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Wagner 2-4级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对血清创面修复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邱华骥 王清玉 +3 位作者 余兰伟 韩大为 陈妍 刘子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37-542,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Wagner 2-4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清创面修复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Wagner 2-4级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Wagner 2-4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清创面修复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Wagner 2-4级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于术后12周时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估。术前和术后12周时,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创面修复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以及患肢踝肱指数(ABI)、患足皮温、患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采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价两组对象生活质量状况。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35/35),与对照组[88.57%(31/35)]相比显著升高(P<0.05)。术后12周,两组血清VEGF、EGF、bFGF水平以及患肢ABI、患足皮温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血清MMP-9水平和患肢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12周,观察组血清VEGF、EGF、bFGF水平以及患肢ABI、患足皮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MP-9水平和患肢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两组DSQL中各维度(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社会关系、治疗影响)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以观察组为著(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针道感染、骨折等并发症,观察组治疗过程中也未出现与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Wagner 2-4级糖尿病足能有效调节血清创面修复相关因子水平,促进溃疡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Ilizarov胫横向骨搬移技术 糖尿病足 修复因子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王金华 陈卫红 +1 位作者 何永胜 沈祥 《当代医学》 2023年第7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2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清创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2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清创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肢溃疡面积、皮肤温度、疼痛程度及生命质量。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肢溃疡面积均小于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皮肤温度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肢溃疡面积小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皮肤温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可明显改善患者皮肤温度、疼痛程度,缩小患肢溃疡面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骨搬移技术 糖尿病足 生命质量
下载PDF
择期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被引量:12
3
作者 曹建明 周亚净 +2 位作者 朱巧辉 王双 王福川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980-984,共5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择期Ilizarov外固定架辅助下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4年1月择期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辅助下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20~5... 目的探讨和总结择期Ilizarov外固定架辅助下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4年1月择期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辅助下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20~59岁,平均36岁。受伤原因:9例交通事故,5例高处跌落,3例砸伤,均系开放性骨折,其中GustiloⅡ型1例,GustiloⅢA型5例,GustiloⅢB型7例,GustiloⅢC型4例;左侧5例,右侧12例;骨缺损部位在胫骨上段7例,中段6例,下段4例。骨延长-骨搬移前骨缺损长度6~10cm。感染创面清创后软组织缺损面积约3cm×4cm^7cm×9cm。一期手术清理创面:去除感染骨段、植入骨水泥链珠或以VSD及皮瓣覆盖创面控制感染;择期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骨延长-骨搬移技术通过骨段输送或加压使骨缺损修复、重建。分析各项指标如骨缺损长度、携带外固定架时间等,并对患肢功能恢复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所有病例随访时间10~22个月,平均13.5个月。其中12例应用皮瓣患者术后均成活,余5例经游离植皮或换药愈合。胫骨骨段搬移或延长6~10cm,平均7cm;外固定架携带时间7~16个月,胫骨缺损均获得重建,平均11个月。根据Paley标准评价骨延长-骨搬移结果及功能,优13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4.1%。结论择期Ilizarov外固定架辅助下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具有治疗周期短、并发症少等特点,同时重建肢体及矫正畸形,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外固定架辅助下 骨搬移技术 感染性缺损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刚 卢庆威 +6 位作者 李梦虎 刘振斌 王军 雷章成 牛力 范子轩 关房房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514-518,542,共6页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TTT)治疗糖尿病足疗效的Meta分析。方法系统检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临床注册中心等有关TTT治疗糖尿...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TTT)治疗糖尿病足疗效的Meta分析。方法系统检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临床注册中心等有关TTT治疗糖尿病足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截止到2020年10月,采用RevMan5.3和Stata14.0软件进行分析,以疼痛评分、足温、肱骨指数、溃疡愈合时间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232例患者。治疗后,试验组在疼痛评分、踝肱指数、愈合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T治疗糖尿病足可以改善下肢血供,减轻疼痛,促进溃疡愈合,但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的稳定性仍需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骨搬移技术 糖尿病足 疗效
下载PDF
骨搬移技术用于胫骨骨髓炎伴长段骨缺损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宗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86-88,共3页
目的观察骨搬移技术用于胫骨骨髓炎伴长段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胫骨骨髓炎伴长段骨缺损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骨搬移技术,按牵拉组织再生原理,将感染病灶彻底切除后,以干骺端截骨搬移术促进骨愈合... 目的观察骨搬移技术用于胫骨骨髓炎伴长段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胫骨骨髓炎伴长段骨缺损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骨搬移技术,按牵拉组织再生原理,将感染病灶彻底切除后,以干骺端截骨搬移术促进骨愈合。术后1周以0.25 mm/6 h的速度延长固定,至骨缺损端会合,断端加压直至骨愈合。对照组采取同侧带蒂腓骨转移术治疗。术中观察两组骨缺损长度。术后随访12~24个月,比较两组骨性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行Paley骨折愈合评分评价骨折愈合情况,治疗前后行Barid-Jackson评分、HHS评分评价踝关节、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病灶清除后骨缺损长度、骨性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骨性愈合后,观察组Paley骨折愈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rid-Jackson评分、HH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骨搬移技术手术操作简便,用于胫骨骨髓炎伴长段骨缺损治疗周期短,骨缺损愈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炎 缺损 骨搬移技术
下载PDF
骨搬移技术在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曹建明 张庆喜 +2 位作者 尹志改 陈树波 王福川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9期34-36,共3页
目的探究骨搬移技术在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自2013年8月—2014年10月接收治疗的7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实验组... 目的探究骨搬移技术在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自2013年8月—2014年10月接收治疗的7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实验组则采用骨搬移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85.7%)(P<0.05);实验组的出血量为(100.5±6.8)m L,手术时间为(66.2±8.6)min,住院时间为(11.9±3.6)d,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例出现并发症低于对照组(9例)(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采用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搬移技术 感染性缺损及不连患者 治疗效果
下载PDF
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文博 李盛华 +2 位作者 刘红喜 毕军伟 米仲祥 《甘肃医药》 2017年第6期480-481,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发生并发症的主要类型和相应对策。方法:选取18例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的胫骨创伤后骨髓炎并发症患者,探讨各种并发症发生的主要类型。结果:18例并发症患者中,较为严重的并...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发生并发症的主要类型和相应对策。方法:选取18例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的胫骨创伤后骨髓炎并发症患者,探讨各种并发症发生的主要类型。结果:18例并发症患者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有骨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截骨断端成角。结论: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创伤后骨髓易产生并发症,严格规范的操作及耐心细致指导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骨搬移技术 创伤性髓炎 并发症
下载PDF
Ilizarov骨搬移技术在促进创伤性骨髓炎患者肢体功能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文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20期95-96,共2页
目的探究Ilizarov骨搬移技术在促进创伤性骨髓炎患者肢体功能中的机制。方法 50例创伤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清创、封闭负压引流,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骨移植内固定手术,观察组在常... 目的探究Ilizarov骨搬移技术在促进创伤性骨髓炎患者肢体功能中的机制。方法 50例创伤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清创、封闭负压引流,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骨移植内固定手术,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骨折疗效优良率、修复的骨缺损平均长度和术后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骨折疗效优良率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骨折疗效优良率44%,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的骨缺损平均长度(6.9±0.4)cm,对照组修复的骨缺损平均长度(2.7±0.1)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有2例患者存在骨不连,1例患者出现再度感染,对照组中存在5例骨不连和5例再度感染的患者,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Ilizarov骨搬移技术可以有效的促进创伤性骨髓炎患者肢体功能,术后感染发生率低,手术操作简单,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骨搬移技术 创伤性髓炎 肢体功能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
9
作者 卢芳连 齐勇 +2 位作者 彭湛贤 尹琼姣 刘燕芳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2期245-246,共2页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我科接受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23例进行护理观察。结果23例患者经过严格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除2...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我科接受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23例进行护理观察。结果23例患者经过严格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除2例因并发严重心衰,中途退出治疗外,其余21例患者创面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在3-12周,平均5.6周。结论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血液循环,严格执行医嘱实施搬移及针眼护理,功能锻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做好并发症预防及护理,能保证胫骨横向骨搬移术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骨搬移技术 糖尿病足 护理
下载PDF
横向骨搬移技术联合PRP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修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贺银习 陈彦霞 +3 位作者 许英 郭宇松 田利军 刘品力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734-1737,共4页
目的:探讨横向骨搬移技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修复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糖尿病足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清创后以PRP外敷创面,观察组... 目的:探讨横向骨搬移技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修复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糖尿病足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清创后以PRP外敷创面,观察组给以PRP外敷创面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肉芽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蛋白受体(PDGFR)的表达变化、创面缩小率、细菌清除率、肉芽组织覆盖率、肉芽组织厚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的PDGFR-α和PDGFR-β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PDGFR-α和PDGFR-β含量较治疗前均增多,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多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创面缩小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及肉芽组织覆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及肉芽组织生长厚度明显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的治疗影响、心理或精神、生理功能、社会关系4个维度分值均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横向骨搬移技术与PRP联合治疗DFU,可有效提高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蛋白受体表达,提高溃疡创面的修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横向骨搬移技术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修复效果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下肢骨肉瘤保肢治疗中骨搬移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11
作者 张存 苗洁 +1 位作者 刘炳志 李晓东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31-32,34,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骨搬移技术在下肢骨肉瘤保肢治疗中的效果及具体治疗措施。方法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骨科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并接受保肢治疗的50例下肢骨肉瘤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自身意愿与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各25例下肢骨肉瘤患者... 目的探讨临床骨搬移技术在下肢骨肉瘤保肢治疗中的效果及具体治疗措施。方法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骨科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并接受保肢治疗的50例下肢骨肉瘤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自身意愿与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各25例下肢骨肉瘤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保肢治疗联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保肢治疗联合骨搬移技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下肢骨肉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骨搬移技术,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骨搬移技术应用在下肢骨肉瘤保肢治疗患者中,改善传统保肢治疗的不确定性,将疾病复发的可能降到最低,改善传统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搬移技术 保肢手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再生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卢锡钦 田军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7期3450-3455,共6页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作为一种微循环再生技术,将力学刺激转变成生物信号,通过增加搬移区域的骨形态发生蛋白、骨髓源干细胞并重建巨噬细胞极化平衡,促使骨、血管、神经和肌肉等组织再生。骨缺损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作为一种微循环再生技术,将力学刺激转变成生物信号,通过增加搬移区域的骨形态发生蛋白、骨髓源干细胞并重建巨噬细胞极化平衡,促使骨、血管、神经和肌肉等组织再生。骨缺损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近年来,由于糖尿病足而导致的下肢残疾日益增多,传统治疗方法无法获得良好的疗效,目前多数学者将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作为治疗糖尿病足的主要手段,但其具体机制及远期效果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糖尿病足 横向骨搬移技术 再生机制
下载PDF
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缺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买买提明.赛依提 马金赛 +4 位作者 袁继忠 马赫迪 轩春玲 杜亮 马创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21期2517-2520,共4页
目的观察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胫骨远端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骨搬移技术治疗,术后随访18~21个月,观察患者骨延长区域矿化时间、骨延长长度、带架时间、愈合指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 目的观察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胫骨远端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骨搬移技术治疗,术后随访18~21个月,观察患者骨延长区域矿化时间、骨延长长度、带架时间、愈合指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以及钉道松动、钉道感染、再发骨折、外固定支架松动、足下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胫骨骨缺损部位均得以重建,在骨搬移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给予间断口服止痛药后缓解; 6例患者出现足下垂症状,其中4例经过踝关节功能锻炼后足下垂症状改善,2例后期行跟腱松解术+Ilizarov外固定架马蹄内翻足矫形术治疗。术后均无钉道松动、钉道感染、再发骨折、外固定支架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患者骨延长区域矿化时间为(284. 3±23. 1) d,骨延长长度为(6. 1±1. 8) cm,带架时间为(16. 0±2. 4)个月,愈合指数为(49. 8±3. 3) d/cm,生活自理轻度受限3例,生活自理基本不受限13例。结论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缺损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治疗过程中患者可出现疼痛、足下垂等症状,需早期积极干预,加强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缺损 骨搬移技术 感染
下载PDF
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4
作者 许永秋 王文权 +3 位作者 卢庆弘 蒙法科 覃瑞良 何永辉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4期1614-1615,共2页
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均采用llizarov骨搬移技术进行治疗。术后根据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ASAMI)评分标准评价骨愈合及肢体功能。结果术后随... 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均采用llizarov骨搬移技术进行治疗。术后根据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ASAMI)评分标准评价骨愈合及肢体功能。结果术后随访(20.8±1.2)个月,骨搬移时间为(61.8±5.4)d,40例患者骨缺损及皮肤软组织缺损均完全修复,无感染复发。根据ASAMI评分标准,骨愈合优23例,良11例,一般5例,差1例;肢体功能评价优27例,良11例,一般2例,差0例。结论 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不连 Ilizarov骨搬移技术 疗效
下载PDF
骨搬移技术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伴长段骨缺损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5
作者 郭仕强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7期544-545,共2页
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140例胫骨骨髓炎伴长段骨缺损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行骨搬移技术,对照组采取同侧带蒂腓骨转移治疗。两组随访12~24个月,骨愈合良好,患者骨性愈合率达100%,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者。观察组Paley骨折愈... 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140例胫骨骨髓炎伴长段骨缺损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行骨搬移技术,对照组采取同侧带蒂腓骨转移治疗。两组随访12~24个月,骨愈合良好,患者骨性愈合率达100%,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者。观察组Paley骨折愈合评分、Baird-Jackson评分及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HS)膝关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骨搬移技术用于胫骨骨髓炎伴长段骨缺损患者,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治疗周期短,骨愈合率高,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炎 缺损 骨搬移技术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恒 张鑫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7期81-82,88,共3页
目的研究在治疗糖尿病足中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方便选取该院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所有资料,这50例患者包括Wagner分级:0~4级,下肢MRI或CT动脉造影均有腘动脉以下的血管闭塞... 目的研究在治疗糖尿病足中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方便选取该院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所有资料,这50例患者包括Wagner分级:0~4级,下肢MRI或CT动脉造影均有腘动脉以下的血管闭塞、血流中断。实施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术中于患者胫骨中段行2 cm×12 cm的骨窗,术后第5天对骨窗进行横向搬移,促使骨块附近软组织再生,构建全新的微循环,以便于改善患肢血供。结果对该次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经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之后微循环重建成功,溃疡得到逐步愈合,未出现经小腿截肢情况,溃疡平均愈合时间为(13.21±1.32)周;患者患足感染、麻木、疼痛等症状均逐步消失,胫骨搬移骨窗中位愈合时间(18.23±2.22)周;术前患者足部皮温(27.23±0.32)℃、疼痛评分(5.10±0.39)分,术后患者足部皮温(31.24±0.54)℃、疼痛评分(0.78±0.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应用于糖尿病足等下肢动脉闭塞症治疗中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降低截肢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是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一种值得应用的治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骨搬移技术 糖尿病足 疗效
下载PDF
Ilizarov骨延长与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生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1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究采用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阳市骨科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Ilizarov骨延长与骨搬移技术治疗。结果 37例... 目的探究采用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阳市骨科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Ilizarov骨延长与骨搬移技术治疗。结果 37例得到Ⅰ期控制,3例需要再次进行1~3次清创术,最终均得到控制。29例骨折断端加压固定+截骨延长患者中,25例骨折Ⅰ期愈合,4例患者发生骨不连;11例采用骨搬移技术治疗,在Ⅱ期进行骨折断端清理和自体骨移植术后愈合。术后出现针道感染者7例,外固定针松动2例。结论对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患者采用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临床疗效显著,但需要在术后预防关节功能障碍、针道感染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延长 骨搬移技术 下肢长创伤 慢性髓炎
下载PDF
骨搬移技术结合扶正逐毒汤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庆祥 刘景峰 +3 位作者 黄丽晖 黄花 全迪 任玉琦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3期91-92,共2页
目的研究一种简单而有效地治疗四肢长骨干慢性骨髓炎的方法。方法对3例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患者,用Orthofix带羟基磷灰石涂层螺钉的单臂双轨外固定支架行骨搬移术,伤口Ⅰ期缝合或开放换药,搬移骨块每天移动1mm;根据慢性骨髓炎患者后期... 目的研究一种简单而有效地治疗四肢长骨干慢性骨髓炎的方法。方法对3例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患者,用Orthofix带羟基磷灰石涂层螺钉的单臂双轨外固定支架行骨搬移术,伤口Ⅰ期缝合或开放换药,搬移骨块每天移动1mm;根据慢性骨髓炎患者后期多数呈气血两虚或肝肾亏虚的特点,运用我院自拟中药方扶正逐瘀汤内服,起到补气血、益肝肾、透毒排脓的作用。结果本组3例,病程8~12个月,骨折完全愈合、矿化,伤口愈合良好,局部皮肤柔软,膝、踝关节活动好。结论骨搬移技术配合扶正逐瘀汤内服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炎 骨搬移技术 中药内服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甫国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15期36-37,40,共3页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选取骨科10例糖尿病足(Wagner分期3~4期)患者,均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针对所选取患者开展为期5~10个月的随访工作,...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选取骨科10例糖尿病足(Wagner分期3~4期)患者,均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针对所选取患者开展为期5~10个月的随访工作,全部患者的糖尿病足溃疡创面都已愈合(均保肢);患者治疗后远端皮温、视觉模拟评分(VAS)相比治疗前,均明显偏优(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效果好,能提高保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横向骨搬移技术 保肢
下载PDF
骨搬移技术治疗股骨干大段感染性骨不连的效果
20
作者 洪永俊 曾成冠 +2 位作者 林秋宇 阮才政 欧阳思强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6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骨搬移技术治疗股骨干大段感染性骨不连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0例股骨干大段感染性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与研究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方法,研究组采用... 目的探讨骨搬移技术治疗股骨干大段感染性骨不连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0例股骨干大段感染性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与研究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方法,研究组采用骨搬移技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搬移技术对股骨干大段感染性骨不连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采用这种治疗技术不仅可以获得理想的疗效,还能减少手术时间与出血量,预防并发症发生,使患者更好更快地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段感染性不连 骨搬移技术 并发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