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干预对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观察
1
作者 周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84-0187,共4页
分析护理干预对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8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干预组(预防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疼... 分析护理干预对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8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干预组(预防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骨折病人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可防止其发生,提高病人的凝血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
下载PDF
护理干预预防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陈丽华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1015-1015,共1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意义。方法:选择骨折患者12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有效率...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意义。方法:选择骨折患者12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中发生下肢静脉血栓3例,干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2例,干预有效率为81.0%,观察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预防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意义重大,应重视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下肢静脉血栓 骨折 预防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预防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丁敏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5期428-429,共2页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实施了护理之后,观察组下肢...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实施了护理之后,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86%,对照组为22.86%,两组相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骨折患者 下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4
作者 王春琴 《系统医学》 2019年第7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该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骨折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比较组,比较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该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骨折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比较组,比较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比较组26.67%(8/30)(χ~2=4.430 0,P=0.037 7<0.05),且护理满意度96.67%(29/30)明显高于比较组76.67%(23/30)(χ~2=5.192 3,P 0.022 7 <0.05)。结论骨折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预防形成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
下载PDF
气压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5
作者 程宁宁 高云秀 +2 位作者 王晶 王芸 刘飞艳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7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1日~2023年11月30日收治的1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1日~2023年11月30日收治的1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实施气压治疗联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下肢肿胀程度、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PT、APTT均长于对照组(P<0.01),FIB、D-Di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大腿、小腿周径差均小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气压治疗联合综合性干预护理,可对患者血液循环进行有效改善,缓解患肢肿胀程度,并有效降低DVT发生率,具有良好的DVT预防与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治疗 老年髋部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干预
下载PDF
骨盆骨折后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测模型探讨
6
作者 李永霞 姜家梅 +3 位作者 侍冬成 吴蔚 朱晓光 封启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研究骨盆骨折后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受伤24 h内)并收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骨盆骨折患者665例。根据患者就诊即刻血糖、糖... 目的研究骨盆骨折后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受伤24 h内)并收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骨盆骨折患者665例。根据患者就诊即刻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计算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根据是否发生下肢DVT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血栓组236例,其中男165例,女71例;年龄18~89岁,中位年龄56岁。非血栓组429例,其中男312例,女117例;年龄19~92岁,中位年龄49岁。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指标、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血栓组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危险因素对下肢DVT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在年龄、ISS、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血糖、SHR、24 h红悬输血量及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0~69岁(OR=2.02,95%CI:1.40~2.95,P<0.001)、70岁以上(OR=4.74,95%CI:2.57~8.97,P<0.001)、ISS(OR=1.57,95%CI:1.11~2.23,P=0.012)、血红蛋白100~124 g/L(OR=0.53,95%CI:0.36~0.80,P=0.002)、血红蛋白>124 g/L(OR=0.32,95%CI:0.21~0.50,P<0.001)、SHR(OR=1.64,95%CI:1.12~2.41,P=0.011)是下肢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ISS、血红蛋白及SHR预测下肢DVT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3、0.59、0.64、0.57,总面积为0.72。将上述危险因素纳入列线图模型,AUC和自举法内部验证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结论年龄、ISS、血红蛋白及SHR是骨盆骨折患者术前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骨盆骨折术前下肢DVT发生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 骨盆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列线图
下载PDF
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微骨折术效果及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薛雷 曹树业 刘庆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 分析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TKOA)患者行关节镜微骨折术效果及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TKOA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 目的 分析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TKOA)患者行关节镜微骨折术效果及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TKOA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行常规膝关节手术,观察组行关节镜微骨折术,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另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有血栓组和无血栓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分析影响关节镜微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4.00%,低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血栓组比较,有血栓组年龄≥60岁、高血脂症、止血带应用时间>90 min、术后卧床时间≥3 d、手术时间≥1 h率和Caprini评分较高(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脂症、止血带应用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手术时间、Caprini评分均是TKOA患者关节镜微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高血脂症、止血带应用时间>90 min、术后卧床时间≥3 d、手术时间≥1 h、Caprini评分均是TKOA患者关节镜微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关节镜微骨折术在TKOA治疗中效果较为显著,但受年龄过大、术后卧床时间和手术时间过长等因素影响极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只有加强对该类影响因素的预防干预,才能有效降低患儿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微骨折 治疗效果 下肢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闭合性Pilon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8
作者 梁胜凯 谢磊 +4 位作者 李瑶 刘佳 王欣 刘国峰 张奉琪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653-656,共4页
目的 分析影响闭合性Pilon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2019年6月~2022年6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闭合性Pilon骨折病人182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两组,DVT组43例,非DVT组139例,采用单因素... 目的 分析影响闭合性Pilon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2019年6月~2022年6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闭合性Pilon骨折病人182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两组,DVT组43例,非DVT组13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闭合性Pilon骨折术后下肢DVT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闭合性Pilon骨折术后下肢DVT的列线图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进行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血栓风险评估结果为中高危、手术部位发生术后感染是闭合性Pilon骨折术后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0.716(95%CI:0.629~0.804)。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且H-L拟合优度检验χ^(2)=2.556,P=0.635。结论 有糖尿病史、血栓风险评估结果为中高危、手术部位有发生术后感染是闭合性Pilon骨折术后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整合以上3项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有效预测闭合性Pilon骨折术后下肢DVT,区分度、一致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Pilon骨折 术后 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列线图预测模型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9
作者 李昂 王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34-137,共4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PFN-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均行PFN-A治疗。根据随机数...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PFN-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均行PFN-A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用药组(n=30)和中西医结合组(n=30)。术后西医用药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14 d,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用药组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14 d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骨代谢指标(血清总碱性磷酸酶、骨碱性磷酸酶),术后肿胀消失时间、术后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14 d后,2组VAS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低于用药前,Harris评分及血清总碱性磷酸酶、骨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于用药前,凝血酶原时间长于用药前,且中西医结合组变化幅度大于西医用药组(P<0.01)。中西医结合组术后肿胀消失时间、术后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西医用药组(P<0.01)。中西医结合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西医用药组(0 vs.20.00%,χ^(2)=4.630,P=0.031)。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用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3.33%,χ^(2)=0.268,P=0.6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髋关节功能,缓解术后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术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桃红四物汤 低分子肝素钙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血常规指标对老年急诊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及预测价值分析
10
作者 王炜亮 任明明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 分析血常规指标对老年急诊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诊行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性别... 目的 分析血常规指标对老年急诊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诊行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以及术前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等血常规资料,并根据术后是否出现DVT将其分为DVT组与非DVT组,分析血常规指标对老年急诊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DVT形成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 82例急诊行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19例(23.17%)患者术后出现DVT,设为DVT组;63例(76.83%)患者术后未出现DVT,设为非DVT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为老年急诊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DVT形成的影响因素(95%CI为1.411~7.553、 1.450~5.476,P=0.006、 0.003)。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RBC、 NEU的截断值分别为4.05×10^(12)/L、 6.40×10^(9)/L时,其预测老年急诊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DVT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1与0.780,敏感度分别为63.2%与52.6%,特异度分别为95.2%与88.9%,而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42、敏感度为84.2%、特异度为84.1%。结论 老年急诊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DVT的形成与RBC及NEU有关,检测RBC、 NEU有助于预测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老年 骨盆骨折 下肢骨折 静脉血栓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创伤性骨折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
11
作者 邵航 徐岩 +1 位作者 杨双铭 王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01—2024-01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且术后发生下肢DVT的3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发生组,以1∶1配比选取同期术后未发生下肢DVT的32例患者作为未...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01—2024-01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且术后发生下肢DVT的3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发生组,以1∶1配比选取同期术后未发生下肢DVT的32例患者作为未发生组。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慢性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以及骨折侧别、骨折部位、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和术中体位、输入红细胞(RBC)、输入血浆、血液回收量、止血带使用时间、失血量、补液量等信息。分析术后下肢DVT风险的相关因素。结果骨折部位、麻醉方式,以及术中输入RBC、失血量、补液量是术后发生下肢DVT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盆骨及下肢骨折、全身麻醉,以及术中输入RBC过多、失血量过多、补液量过多是术后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骨及下肢骨折、全身麻醉,以及术中输入RBC、失血量、补液量是导致创伤性骨折术后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临床需结合相关因素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以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预警风险护理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青梅 胡月 张凤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究预警风险护理在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0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102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密闭信封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结合预警风险护... 目的探究预警风险护理在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0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102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密闭信封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结合预警风险护理。护理干预1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护理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及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评分。结果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1.96%)低于对照组(1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3,P=0.027)。护理干预前,两组GSES、ESC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GSES、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髋部骨折术老年患者实施预警风险护理效果显著,能够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与自护能力,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风险护理 髋部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自我效能感 自护能力 术后康复
下载PDF
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杨调 陈世文 +3 位作者 卓灿 刘正强 周振宇 陈海丹 《巴楚医学》 2024年第3期34-40,共7页
目的:分析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4年2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行创伤性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2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周内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 目的:分析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4年2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行创伤性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2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周内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DVT组(n=55)和非DVT组(n=150),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DVT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DVT的总发生率为26.83%(55/205),其中3例为近端血栓,52例为远端血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OR=1.120,95%CI:1.061,1.183),D-二聚体升高(OR=1.347,95%CI:1.112,1.633),卧床时间延长(OR=1.313,95%CI:1.137,1.516),低蛋白血症(OR=14.380,95%CI:3.957,52.263),输血(OR=5.707,95%CI:1.828,17.820)是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术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D-二聚体升高、卧床时间延长、低蛋白血症及输血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34、0.884、0.822、0.777、0.760。通过约登指数确定术后D-二聚体、年龄、卧床时间的诊断截断值分别为3.185 mg/L、47.5岁、12.5天。结论:创伤性脊柱骨折术后DVT发生率高,年龄>47.5岁、D-二聚体>3.185 mg/L、卧床时间>12.5天、低蛋白血症及输血是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D-二聚体
下载PDF
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预测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
14
作者 雷秀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预测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01—2023-01项城市中医院手术治疗的97例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均检测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预测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01—2023-01项城市中医院手术治疗的97例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均检测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等血小板参数和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凝血指标。根据是否发生下肢DVT,分为发生DVT组、未发生DVT组。分析2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及其预测术后下肢DVT的临床价值。结果97例患者中,22例(22.68%)术后发生下肢DVT,其PDW、MPV、PLT、TAT、Fbg、D-D高于DVT未发生组(P<0.05)。2组患者的PTA、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小板参数及TAT、Fbg、D-D凝血指标检测结果与术后下肢DVT发生有关(P<0.05)。绘制ROC曲线图,结果显示,血小板参数PDW、MPV、PLT及TAT、Fbg、D-D凝血指标检测结果预测术后下肢DVT发生中的AUC分别为0.724、0.745、0.740、0.898、0.846、0.906,均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对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检测血小板参数PDW、MPV、PLT及凝血指标TAT、Fbg、D-D,对预测术后下肢DVT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创伤性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血小板参数 凝血指标
下载PDF
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明 陈铮 +6 位作者 王晓彦 张佳琦 张娇 张晶 薛慧 李秀婷 邸禄芹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90-79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2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300例,按照住院时间将2021年1~6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7~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150...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2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300例,按照住院时间将2021年1~6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7~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患者对深静脉血栓的认知水平、基本预防措施依从性、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深静脉血栓的认知水平、对基本预防措施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00%低于对照组的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可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健康教育 下肢骨折 静脉血栓 依从性
下载PDF
依诺肝素钠联合双下肢气压治疗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刘绩 施军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2期17-20,共4页
目的分析依诺肝素钠联合双下肢气压治疗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对患者凝血功能、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盱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行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 目的分析依诺肝素钠联合双下肢气压治疗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治疗中的应用对患者凝血功能、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盱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行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术中注射依诺肝素钠治疗,观察组术中注射依诺肝素钠联合双下肢气压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患侧小腿周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凝血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17%)低于对照组(1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9,P=0.026)。治疗前两组患者患侧小腿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患侧小腿周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血栓发生率(2.17%)低于对照组(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6,P=0.049)。结论依诺肝素钠与双下肢气压联合运用到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能有效降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改善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降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具有较高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诺肝素钠 下肢气压治疗 股骨颈骨折 凝血功能 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术患者实施FMEA风险预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17
作者 傅健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风险预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对股骨颈骨折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27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13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管理,观... 目的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风险预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对股骨颈骨折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27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13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予FMEA风险预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凝血因子、下肢股静脉血流指标、髋关节功能、DVT发生率。结果两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干预后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下肢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平均流速干预后均有明显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更明显(P<0.05)。两组医院膝关节评分、髋关节评分干预后均有明显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更明显(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1.48%与对照组9.63%相比更低(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术患者实施FMEA风险预测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凝血因子与血流指标,减少DVT发生,促进术后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手术室护理管理 股骨颈骨折 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辅助双嘧达莫治疗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分析
18
作者 薛林琪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期148-150,共3页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患者取双嘧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下肢骨折患者,且均在术后病发DVT症状,为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对照组的38例取双嘧达莫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患者取双嘧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下肢骨折患者,且均在术后病发DVT症状,为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对照组的38例取双嘧达莫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的38例取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1.58%,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指标,即DGD、FIB、HBV、LBV降低,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骨折愈合参数,即PDGF、VCAMG1、HMGB1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较大,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与对照组的5.26%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辅助双嘧达莫治疗方案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DVT疾病,可以更好的改善血液指标,促进骨折愈合,同时疼痛感得到缓解,疗效佳,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钙 双嘧达莫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钠预防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
19
作者 丁振华 谢文生 《北方药学》 2024年第6期36-37,4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术后选择低分子肝素钠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8月,研究对象为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数量为76例,以随机法分组,选择低分子肝素钠的设为观察组,选择常规疗...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术后选择低分子肝素钠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8月,研究对象为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数量为76例,以随机法分组,选择低分子肝素钠的设为观察组,选择常规疗法的设为对照组,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凝血功能指标、静脉血流速度和下肢周径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栓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下肢周径为(30.07±1.67)cm,相比对照组的更短(31.28±2.23)cm(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8.75±1.02)s<(9.41±1.17)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26.15±2.93)s<(28.84±3.55)s]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静脉血流速度[(20.04±3.50)cm/s>(17.23±2.89)cm/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期间,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效果好,能有效降低血栓发生风险,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钠 老年患者 下肢创伤骨折 静脉血栓
下载PDF
基于诺莫图构建髋部骨折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银平 杜雪莲 +4 位作者 王亮云 黄瑞珍 罗乙舒 熊俊琴 何丽连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和验证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22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7∶3比例将患者分为建模组(n=159)和验证组(n=68)。收集...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和验证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22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7∶3比例将患者分为建模组(n=159)和验证组(n=68)。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筛选髋部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和列线图。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评价。结果建模组159例髋部骨折中发生DVT 33例,发生率为20.89%。LASSO回归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糖尿病、受伤至手术时间≥5 d、低蛋白血症、D-二聚体>0.5是髋部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模型,将上述5个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模型区分度良好(C-index=0.932);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列线图的拟合优度良好(χ^(2)=57.625,P=0.732)。建模组和验证组发生DV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2、0.821,模型准确度高。结论年龄≥70岁、糖尿病、受伤至手术时间≥5 d、低蛋白血症、D-二聚体>0.5是髋部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子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髋部骨折患者发生DVT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