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7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性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术后继发勃起功能障碍的关联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力 贾通宇 +7 位作者 刘凡 贾卓 常骁 李毅 王春杨 宋涛 张立海 马鑫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96-601,共6页
背景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男性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术后患者的主要长期并发症之一,其机制不明,探究致伤因素、骨折类型、手术因素与ED的关系对于早期识别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男性不稳定性骨盆... 背景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男性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术后患者的主要长期并发症之一,其机制不明,探究致伤因素、骨折类型、手术因素与ED的关系对于早期识别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男性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ED发生的关联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2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男性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受伤年龄、受伤原因、Young-Burgess致伤因素分类、Tile分型、是否合并耻骨联合分离、是否合并外生殖器损伤、是否合并尿道损伤、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手术入路、固定材料共10个因素与男性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术后继发ED的关联性。结果共纳入112例男性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平均年龄(36.55±10.79)岁。112例中49例(43.75%)术后发生ED。ED组与未发生ED组ISS评分(Z=-3.236,P=0.001)、是否合并耻骨联合分离(χ2=24.200,P<0.001)、是否合并尿道损伤(χ2=22.82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尿道损伤(OR=3.765,P=0.003)、合并耻骨联合分离(OR=8.059,P=0.014)是男性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术后患者继发ED的独立关联因素。结论对于男性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合并尿道损伤、合并耻骨联合分离是术后康复期继发ED的重要关联因素。因此,在制定诊疗方案时应联合泌尿外科对ED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关联因素分析 预后 创伤
下载PDF
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生物型长柄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2
作者 刘名 王凯 陈晓涛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348-1351,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生物型长柄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104例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生物型长柄假体THA术治疗。根据患者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外侧组(n=48)与后外侧组(n=56)。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生物型长柄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104例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生物型长柄假体THA术治疗。根据患者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外侧组(n=48)与后外侧组(n=56)。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术后2 d及6个月Harris、Aubigné-Postel评分。结果:后外侧组围手术期指标均低于外侧组(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6个月,两组髋关节评分均上升(P<0.05),且后外侧组术后各时间点Harris评分均高于外侧组(P<0.05);后外侧组优良率(85.71%)与外侧组(7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生物型长柄假体THA术均能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但后外侧组疗效更好,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 生物型长柄假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入路方式
下载PDF
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行直接前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张柏江 《中外医疗》 2024年第8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直接前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靖江市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60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直接前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靖江市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60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直接前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5)。观察组髋关节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临床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可选直接前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方式,相比保守治疗近期效果更理想,可以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直接前入路 人工股骨头置换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置钉与钢板内固定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中近、远期的疗效对比
4
作者 朱明 李保健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7期47-50,共4页
目的: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置钉与钢板内固定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中近期、远期的疗效。方法:选择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医院和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70例行复位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依照手术方式不同... 目的: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置钉与钢板内固定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中近期、远期的疗效。方法:选择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医院和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70例行复位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依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行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置钉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相关指标更优,术后恢复更快(P<0.05);试验组治疗后近、远期优良率分别为94.29%、97.14%,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相比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经皮置钉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具有更大优势,主要表现在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康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近、远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3D打印技术 经皮置钉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永富 白志强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639-1642,共4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行切开复...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研究组(行外固定支架术)各40例。观察围术期指标、治疗前后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缩短指标及治疗前后腕关节功能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耗时、术中出血量指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缩短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与治疗6个月后两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缩短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与治疗6个月后两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缩短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并发症、残余畸形及总分腕关节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与治疗6个月后两组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并发症、残余畸形及总分腕关节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与治疗6个月后两组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并发症、残余畸形及总分腕关节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虽然创伤性较小,但是两者手术腕关节恢复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无显著差异,具体实施哪种手术,还需结合患者骨折类型及患者实际情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支架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载PDF
生物型人工股骨头在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王宇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8期31-34,共4页
目的:探究生物型人工股骨头在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10月天津市东丽医院诊治的6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生物型组(n=35)与骨水泥型组(n=34).所有... 目的:探究生物型人工股骨头在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10月天津市东丽医院诊治的6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生物型组(n=35)与骨水泥型组(n=34).所有患者都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骨水泥型组采用骨水泥假体进行固定,生物型组采用生物型假体进行固定,对比2组预后疗效.结果: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型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骨水泥型组,生物型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骨水泥型组的17.6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2组血小板聚集指数、血浆比黏度均较术前升高,但生物型组低于骨水泥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生物型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评分均高于骨水泥型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骨水泥假体,生物型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中不会增加对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且能促进患者康复,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 骨水泥假体 生物型假体 人工股骨头置换 老年人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谭丹 周勇 +1 位作者 湛小波 鲍全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850-855,共6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的45例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同时间段收治采用切...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的45例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同时间段收治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45例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方法为臂丛麻醉下手法牵拉复位桡骨远端骨折;C臂透视下一枚克氏针于尺骨远端经皮进针,经下尺桡关节沿软骨下骨锁定桡骨远端以维持桡骨远端复位高度及掌倾角,再由桡骨远端茎突侧经皮穿入克氏针以维持桡骨远端尺偏角,由桡骨远端背侧经皮穿入克氏针撬拨复位及固定粉碎骨折块;最后剪断克氏针尾端并埋于皮下,术后定期随访,术后6~8周视情况拔出克氏针。对照组手术方法为常规Henry入路,直视下复位骨折并桡骨远端钢板固定。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状况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8(3,5)个月。与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患者相比,手法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降低(元:34179.70±4000.00 vs.4220.56±500.00,P<0.01),住院时间明显缩短(d:7.2±1.5 vs.1.2±0.2,P<0.01);术后4个月随访时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6%vs.97.8%,P>0.05),快速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DAS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9.89±3.43 vs.9.64±3.36,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手法复位克氏针固定下尺桡关节而获得二次稳定,方法简便易行,费用低廉,疗效肯定,值得运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克氏针 手法复位 老年
下载PDF
加味参芪四物汤对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气血亏虚型)IL-6、TNF-α、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王玲星 李正文 吕伟胜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参芪四物汤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气血亏虚型)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气血亏虚型)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加味参芪四物汤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气血亏虚型)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气血亏虚型)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味参芪四物汤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TNF-α、D-二聚体(D-D)水平低于对照组,β-内啡肽(β-EP)、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水平、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t分别=9.19、12.18、12.94、-8.29、7.92、9.35、7.61、9.27、7.90,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21,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35,P<0.05)。结论对于PFNA内固定术联合加味参芪四物汤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气血亏虚型)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对骨代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还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四物汤 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气血亏虚型 炎症因子 老年人 骨代谢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补肝益肾强骨方对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肝肾亏虚型患者TGF-β1、tPINP、VEGF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9
作者 夏可莹 谢水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457-1464,共8页
【目的】探讨补肝益肾强骨方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肝肾亏虚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38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肝肾亏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补肝益肾强骨方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肝肾亏虚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38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肝肾亏虚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肝益肾强骨方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D-二聚体(D-D)、前列腺素E2(PG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护骨素(OPG)、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情况。【结果】(1)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0%(65/69),对照组为82.61%(57/69),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9.173,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Harris评分的升高幅度及对中医证候总积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开始负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D-D、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VEGF、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IL-6、D-D、PGE2水平的降低幅度及对血清VEGF、TGF-β1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BMP-2、OPG、tPIN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BMP-2、OPG、tPINP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肝肾亏虚型患者而言,联合补肝益肾强骨方治疗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调控骨代谢,促进髋关节功能改善,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肝益肾强骨方 老年人 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肝肾亏虚型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骨代谢指标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骨科损伤控制疗法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处骨折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35-0038,共4页
探析骨科损伤控制疗法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处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52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处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 探析骨科损伤控制疗法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处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52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处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项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证明骨科损伤控制疗法是具有临床意义的,能有效减轻术后创伤严重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术后止血成功率和存活率,提高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损伤控制疗法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四肢多处骨折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静力化锁定与动力化锁定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1
作者 王明明 杨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6期78-81,共4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静力化锁定与动力化锁定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静力化锁定与动力化锁定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动力化锁定治疗,观察组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静力化锁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固定质量Ⅰ级占比高于对照组,Ⅱ、Ⅲ及Ⅳ级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术后48 h,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前列腺素E2(PGE2)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及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静力化锁定用于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可提高固定质量,缓解创伤应激反应,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远端静力化锁定 远端动力化锁定 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固定质量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2
作者 刘金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8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DRF)采用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80例不稳定性DR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DRF)采用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80例不稳定性DR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试验组给予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腕关节功能及围术期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腕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为(43.66±7.44)mL,少于对照组的(68.53±9.36)mL,住院时间(7.57±1.86)d、疼痛消失时间(15.57±3.23)d及骨折愈合时间(46.46±7.53)d均短于对照组的(12.25±2.48)d、(22.15±4.14)d、(51.68±6.74)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性DRF患者应用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相较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更为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腕关节功能 围术期相关指标
下载PDF
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12
13
作者 林绍仪 蔡厚洪 +6 位作者 李春雨 吴举 黄继辉 李卫 何藻鹏 刘金伟 陈应驹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75岁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 48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42例获得随访,时间7~60个月。术后6个... 目的探讨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75岁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 48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42例获得随访,时间7~60个月。术后6个月时按Harris评分标准:优24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达85.7%。随访期内未发现关节松动和下沉。结论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采用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安全,中近期效果满意,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人 骨折不稳定性
下载PDF
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髋关节置换:先置入假体再行骨折内固定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戎波 范少地 +4 位作者 胡万华 王仁 于杰 周凤金 刘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341-2344,共4页
背景:近年来人工关节置换成为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新方法。以往学者多习惯先处理骨折后置入假体,或先处理小转子,置入假体后再修复大转子。对于加长柄与标准柄长的使用,争论较大。目的:验证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 背景:近年来人工关节置换成为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新方法。以往学者多习惯先处理骨折后置入假体,或先处理小转子,置入假体后再修复大转子。对于加长柄与标准柄长的使用,争论较大。目的:验证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观察置换过程中置入假体与固定大小转子骨折块的操作顺序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1/2008-12解放军第451医院骨科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28例的临床资料,2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均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关节。人工关节置换后观察X射线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变化及其并发症。结果与结论:全组病例人工关节置换后随访1-4年,平均2.8年,疗效优良率为89.3%,未发现髋内翻、感染、松动、脱位者。人工关节置换能迅速恢复患肢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置换要点是大、小转子骨折与人工假体关系的处理,应先置入假体,后以假体为支撑、行骨折内固定;做到假体与股骨近段紧密压配,是置换后假体稳定性的保证,加长柄与标准柄长均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高龄 不稳定性骨折 髋关节假体
下载PDF
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不稳定性骨折(附42例报告) 被引量:6
15
作者 田敏 孙磊 +2 位作者 李佩佳 王明飞 宁廷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4期1447-1449,共3页
目的 :探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42例胫骨不稳定性骨折病人行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 ,闭合性骨折 2 2例 ,开放性骨折 2 0例 ,全部应用静力性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 1 2个月 (6~ 2 0个月 ) ,采用Joh... 目的 :探讨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42例胫骨不稳定性骨折病人行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 ,闭合性骨折 2 2例 ,开放性骨折 2 0例 ,全部应用静力性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 1 2个月 (6~ 2 0个月 ) ,采用Johner Wruh评分标准 ,治疗结果 :优 32例 ,良 8例 ,一般 2例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闭合性骨折 1 5周 (1 0~ 2 3周 ) ,开放性骨折 1 9周 (1 3~ 36周 ) ,3例延迟愈合 ,无深部感染、骨髓炎、畸形愈合及骨不连。结论 :扩髓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不稳定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可促进骨折愈合 ,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报告 扩髓交锁髓内钉 治疗 胫骨不稳定性骨折
下载PDF
动力性外固定支架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36
16
作者 蔡桦 卢耀明 +5 位作者 李钊 魏合伟 乔荣勤 张文财 张志海 颜祖侠 《中医正骨》 2004年第12期6-8,共3页
为比较动力性外固定支架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 ,将 12 9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外支架固定组 (DEF组 )和夹板固定组 (SEF组 ) ;骨折手法复位后分别采用动力性外固定支架固定和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 ... 为比较动力性外固定支架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 ,将 12 9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外支架固定组 (DEF组 )和夹板固定组 (SEF组 ) ;骨折手法复位后分别采用动力性外固定支架固定和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 ;经平均 13.7个月的随访 ,对两组进行复位评分和功能评分 ,并对得分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外支架固定组复位得分、功能得分均高于夹板固定组 ,其中复位评分DEF组优良率为 82 .3% ,SEF组为 4 3.3%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功能评分DEF组优良率为 88.7% ,SEF组为 5 2 .3%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认为动力性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在维持复位及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小夹板外固定 ,应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 骨折固定术 动力性外固定支架 小夹板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微型钢板置入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18例 被引量:9
17
作者 余希临 徐杨 沈先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8期9545-9549,共5页
目的:观察微型钢板置入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8/2007-0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妇女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儿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4岁1个月~13岁3个... 目的:观察微型钢板置入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8/2007-0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妇女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儿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4岁1个月~13岁3个月,平均9岁8个月,右侧9例,左侧9例;均采用微型钢板代替克氏针置入内固定治疗。术前根据骨折类型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成人指骨、掌骨、跖骨微型不锈钢或钛钢板,测量骨折线距骺板的距离准备T型、L型、三叶草型或直型钢板。术后及随访时观察关节功能、前臂旋转丢失的程度、骨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全部病例均在门诊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6.4个月。18例患儿前臂旋前功能有平均10°的受限,功能锻炼后基本恢复,不影响日常活动。旋后功能及腕关节屈伸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骨折全部愈合。无再移位和再骨折、无畸形愈合、延迟愈合以及骨桥形成等并发症,也未见血管和神经损伤。结论:对不能满意复位、复位后不能维持稳定再次移位或陈旧性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需要开放复位者,用微型钢板内固定避免对前臂远端骨骺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少,只要选择好合适的微型钢板,则可以代替传统的克氏针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钢板 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儿童
下载PDF
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20
18
作者 赵继军 吴沼锋 +1 位作者 王陵 程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6584-6585,共2页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多见于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1〕。传统临床治疗多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即手术复位后以石膏托进行固定,但是临床报道证实治疗后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并且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并发症〔2〕。随着...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多见于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1〕。传统临床治疗多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即手术复位后以石膏托进行固定,但是临床报道证实治疗后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并且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并发症〔2〕。随着骨折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为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下载PDF
经皮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莹松 刘家国 +5 位作者 赵猛 严永祥 张劲松 徐圣康 罗斌 熊为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骶髂螺钉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以及术中相关问题。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15例采用经皮骶髂螺钉技术治疗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男12例,女3例;年龄25-48岁,平均(33.0±... 目的评价经皮骶髂螺钉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以及术中相关问题。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15例采用经皮骶髂螺钉技术治疗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男12例,女3例;年龄25-48岁,平均(33.0±8.6)岁。车祸伤12例,坠落伤3例。伤后至就诊时间1.5 h-3 d。按照AO骨盆骨折方法分型,B2型骨折3例,C型骨折12例;其中C1型3例,C2型6例,C3型3例。根据Matta评分系统及Majeed评分系统对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23.8个月(8-42个月),术中失血量150 mL(50-1 100 mL),手术时间87 min(35-155 min)。按Matta等复位标准评价,优12例,良3例。Majeed功能评分:优10例,良4例,一般1例。至最后一次随访,X线片示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6个月。结论经皮骶髂螺钉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可有效恢复骨盆后环的稳定性,能够获得良好的功能康复,是一种有效的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骶髂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Gamma钉与Ender钉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超 唐玉湖 +2 位作者 谭伦 王绍珍 黄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381-1383,共3页
[目的]评价Gamma钉和Ender钉这两种髓内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Gamma钉和Ender钉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69例病人随访半年以上,Gamma钉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5.7%,Ender钉组髋关节功... [目的]评价Gamma钉和Ender钉这两种髓内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Gamma钉和Ender钉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69例病人随访半年以上,Gamma钉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5.7%,Ender钉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60.4%。[结论]Gamma钉手术切口较长,出血较多,但是Camma钉组显示了良好的髋、膝关节功能,是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较好的手术方法。但是对超高龄并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不宜使用Camma钉,而Ender钉是比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不稳定性 Camma钉 ENDER钉 不稳定性骨折 GAMMA钉 股骨粗隆间 系统治疗 疗效比较 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