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后路全内窥镜在骨性压迫致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术中的初步应用(附2例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良生 谷旸 +4 位作者 芮钢 胡宝山 林山 孙乃坤 王中塘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8年第6期343-349,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全内窥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FECD)在合并骨性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例骨性压迫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经皮PFECD微创治疗,仅处理单个节段。评估患者手术前后颈椎前...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全内窥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FECD)在合并骨性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例骨性压迫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经皮PFECD微创治疗,仅处理单个节段。评估患者手术前后颈椎前凸Cobb角、颈椎活动度、椎间隙高度、上肢与颈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颈椎障碍指数(NDI)等疗效指标。结果患者术后VAS评分、JOA评分和N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4个月均重返工作岗位;术后1年改良MacNab标准优1例、良1例,颈椎活动度、椎间隙高度相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前凸曲度显著改善,1例患者仍残留轴性疼痛。结论作为脊柱微创术式,经皮后路全内窥镜技术治疗骨性压迫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短期疗效满意,技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 椎间盘移位 骨性压迫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内窥镜检查 外科手术 微创
下载PDF
显微镜下前路减压置入椎间融合器修复骨性压迫型退行性颈椎病 被引量:5
2
作者 沃金 袁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621-3627,共7页
背景: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经典方式,但狭窄的手术视野,导致骨性致压物的去除较为困难,容易出现减压不彻底的情况,影响疗效。脊柱显微镜因高倍放大术中视野的功能,使椎间融合时具有独特的优势。目的:分析比... 背景: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经典方式,但狭窄的手术视野,导致骨性致压物的去除较为困难,容易出现减压不彻底的情况,影响疗效。脊柱显微镜因高倍放大术中视野的功能,使椎间融合时具有独特的优势。目的:分析比较显微镜辅助下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microsurgery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MACDF)与传统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骨性压迫型颈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评估脊柱显微镜应用于颈椎前路置入椎间融合器的优越性。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选取41例患者纳入研究,MACDF组24例,ACDF组17例。影像学评估采用颈椎CT测量患者颈椎椎管内的骨性致压物,计算患者椎管占有率。神经功能评估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善率,对患者融合前、融合后1周,3个月,6个月及1年随访时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同时对2组的椎间融合切口长度、椎间融合中出血量、融合后引流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变节段、融合前JOA评分及椎管占有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与ACDF组相比,MACDF组的融合后椎管占有率显著降低,融合后1周,3个月,6个月及1年随访时JOA评分及改善率显著升高,切口长度、融合中出血量与融合后引流量显著减少义(P<0.05);(3)MACDF组,吞咽困难2例(8%)。ACDF组吞咽困难2例(12%),声音嘶哑1例(6%),局部皮肤血肿2例(12%),且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结果提示,相较于ACDF,MACDF减压更为彻底、止血更为精确、椎间融合器融合切口小、融合器融合后功能恢复更好,符合脊柱外科微创的治疗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颈椎 外科手术 微创 组织工程 融合 融合器 显微外科手术 脊柱显微镜 脊髓压迫 骨性压迫 减压 前路减压融合
下载PDF
后路环形减压治疗脊髓前方骨性压迫的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野 陈晶 +3 位作者 武云涛 刘景臣 刘宇龙 朱庆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84-786,共3页
后纵韧带骨化或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胸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式近年发生了巨大变化.胸段脊柱手术为脊柱外科医师所熟悉的入路是后正中入路,但由于有时骨化组织较大,仅从一侧进入不能全部切除.因此,我们尝试应用后正中入路,从双侧进入,将压迫... 后纵韧带骨化或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胸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式近年发生了巨大变化.胸段脊柱手术为脊柱外科医师所熟悉的入路是后正中入路,但由于有时骨化组织较大,仅从一侧进入不能全部切除.因此,我们尝试应用后正中入路,从双侧进入,将压迫胸脊髓的骨化组织切除,达到环形减压,以治疗胸椎管狭窄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管狭窄症 骨性压迫 减压治疗 环形减压 胸脊髓 临床经验 后正中入路 前方
原文传递
自体压迫性骨间背侧神经麻痹
4
作者 勾文庆 牟光旭 +1 位作者 赵书辉 李勤 《中国罕少疾病杂志》 1999年第3期67-67,共1页
骨间背侧神经麻痹临床较常见,但由自体压迫引起者少见。现将我们发现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自体压迫间背侧神经麻痹 诊断 治疗 病理
下载PDF
胸廓出口综合征伴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性脊髓空洞症1例报道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华利 张子峰 +2 位作者 肖涟波 黄正 聂智兴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3年第6期452-453,共2页
胸廓出口综合征(TOS)指臂丛神经和锁骨下血管在左右第1肋骨所包围的胸出口处遭受压迫引起的综合征,包括骨性压迫(如颈肋、第1肋骨和锁骨)和肌性压迫(如前斜角肌、中斜角肌、锁骨下肌、胸小肌等)Ⅲ,在骨科临床中较为常见;小脑... 胸廓出口综合征(TOS)指臂丛神经和锁骨下血管在左右第1肋骨所包围的胸出口处遭受压迫引起的综合征,包括骨性压迫(如颈肋、第1肋骨和锁骨)和肌性压迫(如前斜角肌、中斜角肌、锁骨下肌、胸小肌等)Ⅲ,在骨科临床中较为常见;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也称Chiari畸形,是一种以小脑扁桃体向下疝入枕骨大孔为特征的先天性畸形,其常见并发症为脊髓空洞症。我院近期收治1例罕见的双侧胸廓出口综合征伴I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性脊髓空洞症病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胸廓出口综合征 脊髓空洞症 畸形 Chiari畸形 下血管 骨性压迫 第1肋
下载PDF
指骨压迫性缺损:一种Bunnell滑车重建术后的并发症
6
作者 田光磊 田文 +3 位作者 陈山林 李忠哲 朱谨 王澍寰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报告Bunnell滑车重建术后滑车下指骨可有凹陷形缺损。方法9例12指共重建滑车(Bunnell方法)16个:A_2滑车11个,A_3滑车1个,A_4滑车4个。术后随访4~55个月,平均25.22个月;观察重建滑车功能,记录手指关节主动屈、伸运动,拍摄X线平片观... 目的报告Bunnell滑车重建术后滑车下指骨可有凹陷形缺损。方法9例12指共重建滑车(Bunnell方法)16个:A_2滑车11个,A_3滑车1个,A_4滑车4个。术后随访4~55个月,平均25.22个月;观察重建滑车功能,记录手指关节主动屈、伸运动,拍摄X线平片观察指骨变化。结果重建滑车均顺利愈合,功效确实,指屈肌腱无"弓弦"状现象;关节主动屈、伸运动均有改善;X线平片显示指骨与重建滑车接触部均有凹陷形缺损。部分病例还有髓腔变窄、骨赘增生、皮质变薄等变化。结论Bunnell滑车重建术后其下指骨可有凹陷形缺损,可能是重建滑车收受指屈肌腱牵拉负荷产生压力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滑车重建 压迫缺损
原文传递
脊髓型颈椎病致压物切除的手术选择 被引量:16
7
作者 方加虎 贾连顺 +1 位作者 周许辉 陈雄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3-384,400,共3页
[目的]为脊髓型颈椎病致压物切除寻求较安全的手术疗法。[方法]对随访时间超过8个月的47例硬脊膜前方骨性压迫较严重(致压物的矢状径大于椎管矢状径的50%)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颈前路手术29例,前后路联合手术18例,对2组的... [目的]为脊髓型颈椎病致压物切除寻求较安全的手术疗法。[方法]对随访时间超过8个月的47例硬脊膜前方骨性压迫较严重(致压物的矢状径大于椎管矢状径的50%)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颈前路手术29例,前后路联合手术18例,对2组的JOA评分、后切线夹角、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出现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预警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颈前路组CSEP预警18次,前后路联合手术组预警3次,多发生在骨赘切除、脊髓减压期间;JOA评分平均增长值前后联合组明显高于颈前路组(P<0.05),而后切线夹角平均减低值2组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出血、手术时间前后联合入路组明显多于颈前路组。[结论]此种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虽然增大了创伤、延长了手术时间,但比单纯的颈前路手术有更高手术安全性,有更好神经功能恢复,同时不破坏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是此类患者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骨性压迫 手术方式
下载PDF
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减压的安全术式探讨 被引量:21
8
作者 方加虎 贾连顺 +1 位作者 周许辉 陈雄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减压的安全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32例前方压迫较严重(致压物的矢状径大于椎管矢状径的50%)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行颈前路手术(A组),11例行后前路联合手术(B组),24例(A组1... 目的:探讨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减压的安全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32例前方压迫较严重(致压物的矢状径大于椎管矢状径的50%)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行颈前路手术(A组),11例行后前路联合手术(B组),24例(A组15例,B组9例)得到1年以上的随访,对两组患者JOA评分改善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出现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预警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中A组CSEP预警13次,B组预警2次,多发生在骨赘切除、脊髓减压期间;两组JOA评分改善率在术后3d时(B组为71.02%,A组为67.12%)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时B组(81.76%)明显优于A组(72.04%)(P<0.05),而手术出血、手术时间B组(300±123ml;185±24min)明显多于A组(90±43ml;67±19min)(P<0.05)。结论:对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后前路联合手术减压较单纯前路手术增大了创伤、延长了手术时间、后路固定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但手术安全性明显提高,有较好的神经功能改善率,是此类患者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骨性压迫 手术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