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后环骨折比较的Meta分析
1
作者 张国旭 曾剑波 +5 位作者 李静 谢骐骏 周冠斌 管建豪 陈文创 陈海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932-2938,共7页
目的: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已经成为治疗骨盆后环骨折的主要手术方式,然而徒手闭合操作对术者经验要求较高,且反复透视增加患者和医务人员辐射危害。文章通过Meta分析方法比较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经皮骶髂螺钉置入治疗骨盆后环骨折临床疗效... 目的: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已经成为治疗骨盆后环骨折的主要手术方式,然而徒手闭合操作对术者经验要求较高,且反复透视增加患者和医务人员辐射危害。文章通过Meta分析方法比较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经皮骶髂螺钉置入治疗骨盆后环骨折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ClinicalTrials.gov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各数据库建库到2022年12月。搜集国内外关于对比研究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经皮骶髂螺钉置入治疗骨盆后环骨折临床疗效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分别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并提取文献数据。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标准评价随机对照试验质量,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纳入队列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使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透视频率、钻孔次数、Majeed术后功能评分、Matta骨折复位优良率、Gras螺钉位置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①共纳入13篇文献,2篇为随机对照试验,均提及随机方法;11篇为非随机对照研究,根据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1篇8分,9篇7分,1篇6分,文献质量较好;共纳入748例患者,其中机器人组430例,徒手组318例。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机器人辅助组手术时间(MD=-28.30,95%CI:-40.20至-16.40)、术中出血量(MD=-6.36,95%CI:-10.06至-2.66)、术中透视时间(MD=-12.13,95%CI:-19.54至-4.72)、术中透视频率(MD=-17.39,95%CI:-29.00至-5.78)、术中导针钻孔次数(SMD=-9.50,95%CI:-14.27至-4.73)和Gras螺钉位置优良率(OR=8.65,95%CI:3.26-22.92)均明显优于徒手组(P<0.05);③机器人辅助组可显著降低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OR=0.10,95%CI:0.02-0.48,P<0.05);④两组骨折愈合时间(MD=-0.08,95%CI:-0.21,0.06)、Matta骨折复位优良率(OR=2.06,95%CI:0.97-4.39)、Majeed功能评分(MD=0.91,95%CI:-0.31-2.1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徒手骶髂关节置钉相比,机器人辅助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患者和医务人员辐射伤害,提高螺钉位置优良率,降低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但对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功能无显著改善。未来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骨盆后环 机器人 机器人手术 骶髂关节螺钉 螺钉 META分析
下载PDF
不同内植物修复单侧不稳定骨盆后环损伤的有限元及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成 张麟麒 +5 位作者 王冠 李文 段可 李忠 鲁晓波 卓乃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6-1341,共6页
背景:骨盆稳定性主要由骨盆后环决定及骶髂关节决定,车祸等高能量冲击带来的骨盆后环损伤及骶髂关节脱位病例逐年递增。手术治疗是最优方法,临床中存在多种内植物修复方式,但哪种治疗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最优仍有一定争议。目的:对比前... 背景:骨盆稳定性主要由骨盆后环决定及骶髂关节决定,车祸等高能量冲击带来的骨盆后环损伤及骶髂关节脱位病例逐年递增。手术治疗是最优方法,临床中存在多种内植物修复方式,但哪种治疗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最优仍有一定争议。目的:对比前路双钢板、后路桥接钢板、拉力钉3种内植物修复单侧不稳定骨盆后环损伤的生物力学性能,为其临床治疗及骨盆新型拉力钉研发提供参考。方法:①有限元仿真:利用Mimics、Wrap和SolidWorks分别建立正常骨盆、单侧后环损伤骨盆及其前路双钢板、后路桥接钢板、拉力钉修复模型,利用Ansys分析模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②生物力学实验:用15个完整骨盆标本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骨盆、单侧后环损伤骨盆及其前路双钢板、后路桥接钢板、拉力钉修复组,并用Instron E10000力学试验机进行力学测试。结果与结论:①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正常骨盆模型骶骨平均位移为0.174 mm,骶髂骨最大应力为10.51 MPa,应力分布均匀;单侧不稳定损伤骨盆模型骶骨平均位移最大,为0.267 mm,模型应力集中明显;3种修复模型骶骨平均位移都接近正常骨盆模型,拉力钉修复模型骶髂骨应力分布均匀;②力学实验结果显示,正常骨盆模型整体刚度为(226.38±4.18)N/mm,单侧不稳定损伤骨盆模型整体刚度最小为(130.02±2.19)N/mm,3种修复方式整体刚度和正常骨盆偏差都在±10%以内,修复效果明显;③仿真结果和力学实验结果相符;④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拉力钉修复模型的生物力学状态与正常骨盆最接近,该种方式最佳;前路双钢板修复刚度过大,应力遮挡效果更显著;后路桥接钢板修复不能解决正常侧软组织的代偿效果,存在缺陷;该研究可为临床手术提供优选依据;⑤骨盆新型拉力钉应从拉力钉的角度进行改良,保留拉力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同时附加其他优势性能,例如可用于骨质疏松骨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骨盆后环损伤 内植物 拉力钉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应用腰骶髂钉棒系统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骶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波 俞霆钧 +1 位作者 徐婷 刘双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腰骶髂钉棒系统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收治的40例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骶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应用腰骶髂钉棒系统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收治的40例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骶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以传统横向固定治疗,观察组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应用腰骶髂钉棒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情况,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运动及感觉评分均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位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开感染、骨盆环不稳定、骨折不愈合及术后慢性疼痛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腰骶髂钉棒系统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骶骨骨折,可减轻患者手术创伤,维持骨盆后环纵向稳定性,降低致残率,临床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Wiltse肌间隙入路 骨盆后环纵向骨折 不稳定骶骨骨折 腰骶髂钉棒系统
下载PDF
重建M形钢板修复骨盆后环损伤的稳定性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伟峰 周东生 +3 位作者 谭国庆 傅佰圣 何吉亮 刘玉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6575-6578,共4页
背景:骨盆后环损伤后精确的复位和稳定的固定与术后功能状况密切相关。目的:探讨M形钢板在骨盆后环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采用后路M形钢板固定方法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病例资料,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18~51岁。Ma... 背景:骨盆后环损伤后精确的复位和稳定的固定与术后功能状况密切相关。目的:探讨M形钢板在骨盆后环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采用后路M形钢板固定方法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病例资料,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18~51岁。Matta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Majeed评分系统评估内固定后功能。结果与结论:内固定时间平均1.5h,置入过程中出血80~300mL,所有患者无神经损伤及感染,切口均一期愈合,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内固定后复位Matta评定:优2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3.8%。Majeed功能评分:优20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87.5%。提示M形钢板通过解剖塑形与骨盆后环有效贴附固定,具有稳定性好、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后环 M形钢板 骨折 内固定 稳定性
下载PDF
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内固定治疗现状 被引量:16
5
作者 许海峰 王建东 +2 位作者 王谦 陆丹青 王秋根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81-284,共4页
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一般为高能量暴力所致,常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目前对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已成为共识,其内固定治疗方式有锁定加压钢板、重建钢板、骶髂螺钉、椎弓根钉棒系统等。临床研究表明上述内固定治疗方式均能取得良... 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一般为高能量暴力所致,常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目前对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已成为共识,其内固定治疗方式有锁定加压钢板、重建钢板、骶髂螺钉、椎弓根钉棒系统等。临床研究表明上述内固定治疗方式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且正向更高效、安全、微创化的方向发展。但不同内固定方式有各自相应的适应证,需严格把握。本文就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的内固定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后环骨折 不稳定 内固定 适应证
下载PDF
Colorado 2^(TM)脊柱内固定系统及髂骨螺钉联合应用治疗骨盆后环损伤 被引量:3
6
作者 周东生 穆卫东 +1 位作者 郝伟 王伯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14-617,共4页
目的:探讨Colorado2TM脊柱内固定系统与髂骨螺钉联合应用治疗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骨盆后环骨折脱位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6~52岁,平均37.6岁。按照AO分型,B2型1例,C1型2例,C2型2例,C3型3例... 目的:探讨Colorado2TM脊柱内固定系统与髂骨螺钉联合应用治疗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骨盆后环骨折脱位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6~52岁,平均37.6岁。按照AO分型,B2型1例,C1型2例,C2型2例,C3型3例。其中合并单侧骶骨骨折伴脱位5例;均合并骨盆前环骨折,包括耻骨联合分离2例,耻骨上下支骨折5例,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髋臼骨折1例。合并骶丛神经损伤2例,膀胱破裂1例。均行Colorado2TM脊柱内固定系统与髂骨螺钉联合内固定术,应用Majeed标准(优,≥85分;良,70~84分;一般,55~69分;差,<55分)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X线片示8例患者垂直和旋转移位均获满意复位。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合并神经损伤者,1例随访10个月遗留会阴区麻木,另1例术后6个月复查功能恢复良好。膀胱破裂患者经手术修补随访8个月功能恢复满意。末次随访时患者双下肢运动、感觉功能恢复满意,经Majeed功能评定,优6例,良1例,一般1例。X线片及CT扫描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骶髂关节无再脱位,骨折部位已呈骨性融合。结论:Colorado2TM脊柱内固定系统与髂骨螺钉联合应用治疗骨盆后环骨折脱位可获得即刻稳定并能够维持良好复位效果,为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后环 骨折脱位 Colorado2TM脊柱内固定系统 髂骨螺钉
下载PDF
髂-髂拉力螺钉在骨盆后环损伤中应用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庞伟峰 李东利 +5 位作者 田力 苏巍 姚栋 郭大兴 齐峰 张邵军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11期997-1000,共4页
目的利用CT测量数据,为跨骶骨的髂-髂拉力螺钉技术在骨盆后环损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8—2012年间在我院行骨盆CT检查的患者资料,男、女各60例,分别测量骨盆后环在髂后上棘水平双侧髂骨最佳进针点之间连线的距离以及该连... 目的利用CT测量数据,为跨骶骨的髂-髂拉力螺钉技术在骨盆后环损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8—2012年间在我院行骨盆CT检查的患者资料,男、女各60例,分别测量骨盆后环在髂后上棘水平双侧髂骨最佳进针点之间连线的距离以及该连线距离骶管后缘和髂后上棘高点的距离,通过SPSS 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x珋±s)来表示,以获得最佳进针范围。结果髂后上棘高点距离最佳进针点连线的垂直距离男性为(1.66±0.358)cm,女性为(1.38±0.267)cm;最佳进针点连线距离骶管后缘的垂直距离男性为(0.76±0.204)cm,女性为(1.34±0.328)cm;髂后上棘水平在安全进针范围内双侧髂骨外板之间的距离的平均数值,男性为(11.56±0.652)cm,女性为(12.36±0.968)cm。结论跨骶骨的髂-髂拉力螺钉技术在骨盆后环损伤中的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后环 拉力螺钉 骶髂关节 放射测量
下载PDF
经皮微创骶髂关节联合髂前下棘的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骨盆后环骨折1例报道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海峰 白雪东 +3 位作者 石磊 刘玥 何勍 阮狄克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8期764-766,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骨盆骨折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由于大多数骨折移位并不严重,老年骨盆骨折患者常选择卧床保守治疗。但老年人常存在重要脏器功能储备较差,长时间卧床可能会导致较多并发症发生,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针对不稳...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骨盆骨折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由于大多数骨折移位并不严重,老年骨盆骨折患者常选择卧床保守治疗。但老年人常存在重要脏器功能储备较差,长时间卧床可能会导致较多并发症发生,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针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微创手术治疗开展逐年增多,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后环骨折 经皮微创 老年人 钉棒内固定 系统治疗 骶髂关节 骨折患者 人口老龄化
下载PDF
骨盆后环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勇 孙涛 +2 位作者 邹德鑫 张树栋 王丹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4年第1期77-80,共4页
随着高能量创伤的逐年增多,骨盆损伤的发生率亦逐年增高,约占全部骨创伤的3%。尽管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骨盆损伤的死亡率、致残率仍居高不下。骨盆前环结构和后环结构对骨盆的稳定性作用分别占40%和60%。骶骨、骶髂关节同属... 随着高能量创伤的逐年增多,骨盆损伤的发生率亦逐年增高,约占全部骨创伤的3%。尽管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骨盆损伤的死亡率、致残率仍居高不下。骨盆前环结构和后环结构对骨盆的稳定性作用分别占40%和60%。骶骨、骶髂关节同属骨盆后环,是承担人体躯干载荷和传导、分散进行力的重要结构,骨盆环相关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对骨盆损伤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后环 力学研究 生物 内固定 骨盆损伤 医疗技术水平 高能量创伤 骶髂关节
下载PDF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红卫 杨新东 +2 位作者 潘俊 陈忠孝 赵钢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75-1275,共1页
关键词 骨盆后环 骨盆测量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骨盆后环骨折治疗现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佳渝 郭书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6期2390-2392,共3页
高坠伤、车祸伤致全身多处骨折常合并骨盆骨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多发伤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骨盆骨折患者数量也逐渐增加。骨盆结构复杂、血供丰富,后环骨折常合并神经损伤,影响骨盆环的稳定性,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创伤医学的飞速发... 高坠伤、车祸伤致全身多处骨折常合并骨盆骨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多发伤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骨盆骨折患者数量也逐渐增加。骨盆结构复杂、血供丰富,后环骨折常合并神经损伤,影响骨盆环的稳定性,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创伤医学的飞速发展则使骨盆后环骨折患者能够在初诊时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后环骨折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后路重建钢板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红卫 赵钢生 +1 位作者 杨新东 潘俊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对重建钢板内固定在骨盆后环骨折治疗中的钢板有效固定区、置钉角度及深度进行测量,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21具成人骨盆标本,测量钢板有效固定区、耳状面距、腰骶干内缘距、腰骶干外缘距、骶椎间孔距、偏离角度。结果... 目的对重建钢板内固定在骨盆后环骨折治疗中的钢板有效固定区、置钉角度及深度进行测量,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21具成人骨盆标本,测量钢板有效固定区、耳状面距、腰骶干内缘距、腰骶干外缘距、骶椎间孔距、偏离角度。结果钢板有效固定区为(54.29±4.63)mm,近髂后上棘第1枚螺钉的耳状面距为(28.30±4.15)mm,腰骶干内缘距为(52.58±3.55)mm,骶椎间孔距(46.89±4.29)mm,第1枚螺钉偏离角度为>(13.80°±8.78°),<(30.19°±11.15°),近髂后上棘第2枚螺钉的耳状面距为(24.02±2.72)mm,近髂后上棘第3枚螺钉的耳状面距为(18.79±2.45)mm,近髂后上棘第4枚螺钉的耳状面距为(18.9±3.15)mm,腰骶干外缘距为(33.35±3.47)mm,第4枚螺钉偏离角度内偏9.24°±3.9°,外偏6.85°±3.1°。结论该研究对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骨折提供了应用解剖学基础,在每侧髂骨翼置入4枚螺钉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后环 骨盆骨/解剖学和组织学 重建钢板
下载PDF
经椎弓根定位导向骶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波 杨铁毅 +5 位作者 王治 叶维光 张岩 刘树义 王思辉 郑士伟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评价经椎弓根定位导向骶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经椎弓根定位导向骶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34~67岁,平均47.6岁。所有患者均在C形臂X射线机监测... 目的评价经椎弓根定位导向骶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经椎弓根定位导向骶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34~67岁,平均47.6岁。所有患者均在C形臂X射线机监测下经椎弓根定位并置入骶髂螺钉,末次随访时分别采用Matta评分标准和Majeed骨盆骨折康复评分评估术后骨折复位、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31~58 min(平均40.8 min)。术中无重要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经骨盆正位、侧位、出口位及入口位X线检查验证所有骶髂螺钉置入位置准确,未发生突破前方骨皮质或向后进入椎管或骶孔。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5个月,末次随访时Matta评分优12例,良3例,Majeed骨盆骨折康复评分优13例,良2例。结论经椎弓根定位导向骶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可降低手术难度,缩短学习曲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 骶髂螺钉 导向 骨盆后环
下载PDF
移位的耻骨下支骨折与骨盆后环损伤关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梅刃 蒋际钊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7期638-642,共5页
目的 :探讨移位耻骨下支骨折和骨盆后环损伤之间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就诊且有完整资料的51例耻骨支骨折患者,男27例,女24例;年龄9~90岁,平均(49.1±19.0)岁;受伤到就诊时间从0.3~48 h,平均10.1 h;Tile骨盆... 目的 :探讨移位耻骨下支骨折和骨盆后环损伤之间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就诊且有完整资料的51例耻骨支骨折患者,男27例,女24例;年龄9~90岁,平均(49.1±19.0)岁;受伤到就诊时间从0.3~48 h,平均10.1 h;Tile骨盆骨折分型:A型28例,B型17例,C型6例;详细评估患者X线片和CT影像学资料,明确是否合并骨盆后环损伤;同时将耻骨支骨折分为耻骨下支移位组、耻骨下支无移位组、耻骨上支移位组和耻骨上支无移位组,确定各组合并骨盆后环损伤比率并进行比较。结果:26例患者存在耻骨下支移位骨折,均发现骨盆后环损伤;20例患者存在耻骨下支无移位骨折,6例(30%)合并骨盆后环损伤;28患者存在耻骨上支移位骨折,22例(78.5%)合并骨盆后环损伤;12例患者存在耻骨上支无移位骨折,5例(41.6%)合并骨盆后环损伤;合并骨盆后环损伤比率方面,移位耻骨下支骨折组与无移位耻骨下支骨折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 8<0.05);与耻骨上支无移位骨折组和移位骨折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 8>0.05;P=0.168 3>0.05),但合并骨盆后环损伤比率均明显高于两组(100%vs 41.6%,78.5%)。结论:移位的耻骨下支骨折合并出现骨盆后环损伤率最高,往往提示骨盆后环损伤可能,移位的耻骨下支骨折是骨盆后环损伤的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耻骨下支 骨盆后环 骨折 创伤和损伤
下载PDF
不稳定性骨盆后环骨折微创内固定术的护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敏娟 陈爱芬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70-172,共3页
不稳定性骨盆后环骨折通常由高能量暴力所致,传统的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后环骨折,固定效果可靠,但置钉难度大,血管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2%~15%。经皮髂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后环骨折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不稳定性骨盆后环骨折通常由高能量暴力所致,传统的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后环骨折,固定效果可靠,但置钉难度大,血管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2%~15%。经皮髂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后环骨折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无骶神经和盆腔大血管损伤的风险。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性骨盆后环骨折17例,在急救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牵引护理、外固定架护理、体位护理、并发症护理和早期的功能锻炼,取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后环骨折 不稳定性 急救护理 微创内固定术 固定治疗 血管神经损伤 椎弓根螺钉 大血管损伤
下载PDF
钉棒内固定系统在骨盆后环骨折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位 宋肖舟 赵嘉懿 《浙江创伤外科》 2014年第4期532-533,共2页
目的探讨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骨盆后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院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在骨盆前环联合固定的基础上,应用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骨盆后环骨折30例。结果 30例经术后12~24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术后无1例出现切口感染、... 目的探讨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骨盆后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院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在骨盆前环联合固定的基础上,应用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骨盆后环骨折30例。结果 30例经术后12~24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术后无1例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参照Lindahl改良的骨盆损伤后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80%(24/30)。结论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骨盆后环骨折,创伤小,固定牢固,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后环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骨盆后环损伤的内固定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林 王朝阳 +2 位作者 孙军健 贾永鹏 沈彦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6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分别采用微创技术椎弓根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固定及骨盆重建带后方髂髂固定3种方式治疗。结果 22例均随访,时间4~22个月。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分别采用微创技术椎弓根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固定及骨盆重建带后方髂髂固定3种方式治疗。结果 22例均随访,时间4~22个月。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无骨折不愈合。结论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固定及骨盆重建带后方髂髂固定3种方式均为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有效方法,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可获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后环损伤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固定
下载PDF
不稳定型骨盆后环损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庞伟峰 张邵军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5期432-435,共4页
骨盆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21%,其中3.9%~7.5%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国外骨科医生对骨盆骨折关注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多为个案报道,治疗方法以非手术治疗为主。Holdsworthr2’报道50例骨盆骨折采取非手术治疗,并进行了远期随访,... 骨盆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21%,其中3.9%~7.5%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国外骨科医生对骨盆骨折关注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多为个案报道,治疗方法以非手术治疗为主。Holdsworthr2’报道50例骨盆骨折采取非手术治疗,并进行了远期随访,结果不尽人意,在27个骶髂关节分离的患者中12例参加了重体力劳动,15例丧失了工作能力,且有长期骶髂关节疼痛史。我国对骨盆骨折的认识稍晚于国外,20世纪70年代对简单的骨盆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逐渐对一些复杂的骨盆骨折手术进行治疗,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手术逐渐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手术治疗 骨盆后环损伤 不稳定型 骨盆骨折 高能量损伤 重体力劳动 全身骨折 骨科医生
下载PDF
40例骨盆后环损伤的治疗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维东 赵宏 汪玉海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12期1188-1191,共4页
目的探讨骨盆后环损伤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40例骨盆后环损伤病例资料,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19~53岁(平均35.6岁)。骨盆前、后环同时一期手术内固定治疗19例;骨盆外固定架治疗9例;内固定辅助以外固定架治疗6例;因患其他合并症... 目的探讨骨盆后环损伤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40例骨盆后环损伤病例资料,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19~53岁(平均35.6岁)。骨盆前、后环同时一期手术内固定治疗19例;骨盆外固定架治疗9例;内固定辅助以外固定架治疗6例;因患其他合并症无法手术治疗单纯骨牵引或前环固定6例。结果骨科手术治疗后第17天突发肺栓塞死亡1例。随访37例,随访6个月~4年2个月。根据骶髂复合结构损伤疗效评分标准:优14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83.7%。结论对于骨盆后环损伤患者的治疗早期准确的分析和评估损伤程度及分型是关键,选择合适治疗方式可降低早期手术规模及手术治疗风险,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骨盆后环损伤
下载PDF
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后环不稳定损伤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俊锋 刘黎军 +1 位作者 张胜利 杨金星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90-91,共2页
目的研究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后环不稳定损伤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5例骨盆后环不稳定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患者年龄均在27岁-55岁之间,平均年龄41.... 目的研究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后环不稳定损伤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5例骨盆后环不稳定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患者年龄均在27岁-55岁之间,平均年龄41.5岁。导致骨盆后环不稳定损伤的原因主要是高处坠落6例,交通事故8例,挤压伤1例。运用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骶髂固定的方法来治疗骨盆后环不稳定损伤患者,15例患者一共置入19枚螺钉,且在手术中骶髂螺钉的植入时间约在15min-25 min之间,手术中需10 s左右的透视时间,手术出血量约在5 mL-10 mL之间。结果手术后,所有患者置入的螺钉位置经过复查都很理想,没有任何骶髂螺钉出现错位或者切入骶管、切出骨质的问题,也没有术后血管神经并发症和切口感染等症状。术后随访6个月-18个月,平均7.5个月,末次随访Majeed评分,优9例,良5例,可1例,总体优良率93.3%。结论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后环不稳定损伤的安全性较高,术后效果比较理想,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机器人 辅助 经皮骶髂螺钉 固定治疗 骨盆后环 不稳定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