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截骨矫形一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魏东轩 周祥龙 熊蠡茗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35-336,共2页
病人,男,54岁。1982年因开放性左胫腓骨骨折行夹板固定治疗及清创缝合术,10年前出现跛行,进行性加重。2023年7月23日入院。体格检查:左膝关节内翻畸形,左膝关节活动受限,左下肢前侧可见3 cm×5 cm手术瘢痕,左下肢内侧可见3 cm×... 病人,男,54岁。1982年因开放性左胫腓骨骨折行夹板固定治疗及清创缝合术,10年前出现跛行,进行性加重。2023年7月23日入院。体格检查:左膝关节内翻畸形,左膝关节活动受限,左下肢前侧可见3 cm×5 cm手术瘢痕,左下肢内侧可见3 cm×3 cm手术瘢痕,两瘢痕处连接一条长约6 cm手术瘢痕。双下肢全长X线可见左膝内翻,双下肢骨质疏松,全长测量:股骨大转子-外侧髁:49.67cm(右)、50.97cm(左);胫骨平台内侧缘-内踝:43.49cm(右)、39.85cm(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截骨导板 骨折畸形愈合 截骨矫形
下载PDF
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治疗进展
2
作者 鹿亮 罗文强 +1 位作者 李宁 俞光荣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10-13,共4页
跟骨骨折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后均可能出现跟骨骨折畸形愈合。骨折位移通常导致跟骨高度丧失、足跟内翻、跟骨结节增粗、关节面台阶,可能引起前踝撞击、腓骨下撞击、腓骨肌腱刺激、创伤后关节炎。对于有症状的跟骨畸形患者,需要进行系... 跟骨骨折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后均可能出现跟骨骨折畸形愈合。骨折位移通常导致跟骨高度丧失、足跟内翻、跟骨结节增粗、关节面台阶,可能引起前踝撞击、腓骨下撞击、腓骨肌腱刺激、创伤后关节炎。对于有症状的跟骨畸形患者,需要进行系统性评估以确定疼痛的来源。非手术治疗如活动调整、康复锻炼、矫形鞋和疼痛注射等有一定的疗效。对于严重跟骨畸形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更常见,手术方式包括各类截骨术、距跟关节融合术、撑开植骨术、环形外架分期手术等。具体手术方案的选择需根据跟骨畸形的具体机制、一般情况以及预期目标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畸形愈合 截骨 关节融合
下载PDF
滑行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
3
作者 田浩栋 刘亮 +1 位作者 胡东 鹿军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究滑行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 从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对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28例严重的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进行滑行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从受伤到接受截骨融合手术的... 目的 探究滑行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方法 从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对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28例严重的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进行滑行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从受伤到接受截骨融合手术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0.5±4.2)个月,通过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及VAS视觉疼痛量表评估患者临床预后。记录骨愈合时间,测量并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跟骨Pitch角、距骨倾斜角、后足力线角、距跟高度及跟骨宽度。结果 28例患者随访19~5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2.8±11.8)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及VA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影像学评估中所有患者均实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3.1±1.5)周。跟骨Pitch角、距骨倾斜角、后足力线角、距跟高度及跟骨宽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 跟骨滑行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可以同时矫正多种畸形,是治疗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畸形愈合 距下关节炎 距下关节融合术 跟骨截骨术
下载PDF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畸形愈合认定中的应用
4
作者 葛静晨 尚敏 +5 位作者 姚明阳 韦铭菲 史俊展 姚泽伟 时佳音 李凡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329,共6页
目的 比较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和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3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畸形愈合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记录75例患者肋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类型及数... 目的 比较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和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3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畸形愈合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记录75例患者肋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类型及数量,比较VR、MPR、CPR对肋骨骨折畸形愈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约登指数,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3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不同类型肋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检出率。结果 75例患者共有243处肋骨骨折畸形愈合。VR、MPR、CPR对肋骨骨折畸形愈合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52.67%、79.84%、91.36%,特异度分别为99.58%、97.89%、99.15%,准确率分别为83.66%、91.76%、96.51%,约登指数分别为0.52、0.78、0.91,AUC分别为0.761、0.889、0.953。与VR相比,MPR在断端错合1/3以上、断端重叠、断端成角、骨桥的检出数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VR相比,CPR在肋骨骨折畸形愈合各分型的检出数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PR相比,CPR在断端错合1/3以上、断端分离、骨桥的检出数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畸形愈合的认定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CPR对肋骨骨折畸形愈合的诊断效能高,可作为肋骨骨折畸形愈合法医临床鉴定的主要后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肋骨骨折 骨折畸形愈合 容积再现 多平面重组 曲面重组
下载PDF
保留距下关节跟骨截骨术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效果分析
5
作者 葛立业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分析保留距下关节跟骨截骨术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9—2022-10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骨病矫形科收治的23例(23足)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26.41±3.43... 目的分析保留距下关节跟骨截骨术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9—2022-10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骨病矫形科收治的23例(23足)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26.41±3.43)岁(范围:21~37岁)。伤后时间(6.04±1.82)个月(范围:4~12个月)。Sanders分型:Ⅱ型18例,Ⅲ型5例。均实施保留距下关节的跟骨截骨矫形术。术后患者均获得12个月的随访时间,统计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依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评价患足功能,记录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跟距骨影像学数据改善情况。结果23例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2.41±2.10)周(范围:11~14周),首次负重行走时间为(8.92±0.78)周(范围:7~12周)。均未发生切口皮肤坏死、跟骨内翻、截骨不愈合或移位,以及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距骨倾斜角、Gissane、Bohler角及跟距高度和跟骨宽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依据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评价,优13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为86.96%(20/23)。结论应用保留距下关节的跟骨截骨术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具有纠正跟骨畸形和保留距下关节、足部外观和功能恢复佳等优势。但术前和术中需全面对病情进行评估,严格掌握相关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畸形愈合 保留距下关节 截骨术
下载PDF
截骨矫形AO螺钉加压内固定治疗指间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井达 李大村 +5 位作者 李建峰 李海雷 赵民 赵亮 王小磊 张文桐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287-288,共2页
指骨关节内骨折为手外科常见外伤,一般常规手术治疗能达到满意效果。但有些不当处理会导致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关节肿大、疼痛等,严重者可导致手指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治疗上主张以缓解疼痛、纠正畸形、重建手指功能为主,一般可根... 指骨关节内骨折为手外科常见外伤,一般常规手术治疗能达到满意效果。但有些不当处理会导致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关节肿大、疼痛等,严重者可导致手指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治疗上主张以缓解疼痛、纠正畸形、重建手指功能为主,一般可根据病情及医生经验采用内或外固定手术矫正。畸形较轻、时间较短、周围软组织条件较好者可一次矫正,反之分次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畸形愈合 加压内固定 截骨矫形 AO 螺钉内固定 指间关节 软组织条件 关节内骨折 皮质骨螺钉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近端股骨骨折畸形愈合后髋内翻畸形的矫治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斌 郑银旺 +2 位作者 周维江 罗瑞鑫 潘建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07-509,共3页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骨折畸形愈合后髋内翻的治疗。方法 :通过对 1 3例股骨近端骨折后畸形愈合髋内翻的患者实行股骨旋转外翻截骨内固定术。术前颈干角范围为 80°~ 1 0 0°,平均 92 .3° ;前倾角范围在 - 30°~ 1 5&#...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骨折畸形愈合后髋内翻的治疗。方法 :通过对 1 3例股骨近端骨折后畸形愈合髋内翻的患者实行股骨旋转外翻截骨内固定术。术前颈干角范围为 80°~ 1 0 0°,平均 92 .3° ;前倾角范围在 - 30°~ 1 5° ,平均 - 5°,前倾角 <0°为 7例 ,0°~ 1 0°为 3例 ,1 0°~ 1 5°为 3例 ;双下肢不等长为 1 0例 ,下肢短缩范围为 0 .6~ 6cm ,平均为 1 .8cm ;短缩 <2 .5cm为 7例 ,短缩 >2 .5cm为 3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 1 .5~ 6年 ,比较术前术后的X线片。结果 :矫形后颈干角 >1 1 0°为 1 1例 ,平均为 1 2 4°;前倾角 1 0°~ 1 5°为 9例 ,0°~ 1 0°为 4例 ,平均 8°;术后下肢短缩畸形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双下肢不等长为 4例 ,平均短缩为 1 .2cm ,其中短缩 0 .6~ 2 .5cm为 3例 ,短缩 >2 .5cm为 1例。结论 :近端股骨骨折畸形愈合的髋内翻伴旋转和短缩畸形的患者 ,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矫正内翻、旋转和短缩畸形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内翻 骨折畸形愈合 股骨 治疗
下载PDF
俯卧位加压CT定位像在无神经症状胸腰段骨折畸形愈合继发后凸畸形矫形术中的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崔西龙 李贝贝 +4 位作者 张伟 张旭 郑国辉 于海洋 王宏亮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加压CT定位像在无神经症状胸腰段骨折畸形愈合继发后凸畸形矫形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2016年12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14例无神经症状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男1例,女13例;年龄47~73岁,平均(65.6±7.2)岁。... 目的探讨俯卧位加压CT定位像在无神经症状胸腰段骨折畸形愈合继发后凸畸形矫形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2016年12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14例无神经症状脊柱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男1例,女13例;年龄47~73岁,平均(65.6±7.2)岁。统计分析患者术前站立位、俯卧位加压CT定位像、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局部后凸Cobb角(local kyphotic cobb angle,LKCA)、胸腰段后凸Cobb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VAS评分、ODI指数及截骨级别等数据。计算脊柱后凸柔韧性(spinal flexibility,SF)、矫正率。对术前站立位X线、俯卧位加压CT定位像局部Cobb角、SF与截骨级别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验证俯卧位加压CT定位像预测手术矫形效果能力。结果所有患者均行矫形手术并获随访,其中未截骨2例,I级截骨1例,II级截骨4例,Ⅲ级截骨3例,IV级截骨4例;随访时间23-42个月,平均(26.14±5.8)个月。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7.2±1.3)、(4.1±2.4)、(1.3±0.4)分,ODI指数为分别为(51.6±4.93)%、(30.2±2.76)%、(10.08±1.77)%,术后及末次随访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LKCA、TLK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矫正率49%~91%,平均(78.1±10.1)%,SF值为6.9%~60.61%。术前站立位LKCA及俯卧位加压CT定位像LKCA与截骨级别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88,SF与截骨级别、畸形矫正率无关。回归分析显示:俯卧位加压CT定位像LKCA、TLK与末次随访时LKCA、TLK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LKCA末次随访=0.22×LKCACT定位+2.3(r=0.64;P<0.05);TLK末次随访=0.2268×TLKCT定位+1.8696(r=0.735;P<0.05)。结论俯卧位加压CT定位像测量的LKCA与截骨级别的选择显著相关,可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SF不能预测矫正率,但俯卧位加压CT定位像可预测术后LKCA及胸腰段后凸Cobb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加压CT定位像 脊柱后凸柔韧性 胸腰段骨折畸形愈合 后凸畸形 矫形术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的处理 被引量:3
9
作者 谢雪涛 施忠民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13-315,共3页
踝关节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其治疗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可能与骨科医师对踝关节骨折处置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1].例如,术前低估甚至忽视伴随的软组织损伤;术中骨折复位不良,不重视纠正踝关节力线;术后随访时对发现的问题未能及... 踝关节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其治疗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可能与骨科医师对踝关节骨折处置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1].例如,术前低估甚至忽视伴随的软组织损伤;术中骨折复位不良,不重视纠正踝关节力线;术后随访时对发现的问题未能及时作出正确处理.因此,患者在术后常主诉踝关节周围慢性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随访时往往发现踝关节畸形,出现踝关节力线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骨折畸形愈合 关节活动受限 骨科医师 术后随访 软组织损伤 踝关节畸形 常见疾病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附18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建中 谭海涛 《广西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906-907,共2页
关键词 胫骨骨折畸形愈合 骨不连 带锁髓内钉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膨体聚四氟乙烯在眶壁骨折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铸 余江 文小泉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膨体聚四氟乙烯 眶壁骨折畸形 临床资料 EPTFE 手术方法
下载PDF
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16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哲 赵增斌 +1 位作者 刘师良 徐跃根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8期1052-1052,共1页
关键词 骨折畸形愈合 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治疗 关节功能障碍 疼痛症状 长期随访 疗效满意 并发症
下载PDF
治疗前臂骨折畸形愈合致旋转功能障碍的体会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晓化 赵延君 +1 位作者 姜军 韩国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6期117-118,共2页
前臂骨折为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常见的损伤,约占骨折总数的11.2%,以青壮年居多。其治疗方法繁多,如手法复位外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等。但处理不当均可引起桡骨畸形愈合或不愈合,使前臂的旋转功能障碍在20°以上者在17%。我院从2000年... 前臂骨折为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常见的损伤,约占骨折总数的11.2%,以青壮年居多。其治疗方法繁多,如手法复位外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等。但处理不当均可引起桡骨畸形愈合或不愈合,使前臂的旋转功能障碍在20°以上者在17%。我院从2000年至今临床收治54例前臂骨折畸形愈合致旋转功能受限的病人,根据前臂旋转功能受限的程度和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而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畸形愈合 前臂骨折 治疗方法 功能障碍 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法复位外固定 功能受限 前臂旋转
下载PDF
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峥巍 《医学综述》 2007年第12期922-924,共3页
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手术治疗是目前能够确实解决一些问题的惟一方法。手术治疗的关键是恢复后足的对线和后足的高度,而一种手术方式不能解决畸形愈合所产生的所有问题,必须针对每一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手术术式联合治疗来解决患者的... 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手术治疗是目前能够确实解决一些问题的惟一方法。手术治疗的关键是恢复后足的对线和后足的高度,而一种手术方式不能解决畸形愈合所产生的所有问题,必须针对每一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手术术式联合治疗来解决患者的疼痛、畸形等情况,特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要求及实际情况来选择一种最适合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畸形愈合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脆骨症四肢骨折或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裴宝岩 宋玉荣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8年第2期116-117,共2页
脆骨症又称成骨不全,是一种少见的骨骼遗传性疾病,极易发生骨折,出现骨折畸形愈合,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甚至重残。作者从1987~1992年5月收治5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3~14岁。5例患者发生骨折... 脆骨症又称成骨不全,是一种少见的骨骼遗传性疾病,极易发生骨折,出现骨折畸形愈合,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甚至重残。作者从1987~1992年5月收治5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3~14岁。5例患者发生骨折次数均在5次以上。手术部位16处;其中股骨6处,胫腓骨8处,尺桡骨2处。其中成角畸形部位12处,弓形畸形部位4处。 1.2 手术治疗 采用两种手术方法:①长管状骨弓形畸形多段截骨,髓内针内固定术。本手术适宜于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畸形愈合呈弓形畸形,无明显成角畸形,或同时合并有骨折者。其手术方法是切开皮肤及深部组织,充分暴露弯曲的长管状骨骨干,进行多段截骨,每段长度为2cm~3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骨症 四肢骨折 骨折畸形愈合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畸形的解剖学基础与截骨治疗
16
作者 温荣彬 严昌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由于解剖学特点容易发生成角畸形,对手法整复失败的病人应及时行第一掌骨基底截骨治疗。85年9月至87年9月共做8例,随访3~5年,结果优6例 ,良2例。
关键词 骨折畸形 掌骨基底 截骨
下载PDF
基于三维CT解剖重建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谢坤南 毕若杰 +2 位作者 马姗姗 孙昌俊 李力更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4期38-4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CT解剖重建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予基于三维CT解剖重建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治疗,对照组予3...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CT解剖重建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予基于三维CT解剖重建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治疗,对照组予3D打印辅助下矫形术。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12、24 h疼痛创伤应激相关指标[β-内啡肽(β-EP)、P物质、前列腺素E2(PGE2)]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C)、脂质过氧化物(LPO)、羟基自由基(O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术前和术后3、6个月跟距影像学参数、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Maryland评分、足部功能优良率,其中跟距影像学参数包括距骨倾斜角、Peries角、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丘部高度、跟骨水平长度、跟骨轴长度、跟骨宽度。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随访期间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12 hβ-EP、P物质、PGE2、MDA、LPO、OH均高于术前,TAC、GSH-Px均低于术前(P均<0.05);两组术后同期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24 hβ-EP、P物质、PGE2、MDA、LPO、OH均低于术后12 h,TAC、GSH-Px均高于术后12 h(P均<0.05);但两组术后同期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3、6个月距骨倾斜角、跟骨丘部高度、跟骨水平长度、跟骨轴长度、Peries角、Gissane角、B(o)hler角均高于术前,跟骨宽度均低于术前,且术后6个月变化更明显(P均<0.05);而两组同期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3、6个月AOFAS Maryland评分均高于术前,以术后6个月变化更明显(P均<0.05);但两组同期AOFAS 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3、6个月足部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期间,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三维CT解剖重建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安全有效,有望成为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 基于三维CT解剖重建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 3D打印辅助下矫形术
下载PDF
指骨基底髁角在指骨骨折畸形矫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金锋 袁金凤 +4 位作者 杜宏伟 丛强 夏传龙 连杰 张世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460-461,共2页
目的 分析指骨基底髁角在指骨骨折畸形愈合矫形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2年2月-2014年1月,通过对21例指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术前畸形角度的测量,再根据指骨侧方成角的方向,选择加上或减去基底髁角度,获得最终的截骨角度.结果 按照上述方... 目的 分析指骨基底髁角在指骨骨折畸形愈合矫形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2年2月-2014年1月,通过对21例指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术前畸形角度的测量,再根据指骨侧方成角的方向,选择加上或减去基底髁角度,获得最终的截骨角度.结果 按照上述方法获得的截骨角度进行截骨矫形治疗,全部患指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术后随访6~18个月,患指的功能及外观均恢复正常,骨折愈合时间6~9个月,无延期愈合或骨不连发生.结论 指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截骨矫形术中需要考虑基底髁角的存在,否则导致截骨角度过大或不足,无法达到精确的矫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骨基底髁角 指骨骨折畸形愈合 指骨矫形术 指骨截骨术
下载PDF
跟骨骨折畸形愈合踝关节及距下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向阳 容智敏 邓仁椿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研究跟骨骨折畸形愈合踝关节及距下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畸形愈合踝关节及距下关节僵硬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观察组均行距下关节松解术,对照组... 目的研究跟骨骨折畸形愈合踝关节及距下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畸形愈合踝关节及距下关节僵硬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观察组均行距下关节松解术,对照组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比较两组近远期手术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Gissane角、B?hler角、Perie角均有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部Maryland功能评分系统中功能、疼痛维度分值及总分值均显著上升且高于对照组,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畸形愈合踝关节及距下关节僵硬患者行距下关节松解术不仅对后足关节活动范围受限有显著改善,亦更利于术后足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畸形愈合 踝关节及距下关节僵硬 距下关节松解术 距下关节融合术
下载PDF
腓骨截骨下胫腓联合融合治疗外翻型陈旧性Pilon骨折畸形愈合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士学 毕大鹏 +1 位作者 田竞 解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腓骨截骨下胫腓联合融合治疗外翻型陈旧性Pilon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8例陈旧性Pilon骨折畸形愈合患者,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20~47岁;左侧2例,右侧6例;骨折根据Rüedi-Allg?wer分... 目的:探讨采用腓骨截骨下胫腓联合融合治疗外翻型陈旧性Pilon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8例陈旧性Pilon骨折畸形愈合患者,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20~47岁;左侧2例,右侧6例;骨折根据Rüedi-Allg?wer分型,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4例;受伤至入院时间7~21个月。术前常规行负重下X线及三维重建CT检查对畸形进行评估,并通过3D打印模型设计实施模拟手术。其中5例存在距骨相对胫骨向后上方半脱位,5例受伤时合并腓骨骨折(2例腓骨骨折畸形愈合)。所有患者采用腓骨截骨下胫腓联合融合方式恢复关节面平整,纠正下肢力线。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骨愈合时间及复位情况,术后1年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0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失效、复位丢失等发生。骨折愈合时间13~19周,且力线恢复良好。术后1年AOFAS评分63~90分;其中优1例,良4例,可3例。7例患者术后6~14个月重返原工作岗位。结论:对于外翻型陈旧性Pilon骨折畸形愈合,采用腓骨截骨、下胫腓联合融合手术可以有效恢复关节面平整,纠正下肢力线,改善踝关节功能,并发症少,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 截骨术 关节融合术 骨折畸形愈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