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眶骨折常规体位CT加直接倾斜矢状面的研究(附120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杜兴亚 刘中林 +1 位作者 王振常 兰宝森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直接倾斜矢状面CT在眼眶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20例眼眶外伤患者,在常规横断面及冠状面CT的基础上加扫直接倾斜矢状面CT,比较观察各体位显示的信息。结果:120例眼眶骨折中,上下壁骨折冠状面显示1... 目的:探讨直接倾斜矢状面CT在眼眶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20例眼眶外伤患者,在常规横断面及冠状面CT的基础上加扫直接倾斜矢状面CT,比较观察各体位显示的信息。结果:120例眼眶骨折中,上下壁骨折冠状面显示103例,矢状面显示105例;横断面未能显示。上下直肌增粗冠状面显示50例,矢状面显示72例;视神经弯曲27例均矢状面显示。结论:直接倾斜矢状面CT能更全面地观察眼眶上下壁的情况及上下直肌和视神经全程的位置和形态,可显示骨折的前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倾斜 眶眼骨折 CT
下载PDF
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后路椎管成形术前后动力位矢状面C7倾斜角、C2-C7 SVA和颈椎曲度变化及其意义
2
作者 李祖昌 蒋继乐 +1 位作者 何达 刘波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9-33,共5页
目的 观察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后路椎管成形术前后动力位矢状面参数(C7倾斜角、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和颈椎曲度)变化,分析术前颈椎动力位矢状面参数与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疗效的关系,为疗效预测提供新的参考指标。方法... 目的 观察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后路椎管成形术前后动力位矢状面参数(C7倾斜角、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和颈椎曲度)变化,分析术前颈椎动力位矢状面参数与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疗效的关系,为疗效预测提供新的参考指标。方法 纳入行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并完成长期随访的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44例,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进行颈椎X线片检查,测量中立位及动力位的矢状面参数[C7倾斜角(C7S,C7 Slope)、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C2-C7 SVA)和颈椎曲度(CL,C2-C7 Cobb角)];对患者进行脊髓功能(JOA评分)、颈椎功能(NDI评分)评价。统计术后并发症(轴向症状、C5神经根麻痹、神经功能恶化)发生情况。根据颈椎X线片检查中测量的动力位矢状面参数值及手术前后变化值的中位数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高值组与低值组。比较高值组与低值组手术后JOA评分、NDI评分。结果 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颈椎中立位矢状面参数CL无明显变化,C2-C7 SVA数值与C4椎体前后径比值(r SVA)、C7S升高;颈椎动力位矢状面参数CL减低,r SVA、C7S升高。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JOA评分升高,NDI评分降低(t分别为-8.124、-7.089,3.084、2.551,P均<0.05)。术后有22例(50%)患者出现轴性症状,有5例(11.36%)患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术前较小的过屈位CL、术前较大的过伸位CL、术前较小的过伸位r SVA、以及术后较大的过伸位CL和r SVA的患者,术后JOA评分更高,NDI评分更低(P均<0.05)。与术后未出现轴性症状的患者比较,出现轴性症状的患者术前中立位C7S、术前过伸位Cobb角及术前过伸位C7S均较小(P均<0.05)。结论 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后颈椎动力位矢状面参数CL减低,r SVA、C7S升高;术前颈椎动力位矢状面参数与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后脊髓功能、颈椎功能的恢复以及部分并发症的发生可能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X线检查 颈椎参数 C7倾斜 C2-C7轴向距离 颈椎曲度 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 颈椎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以棘突连线确定矢状面进钉角度在胸腰椎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卫东 杨庆国 +2 位作者 张银顺 刘金锐 薄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9期7242-7245,共4页
背景:理想的胸腰段骨折复位需要准确的椎弓根钉置入角度以达到理想的应力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有很多专家学者设计了多种方法,基本以椎体或附件本身的解剖结构设计某一平面作为参考,精确程度不一。目的:选择棘突连线作为胸腰段骨折内固定... 背景:理想的胸腰段骨折复位需要准确的椎弓根钉置入角度以达到理想的应力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有很多专家学者设计了多种方法,基本以椎体或附件本身的解剖结构设计某一平面作为参考,精确程度不一。目的:选择棘突连线作为胸腰段骨折内固定手术中椎弓根螺钉与终板保持平行的参照并给出理论依据。方法:选择49例正常胸腰段和21例胸腰段骨折(无棘突骨折)MRI片测量椎体上终板平行线与相应棘突连线的夹角,两者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正常胸腰椎椎体上终板平行线与棘突连线夹角在T10-L3基本为90°,在L4处为82°左右,而椎体骨折后所测角度差别不大。结果提示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过程中,如果保持椎弓根螺钉与棘突连线夹角在T10-L3为90°,L4为80°左右,基本能够保证椎弓根螺钉与终板保持平行,将棘突连线作为螺钉置入的参考解剖标志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内固定 棘突连线 置钉角度 胸腰椎 植入体
下载PDF
以棘突顶点皮缘连线作为胸腰椎椎弓根经皮置钉矢状面进钉角度的参照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健 张猛 +1 位作者 刘欢 王守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4485-4490,共6页
背景: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在技术上要求很高并且涉及到辐射暴露,大量的射线对患者和外科医生都有严重的影响。目的:介绍一种以棘突顶点皮缘连线作为椎弓根螺钉矢状面进钉角度参照的经皮置钉技术,以有效减少术中辐射暴露。方法:收集10... 背景: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在技术上要求很高并且涉及到辐射暴露,大量的射线对患者和外科医生都有严重的影响。目的:介绍一种以棘突顶点皮缘连线作为椎弓根螺钉矢状面进钉角度参照的经皮置钉技术,以有效减少术中辐射暴露。方法:收集100例正常成人的胸腰椎MRI(健康对照组),分为正常体质量组及肥胖组,分别测量T1-L5椎体上终板的平行线与相应棘突顶点皮缘连线的夹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再收集100例L1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MRI,分为正常体质量组及肥胖组,同样方法对L1椎体临近的上下椎体进行测量,即T12及L2棘突顶点皮缘连线与椎体上终板的交角,与健康对照组测得值分别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棘突顶点皮缘连线与椎体上终板的角度。结果与结论:①健康对照组正常体质量者中,矢状面上棘突顶点皮缘连线与椎体上终板平行线夹角为87°-95°(T1-L4范围),健康对照组肥胖患者矢状位片上在86°-94°(T8-L2范围),2组平均值均为90°;②骨折组所测角度范围在90°附近,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该角度并不受椎体骨折影响;③结果表明在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手术中,正常体质量者T1-L4范围、肥胖者T8-L2范围矢状面上保持椎弓根螺钉置钉角度与棘突顶点皮缘连线夹角在90°左右,可使椎弓根螺钉与椎体上终板保持平行。提示以棘突顶点皮缘连线作为椎弓根螺钉矢状面进钉角度参照的经皮置钉技术是一项治疗脊柱骨折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棘突顶点皮缘连线 微创 经皮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进钉角度
下载PDF
基于跟骨骨折影像学分析对跟骨矢状面分区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文祥 施忠民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9年第6期364-368,共5页
目的研究跟骨矢状面上跟骨骨折线分布规律与跟骨骨折块的特点,为提出跟骨矢状面分区理论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4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收集患者跟骨侧位X线片和跟骨CT片,使用... 目的研究跟骨矢状面上跟骨骨折线分布规律与跟骨骨折块的特点,为提出跟骨矢状面分区理论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4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收集患者跟骨侧位X线片和跟骨CT片,使用Photoshop软件将每张X线片的主要骨折线描绘于正常跟骨侧位X线片上。每个患者的骨折线建立1个图层,然后进行图层合并,以整体观察跟骨骨折线在跟骨矢状面的分布规律,根据分布规律绘制跟骨矢状面分区图。观察跟骨矢状面上主要骨折块及其移位方向,总结矢状面各区骨折块的移位规律。结果140例患者中男78例,女62例,平均年龄(42.0±0.6)岁(18~75岁),骨折侧别为左侧63例,右侧77例。106例出现第一骨折线,产生前结节骨折块;55例出现关节面下骨折线,产生半月形关节面骨折块;79例出现舌形骨折线,产生舌形骨折块;49例出现后结节纵向骨折线,产生后结节主要骨折块;8例出现后结节上方骨折线,产生后结节上方骨折块;71例出现后结节下方骨折线,产生后结节下方骨折块。将这些常见骨折线绘制于跟骨矢状面,可将跟骨矢状面分成5个区:前结节区(A区)、关节面区(S区)、压缩区(C区)、后结节上区(PS区)、后结节下区(PI区)。A区、PS区、PI区的骨折块常发生向上移位,S区的骨折块常发生向下移位。C区的外侧壁常发生向外侧崩裂,其深层在复位后常形成空洞。结论跟骨骨折线在跟骨矢状面上存在一定分布规律,根据常见骨折线位置可将跟骨矢状面进行分区,各区骨折块存在一定移位规律。跟骨矢状面分区可能有助于术者理解跟骨骨折创伤机制,选择手术切口、复位方法和固定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骨折分型 骨折线 分区理论
下载PDF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军(摘译) 荆珏华(审校)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4期559-559,共1页
目前对于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MOWHTO)的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知之甚少。作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根据矢状位截骨线倾斜角度不同分为两组,向前倾斜的作为A组(58例),向后倾斜的作为P组(22例)。结果发现,在三... 目前对于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MOWHTO)的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知之甚少。作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根据矢状位截骨线倾斜角度不同分为两组,向前倾斜的作为A组(58例),向后倾斜的作为P组(22例)。结果发现,在三维重建模型中,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A组增加,P组减少,两组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和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变化值均有显著差异(P<0.001)。故作者认为,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受到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影响,MOWHTO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矢状位截骨线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内侧 胫骨平台后倾角 回顾性研究 截骨线 倾斜角度 三维重建模型 高位截骨术
下载PDF
矢状位骨折线角度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郑华 李建有 +3 位作者 王雍立 刘芷琪 李炜 李雄峰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4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髁矢状位骨折线角度与术后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儿童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矢状位骨折线角度将患者分为A组(<-30°,6例),B组(-10°~-30°,2...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髁矢状位骨折线角度与术后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儿童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矢状位骨折线角度将患者分为A组(<-30°,6例),B组(-10°~-30°,20例),C组(-10°~10°,30例),D组(10°~30°,24例),E组(>30°,14例)。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肱骨前缘纵线与肱骨小头中心点距离以及Baumann角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稳定性的因素。结果 9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发生术后再移位的患儿共计7例,发生率为7.45%;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A组(<-30°)和E组(>30°)容易发生移位,E组(>30°)出现6例患儿术后再移位,占E组病人数的42.86%,占所有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6.38%。A组(<-30°)出现1例患儿术后再移位,占A组病例数的16.67%,占所有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病例数的1.06%。所有发生术后再移位的患儿均为Gartland III型,男性占42.9%,女性占57.1%;与E组相比,B组、D组术后即刻Baumann角升高(P<0.05);与C组相比,B组术后即刻及术后2个月Baumann角升高(P<0.05);与D组相比,C组术后即刻Baumann角升高(P<0.05);单因素结果显示,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移位与矢状位骨折线角度、Gartland分型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矢状位骨折线角度>30°(OR=4.494)、Gartland分型为Ⅲ型(OR=7.771)均为影响术后移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矢状位骨折线角度>30°、Gartland分型为Ⅲ型是术后移位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线角度 术后稳定性
原文传递
X线上骨盆倾斜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洪宇 钟磊 +1 位作者 刘贺 王金成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3期546-549,共4页
骨盆围绕人体三轴,即冠状轴、垂直轴和矢状轴发生的旋转,被称为骨盆倾斜、骨盆歪斜和骨盆旋转。因躯体姿势或疾病强迫体位等原因,骨盆可发生单一轴旋转,也可发生围绕多轴的旋转。其中骨盆倾斜作为躯体矢状面参数中重要组成部分,一... 骨盆围绕人体三轴,即冠状轴、垂直轴和矢状轴发生的旋转,被称为骨盆倾斜、骨盆歪斜和骨盆旋转。因躯体姿势或疾病强迫体位等原因,骨盆可发生单一轴旋转,也可发生围绕多轴的旋转。其中骨盆倾斜作为躯体矢状面参数中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脊柱外科医生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倾斜 评估方法 躯体 X线 强迫体位 外科医生 脊柱
下载PDF
术前K线倾斜角预测后纵韧带骨化症单开门术后疗效的可行性分析
9
作者 王春增 张建伟 +4 位作者 胡孟子 韩猛 张兆川 李杰 刘光旺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961-965,共5页
目的 探讨术前K线倾斜角预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52例K线阳性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 目的 探讨术前K线倾斜角预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52例K线阳性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资料,其中男35例,女17例;年龄47~76岁,平均(61.46±7.26)岁。统计患者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术后1年随访时JOA评分。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测量术前矢状面参数:K线倾斜角、C_(2~7)Cobb角、C_(2~7)矢状面轴向距离(C_(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_(2~7) SVA)、头部重心(center gravity of head,CGH)~C_(7)矢状面轴向距离(CGH~C_(7) SVA)、T_(1)倾斜角。根据术后1年时JOA评分改善中位数分为改善优良组和改善较差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矢状位参数与疗效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分析检验参数间的相关性。将有统计学差异的颈椎参数作为自变量,将JOA评分作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JOA改善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的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OPLL患者术前JOA评分为(7.38±0.89)分,术前C_(2~7)Cobb角(14.45±8.81)°,C_(2~7)SVA(15.31±4.57)mm,CGH~C_(7) SVA(16.37±5.23)mm,T_(1)倾斜角(26.43±5.65)°、K线倾斜角(12.77±1.49)°。根据术后1年随访时JOA评分改善情况分组显示:术前K线倾斜角、C_(2~7)SVA、CGH~C_(7) SVA与术后疗效密切相关(P<0.001、P=0.013、P=0.022);术前K线倾斜角与C_(2~7)SVA、CGH~C_(7) SVA呈正相关(r=0.411、0.831,P=0.004、0.023)。上述相关性指标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OPLL单开门术后疗效的危险因素为术前K线倾斜角和术前CGH~C_(7) SVA(OR=1.673、1.522,P=0.024、0.033)。结论 OPLL患者术后疗效与术前K线倾斜角度有关,术前K线倾斜角较大,患者术后疗效较差。K线倾斜角可作为一种新的临床指标用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前预测OPLL患者术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症 K线倾斜 单开门扩大成形术 颈椎参数
下载PDF
曲面断层X线机的应用技术
10
作者 税荣昭 《攀枝花医药》 1999年第2期29-29,13,共2页
1.曲面断层X线机摄影上颌骨位 嘱患者下颌颏部置于颏正中,使眼耳平面与水平面平行.正中矢状面与水平面垂直。这种位置适用于上颌肿瘤.上颌窦囊肿、拔牙断根进入颌窦腔内、上颌骨第Ⅰ-Ⅲ型骨折、复合型颧骨-上颌骨骨折及眼眶底“击... 1.曲面断层X线机摄影上颌骨位 嘱患者下颌颏部置于颏正中,使眼耳平面与水平面平行.正中矢状面与水平面垂直。这种位置适用于上颌肿瘤.上颌窦囊肿、拔牙断根进入颌窦腔内、上颌骨第Ⅰ-Ⅲ型骨折、复合型颧骨-上颌骨骨折及眼眶底“击出”型骨折等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X线 上颌窦囊肿 上颌骨骨折 上颌骨位 眼耳平 上颌肿瘤 Ⅲ型骨折 水平 牙断根 复合型
下载PDF
GE Definium 6000 X射线评估GartlandⅡ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肘关节屈曲功能丢失角度与其年龄关系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张凤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第14期139-141,166,共4页
目的:探讨GE Definium 6000 X射线评估GartlandⅡ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肘关节屈曲功能丢失角度与其年龄关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61例不同年龄段的GartlandⅡ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行GE... 目的:探讨GE Definium 6000 X射线评估GartlandⅡ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肘关节屈曲功能丢失角度与其年龄关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61例不同年龄段的GartlandⅡ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行GE Definium 6000 X射线检查,对其不同骨折线角度时的屈肘功能丢失角度予以测量。结果:组内比较,1~3岁组丢失角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7~9岁组和10~14岁组丢失角度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预后不良和良好组在屈肘功能丢失角度和骨折线矢状面倾斜角度方面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年龄与X射线评估GartlandⅡ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肘关节屈曲功能丢失角度有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GartlandⅡ型 屈曲功能 丢失角度 骨折线矢状面倾斜角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