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KP治疗有无裂隙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渗漏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唐晶晶 何嘉辉 +6 位作者 梁梓扬 尚奇 伍子贤 余伟波 梁德 江晓兵 姚珍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825-1829,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有无椎体内真空裂隙(IVC)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s)在骨水泥渗漏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方法]142例PKP治疗的单节段OVCFs患者纳入研究,其中IVC组52例,无IVC组9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有无椎体内真空裂隙(IVC)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s)在骨水泥渗漏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方法]142例PKP治疗的单节段OVCFs患者纳入研究,其中IVC组52例,无IVC组90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VAS、ODI评分和术后影像骨水泥在伤椎内填充形式、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症状性神经、血管损伤。两组在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注入时间、早期下地及住院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延长,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和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VC组52例患者共有34例(65.38%)为骨小梁相互嵌插填充,无IVC中90例患者共有73例(81.11%)为与骨小梁相互嵌插填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骨水泥渗漏率方面,IVC组52例共有9例(17.31%),无IVC组90例患者共有15例(1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C组最常见的骨水泥渗漏类型是邻近椎间盘渗漏,占66.67%;而无IVC组最常见的是椎前或椎旁静脉渗漏,占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治疗有无IVC的OVCFs骨水泥渗漏率是类似的,但骨水泥渗漏部位具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内真空裂隙(IVC) 质疏松椎体压缩折(OVCF) 经皮后凸成型术(PKP) 骨水泥渗
原文传递
改良式经皮椎体成形术预防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骨水泥外渗 被引量:3
2
作者 欧军 卢政好 +2 位作者 李平元 苏晓桃 王海涛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3期313-314,32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预防骨水泥外渗的效果。方法46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57个椎体均采用改良式经皮椎体成形术。首先行经皮椎弓根穿刺注入造影剂,观察造影剂渗透情况。造影剂渗入椎管的共17例2... 目的探讨改良式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预防骨水泥外渗的效果。方法46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57个椎体均采用改良式经皮椎体成形术。首先行经皮椎弓根穿刺注入造影剂,观察造影剂渗透情况。造影剂渗入椎管的共17例22个椎体,将骨水泥搅拌至胶状后,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缓慢逐渐注入椎体后缘,然后调整注射针的深度至椎体前缘再逐渐注入骨水泥。结果22个造影剂外渗进入椎管的椎体通过改良式手术注入骨水泥,未发现渗入椎管内。结论改良式经皮椎体成形术可有效预防骨水泥外渗进入椎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 椎体压缩 椎体成形术 水泥
下载PDF
骨水泥注射椎体后凸成形对老年妇女邻近椎体塌陷影响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6
3
作者 吴斌 白峰华 +1 位作者 林明侠 林坚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29-1834,共6页
背景:经查询,目前尚无关于海口市或海南省老年女性骨水泥注射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近椎体骨折风险因素的报道。目的:探讨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水泥注射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塌陷(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 背景:经查询,目前尚无关于海口市或海南省老年女性骨水泥注射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近椎体骨折风险因素的报道。目的:探讨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水泥注射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塌陷(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92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年龄61-84岁,均进行骨水泥注射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记录患者一般指标、骨科指标,以及术后3个月内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分析患者病历资料与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性。研究经海南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批准号:20180917。结果与结论:①192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发生邻近椎体骨折53例(68个椎体),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为27.60%;②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绝经年龄、糖尿病、骨密度T值、强化椎体个数、骨水泥外渗、骨水泥用量、术后是否应用唑来膦酸可影响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P<0.05),吸烟、饮酒、初潮年龄、孕产、产次、高血压、糖皮质激素史、椎体压缩程度、手术入路、骨水泥分布不会影响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骨密度T值<-4.5、骨水泥外渗、强化椎体个数是影响邻近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绝经年龄≥47岁、术后应用唑来膦酸是邻近椎体骨折的保护性因素(P<0.05);④结果表明,对于接受骨水泥注射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除年龄、骨密度T值、骨水泥外渗、强化椎体个数和抗骨质疏松治疗等因素外,绝经年龄过早也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水泥 质疏松性椎体压缩 老年女性患者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 邻近椎体 风险因素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防腐标本椎体成形术中生理盐水灌洗对骨水泥注射压力、分布、外渗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康乐 齐向北 +2 位作者 黄晨 高守达 桑林朝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目的 探讨生理盐水脉冲式灌洗对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分布、注射压力、外渗的影响.方法 选用40个防624D腐标本椎体,经处理后制备成压缩骨折模型.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在进行椎体成形术之前,运用20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灌洗椎体,对照组... 目的 探讨生理盐水脉冲式灌洗对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分布、注射压力、外渗的影响.方法 选用40个防624D腐标本椎体,经处理后制备成压缩骨折模型.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在进行椎体成形术之前,运用20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灌洗椎体,对照组不进行灌洗.所有样本都将3ml中黏度骨水泥注入椎体,同时对注射压力、骨水泥的分布和外渗进行测定.结果 应用K-W检验对两组注射压力进行比较,显示:对照组压力60%在100N以上,而实验组仅15%在100N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分布,CT显示:实验组分布更加均匀;骨水泥外渗:对照组为40% (8/20)椎体出现外渗,而实验组为15% (3/20).结论 在椎体成形术中,预先应用生理盐水脉冲式灌洗,可以使骨水泥分布更加均匀,同时降低了骨水泥外渗及肺栓塞的发生率,使骨水泥注入更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灌洗 注射压力 水泥分布 水泥
原文传递
人工植骨结合二次球囊扩张在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外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陶学顺 余润泽 +2 位作者 张长春 沈政 曹参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4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 探讨人工植骨结合二次球囊扩张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术中骨水泥外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单侧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发现造影剂外渗1... 目的 探讨人工植骨结合二次球囊扩张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术中骨水泥外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单侧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发现造影剂外渗15例(T113例,T123例,L15例,L2 2例,L4 1例,L51例),将人工骨压成粉末,调成稠糊状,使用骨水泥推注器将其注入椎体中,二次行球囊扩张后,在X线机透视下将牙膏状骨水泥缓慢注入椎体内.术后观察有无骨水泥外渗,以及后凸畸形Cobb角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改善情况.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评定疗效.结果 15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第3天复查X线片显示各病椎体高度恢复良好,椎体内骨水泥充填良好,分布均匀,无椎间、椎旁及椎管内骨水泥外渗.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矫正10.1°±2.4°,VAS评分平均降低(6.2±0.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Cobb角=16.299,tVAS评分=120.062,P值均<0.01).术后15例获随访4~24周,平均19周.术后4周复查X线片显示各病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邻椎无新鲜骨折,患者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可正常行走,其中疗效优2例、良13例.结论 人工植骨结合二次球囊扩张可有效预防球囊扩张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术中骨水泥外渗,其术后远期临床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 质疏松 球囊扩张 椎体后凸成形术 水泥
原文传递
Comparativ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chemical grouting into a fracture with flowing and static water 被引量:8
6
作者 Zhang Gailing Zhan Kaiyu +1 位作者 Gao Yue Wang Wenxue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2期201-205,共5页
We present 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tests on chemical grouting into a fracture with flowing and static water,using a transparent fracture grouting experimental device.Variations of seepage pressure and grout propagati... We present a series of experimental tests on chemical grouting into a fracture with flowing and static water,using a transparent fracture grouting experimental device.Variations of seepage pressure and grout propagation were compared in our investig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flowing water results in drops of seepage pressure,development of penetration radii in the upstream side and drops of propagation area during the same period,compared with grouting in static water.The propagation area in static water is always round before grouts reach the joint boundaries.However,the propagation shape changes from round to an elliptic shape for grouting into a fracture with flowing water.A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grout penetration radius in a fracture considering flowing velocity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by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These results are helpful in improving understanding of fracture grouting mechanism and in guiding engineering prac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fracture Chemical grouting Flowing water grouting Static water grouting Scale model tes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