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吗啡对小鼠骨癌痛模型破骨细胞相关因子RANK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国君 张焰 +3 位作者 张建楠 任炳旭 方强 孙大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骨癌痛模型,并给予吗啡处理,观察破骨细胞相关因子RANKL的表达,探讨痛觉过敏产生的机制。方法:建立雄性小鼠股骨癌痛模型,自造模后第1天起每天测量机械痛敏阈值,在第7天分别按每天给予吗啡20,10,3和1mg/kg将模型随机分为... 目的:建立小鼠骨癌痛模型,并给予吗啡处理,观察破骨细胞相关因子RANKL的表达,探讨痛觉过敏产生的机制。方法:建立雄性小鼠股骨癌痛模型,自造模后第1天起每天测量机械痛敏阈值,在第7天分别按每天给予吗啡20,10,3和1mg/kg将模型随机分为癌痛Ⅰ,Ⅱ,Ⅲ和Ⅳ四组(n=8)。利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RANKL mRNA的表达和RANKL蛋白的表达。结果:第7天癌痛各组与对照组相比疼痛阈值有显著降低(P<0.05),应用吗啡后前4天疼痛阈值与对照组无差异,后3天癌痛Ⅰ组与对照组相比疼痛阈值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癌痛各组随吗啡剂量增加RANKL表达增加,癌痛Ⅰ、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P<0.05)。结论:RANKL可能与痛觉过敏的产生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骨癌模型 RANKL 痛觉过敏
下载PDF
骨癌痛模型和相关疼痛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项红兵 杨辉 +1 位作者 安珂 田玉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50-352,共3页
关键词 骨癌模型 疼痛 病理机制 骨质破坏
下载PDF
用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细胞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陈雯 王静捷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4期350-356,共7页
目的探讨用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细胞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36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肿瘤组(n=8)、假手术1(n=10)、假手术2(n=10)和正常对照组(n=8)。将含1×105 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细胞悬液注入大鼠胫骨上段制备... 目的探讨用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细胞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36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肿瘤组(n=8)、假手术1(n=10)、假手术2(n=10)和正常对照组(n=8)。将含1×105 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细胞悬液注入大鼠胫骨上段制备骨癌痛模型,观察疼痛行为学[包括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paw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应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骨放射学和组织学变化。结果疼痛行为学、影像学、组织学观察结果证实,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细胞能成功制备大鼠胫骨癌痛模型。肿瘤组造模后第7天开始MWT显著降低,为(37.59±2.02)g,与假手术组1、2和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第11天PWTL显著降低,为(6.87±1.00)s,与假手术组1、2和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用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细胞能够成功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ER 256肿瘤细胞 骨癌模型
下载PDF
帕米磷酸二钠对骨癌性疼痛模型小鼠的镇痛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利敏 张英 任世元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帕米磷酸二钠对骨癌性疼痛模型小鼠镇痛作用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小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观察组,每组15只。将前列腺癌细胞RM-1注射入股骨远端的骨髓腔... 目的探讨帕米磷酸二钠对骨癌性疼痛模型小鼠镇痛作用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小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观察组,每组15只。将前列腺癌细胞RM-1注射入股骨远端的骨髓腔,制造小鼠骨骼痛模型。对照组将前列腺癌细胞RM-1灭活后注入股骨远端骨髓腔;观察组给予帕米磷酸二钠治疗,模型组与对照组均使用等量生理氯化钠溶液代替。观察各组小鼠热辐射刺激及机械刺激的疼痛变化,疼痛行为检测完毕后,立即处死小鼠,取小鼠右侧股骨骨髓标本在液氨中保存备用。Western blot、实时PCR法对TNF-α、Bax、Bcl2及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术后14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模型组各项疼痛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后6、13d时,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组各项疼痛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Bax、Caspase-3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Bcl2蛋白及Bcl2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帕米磷酸二钠能有效缓解骨癌性疼痛模型小鼠疼痛,其作用机制与上调骨癌性疼痛模型小鼠TNF-α表达和改善Bax、Caspase-3、Bcl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磷酸二钠 骨癌性疼痛模型 TNF-α Bax BCL2 Caspase-3 小鼠
下载PDF
腹水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接种建立SD大鼠胫骨骨癌痛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江剑平 江方璐 李幼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55,共6页
探讨应用腹水传代培养的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系建立SD大鼠胫骨癌痛模型,为骨癌痛的研究和镇痛药物开发创造有利条件.结果显示,在骨癌模型组,接种后体质量呈缓慢下降,从第15天起与接种前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到第21天时,体质量下降了1... 探讨应用腹水传代培养的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系建立SD大鼠胫骨癌痛模型,为骨癌痛的研究和镇痛药物开发创造有利条件.结果显示,在骨癌模型组,接种后体质量呈缓慢下降,从第15天起与接种前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到第21天时,体质量下降了12. 5%(P <0. 001);热缩足潜伏期也逐渐下降,从第6天开始,与接种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至第21天时,缩足潜伏期下降了34. 1%,接种的对侧后足也出现类似现象;X-影像观察显示骨癌痛模型大鼠的胫骨结构受到破坏,骨密度不均一.以上结果表明,应用腹水传代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接种后能产生较为稳定的痛觉过敏等骨癌痛行为,SD大鼠胫骨癌痛模型建立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er256乳腺癌细胞 腹水传代 骨癌模型 热缩足潜伏期
下载PDF
吸入异氟烷与腹腔注射水合氯醛对大鼠骨癌痛模型建立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恒舟 李文婷 吴勉华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238-1241,共4页
目的比较骨癌痛模型造模过程中使用吸入麻醉剂异氟烷以及腹腔注射麻醉剂水合氯醛对癌痛模型造成的影响。方法 50只240~250 g左右的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只。异氟烷组大鼠使用麻醉箱诱导麻醉后,使用面罩维持4%异氟烷及2 L/min... 目的比较骨癌痛模型造模过程中使用吸入麻醉剂异氟烷以及腹腔注射麻醉剂水合氯醛对癌痛模型造成的影响。方法 50只240~250 g左右的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只。异氟烷组大鼠使用麻醉箱诱导麻醉后,使用面罩维持4%异氟烷及2 L/min氧气混合吸入麻醉。水合氯醛组大鼠采用10%的新鲜配置的水合氯醛按照0. 3 m L/100 g的标准进行腹腔注射麻醉,麻醉后两组大鼠都实行胫骨骨癌模型手术,术中每隔3 min为1个时间点监测心率、氧合分压、呼吸频率及体温。术后放入37℃温箱麻醉复苏,术后两周观测大鼠存活以及模型成功情况。结果异氟烷组在麻醉诱导及麻醉清醒时间明显短于水合氯醛组(P <0. 01)。在1~15 min内,异氟烷组与水合氯醛组在呼吸频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T5时间点水合氯醛组大鼠心率低于异氟烷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异氟烷组骨癌痛模型的造模成功率比水合氯醛组高(P <0. 05)。结论异氟烷麻醉具有安全、可靠、效率高的优点,能够为骨癌痛模型的操作提供可靠麻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模型 麻醉 异氟烷 水合氯醛
下载PDF
电针联合氟西汀片对骨癌痛大鼠抑郁样行为改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覃双来 赵宾宾 +2 位作者 关江锋 吴永贵 张秋 《中医药信息》 2019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氟西汀片对骨癌痛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参照Medhurst的方法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挑选表现有抑郁样行为的大鼠48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电针组)、氟西汀片治疗组(氟...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氟西汀片对骨癌痛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参照Medhurst的方法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挑选表现有抑郁样行为的大鼠48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电针组)、氟西汀片治疗组(氟西汀组)和电针联合氟西汀片治疗组(联合治疗组)4组;另设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大鼠12只。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干预12天。采用旷场试验、悬尾试验和强迫游泳试验观察胫骨癌痛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学的改变。结果:旷场试验中模型组大鼠的活动里程低于空白组,而悬尾试验、强迫游泳试验中模型组大鼠的不动时间均高于空白组(P<0.01)。旷场试验中3组治疗组大鼠的活动里程均高于模型组,而悬尾试验、强迫游泳试验中3组治疗组大鼠的不动时间均低于模型组。结论:胫骨癌痛模型大鼠存在抑郁样行为学改变,电针联合氟西汀片治疗可以改善胫骨癌痛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疗效优于单纯的电针治疗或氟西汀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骨癌模型 电针 氟西汀
下载PDF
电针联合疼痛贴对骨癌痛大鼠的抗抑郁作用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覃双来 关江锋 +1 位作者 吴永贵 张秋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9年第9期784-789,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疼痛贴对骨癌痛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疼痛贴治疗组、电针联合疼痛贴治疗组,另设空白组。造模成功后给予对应干预,观察胫骨癌痛模型大鼠行为学...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疼痛贴对骨癌痛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疼痛贴治疗组、电针联合疼痛贴治疗组,另设空白组。造模成功后给予对应干预,观察胫骨癌痛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采用HPLC检测基底杏仁核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Elisa检测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旷场实验中模型组大鼠的活动里程低于空白组,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中模型组大鼠的不动时间均高于空白组(P<0.01)。模型组5-HT、NE、DA含量均低于空白组(P<0.01),MDA含量和Caspase-3表达均高于空白组、CAT活性和Bcl-2表达均低于空白组(P<0.01)。旷场实验中三组治疗组的大鼠活动里程均高于模型组,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中三组治疗组的大鼠不动时间均低于模型组;三组治疗组的5-HT、NE、DA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MDA含量和Caspase-3表达均低于模型组,CAT活性和Bcl-2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治疗、疼痛贴治疗以及联合治疗可以改善胫骨癌痛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学改变,其机制与缓解疼痛纠正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平衡失调、抗氧化应激和减轻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骨癌模型 电针 疼痛贴
下载PDF
胫骨内注射大鼠骨转移疼痛模型的显像研究
9
作者 刘从进 宋洁平 +4 位作者 毛应启梁 王渊恺 朱汇庆 张光明 刘兴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胫骨内注射法建立的大鼠乳腺癌骨转移疼痛模型骨病灶的影像学确认方法。方法:将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腹水瘤注射入Wistar大鼠胫骨腔内,制作乳腺癌骨癌痛模型;以胫骨内注射等量PBS溶液作为对照组。使用von-Frey法,测量大鼠后足... 目的:探讨胫骨内注射法建立的大鼠乳腺癌骨转移疼痛模型骨病灶的影像学确认方法。方法:将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腹水瘤注射入Wistar大鼠胫骨腔内,制作乳腺癌骨癌痛模型;以胫骨内注射等量PBS溶液作为对照组。使用von-Frey法,测量大鼠后足机械痛觉阈值,观察各组疼痛变化。对模型组和对照组进行^(99mTc)-MDP骨显像和CT成像,观察骨病灶的骨代谢变化及骨质结构的变化。结果:造模的第3~5天,乳腺癌骨转移疼痛大鼠的机械痛觉阈值较基础值明显下降(P<0.01),并持续下降83.2%左右,至第9天左右达到最痛(P<0.001),后下降曲线趋于缓慢变化。造模3~5天后,模型组机械痛觉阈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这个差别持续增大至第9天左右。^(99mTc)-MDP骨显像显示所有模型组大鼠胫骨种植肿瘤细胞处放射性摄取显著高于对侧,CT见造模侧胫骨上段骨质破坏,对侧骨质结构正常,未见其他部位骨病灶存在。而对照组所有大鼠骨显像示两侧胫骨放射性分布对称,CT显示两侧骨质结构正常。结论:胫骨内注射法大鼠骨癌痛模型疼痛确切。^(99mTc)-MDP骨显像以及CT可以从骨代谢和骨结构评估骨癌痛模型病灶的发生,是确认此类骨转移疼痛模型造模的成功较好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模型 99MTC-MDP 骨显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机械痛觉阈值
下载PDF
大鼠胫骨移植癌细胞疼痛模型评价方法的探讨
10
作者 缪建成 赵莹 +5 位作者 陈国强 乔伟伟 赵丽亚 金益 刘大海 赵先哲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290-294,299,共6页
目的借助影像学方法,通过骨密度(BMD)指标对大鼠骨癌痛模型进行评价,探索该评估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生理盐水组(PN)、癌细胞(模型)-生理盐水组(wN)及癌细胞(模型)-伊班膦酸钠组(WP),... 目的借助影像学方法,通过骨密度(BMD)指标对大鼠骨癌痛模型进行评价,探索该评估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生理盐水组(PN)、癌细胞(模型)-生理盐水组(wN)及癌细胞(模型)-伊班膦酸钠组(WP),各12只。大鼠经胫骨注射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制备胫骨癌痛模型。对各组进行自发痛评分、机械刺激痛觉超敏检测、X射线成像、骨密度测量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骨密度检测可以区分各模型组的差异,且检测结果与行为学、组织学等检测方法相符。结论骨密度指标可以用于评价大鼠胫骨癌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模型 大鼠 WALKER 256 骨密度(BMD)
下载PDF
腹水传代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系建立骨癌痛模型的可行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廖志军 丁罡 +3 位作者 袁翠堂 陈思宇 胡薇薇 李静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4期6624-6628,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腹水传代培养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系建立wistar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体重180.200g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Fake组)、接种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组(Model组)。Mo... 目的:探讨应用腹水传代培养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系建立wistar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体重180.200g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Fake组)、接种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组(Model组)。Model组为将含1×10^8个/mL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悬液20μL注入Wistar大鼠胫骨上段骨髓腔制备的骨癌症疼痛模型。Fake组经微量进样器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入骨髓腔;Control组则不进行手术接种,分别于手术后数天(post-cancer cell implantation day,PID)PID0d、7d、14d及21d摄片检查手术侧胫骨,观察大鼠的疼痛行为学变化,PID0d、7d及14d行胫骨HE染色。结果:PID7d摄片检查提示骨密度不均一,HE染色见大量肿瘤细胞浸润、骨小梁破坏,PID14dModel组均与Fake组、Control组行为学方面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应用腹水传代培养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系可以建立wistar大鼠胫骨癌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er256细胞 大鼠骨癌模型 腹水传代
原文传递
Walker256乳腺癌肉瘤细胞接种建立大鼠胫骨骨癌痛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中军 邹俊 +2 位作者 杨建平 潘瑞瑞 鲁玉刚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754-1756,共3页
目的探讨用Walker256乳腺癌细胞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4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肿瘤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将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事先接种于幼鼠腹腔;7d后收集腹水瘤细胞(5×103个/μl)并经髁间隆起注入肿... 目的探讨用Walker256乳腺癌细胞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4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肿瘤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将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事先接种于幼鼠腹腔;7d后收集腹水瘤细胞(5×103个/μl)并经髁间隆起注入肿瘤组大鼠胫骨上段,制备骨癌痛模型。观察建模后22d内的疼痛行为学和22d时胫骨CT影像学变化。结果肿瘤组造模后第6天开始,机械性痛阈值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三组热痛觉过敏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Walker 256大鼠乳腺癌细胞成功建立了大鼠胫骨癌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ker256肿瘤细胞 骨癌模型
原文传递
硬膜外注射舒芬太尼和布托啡诺对骨癌痛大鼠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葛建云 宋杰 +2 位作者 杨雪峰 孙鑫 姚雷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5-519,共5页
目的 观察硬膜外注射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或布托啡诺对骨癌痛大鼠神经功能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SD雌性未交配大鼠,体质量150~ 180 g,于L1~L2处行硬膜外置管,置管成功3d后,取无运动障碍的大鼠,采用Walker256乳腺癌细胞,建立胫骨癌痛模... 目的 观察硬膜外注射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或布托啡诺对骨癌痛大鼠神经功能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SD雌性未交配大鼠,体质量150~ 180 g,于L1~L2处行硬膜外置管,置管成功3d后,取无运动障碍的大鼠,采用Walker256乳腺癌细胞,建立胫骨癌痛模型或行假手术,共6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n=8):假手术组(C组),骨癌痛生理盐水组(N组),布托啡诺3组(B1组、B2组、B3组),舒芬太尼3组(S1组、S2组、S3组).癌痛模型建模成功后第10~14天,C组和N组硬膜外注射NS 30μl,B1组、B2组、B3组分别硬膜外注射30μl布托啡诺25,50,100 μg(溶于NS),S1组、S2组、S3组硬膜外分别注射30μl舒芬太尼1,2,4μg(溶于NS),1次/d.观察各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检测疼痛行为学的变化,并且通过各组行斜板试验和BBB(BASSO,BEATHE,BRESNAHAN)评分检测神经功能行为学的变化.结果 第1次给药前,各模型组[N组(15.23±2.46)g、B1组(16.14±2.28)g、B2组(15.42±3.22)g、B3组(14.35±2.32)g、S1组(15.37±2.11)g、S2组(15.22±2.93)g、S3组(16.25±2.36)g]和C组[(67.65±9.29)g]相比MWT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16.13±2.37)g]相比,B2组[(35.63±1.53)g]、B3组[(35.12±5.16)g]和S3组[(34.24±5.93)g]大鼠的MWT水平在第1次给药后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次给药后6h,B3组大鼠的斜板实验[(34.72±4.56)°]和BBB评分[(10.64±1.82)分]与N组[(43.15±4.67)°,(14.05±1.78)分]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模型组在第1次给药后BBB评分和斜扳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50 μg或100μg或者舒芬太尼4μg硬膜外连续给药均可减轻大鼠骨癌痛,但布托啡诺100μg连续给药会损害骨癌痛大鼠神经功能,造成神经功能行为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舒芬太尼 骨癌模型 硬膜外 机械缩足反射阈值 斜板实验 神经行为功能
原文传递
基于降低TLR9表达的电针联合疼痛贴对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覃双来 吴永贵 +1 位作者 关江锋 张秋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390-393,共4页
目的研究电针联合疼痛贴对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对脊髓Toll样受体9(TLR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PF级SD大鼠84只,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将大鼠分为7组,每组12只:模型组、针刺安慰组、胶布安慰组、联合安慰组、电针组、疼痛贴组、... 目的研究电针联合疼痛贴对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对脊髓Toll样受体9(TLR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PF级SD大鼠84只,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将大鼠分为7组,每组12只:模型组、针刺安慰组、胶布安慰组、联合安慰组、电针组、疼痛贴组、联合组。另有空白组大鼠12只。造模成功后给予对应干预12d,进行自发性疼痛评分测定、热痛觉过敏测定、机械性痛觉超敏测定。处死动物,留取腰椎膨大部位冻存,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LR9的表达。结果空白组的自发性疼痛评分结果低于模型组、缩爪潜伏期(PWL)时间、机械性痛阈值高于模型组(P<0.01)。疼痛贴组、联合组的自发性疼痛评分结果低于模型组、PWL时间高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疼痛贴组、联合组的机械性痛阈值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脊髓内的TLR9mRNA与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电针组、疼痛贴组、联合组的TLR9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疼痛贴联合电针治疗具有缓解骨癌痛大鼠疼痛的作用,其机制与降低TLR9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 骨癌模型 电针 疼痛贴 TOLL样受体9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