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自体骨椎间打压植骨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唐勇 叶记超 +1 位作者 胡旭民 沈慧勇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9期664-667,共4页
背景:使用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rhBMP-2)联合自体骨植入治疗骨缺损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而椎间植骨中rhBMP-2使用量与临床效果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目的:评价rhBMP-2联合自体... 背景:使用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rhBMP-2)联合自体骨植入治疗骨缺损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而椎间植骨中rhBMP-2使用量与临床效果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目的:评价rhBMP-2联合自体骨椎间打压植骨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因腰腿痛接受腰椎融合术的60例≤65岁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自体骨组、rhBMP-2(1 mg/椎间)联合自体骨组、rhBMP-2(2 mg/椎间)联合自体骨组;常规行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后路椎间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融合节段为1~2个椎间隙;其中单纯自体骨组共26个椎间隙;rhBMP-2(1 mg/椎间)联合自体骨组共27个椎间隙;rhBMP-2(2mg/椎间)联合自体骨组共26个椎间隙。临床疗效评价包含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影像学评价腰椎正侧位和动力位片;CT矢状位重建,观察上下终板间连续性骨小梁,横断面观察有无椎管游离骨粒、异位骨化。术后随访2年。结果结果:60例患者均完成随访,3组疾病组成、融合节段、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总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未出现深部感染;2例出现伤口浅表感染(单纯自体骨组和2 mgrh BMP-2联合自体骨组各1例)。无内固定失败。未见椎管内游离骨粒脱出及异位骨化。术后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3组末次随访融合率比较,仅2 mg rhBMP-2组与单纯自体骨组及1 mg rhBMP-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结论:椎间融合使用自体骨联合2 mg rhBMP-2,可获得良好的融合效果,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一2 腰椎融合术 椎弓根钉内固定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椎体内植骨经伤椎后路置钉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胡磊 丁伟 +1 位作者 余俊 李杰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37-742,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对后路伤椎置钉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64例A型胸腰段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对后路伤椎置钉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64例A型胸腰段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2例(行后路伤椎置钉复位内固定+同种异体松质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48.2±11.2)岁。受伤节段:T11 2例,T12 4例,L1 9例,L2 7例,L1 7例,L4 3例。研究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rhBMP-2与同种异体松质骨混合植入),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50.7±11.4)岁。受伤节段:T..2例,T12 4例,L1 8例,L2 8例,L3 7例,L4 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伤椎恢复情况、Lane—Sandhu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Cobb角[(6.3±1.1)°]显著小于对照组[(10.0±2.4)°](P〈0.05),而伤椎前缘高度[(89.2±2.1)%]显著高于对照组[(84.5-4-3.8)%](P〈0.05),且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Cobb丢失角[(2.0±0.7)°、伤椎前缘丢失高度[(3.2±1.0)%]均小于对照组[(5.6±1.7)°、(6.8±2.4)%](P〈0.05)°研究组骨折Lane—Sandhu评分[(8.9±0.8)分]和骨折愈合时间[(6.9±0.9)个月]均优于对照组[(6.8±0.8)分、(8.4±1.6)个月](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低于对照组(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后路伤椎置钉椎弓根内固定椎体内植骨比较,后路伤椎置钉椎弓根内固定椎体内植骨联合rhBMP-2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可恢复椎体稳定性,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胸椎 腰椎 骨形态发生蛋白一2 移植
原文传递
微小RNA-27a靶向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激素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光辉 李月白 +5 位作者 李明 谷晨熙 宋石 单杰 赵国强 王义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110-3112,共3页
目的检测微小RNA(miRNA,miR)-27a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40只大鼠BMSCs,随机分4组,正常对照组:细胞不作特殊处理;模型... 目的检测微小RNA(miRNA,miR)-27a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40只大鼠BMSCs,随机分4组,正常对照组:细胞不作特殊处理;模型组:细胞给予1×10-7mol/L地塞米松;无关序列组:将无关序列基因电转入细胞,给予1×10 -7mol/L地塞米松;实验组:将具有双向靶向作用的miR-27a电转入细胞,给予1×10-7mol/L地塞米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测定PPAR-γ和BMP-2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处理细胞7d时,实验组细胞中PPAR-γmRNA的相对表达量(1.203±0.111)较模型组(1.877±0.225)、无关序列组(1.913±0.195)明显降低(P〈0.05),近似于正常组(1.000)且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胞中BMP-2mRNA的相对表达量(0.832±0.105)较模型组(0.455±0.051)、无关序列组(0.422±0.038)明显升高(P〈0.05),近似于正常组(1.000)且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7a能够有效抑制PPAR-γ表达,维持BMP-2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坏死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 骨形态发生蛋白一2
原文传递
同种异体骨混合自体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胫骨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俊文 程文俊 +2 位作者 张青松 刘伟军 勘武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4-396,共3页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混合自体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一2(BMP-2)修复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同种异体骨混合自体骨复合BMP_2修复胫骨骨缺损17例,其中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硬化骨去除后骨缺损11例,感染性骨折不愈合去除感染骨后骨缺...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混合自体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一2(BMP-2)修复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同种异体骨混合自体骨复合BMP_2修复胫骨骨缺损17例,其中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硬化骨去除后骨缺损11例,感染性骨折不愈合去除感染骨后骨缺损6例,均采用植骨结合髓内、外固定治疗,术后1、3、6个月、1年复查x线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并采用Johner—Wruhs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4个月(10—38个月)。骨缺损均得以修复,骨折愈合,无感染复发,创面均闭合。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为94%。结论同种异体骨混合自体骨复合BMP一2所构成的“三合一”植骨模式,在修复胫骨骨缺损中来源广泛、成骨可靠、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 自体 骨形态发生蛋白一2 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