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折复位固定系统的设计和临床前研究
1
作者 徐达强 赵加力 +1 位作者 孙焕建 杨惠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固定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描述骨折复位固定系统组件克氏针限位器和克氏针导向锁紧器的设计和应用;6个医生根据手感或应用克氏针限位器在合成骨中植入克氏针,测量克氏针穿出骨的长度;克氏针导向锁...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固定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描述骨折复位固定系统组件克氏针限位器和克氏针导向锁紧器的设计和应用;6个医生根据手感或应用克氏针限位器在合成骨中植入克氏针,测量克氏针穿出骨的长度;克氏针导向锁紧器配合锁定板及2根直径1.5 mm克氏针、2根直径1.5 mm克氏针和2根直径2.0 mm克氏针固定合成骨构建的骨折模型,测量结构的失效扭矩。结果克氏针限位器降低了克氏针穿出骨的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克氏针导向锁紧器配合锁定板及2根直径1.5 mm克氏针固定骨折失效扭矩高于2根直径1.5 mm克氏针和2根直径2.0 mm克氏针固定骨折(P<0.05)。结论骨折复位固定系统是提供复位和固定骨折、判断和优化锁定板螺钉位置及保护骨折块血运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复位固定系统 克氏针限位器 克氏针导向锁紧器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胸腰椎体骨折合并脊髓受压患者手术时间及不同手术方案的选择 被引量:2
2
作者 宋红平 《西部医学》 2015年第8期1178-1180,118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案治疗椎体骨折合并脊髓压迫患者及其恢复情况,探讨临床治疗最佳手术方案的选择。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椎体骨折合并脊髓受压手术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3例),其中手术组...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案治疗椎体骨折合并脊髓压迫患者及其恢复情况,探讨临床治疗最佳手术方案的选择。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椎体骨折合并脊髓受压手术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3例),其中手术组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行后路减压内固定(14例)、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16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双棒内固定系统(21例)手术治疗3种方案。术后随访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问卷为评价指标,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评分。结果随访1年中,手术组患者无后凸加重及内固定松动、脱落等并发症,植骨融合,恢复状态良好;保守治疗组1例出现再发骨折。手术组以及保守治疗组相比,术前VAS和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手术组患者VAS和ODI指数均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手术治疗椎体合并脊髓压迫方案优于保守治疗组;三柱损伤有脱位合并脊髓压迫患者应优先选择骨折复位钉棒内固定术式;骨折椎管侵占率大于50%、后纵韧带和椎间盘纤维环破裂严重患者,优先选择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式;而后路减压内固定方案则主要适用于单椎体骨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合并脊髓压迫 后路减压内固定 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固定
下载PDF
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内固定术在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3
作者 黄忠福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组)和观察组(手术治疗组),...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组)和观察组(手术治疗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即要求患者卧床休息2-3个月,在其背部放置软枕,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等。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入院时、伤后3个月和伤后12个月时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入院时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大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3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伤后3个月和12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本组入院时高度,Cobb角小于本组入院时的大小(P<0.05),但对照组不同阶段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大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入院时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伤后3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2组伤后3个月和12个月的疼痛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本组入院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入院时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68.29%(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可以在促进椎体高度恢复的同时重建脊椎的稳定性,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脊椎功能恢复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优势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胸腰椎段骨折 后路切开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固定 椎体前缘高度 COBB角 疼痛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