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机器人联合Starr骨盆复位架治疗Tile C型骨盆环骨折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刚强 焦福德 +3 位作者 应霁翀 虞天明 刘建磊 庄云强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45-450,共6页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联合Starr骨盆复位架治疗Tile C型骨盆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采用机器人联合Starr骨盆复位架治疗14例Tile C型骨盆环骨折患者,男9例,女5例;年龄33~69岁。14例患者均为新鲜闭合骨折且不合并...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联合Starr骨盆复位架治疗Tile C型骨盆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采用机器人联合Starr骨盆复位架治疗14例Tile C型骨盆环骨折患者,男9例,女5例;年龄33~69岁。14例患者均为新鲜闭合骨折且不合并股骨、胫腓骨骨折等损伤。入院后4~7 d完成手术,术中在可透视碳素床,通过Starr骨盆复位架牵引复位骨盆环,联合骨科机器人治疗C型骨盆环骨折。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单枚螺钉置入透视次数、骨折复位质量、患肢功能及并发症等。采用Matta评分标准进行放射学复位评价,末次随访采用Majeed骨盆功能评分系统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4~141 min,手术出血量20~50 ml,单枚螺钉置入透视次数4~9次。1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后所有骨折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7个月,未发现内固定断裂、螺钉松动、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依据Matta影像学复位评估标准:优9例,良4例,可1例。末次随访采用Majeed骨盆功能评分系统:优10例,良4例。结论:机器人联合Starr骨盆复位架治疗C型骨盆环新鲜骨折操作简单、缩短了手术和麻醉时间、并发症少,降低了手术风险,实现了骨盆骨折的微创治疗。但对于陈旧性骨折,因骨折复位困难,该技术并不适用。对于螺钉进钉点区域粉碎的骨折,通道螺钉置入困难,建议采用其他方式固定。对于伴有骨盆外伤史或骨盆发育异常者,术前需仔细评估有无经皮螺钉通道,避免损伤神经、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机器人 Starr骨盆复位架 骨盆骨折 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改良Starr架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刘志彬 黄启治 邵晏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7期83-87,共5页
目的 比较改良Starr架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用于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1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手术组(改良Starr架复位、微创内固定)... 目的 比较改良Starr架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用于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1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手术组(改良Starr架复位、微创内固定)和传统手术组(切开复位内固定),各1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采取Matta标准评估两组术后骨折复位质量,采取Majeed功能评分系统和Gibbons骶神经损伤分级评估两组术后临床功能与神经功能。结果 微创手术组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手术组(P <0.05),术中出血量低于传统手术组(P <0.05)。两组均未产生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以及复位丢失等各类并发症。两组的骨折复位、临床功能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微创手术组2例术前存在神经受损,术后1例完全恢复,1例未恢复;传统手术组1例术前存在神经受损,术后未恢复。结论 改良Starr架辅助复位、微创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创伤小,出血量低,是骨盆骨折患者一个更好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骨盆复位架 切开复位内固定 骨盆骨折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