卜曰:已。①这条刻辞对于研究周代占卜与祭祀,都很有意义,现考释如下:一、“其事”。古代占卜时有“事”与“志”的区别,相当于哲学上所说的内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刻 “志” 邢台 占卜者 《史记·五帝本纪》 易学史 占卜术 左传 《国语·晋语》 “已”
下载PDF
近百年来甲骨刻辞句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邵琳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7-39,共3页
与文字考释、词义研究相比,甲骨刻辞的句法研究最初处于附庸地位。20世纪20年代以来,学者们才开始将目光转移过来,句法研究渐多。从对句法系统、语序、句类、句型和句式、省略专题五个方面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找到继续... 与文字考释、词义研究相比,甲骨刻辞的句法研究最初处于附庸地位。20世纪20年代以来,学者们才开始将目光转移过来,句法研究渐多。从对句法系统、语序、句类、句型和句式、省略专题五个方面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找到继续探讨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20年代 骨刻 句法研究
下载PDF
从甲骨刻辞看商代的军事特色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祥军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58-61,共4页
从出土的甲骨刻辞可以看出,商代的军事已经具有了较完整的系统性,体现出初步的军事理论,在军情的观察与传递、战争的兵种设置及对战争策略的使用等方面,都已非常成熟,同时商代的战争规模也较大,这几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商代军事的主要特色。
关键词 骨刻 商代 军事特色
下载PDF
论甲骨刻辞中的宾语位置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险峰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7年第2期56-57,共2页
汉藏语系有四个主要的语族:汉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汉语、侗台语、苗瑶语之间有好些等同的特点,最明显的是宾语在谓语动词后;这跟藏缅语族的宾语在动词谓语前正好相反。而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殷商时代的语言,作为汉语... 汉藏语系有四个主要的语族:汉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汉语、侗台语、苗瑶语之间有好些等同的特点,最明显的是宾语在谓语动词后;这跟藏缅语族的宾语在动词谓语前正好相反。而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殷商时代的语言,作为汉语的古老形式,是否更多地保留了汉藏共同语的遗迹,单从甲骨文语序上似乎很难确定。杨树达先生《甲文种之先置斌辞》、陈梦家先生《殷虚卜辞综述》认为甲骨文宾语前置是自由的,可以有标志,也可以没有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语位置 骨刻 藏缅语族 汉藏语系 谓语动词 动词谓语 宾语前置
下载PDF
甲骨刻辞的形式美
20
作者 曹兆兰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6-101,共6页
甲骨槽穴往往形状整齐,排列规则,显示出时人对槽穴形态形式美的追求。甲骨刻辞的排列大多具有整齐、对称、错综之美,有重句复沓、类似序曲、正歌、副歌、尾声、联曲的多种组合形式。甲骨刻辞有时采用省略、虚词等多种手段来调节以形成... 甲骨槽穴往往形状整齐,排列规则,显示出时人对槽穴形态形式美的追求。甲骨刻辞的排列大多具有整齐、对称、错综之美,有重句复沓、类似序曲、正歌、副歌、尾声、联曲的多种组合形式。甲骨刻辞有时采用省略、虚词等多种手段来调节以形成整齐句式。甲骨刻辞形式与八卦思维方式之间有密切联系的痕迹,甲骨刻辞准备了向《诗经》章法结构转化的形式条件,准备了向《诗经》整齐句式转化的调节手段。总之,甲骨刻辞为《诗经》的产生准备了多种形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刻 形式 槽穴 排列 组合 句式 八卦 诗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