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勇 刘臻 +5 位作者 朱锋 朱泽章 钱邦平 王斌 俞杨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7-311,共5页
目的:研究成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就诊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共58例,其中峡部裂性滑脱(峡部裂组)29例,男9例,女20例... 目的:研究成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就诊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共58例,其中峡部裂性滑脱(峡部裂组)29例,男9例,女20例,年龄23~67岁,Ⅰ度滑脱22例、Ⅱ度7例,L4滑脱16例、L5滑脱13例;退变性滑脱(退变组)29例,男5例,女24例,年龄45~85岁,Ⅰ度滑脱22例、Ⅱ度7例,L3滑脱3例、L4滑脱23例、L5滑脱3例。峡部裂组和退变组患者ODI评分分别为25.5分和22.0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测量两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指标,包括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e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同时测量两组病例的腰椎滑脱角、滑脱率以及滑脱距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峡部裂组患者LL、TK和滑脱角分别为52.2°±10.9°、25.3°±11.1°、9.9°±6.4°,明显高于退变组的44.2°±15.4°、23.4°±12.6°、6.0°±3.9°(P<0.05);退变组患者SVA为30.6±40.6mm,明显高于峡部裂组的4.6±24.9mm(P<0.01)。两组患者的骨盆形态学参数PI(峡部裂组53.9°±11.5°,退变组55.8°±10.8°)、PT(17.0°±8.3°,22.9°±7.2°)、SS(36.9°±8.7°,33.4°±9.9°)以及腰椎滑脱率[(21.8±9.8)%,(19.7±7.8)%]、滑脱距离(6.2±2.7mm,5.6±1.9mm)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具有相似的骨盆形态,但峡部裂性滑脱症患者较退变性滑脱症患者表现为更大的胸椎后凸、腰椎前凸以及滑脱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峡部裂性 退变性 脊柱骨盆形态 矢状面
下载PDF
腰椎滑脱复位和脊柱骨盆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杰 杜远立 +3 位作者 陈波 周才胜 吴咏德 伍伟飞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11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探讨矢状面形态对腰椎滑脱复位的影响及复位与矢状面变化的关系。方法分析本院34例滑脱患者,根据滑脱复位程度分为部分复位组(<50%)和完全复位组(>50%)。矢状面参数包括骨盆倾斜角(PT)、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骶... 目的探讨矢状面形态对腰椎滑脱复位的影响及复位与矢状面变化的关系。方法分析本院34例滑脱患者,根据滑脱复位程度分为部分复位组(<50%)和完全复位组(>50%)。矢状面参数包括骨盆倾斜角(PT)、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矢状面偏移(SVA)、骨盆入射角(PI)。2组间差异采用配对样本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完全复位组11例,部分复位组23例。术后LL明显低于术前(P=0.000);PT术前明显高于术后(P=0.017);而PI、SS、TK和SVA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前后TK、LL、PI、SS、PT、SVA变化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前TK、LL、PI、SS、PT、S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滑脱患者手术中,复位有利于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复位并不能改善脊柱矢状面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复位 脊柱骨盆形态
原文传递
慢性腰痛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特征分析
3
作者 林秋水 牛升波 +3 位作者 李博 黄泽彬 石志才 杨长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腰痛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特征及其与慢性腰痛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249例慢性腰痛患者(腰痛组)和同期于该院体检的86例无腰痛症状成人(对照组)作为... 目的探讨慢性腰痛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特征及其与慢性腰痛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249例慢性腰痛患者(腰痛组)和同期于该院体检的86例无腰痛症状成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在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LL-TK、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骨盆入射角(PI)、SS-PT、LL-PI、矢状面躯干偏移(SVA)等矢状面参数,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和矢状面参数的差异。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腰痛组的TK大于对照组,而LL-TK、SS、PI和SS-PT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间LL、PT、LL-PI和S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腰痛组与对照组的腰椎前凸类型均以2型(SS<35°、LL较小、腰椎前凸顶点位于L4)为主,分别占70.7%(176/249)和57.0%(49/86),两组的腰椎前凸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161,P=0.104)。结论慢性腰痛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无腰痛症状的成年人不同,慢性腰痛患者的多见大TK、小SS、小PI,提示这一特定模式与慢性腰痛的存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骨盆形态 矢状面平衡 脊柱-骨盆参数
下载PDF
女性骨盆入口形态的判别分析
4
作者 王公恕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1年第5期392-392,共1页
考虑两类的协方差阵不同 ,利用若干产前临床测量指标 ,用 Bayes判别法 ,判别女性骨盆入口型态是不是女型 ,误判率为 10 .9%
关键词 骨盆入口形态 判别分析 Bayes判别法 女性
下载PDF
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镜术后复发关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志化 邓哲 +2 位作者 周晓 吴建明 胡伟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6期512-516,527,共6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椎间孔镜治疗术后复发后脊柱、骨盆矢状面的关键参数,明确不同腰椎Roussouly分型与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椎间孔镜治疗术后复发后脊柱、骨盆矢状面的关键参数,明确不同腰椎Roussouly分型与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镜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节段术后复发为实验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6~51岁,平均(41.2±9.8)岁;L_(4~5)21例,L_(5)S_(1)11例。随机抽取手术节段术后未复发为对照组(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5~54岁,平均(46.3±10.6)岁;L_(4~5)21例,L_(5)S_(1)11例。在术前站立位全脊柱侧位片上,依据腰椎前凸顶点的位置将腰椎矢状位曲线分为四型(Roussouly分型),Ⅰ型:顶点位于L_(5)椎体或者L_(4~5)椎间隙;Ⅱ型:顶点位于L_(4)底部或者中部;Ⅲ型:顶点位于L_(4)上部或者L_(3~4)椎间隙;Ⅳ型:顶点位于L_(3)椎体及其以上。测量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将两组间的参数和Roussouly分型的类型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PI为(31.5±3.3)°,PT为(11.7±2.7)°,SS为(25.1±4.2)°,LL为(31.6±2.5)°;对照组PI为(44.0±5.6)°,PT为(15.1±3.8)°,SS为(28.2±3.2)°,LL为(50.3±3.3)°;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所占比例分别为50%、40.6%、0、9.4%,对照组Ⅰ型、Ⅱ型、Ⅲ型、Ⅳ型所占比例分别为12.5%、15.6%、40.6%、31.3%。其中Ⅰ型、Ⅱ型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Ⅳ型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PI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镜治疗术后更易复发。Roussouly分型Ⅰ型和Ⅱ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镜手术后复发概率较大,需谨慎选择椎间孔镜治疗,术后要注重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复发 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 Roussouly分型
下载PDF
汉族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与正常人群矢状面形态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汪飞 朱锋 +4 位作者 孙旭 朱泽章 王斌 乔军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01-1006,共6页
目的:比较汉族人群中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患者与正常人群间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差异。方法:151例汉族成人IS患者及65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被纳入本研究。151例成人IS患者中,男25例,女126例;年龄26.4... 目的:比较汉族人群中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患者与正常人群间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差异。方法:151例汉族成人IS患者及65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被纳入本研究。151例成人IS患者中,男25例,女126例;年龄26.4±7.1岁,主弯Cobb角39.5°±16.4°(16°~102°);单胸弯41例,双胸弯11例,双主弯28例,胸腰弯15例,三主弯3例,腰弯53例。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PI)、胸椎后凸角(TK)、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及胸腰椎交界性后凸角(TJK)。比较成人IS与正常人群间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差异,比较单胸弯与腰弯患者间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差异。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检测各矢状面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成人IS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PI(46.3°±10.6°与46.0°±9.5°,P〉0.05)及LL(-53.3°±13.8°与-51.3°±9.0°,P〉0.05)大小类似,但前者TK偏小(19.7°±12.9°与27.8°±9.8°,P〈0.05),PT偏小(6.4°±8.2°与10.3°±6.3°,P〈0.05),而SS偏大(39.8°±8.8°与35.7°±7.2°,P〈0.05)。单胸弯及腰弯组IS患者的TK均小于正常人群(P〈0.05),而单胸弯、腰弯组间TK无明显差异(P〉0.05);单胸弯、腰弯组IS患者及正常人间的PI均无明显差异(P〉0.05);单胸弯组的TJK小于腰弯组及正常人群(P〈0.05),单胸弯组的LL大于腰弯组(P〈0.05),单胸弯组的SS大于正常人群(P〈0.05),而单腰弯组的PT小于正常人群(P〈0.05)。单胸弯组、腰弯组及正常人群中TK均与LL明显相关(P〈0.05),而LL又与PI、SS相关(P〈0.05)。单胸弯组及腰弯组中PT与TK、LL明显相关(P〈0.05),而正常人群中则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与正常人群相比,成人IS患者的胸椎后凸偏小,同时骨盆有前旋趋势。PI在汉族成人IS患者与正常人间以及单胸弯与腰弯IS患者间均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 骨盆形态 矢状面平衡
下载PDF
中国南方地区女性骨盆分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萍 王月祉 +6 位作者 陈春林 陈兰 周建伟 王建平 廖科丹 唐连 唐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5-638,642,共5页
目的 分析近30年中国南方地区女性骨盆入口形状特点及其变化趋势,探讨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844例行盆腔CT检查的汉族女性患者影像数据集,重建骨盆数字化三维模型并测量骨盆入口横径和入口前后径,以判断其入口形态并分类。将患... 目的 分析近30年中国南方地区女性骨盆入口形状特点及其变化趋势,探讨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844例行盆腔CT检查的汉族女性患者影像数据集,重建骨盆数字化三维模型并测量骨盆入口横径和入口前后径,以判断其入口形态并分类。将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第1组20-40岁,第2组41-50岁之间,第3组大于50岁,比较3组间骨盆入口形状大小及其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⑴844例女性骨盆入口形态分类,不同年龄组骨盆入口形态分布有显著差异(P〈0.001);⑵不同年龄组间骨盆入口横径、入口前后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⑶入口前后径与年龄呈负相关(r=-0.292,P〈0.001);⑷不同年龄组骨盆入口面积3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近30年中国南方女性骨盆入口形状分布中,骨盆入口横椭圆形逐渐减少,纵椭圆形逐渐增多。同时,骨盆入口面积逐渐增大,其变化趋势有利于经阴道分娩时胎头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测量 骨盆入口形态 女性 CT三维重建
下载PDF
基于Roussouly分型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评估与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发生的关系研究
8
作者 王牧一 王鑫 +3 位作者 沈益飞 邱勇 孙旭 周栋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2412-2419,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Roussouly分型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评估与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ASD)发生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因腰椎退变性疾病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 目的探讨基于Roussouly分型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评估与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ASD)发生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因腰椎退变性疾病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腰椎后路融合手术的166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不少于2年)。其中男59例,女107例,初次手术时的年龄为(58.6±9.5)岁(41~78岁),融合节段数为(1.7±0.7)个(1~3个)。将纳入患者按照“理论”(依据骨盆入射角(PI))和“实际[依据骶骨倾斜角(SS)]”Roussouly分型进行分类。若患者实际Roussouly分型与其理论分型相符合,则被定义为匹配;若不相符,则被定义为不匹配。对于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与ASD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49.2±20.7)个月(25~134个月),30例(18.1%,30/166)患者被诊断为ASD。术后无ASD组中50例(36.8%,50/136)为不匹配状态,ASD组中20例(66.7%,20/30)为不匹配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单因素分析表明,高龄、融合节段数增加、漂浮固定、术前和术后较差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以及术后Roussouly分型不匹配为ASD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Roussouly分型不匹配(OR=3.310,95%CI:1.282~8.545,P=0.013)、高龄(OR=1.074,95%CI:1.019~1.131,P=0.008)和术后SS(OR=0.928,95%CI:0.865~0.995,P=0.036)为腰椎融合术后发生ASD的危险因素。结论腰椎融合术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ASD发生有关联。基于Roussouly分型的脊柱‑骨盆矢状面评估对腰椎融合术后发生ASD有一定提醒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腰椎 邻椎病 Roussouly分型 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 腰椎融合
原文传递
骨盆矢状位形态参数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孙卓然 李危石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47-1150,共4页
骨盆同脊性、下肢相正平衡,以消耗能量最小的方式维持机体稳定的姿势。近年来,骨盆矢状位形态及序列在维持脊柱矢状位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渐渐受到关注,骨盆形态不仪与某些脊拄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还与临床症状及预后密切相关。
关键词 骨盆形态 脊柱外科 形态参数 矢状位 应用 发病机制 临床症状 正平衡
原文传递
矮小的孕妇分娩一定会难产?
10
《健康大视野》 2014年第13期69-69,共1页
很多身材矮小的女性都担心自己能否顺利分娩。其实一个人身材的高矮与骨盆大小并不一定成正比,骨盆的大小,是以骨盆径线大小来表示的。骨盆形态正常而径线短时,仍有难产可能;而骨盆形态虽然有些异常,只要径线长,分娩时不一定会发... 很多身材矮小的女性都担心自己能否顺利分娩。其实一个人身材的高矮与骨盆大小并不一定成正比,骨盆的大小,是以骨盆径线大小来表示的。骨盆形态正常而径线短时,仍有难产可能;而骨盆形态虽然有些异常,只要径线长,分娩时不一定会发生问题。有些身材高挑的女性,臀围不大,呈男子型骨盆,盆腔呈漏斗状,胎儿不容易通过。相反,许多矮个子的妇女,臀部很宽,盆腔呈桶状,宽而浅,骨质薄,内径大,胎儿容易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材矮小 顺利分娩 难产 骨盆形态 孕妇 径线 漏斗状 女性
下载PDF
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少强 叶小伟 +4 位作者 梁珪清 陈伟 刘伯龄 王华锋 陈齐勇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导致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Adolesc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ALDH)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关键参数,明确不同腰椎Roussouly分型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骨科诊治ALDH患者32例(ALDH组)... 目的:探讨导致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Adolesc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ALDH)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关键参数,明确不同腰椎Roussouly分型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骨科诊治ALDH患者32例(ALDH组),同时选择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老年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青少年志愿者(对照组)各32例。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统计腰椎Roussouly分型,并测量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和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对ALDH组、中老年组和对照组三组间的影像学指标和Roussouly分型进行比较。结果:ALDH组PI为52.0°±13.3°和PT为25.3°±14.5°均显著大于对照组45.2°±8.0°和15.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H组SS为26.8°±9.0°和LL为33.9°±18.7°)均显著小于中老年组34.8°±8.2°和44.7°±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为25.3°±14.5°显著大于中老年组15.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H组中1型、2型、3型和4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4.4%,31.2%,25.0%和9.4%,中老年组中分别为15.6%,6.3%,40.6%和37.5%,对照组中分别为56.2%,12.5%,18.8%和12.5%.其中:2型在ALDH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型在ALDH组所占比例明显低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1型和3型在ALDH组和中老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ussouly分型在ALDH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大的PI更易导致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与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相比,ALDH患者腰椎前凸角更小,骶骨终板更加水平,Roussouly分型以2型居多,而4型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ssouly分型 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 青少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原文传递
脊柱骨盆矢状力线在脊柱疾患中的意义 被引量:22
12
作者 徐宝山 马信龙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85,共6页
近年来,随着业界埘脊柱疾患认识水平的提高,脊柱及骨盆欠状面平衡逐渐引起重视。人体站立需平衡来维持最节省能埘、最稳定的姿势,在矢状面上脊柱和骨盆连接头颅和下肢,其形态和方向互相关联、影响,从可屈伸活动的腰椎过渡到基本固... 近年来,随着业界埘脊柱疾患认识水平的提高,脊柱及骨盆欠状面平衡逐渐引起重视。人体站立需平衡来维持最节省能埘、最稳定的姿势,在矢状面上脊柱和骨盆连接头颅和下肢,其形态和方向互相关联、影响,从可屈伸活动的腰椎过渡到基本固定的骶尾椎,腰骶椎和骨盆形态对矢状平衡起到关键作用,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患 骨盆形态 矢状面 力线 认识水平 人体站立 屈伸活动 平衡
原文传递
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宝山 马信龙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9期3117-3120,共4页
人类特有的腰椎前凸及脊柱连续弯曲、髋和膝关节伸直、足弓及肌肉动力系统改变,形成特有的脊柱骨盆形态和位置关系.从稳定的四足支撑进化到支持面更小的人类两足机制,必须维持平衡才能节省能量符合功率学.人体重心和重心线(GL)是地面... 人类特有的腰椎前凸及脊柱连续弯曲、髋和膝关节伸直、足弓及肌肉动力系统改变,形成特有的脊柱骨盆形态和位置关系.从稳定的四足支撑进化到支持面更小的人类两足机制,必须维持平衡才能节省能量符合功率学.人体重心和重心线(GL)是地面和躯干、骨盆、下肢链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常人在测力平台上安静站立时,GL投影在包括两足底在内的两足间的支持面上,GL投射到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上,一般经股骨头中心稍偏后、骶骨稍前.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对脊柱疾患有重要影响,为了便于测量,目前一般测量站立位脊柱全长X线片来评估矢状面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患 骨盆形态 矢状面 平衡 膝关节伸直 股骨头中心 腰椎前凸 动力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