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水泥弥散状况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红旗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弥散状况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PKP治疗,根据手术穿刺方式... 目的探讨骨水泥弥散状况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PKP治疗,根据手术穿刺方式分为单侧骨水泥弥散组(n=80)和双侧骨水泥弥散组(n=52),单侧骨水泥弥散组患者采取左侧椎弓根入路,双侧骨水泥弥散组患者采取双侧椎弓根穿刺。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采用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和伤椎矢状面Cobb角,并观察术后伤椎再骨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12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2组患者术后12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后1个月(P<0.05);术后1、12个月,双侧骨水泥弥散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单侧骨水泥弥散组(P<0.05)。术前及术后1、12个月,2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及伤椎矢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及伤椎矢状面Cobb角显著小于术前(P<0.05),2组患者术后12个月与术后1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及伤椎矢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内,单侧骨水泥弥散组患者伤椎再骨折7例(8.75%),非伤椎再骨折3例(3.75%);双侧骨水泥弥散组患者伤椎再骨折0例(0.00%),非伤椎再骨折2例(3.85%);双侧骨水泥弥散组患者伤椎再骨折率显著低于单侧骨水泥弥散组(χ^2=4.768,P<0.05),2组患者非伤椎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单侧骨水泥弥散组和双侧骨水泥弥散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5%(3/80)、1.92%(1/52),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6,P>0.05)。结论PKP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中,单侧、双侧骨水泥弥散均可以有效恢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但双侧骨水泥弥散可以更有效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伤椎再骨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椎体 质疏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弥散状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