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颏兜口外前牵引矫治器矫治Ⅲ器矫治Ⅲ类骨性反He…
1
作者 李素英 王锡寿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60-65,共6页
关键词 正畸 骨性反he 口外牵引
下载PDF
正畸与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反后咀嚼肌肌电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冷军 段银钟 +2 位作者 张俊华 王乐文 李永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6-348,共3页
目的 :检查对比分析成人骨性反牙合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前后的主要咀嚼肌肌电 ,揭示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后咀嚼肌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 :2 0名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治疗的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 ,利用肌电图仪测试治疗前后咬肌、颞肌... 目的 :检查对比分析成人骨性反牙合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前后的主要咀嚼肌肌电 ,揭示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后咀嚼肌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 :2 0名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治疗的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 ,利用肌电图仪测试治疗前后咬肌、颞肌前束、二腹肌前腹在功能活动中肌电变化。结果 :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对咬肌、颞肌前束、二腹肌前腹的功能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对咬肌的功能影响最明显。结论 :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治疗成人骨性反牙合 ,咀嚼肌的异常肌张力多数得到纠正 ,但咀嚼肌的功能未能得到满意的恢复 ,咀嚼肌的功能恢复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抛记术 咀嚼肌 正畸治疗 正颌手术 骨性反he
下载PDF
成人骨性反患者口周肌压力 被引量:1
3
作者 冷军 段银钟 +2 位作者 金军 李永明 李靖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目的 :研究骨性反牙合患者的口周肌压力特征 ,了解口周肌压力与牙颌形态的相关性。方法 :以 2 0名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 ,检测了姿势位时上下切牙区、尖牙区、磨牙区颊 (唇 )舌侧口周肌压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除了上下磨牙... 目的 :研究骨性反牙合患者的口周肌压力特征 ,了解口周肌压力与牙颌形态的相关性。方法 :以 2 0名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 ,检测了姿势位时上下切牙区、尖牙区、磨牙区颊 (唇 )舌侧口周肌压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除了上下磨牙区舌侧口周肌压力外 ,骨性反牙合组中的口周肌压力大于对照组中对应区域口周肌压力 (P <0 .0 1)。骨性反牙合患者同一牙弓内左右两侧口周肌压力值无显著性差异 ,各测量区域颊侧压力均大于相应部位的舌侧压力 (P <0 .0 1) ;除了尖牙区唇侧外 ,上下对应区域口周肌压力下颌大于上颌 (P <0 .0 1) ;各牙位口周肌压力中 ,下颌唇侧的口周肌压力最大 (P <0 .0 1)。结论 :牙颌形态影响口周肌压力的大小 ,骨性反牙合患者口周肌压力的最显著的特征为姿势位时下切牙唇侧肌压力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周肌压力 骨性反he 姿势位
下载PDF
成人骨性反畸形的手术前后正畸 被引量:2
4
作者 房兵 邱蔚六 唐友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以本院近期收治10例骨性反的患者为例,介绍采用正畸正颌手术联合治疗的手术前后正畸及术前的准备工作。方法:正畸主要是去代偿,矫正上下颌前牙唇舌倾斜,后牙的颊舌倾斜,排齐牙齿,协调上下牙弓,平整曲线,建立正颌术前良好的牙... 目的:以本院近期收治10例骨性反的患者为例,介绍采用正畸正颌手术联合治疗的手术前后正畸及术前的准备工作。方法:正畸主要是去代偿,矫正上下颌前牙唇舌倾斜,后牙的颊舌倾斜,排齐牙齿,协调上下牙弓,平整曲线,建立正颌术前良好的牙关系。术前准备主要是:术前电脑模拟手术,模拟外科,板制作。结果:正颌治疗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咬颌关系,协调的上下颌骨关系,获得面容的美观。结论:治疗颌面部的骨性畸形,经过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的过程,其中每一步都很重要,术前电脑模拟手术,模型外科,板制作可以使正颌治疗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正畸 术后正畸 骨性反he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反后口周力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冷军 段银钟 +1 位作者 王乐文 李永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 :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反牙合后的口周力变化 ,了解口周肌压力与牙颌形态的相关性 .方法 :以2 0例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 ,检测了治疗前后姿势位的上下切牙区、尖牙区、磨牙区的唇 (颊 )舌侧口... 目的 :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反牙合后的口周力变化 ,了解口周肌压力与牙颌形态的相关性 .方法 :以2 0例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 ,检测了治疗前后姿势位的上下切牙区、尖牙区、磨牙区的唇 (颊 )舌侧口周肌压力 .结果 :治疗后 ,在所测的各牙位唇 (颊 )舌侧口周肌压力中 ,治疗前最大的下颌唇侧的口周肌压力下降最为显著 ,口周力分布以下颌磨牙区颊侧压力最大 .治疗后上下颌各区域唇颊侧压力均小于治疗前 (P <0 .0 5 ) ;除上下颌磨牙区域舌侧压力大于治疗前 (P <0 .0 1 )外 ,治疗后其他各区域舌侧压力均小于治疗前 (P <0 .0 5 ) .结论 :口周力会因牙颌形态的变化而发生适应性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周肌压力 骨性反he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下载PDF
前方牵引装置治疗混合牙列及恒牙列早期骨性反1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东旭 王国有 咸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30-30,共1页
我们采用前方牵引装置治疗混合牙列及恒牙列早期骨性反(牙合)10例,收效尚好。1 矫正装置与方法 前方牵引装置分两部分:①口外牵引装置;由头帽、颏兜、前方牵引支架、牵引杆等组成。②口内固定装置:采用固矫正装置Begg或方丝托槽,舌侧常... 我们采用前方牵引装置治疗混合牙列及恒牙列早期骨性反(牙合)10例,收效尚好。1 矫正装置与方法 前方牵引装置分两部分:①口外牵引装置;由头帽、颏兜、前方牵引支架、牵引杆等组成。②口内固定装置:采用固矫正装置Begg或方丝托槽,舌侧常规焊接舌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 混合牙列 恒牙列 骨性反he 牵引装置 治疗
下载PDF
新型磁力矫治器治疗骨性反 被引量:1
7
作者 余炜伟 莫澜 +1 位作者 李爱霞 莫三心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53-353,共1页
关键词 骨性反he 新型磁力矫治器 治疗
下载PDF
成人骨性反的咀嚼肌肌电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冷军 段银钟 +2 位作者 金军 张俊华 李永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317-319,共3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主要咀嚼肌肌电检查分析,揭示成人骨性反牙合畸形对咀嚼肌功能的影响。方法:20名患者均为需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治疗的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利用肌电图仪测试咬肌、颞肌前束、二腹肌前腹在功能活动...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主要咀嚼肌肌电检查分析,揭示成人骨性反牙合畸形对咀嚼肌功能的影响。方法:20名患者均为需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治疗的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利用肌电图仪测试咬肌、颞肌前束、二腹肌前腹在功能活动中肌电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咬肌、颞肌前束和二腹肌前腹的肌电,除个别功能位外,与对照组均有显著不同,其中咬肌的肌电变化最明显。咀嚼肌在姿势位、前伸位、后退位、张口位、闭口位的肌电值增大;双侧咀嚼时,咀嚼肌的肌电是下降的。结论:骨性反牙合患者的咀嚼肌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咀嚼肌肌电异常,患者咀嚼功能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图 咀嚼肌 骨性反he
下载PDF
磁力矫治器治疗骨性反6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余炜伟 贾建设 张立新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7-367,共1页
关键词 磁力矫治器 骨性反he 前牵引矫治器 口腔正畸
下载PDF
Hyrax快速扩弓器联合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反颌患儿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杨金花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2期47-50,共4页
目的 观察Hyrax快速扩弓器联合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反颌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邯郸爱眼医院收治的100例替牙期骨性Ⅲ类反颌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对... 目的 观察Hyrax快速扩弓器联合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反颌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邯郸爱眼医院收治的100例替牙期骨性Ⅲ类反颌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采用FR-Ⅲ功能矫治器联合上颌殆垫矫治器治疗,研究组采用Hyrax快速扩弓器联合前方牵引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上齿槽座角(SNA)、下齿槽座角(SNB)、上下齿槽座角(ANB)、水平覆盖、上唇距(ULP)、下唇距(L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NA、SNB、ANB、水平覆盖、ULP、LLP均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yrax快速扩弓器联合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反颌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rax快速扩弓器 前方牵引器 替牙期 Ⅲ类
下载PDF
青少年前牙骨性反矫治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志华 余道信 胡杰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95-396,共2页
目的 :探寻临床对前牙骨性反牙合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 18例安格Ⅲ类错牙合畸形采用单纯上颌前方牵引及上颌快速扩大与前方牵引联合治疗。结果 :①两种方法对安格Ⅲ类错牙合畸形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②相对于单纯上颌前方牵引采用... 目的 :探寻临床对前牙骨性反牙合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 18例安格Ⅲ类错牙合畸形采用单纯上颌前方牵引及上颌快速扩大与前方牵引联合治疗。结果 :①两种方法对安格Ⅲ类错牙合畸形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②相对于单纯上颌前方牵引采用上颌快速扩大与前方牵引联合治疗常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前牙骨性反he 矫治 上颌快速扩大 前方牵引 治疗
下载PDF
替牙期骨性反患儿的语音研究
12
作者 王兰磊 李强荣 +1 位作者 陈杰 刘新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9-10,共2页
目的 探讨替牙期骨性反牙合对语音功能是否有影响及其影响程度。方法 选择 38例替牙期骨性反牙合患儿为研究组 ,随机选择 4 0例替牙期正常反牙合儿童做对照组。由语音专家对两组儿童的语音进行判听 ,记录错误音素及错误类型 ,并应用... 目的 探讨替牙期骨性反牙合对语音功能是否有影响及其影响程度。方法 选择 38例替牙期骨性反牙合患儿为研究组 ,随机选择 4 0例替牙期正常反牙合儿童做对照组。由语音专家对两组儿童的语音进行判听 ,记录错误音素及错误类型 ,并应用计算机语音工作站对错误音素进行语音声学分析。结果  16 3.16 %的替牙期骨性错反牙合患儿存在发音异常 ,主要集中于 / z,c,s/等咝音上。 2研究组的错误音素的嗓音起始时间 (VOT)等于 0 ,没有明显清晰的频率下限 ,频率分布范围变宽 ,频率下限下降 ,能量增强 ,频谱伸入后续元音里。结论 大部分替牙期骨性反牙合患儿存在语音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牙期 骨性反he 患儿 语音
下载PDF
上颌垫矫治器与头帽-改良颏兜联合矫治 Ⅲ 类骨性反[牙合]
13
作者 玄云泽 车锋哲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06-107,共2页
阐述了运用上颌牙合垫矫治器与头帽改良颏兜联合矫治混合牙列期与恒牙列早期Ⅲ类骨性反牙合的体会,同时介绍了头帽改良颏兜的构造、作用原理及病例选择.
关键词 骨性反he 上He垫矫治器 头帽颏兜 矫治器
下载PDF
头帽-颏兜加上颌口外前牵引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前牙骨性反
14
作者 柳咏发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70-170,共1页
关键词 头帽-颏兜 上颌口外前牵引矫治器 替牙期 前牙骨性反he 口腔畸形 牵引术
下载PDF
AngleⅢ类骨性反牙合的前牵引矫治
15
作者 雍敏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15-115,共1页
为探讨骨性反牙合的早期矫治。对 14例AngleⅢ类骨性反牙合临床资料分析 ,采用口内环托式活动矫治器或口内固定矫治器 ,口外用面框式前牵引装置联合矫治。结果疗程最短 5个月 ,最长 15个月 ,平均 10个月 ,反牙合解除 ,颜面恢复协调 ,前... 为探讨骨性反牙合的早期矫治。对 14例AngleⅢ类骨性反牙合临床资料分析 ,采用口内环托式活动矫治器或口内固定矫治器 ,口外用面框式前牵引装置联合矫治。结果疗程最短 5个月 ,最长 15个月 ,平均 10个月 ,反牙合解除 ,颜面恢复协调 ,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 ,后牙中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反he 前牵引矫治 AngleⅢ类/错He 口腔正畸治疗
下载PDF
上颌前方牵引治疗青少年骨性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钟铭 《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 分析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青春快速生长期减速阶段的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12例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患者,在治疗前及使用上颌前方牵引器械解除反牙合后,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投影测量分析。结... 目的 分析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青春快速生长期减速阶段的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12例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患者,在治疗前及使用上颌前方牵引器械解除反牙合后,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投影测量分析。结果 覆盖增加(3.90±0 .4 0 )mm(P <0 .0 0 1) ,A点矢状方向增加(1.80±0 .37)mm(P <0 .0 5 ) ,B点矢状方向减少(0 .6 0±0 .19)mm(P <0 .0 5 ) ,Wits增加(3.10±0 .5 7)mm(P <0 .0 5 ) ,ANB增加(3.0 0±0 .5 7)°(P <0 .0 5 ) ,其中4 1%为骨性改变,5 9%为牙性代偿。结论 上颌前方牵引对于错过青春快速生长期,由上颌骨发育不足造成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仍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反he 前方牵引 青少年
下载PDF
上下颌活动/固定矫治器适配矫治严重Ⅲ类骨性反 被引量:5
17
作者 段银钟 钱红 +1 位作者 张云飞 刘鑫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临床研究上下颌活动/固定矫治器的适配矫治生长发育期严重的Ⅲ类骨性反殆。方法共16名10~14岁以上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Ⅲ类骨性反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佩戴上颌活动殆垫式的前牵矫治器的患者,下颌用固定矫治器;另一组上颌应用... 目的临床研究上下颌活动/固定矫治器的适配矫治生长发育期严重的Ⅲ类骨性反殆。方法共16名10~14岁以上颌后缩为主要表现的Ⅲ类骨性反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佩戴上颌活动殆垫式的前牵矫治器的患者,下颌用固定矫治器;另一组上颌应用支架式快速扩弓加前牵的患者,下颌采用附有拉钩和殆垫的活动矫治器,每位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和全口曲面断层片。结果16名患者经过治疗,不论从外形侧貌还是口内咬殆关系均基本达到正常。Ⅲ类咬合关系达到Ⅰ类咬合关系。SNA,ANB,1—1,IMPA和覆盖关系治疗前后差异显著,而SND,FMA,FMIA和覆胎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性。结论上下颌活动/固定矫治器的适配,既能?肖除咬合干扰又能连续实施上颌骨矫形治疗,是一种临床有效的矫治骨性Ⅲ类反殆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前方牵引
下载PDF
基托粘结式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乳牙期骨性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寇波 王春玲 +1 位作者 刘东旭 叶静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185-188,共4页
目的观察基托粘结式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乳牙期骨性前牙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例乳牙期骨性前牙反的临床病例,采用基托粘结式上颌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矫治前后均拍摄头颅X线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观察基托粘结式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乳牙期骨性前牙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例乳牙期骨性前牙反的临床病例,采用基托粘结式上颌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矫治前后均拍摄头颅X线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后SNA增加(2.3±1.1)°,SNB减小(1.1±0.9)°,ANB增大(3.5±2.2)°,前牙反全部解除;面凸角增加(4.3±2.1)°,全面凸角减小(4.8±2.6)°,患者侧貌由Ⅲ类凹面型变为直面型。结论基托粘结式上颌前方牵引器可以有效地矫治乳牙期骨性前牙反,调整上、下颌骨间前后向的位置关系,改善患者软组织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牙合] 前方牵引
下载PDF
两种不同拔牙方式矫治成人骨性反合的硬软组织改变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雷明辉 姬小婷 +1 位作者 杨丹 王洁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研究对比两种不同拔牙方式矫治成人骨性反合的硬软组织改变。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口腔正畸科接受治疗的成人骨性反合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上颌是否拥挤将82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0例)。对... 目的:研究对比两种不同拔牙方式矫治成人骨性反合的硬软组织改变。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口腔正畸科接受治疗的成人骨性反合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上颌是否拥挤将82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0例)。对观察组行双颌拔牙矫治术,对照组行下颌单颌拔牙矫治术,两组患者均通过直丝弓矫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硬、软组织X线检测差值及患者对矫治后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硬组织X线检测差值中,U1-SN角、U1-NA角及U1-NA距小于对照组,U1-L1角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软组织X线检测差值中,上唇凸距及上唇-审美距小于对照组,鼻唇角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矫治后效果的满意度为97.62%,与对照组的9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成人骨性反合患者的治疗,使用双颌拔牙及下颌单颌拔牙均具有较好的矫治效果,但前者适应征为上颌合并中重度拥挤的有中度骨性反合症状的患者,而后者适应征主要为上颌轻度拥挤以下的有轻、中度骨性反合症状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拔牙方式 成人 硬软组织
下载PDF
减数下颌2个前磨牙矫治成人骨性反牙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宁芳 段银钟 袁东辉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597-600,共4页
目的评价采用减数下颌2个前磨牙矫治成人骨性反牙合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8~30岁骨性反牙合临界病例18例,拔除下颌2个第一或第二前磨牙,分析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所有病例在矫治结束后磨牙均变为完全Ⅲ类关系... 目的评价采用减数下颌2个前磨牙矫治成人骨性反牙合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8~30岁骨性反牙合临界病例18例,拔除下颌2个第一或第二前磨牙,分析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所有病例在矫治结束后磨牙均变为完全Ⅲ类关系,尖牙为Ⅰ类关系,覆牙合覆盖正常。患者硬组织改变没有显著性(P≥0.05)。L1-MP角平均减小8.1°,U1-L1角平均增大7.7°,L1-NB角平均减小7.3°,L1-NB距平均减小4.8 mm,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Li-E距、Li-H距、Li-RL2距平均减小量分别为3.2、3.4和4.1 mm,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减数下颌2个前磨牙矫治成人骨性反牙合病例在临床上是一种较好的矫治方法,矫治后咬合关系良好,侧貌有向直面型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牙合] 掩饰拔牙矫治 软组织侧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