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多孔β-磷酸三钙复合自体骨折血肿的异位成骨潜能的初步实验研究
1
作者 刘豪 杨佩 +4 位作者 王春生 张旭 刘琦 刘芳 熊执政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8-14,共7页
目的探究纳米多孔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复合自体骨折血肿的异位成骨潜能。方法将7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和E共5组,髂骨翼上截取约5 mm×10 mm×10 mm的骨块,造成人工骨折并形成血肿,然后分... 目的探究纳米多孔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复合自体骨折血肿的异位成骨潜能。方法将7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和E共5组,髂骨翼上截取约5 mm×10 mm×10 mm的骨块,造成人工骨折并形成血肿,然后分别将血肿/β-TCP、β-TCP、血肿/髂骨、髂骨种植于背阔肌下,于模型建立后第1、4和8周取下背阔肌下标本,采用病理染色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评估新骨生成、支架材料降解情况及进行生物力学测试。E组用于观察血肿在β-TCP支架内部的吸附观察,E组动物健侧髂骨设为正常对照组(F组),仅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髂骨骨折后第4天大量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充填在支架内,此时的血肿/β-TCP机械性能稍优于单纯β-TCP支架。A、C两组标本有周围有较多的新生骨组织及血管组织,而B、D两组标本却只能见到极少量散在的类骨质形成,且D组标本吸收明显;在残余支架体积方面,A、B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新生骨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均<0.01),而B、D两组新生骨量随时间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TCP与骨折血肿内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相容性,β-TCP复合骨折血肿后具有确切的成骨潜能,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陈旧性骨折及骨缺损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血肿 Β-磷酸三钙 骨再生 骨缺损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骨折愈合过程中原始骨折血肿的潜在作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林梁 唐亚辉 +1 位作者 吾路汗 谢增如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6期7386-7390,共5页
背景:临床实践中闭合性骨折内固定过程中,骨折原始血肿很少视为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常被有意清除,非常可惜。目的:对比分析骨折血肿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所发挥的机制及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96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背景:临床实践中闭合性骨折内固定过程中,骨折原始血肿很少视为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常被有意清除,非常可惜。目的:对比分析骨折血肿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所发挥的机制及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96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实施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试验组中先将内固定过程中取出的血肿块放置于特制无菌塑料袋中,每块血肿体积均为1.0-2.0 mL,于内固定装置固定完毕后将三四块骨折血肿重新填塞于骨折断端结合处周围,逐层缝合;对照组将固定过程中取出的骨折断端血肿丢弃,作为空白对照。内固定后1个月随访,抽血检测所有患者骨生化代谢指标;同时分别在术后第1,3,6个月行X射线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X射线检查提示,内固定后3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骨折愈合率分别占95%,75%(P<0.05)。骨代谢指标结果显示,试验组骨钙素、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或P<0.05)。结果说明原始骨折血肿可有效促进骨折断端骨痂形成,提示加强骨诱导,提供骨折断端营养,参与血管重建,是促进骨折愈合及预防骨折不愈合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生长因子 免疫系统 骨折血肿 骨折愈合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兔骨折血肿细胞分离回植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震卓 郝鑫 +5 位作者 石光耀 张霖 于淑红 申国强 蔡成坤 张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目的:研究血肿分离细胞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为骨折血肿细胞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制备股骨髁上骨折模型。对照组:骨折后常规状态下观察骨折愈合,不做任何特殊处理。实验组:将骨折... 目的:研究血肿分离细胞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为骨折血肿细胞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制备股骨髁上骨折模型。对照组:骨折后常规状态下观察骨折愈合,不做任何特殊处理。实验组:将骨折血肿取出,分离、除去红细胞及血清,将制备后的血肿细胞回植于骨折处。分别于骨折后第10、20、30天,对实验兔进行X线摄影检查,骨折断端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比较2组实验兔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X线摄影检查,实验组兔在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其骨折区域骨痂形成量多,出现时间早。(2)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不同时间点骨细胞及成骨细胞数量多、出现早,PDGF、TGF-β的免疫表达强度也更高。结论:(1)骨折血肿细胞回植可促进骨折愈合,回植后骨折愈合无明显感染及排斥反应。(2)骨折血肿细胞回植促进骨折愈合的分子机制可能部分与其PDGF、TGF-β表达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血肿细胞 回植 骨折愈合 血小板衍生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血塞通静脉注射治疗骨折后瘀血肿痛
4
作者 王凤英 《湖北中医杂志》 2005年第9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骨折后瘀血肿 中医药疗法 血塞通 治疗应用
下载PDF
两种方法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表型分化的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崇然 景猛 +2 位作者 李长宇 安沂华 刘恩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2期999-1001,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成骨表型的诱导条件。方法体外扩增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将第3代细胞分为A组(对照组)、B组(加入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1,25-二羟维生素D3的诱导组)和C组(在B组基础上加大鼠长骨骨折血肿浸出液诱导...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成骨表型的诱导条件。方法体外扩增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将第3代细胞分为A组(对照组)、B组(加入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1,25-二羟维生素D3的诱导组)和C组(在B组基础上加大鼠长骨骨折血肿浸出液诱导组),于诱导后第5、8、11天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诱导细胞的成骨样细胞标志分子(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骨钙素),并用von Kossa法检测培养物钙化情况。结果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经小分子诱导培养5d后,部分发生形态学变化,碱性磷酸酶和I型胶原呈弱阳性表达,无钙质沉积;诱导8d后,发生形态学变化的细胞增多,呈集落生长,碱性磷酸酶和I型胶原表达增强,钙质沉积仍不明显;11d后,骨钙素开始表达,且出现钙质沉积。C组细胞表型变化与B组类似,但发生变化的细胞和钙质沉积的数量更多。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可以被小分子物质诱导为成骨表型;骨折血肿浸出液能够加强这一作用,可作为一种诱导成骨的添加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诱导分化 骨折血肿浸出液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非着力部位无骨折性急性硬膜外血肿致突发脑疝1例
6
作者 刘智 兰佩钦 杨文革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80-380,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5岁,因2米高处坠落,左侧头部着地受伤出血0.5 h入院.伤后有短暂昏迷史.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正常,血压141/98 mmHg,扶入,神志清楚,问答切题,能按吩咐动作,左颞部见10 cm横形创口,创口下未见颅骨骨折.右瞳略大于左...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5岁,因2米高处坠落,左侧头部着地受伤出血0.5 h入院.伤后有短暂昏迷史.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正常,血压141/98 mmHg,扶入,神志清楚,问答切题,能按吩咐动作,左颞部见10 cm横形创口,创口下未见颅骨骨折.右瞳略大于左侧,光反射灵敏,脑膜刺激征(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着力部位无骨折性急性硬膜外血肿 突发性脑疝 脑外伤 颅内血肿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