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放射性损伤血液供应及代谢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前伟 李建福 +1 位作者 程天民 陈杰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6-167,I002,共3页
目的 探讨射线照射后近、远期骨局部血流及代谢的变化。方法 60 Co (30Gy)一次性照射兔右后肢胫骨 ,分别于致伤后第 1、3、6、12、2 4和 5 2周行局部血流量 (RBF)测定、动脉灌注显像和延迟骨显像。结果 照射后伤侧RBF逐渐增加 ,3周... 目的 探讨射线照射后近、远期骨局部血流及代谢的变化。方法 60 Co (30Gy)一次性照射兔右后肢胫骨 ,分别于致伤后第 1、3、6、12、2 4和 5 2周行局部血流量 (RBF)测定、动脉灌注显像和延迟骨显像。结果 照射后伤侧RBF逐渐增加 ,3周时为对照侧的 2倍 ,6周时两侧接近 ,5 2周时仅为对照侧的 2 7.8%。致伤后 3周 ,受照侧时间 放射性曲线明显高于对照侧 ,12周开始降低 ,5 2周时约为对照侧的 2 5 %。照射后 3周伤侧延迟骨显像ROI计数明显增加 (P <0 .0 1) ,6周时两侧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12周后受照侧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放射性骨损伤早期受照局部骨血液供应增加伴成骨代谢活跃 ,中晚期局部血循环及成骨代谢明显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放射性损伤 血液供应 实验研究 代谢
下载PDF
冰蜜生肌膏治疗重度放射性皮肤损伤骨外露4例 被引量:7
2
作者 程志刚 易洪城 熊屹 《国医论坛》 2008年第2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放射性皮肤损伤外露 中医药疗法 冰蜜生肌膏 疗效 病例
下载PDF
放射性骨损伤愈合能力降低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艳玲 李建福 梁后杰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83-385,共3页
目的 探讨放射性骨损伤 (RBI)愈合能力降低的机制。方法 6 0 Coγ射线 15Gy单次照射并致兔右胫骨骨折 ,以半环槽氏外固定器固定 ,未照射组为对照组。术后 3d、1、3、6、12、2 4周通过组织学、血流量测定及免疫组化 (BMP与TGF β1)观... 目的 探讨放射性骨损伤 (RBI)愈合能力降低的机制。方法 6 0 Coγ射线 15Gy单次照射并致兔右胫骨骨折 ,以半环槽氏外固定器固定 ,未照射组为对照组。术后 3d、1、3、6、12、2 4周通过组织学、血流量测定及免疫组化 (BMP与TGF β1)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骨折愈合较对照组晚 12~ 16周 ,且骨折端血流量明显降低 ;BMP与TGF β1的表达亦低于对照组。结论 RBI愈合能力下降的原因是骨组织血运障碍与抑制BMP与TGF \| β1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损伤 愈合 血流量 RBI 免疫组织化学 形态发生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第6讲 放射性骨损伤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志祥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28-629,共2页
关键词 放射性损伤 发病机制 病理学 诊断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对放射性骨损伤的防护作用机制(英文)
5
作者 王炳胜 张秀丽 +4 位作者 李德炳 刘秀芳 张海 熊正文 李成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9期6534-6535,共2页
背景:临床中观察益气活血方剂有防治放射性骨损伤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防治放射性骨损伤的作用机制。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在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动物试验中心及第三军医大学动物试验... 背景:临床中观察益气活血方剂有防治放射性骨损伤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防治放射性骨损伤的作用机制。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在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动物试验中心及第三军医大学动物试验中心完成。48只日本大耳白兔,雌雄不限,体质量2.0~3.0kg,月龄8~12个月。干预:将48只兔随机分成实验与对照组,各24只,均60Coγ射线一次30Gy照射后肢小腿造模。诸药水煎醇沉,每毫升含生药2g。实验组兔每日胃内灌注益气活血方(组成:黄芪30g,太子参30g,白术15g,茯苓15g,丹参30g,鸡血藤30g,地龙15g,赤芍30g,甘草10g)2mL,从照射之日起,服用时间为6个月。对照组兔灌注同等量的生理盐水。主要观察指标:照射后的1,3,6,12,24,52周不同时相观察照射部位血管铸型、血流情况。结果:骨细胞变性坏死呈持续发展,第6周时尤为明显,对照组为27%,实验组为8%,差异明显。血管铸型为1~3周血管网逐增加,呈囊性扩张融合成片,以后渐减少,24周时实验组血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6,12,24,52周局部血流量对照组分别为(3.76±0.28),(3.02±0.22),(1.83±0.14),(1.81±0.12)L/(min·g),实验组分别为(4.46±0.35),(3.73±0.27),(3.06±0.21)(3.10±0.27)L/(min·g),与对照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方 对照组 放射性损伤 照射 血流 血管铸型 细胞 实验 结论 等量
下载PDF
放射性下颌骨损伤的X线表现及其防治 被引量:1
6
作者 林仕荣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2年第3期30-30,共1页
目的:了解头颈部部恶必肿瘤放疗后引起的下颌骨损伤的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的特点,为防治放疗后下颌骨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15例放射性下颌骨损伤X线资料与临床症状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放疗后引起的下颌骨损伤与放疗使用的放... 目的:了解头颈部部恶必肿瘤放疗后引起的下颌骨损伤的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的特点,为防治放疗后下颌骨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15例放射性下颌骨损伤X线资料与临床症状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放疗后引起的下颌骨损伤与放疗使用的放射线剂量、次数有关,并有其特别的X线表现,这些表现,为防治疗后引起的下颌骨损伤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下颌损伤 X线表现 防治
下载PDF
放射性骨损伤1例报告
7
作者 刘峰 高云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1期263-263,共1页
病历资料 患者,男,43岁。从事放射工作21年,3年前发现左手中指末节皮炎,瘙痒,后逐渐形成溃疡,深达骨质,肿胀,渗出,指端疼痛,麻木。X线征象:骨皮质密度减低、变薄、表面不光滑、骨质有不规则破坏伴附近骨质疏松,并可见不规... 病历资料 患者,男,43岁。从事放射工作21年,3年前发现左手中指末节皮炎,瘙痒,后逐渐形成溃疡,深达骨质,肿胀,渗出,指端疼痛,麻木。X线征象:骨皮质密度减低、变薄、表面不光滑、骨质有不规则破坏伴附近骨质疏松,并可见不规则的斑片状透光区。近期溃疡加重,且形成窦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损伤 质疏松 病历资料 放射工作 X线征象 皮质 斑片状 溃疡
下载PDF
实验性软骨放射损伤的再认识 被引量:2
8
作者 孟悛非 屈辉 王云钊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5-497,共3页
关键词 放射性损伤 实验研究 X线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放射性骨损伤病理学改变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建福 程天民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8-221,共4页
关键词 放射性损伤 病理学 研究
原文传递
THE EFFECT OF SKIN GRAFTING AT DIFFERENT TIME POST BLOOD TRANSFUSION AND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ON RATS COMBINED RADIATION-BURN INJURY 被引量:4
10
作者 冉新泽 阎永堂 +3 位作者 程天民 林远 郑怀恩 魏书庆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2-115,共4页
After the rats were inflicted with 8 Gy total body gamma ray irradiation and 15 % total body surface area (TBSA) full thickness burn injury, they were treated with blood transfusion (BT) and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 After the rats were inflicted with 8 Gy total body gamma ray irradiation and 15 % total body surface area (TBSA) full thickness burn injury, they were treated with blood transfusion (BT) and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BMT). Then the survival of allografts grafted on the escharectomized burn wounds in the 24, 48 and 72 h postinjury was observed. It was found that when the burn wounds were closed with allo- grafts in the 24h postinjury, there were an early elevation of leucocytes, the appearance of the donor’s cells an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survival rate of the rats on the 30 day postinjury. The allografts could survive longer and wounds showed no signs of infection and healed quicker. When the allografts were grafted in the 48 h or 72 h postinjury, only harmful effects to hasten the death of rats were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ed radiation-burn injury blood transfusion ALLOGRAFT BM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