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0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骨免疫学论中医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夏璇 陈杰君 +3 位作者 张磊 王茂杰 黄闰月 储永良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52-2356,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炎、软骨与骨破坏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较高。RA免疫及炎症反应与骨细胞代谢互为影响,其核心环节为破坏机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RANKL/RANK/OPG)...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炎、软骨与骨破坏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较高。RA免疫及炎症反应与骨细胞代谢互为影响,其核心环节为破坏机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RANKL/RANK/OPG)信号通路的平衡,导致成骨细胞减少,以及破骨细胞凋亡减退及异常活化。西药目前以抑制炎症反应及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减缓疾病进展,但长期使用其不良反应难以忽视。中医药在防治骨破坏中研究逐步深入,但在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 中医药 类风湿关节炎 骨破坏 炎症反应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保护素
下载PDF
银苓消肿丸联合碳酸氢钠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骨破坏因子及NLRP3、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2
作者 武晔 王晓磊 +5 位作者 刘丹 郭圆圆 王金 侯艳辉 胡丽伟 刘文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1387-1390,1395,共5页
目的探讨银苓消肿丸联合碳酸氢钠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9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碳酸氢钠治疗,研究组在碳酸... 目的探讨银苓消肿丸联合碳酸氢钠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9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碳酸氢钠治疗,研究组在碳酸氢钠基础上联合银苓消肿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评分[关节压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肿胀、活动障碍];比较两组骨破坏因子[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消化不良、头晕、血压升高、肌肉疼痛)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92%、77.5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4,P=0.007)。治疗后,两组VAS、肿胀、活动障碍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ANKL、TRACP-5b、β-CTX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β、TNF-α、NF-κB、NLRP3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银苓消肿丸联合碳酸氢钠能够改善关节症状及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效调节NLRP3、NF-κB信号通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银苓消肿丸 碳酸氢钠 骨破坏因子 Nod样受体蛋白3
下载PDF
祖师麻膏药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小鼠炎症及骨破坏的抑制作用
3
作者 杨娟娟 李浩林 +8 位作者 杨天宁 程伟刚 王振东 金芳梅 年芳红 苏小军 王家强 王海平 王海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79-987,共9页
目的:探讨祖师麻膏药对CIA小鼠炎症及骨破坏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SPF级雄性DBA/1小鼠,随机选取6只为正常组,将造模成功的18只CIA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膏药组(1.0 g/kg)、扶他林组(0.12 g/次),每组各6只,各个给药组按照体... 目的:探讨祖师麻膏药对CIA小鼠炎症及骨破坏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SPF级雄性DBA/1小鼠,随机选取6只为正常组,将造模成功的18只CIA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膏药组(1.0 g/kg)、扶他林组(0.12 g/次),每组各6只,各个给药组按照体质量予以药物贴敷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同时贴敷透气胶纸,每日一次,4 h/次,连续给药4周。采用关节炎评分指数观测各组小鼠关节炎症状变化及关节炎指数评分,Micro-CT观察小鼠后爪损伤情况,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踝关节组织IL-17、IL-1β、TNF-α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踝关节组织OPG、RANKL蛋白的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观察滑膜组织病理改变,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法观察踝关节组织破骨细胞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关节炎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Micro-CT示小鼠后爪骨侵蚀严重,骨面破坏,骨量减少;踝关节组织IL-17、IL-1β、TNF-αmRNA(PCR)表达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显示踝关节组织OPG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RANKL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HE结果显示中度的炎性细胞浸润,滑膜细胞肿大,大量的血管翳形成及滑膜增生;破骨细胞数量增加,关节软骨组织表面粗糙,出现严重的骨破坏,软骨层变薄。与模型组比较,膏药组和扶他林组小鼠关节炎症状缓解,关节炎指数评分降低;小鼠后爪骨质密度改善,有效地缓解骨质疏松;踝关节组织IL-17、IL-1β、TNF-αmRNA(PCR)表达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示OPG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RANKL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HE结果示滑膜细胞肿大明显改善,轻度炎性细胞浸润,滑膜增生不明显;破骨数量减少,关节软骨破坏明显改善缓解,软骨层厚度显著增加。结论:祖师麻膏药可以缓解RA局部症状,降低炎症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可能是通过调控OPG/RANKL信号轴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及活化,进一步改善关节骨及软骨破坏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师麻膏药 类风湿关节炎 炎症反应 骨破坏
下载PDF
靶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信号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骨破坏
4
作者 韩海慧 冉磊 +5 位作者 孟晓辉 辛鹏飞 向峥 边艳琴 施杞 肖涟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05-1912,共8页
背景:尽管科研人员已注意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在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尚未有学者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在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中的研究进展作全面综述。目的: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合分析成纤维细胞生长... 背景:尽管科研人员已注意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在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尚未有学者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在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中的研究进展作全面综述。目的: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合分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在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中的机制。方法: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软骨细胞,巨噬细胞,滑膜成纤维细胞,T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以“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rheumatoid arthritis,bone destruction,osteocytes,osteoblasts,osteoclasts,chondrocytes,macrophages,synovial fibroblasts,T cells,endothelial cell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重点为1992年4月至2024年1月。通过阅读文献题目、摘要及全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后纳入8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广泛表达于骨组织相关细胞,包括骨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可以通过调控这些细胞的功能来影响骨重塑过程和维持骨稳态,促进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发生和发展。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还可以在滑膜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参与炎症反应,在内皮细胞中调控滑膜血管生成,从多个方面促进骨破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一个重要参与因素,为进一步研究类风湿关节炎治疗靶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骨破坏 细胞 细胞 滑膜成纤维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痛风致骨破坏机制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林泽玉 徐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95-1300,共6页
背景:慢性痛风患者体内尿酸钠盐沉积在骨关节、滑膜周围,侵蚀、破坏骨质,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和畸形等严重并发症。研究尿酸钠晶体侵蚀和破坏骨质的机制,有助于临床早期干预痛风性疾病,预防和延缓骨破坏引起的并发症。目的:通过临床影像学... 背景:慢性痛风患者体内尿酸钠盐沉积在骨关节、滑膜周围,侵蚀、破坏骨质,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和畸形等严重并发症。研究尿酸钠晶体侵蚀和破坏骨质的机制,有助于临床早期干预痛风性疾病,预防和延缓骨破坏引起的并发症。目的:通过临床影像学研究和实验性基础研究探讨痛风晶体对骨质的破坏作用,综述目前痛风导致骨破坏现象和机制研究进展和和发展前景,指导临床早期干预痛风性骨破坏,为研究骨破坏作用指引方向。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PubMed等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痛风,骨破坏,骨侵蚀”;英文检索词为“tophi,gout,RANKL,bone destruction,bone erosion”,通过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选择64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临床研究(影像、组织病理学)的特异性表现一定程度上阐述了痛风的溶骨过程,在基础研究中,痛风致骨破坏机制可分以下5方面:①尿酸钠晶体对骨破坏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骨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和促骨吸收因子促进骨破坏;②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NAKL)等促吸收因子参与骨破坏;③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骨破坏中起桥梁作用,激活的T细胞诱导破骨细胞分化;④单核/巨噬细胞不但是破骨样细胞的前体,而且可以诱导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等促吸收因子表达;⑤中性粒细胞影响骨细胞排列形态,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通过促进破骨细胞分化促进溶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痛风性关节炎 骨破坏 侵蚀 基础研究 临床研究 病理学 综述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抑制剂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骨破坏的影响
6
作者 韩海慧 孟晓辉 +3 位作者 徐博 冉磊 施杞 肖涟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8-977,共10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靶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可能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靶点。目的:探讨FGFR1抑制剂(PD173074)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骨破坏的影响。方法:将25只雌性SD... 背景: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靶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可能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靶点。目的:探讨FGFR1抑制剂(PD173074)对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骨破坏的影响。方法:将2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PD173074低剂量组、PD173074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无菌PBS,甲氨蝶呤组药物注射剂量为1.04 mg/kg,PD173074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药物注射剂量分别为5,20 mg/kg,1次/周。给药4周后取材,观察大鼠临床症状以及关节肿胀情况,踝关节Micro-CT三维重建及分析,观察踝关节病理变化,检测关节周围血管生成情况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检测关节滑膜中p-FGF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表达,观察肝、脾、肾病理变化并计算肝、脾、肾指数。结果与结论:①PD173074能够减轻模型大鼠踝关节临床症状及关节肿胀,延缓骨质丢失,改善骨结构,减轻关节滑膜侵袭以及软骨骨侵蚀,降低关节周围破骨细胞数量,抑制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血管生成,降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抑制FGFR1磷酸化蛋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的蛋白表达。②大鼠肝、脾、肾病理观察表明经过PD173074治疗后无明显的毒副作用。③研究证明了FGFR1抑制剂能够延缓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炎症及骨破坏的进展,并抑制血管的生成。初步验证了PD173074在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中的治疗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FGFR1磷酸化发挥作用,为寻找类风湿性关节炎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PD17307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胶原诱导型关节炎 动物模型 骨破坏 血管生成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对骨破坏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香琳 张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7期10-12,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类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主要是发病缓慢,全身多关节呈对称性疼痛与肿胀,病情如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后期会引起骨质破坏,严重者会导致关节畸形与残疾,大大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通常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类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主要是发病缓慢,全身多关节呈对称性疼痛与肿胀,病情如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后期会引起骨质破坏,严重者会导致关节畸形与残疾,大大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通常患者在发病2年以上就容易引起骨质损伤,骨损伤往往是难以修复的。目前类风湿关节炎仍未有完全根治的方法,只有不到一半患者病情得到了缓解,这与骨破坏在其发病机制的尚未完全阐明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破坏 细胞 细胞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三百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破坏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江露 张宗星 +4 位作者 李玮怡 刘道忠 包卓玛 聂青云 袁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79-1990,共12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探讨三百棒(Toddalia asiatica,TA)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破坏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网络药理学分析TA抗RA骨破坏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进行分...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探讨三百棒(Toddalia asiatica,TA)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破坏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网络药理学分析TA抗RA骨破坏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通过CCK-8检测三百棒醇提物(Toddalia asiatica alcohol extract,TAAE)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并筛选出合适的药物浓度及干预时间;用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成骨细胞模型,ALP染色、活性检测及茜素红染色检测其成骨分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通路相关蛋白Wnt3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并采用通路抑制剂DKK-1进一步验证TAAE是否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成骨细胞分化。结果共筛选出TA抗RA骨破坏的靶点158个,核心靶点56个。KEGG信号通路富集主要有癌症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CCK-8检测结果显示:1 g·L^(-1)TAAE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ALP染色及ALP活性检测结果示:TAAE能显著增加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的细胞的染色阳性率及ALP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TAAE可增加Wnt3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使用DKK-1抑制剂后上述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TAAE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成骨细胞分化以达到治疗RA骨破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破坏 三百棒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用药规律及机制
9
作者 何婷 代云 +3 位作者 周琼 吴慧玲 张敬雯 冷文飞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239-1245,I0005,I0006,共9页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规律,预测核心中药组合的药理机制。方法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通过搜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PubMed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文献,建立处方数据库,...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规律,预测核心中药组合的药理机制。方法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通过搜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PubMed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文献,建立处方数据库,统计出处方中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类别;通过关联规则分析确定核心药物组合;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Uniprot、GeneCards、DrugBank等数据库获取核心药物和疾病的靶点信息,并统计出交集靶点;通过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核心中药的作用机制;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法反向检验关键靶点和中药成分的关系。结果纳入78首方剂,涉及137味中药,以补虚药和祛风湿药为主,多性温,味苦、甘,归肝、肾经。关联规则结果表示“甘草-防风-白芍”为具有强关联性的核心药物组合,其主要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汉黄芩素、柚皮素、刺芒柄花素等。PPI分析得到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转录因子p65(RELA)、蛋白激酶B(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等为关键靶点。KEGG结果表示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信号通路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相关。分子对接结果表示关键靶点与药物主要成分的对接活性较好,其中山柰酚与TP53具有最低的结合能,对接活性最好。结论中医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以补益肝肾,祛风除湿为主。“甘草-防风-白芍”为核心药物组合,其作用机制以改善炎症、调整免疫、改善骨代谢过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骨破坏 数据挖掘 中医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IL-23/IL-17轴与病情的关系及对骨破坏进展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马中双 朱红红 刘颖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700-1705,共6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轴与病情的关系及对骨破坏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RA患者118例,根据疾病活动度(DSA28)评分分为轻度活动患者、中度活动患者、重度活动患...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轴与病情的关系及对骨破坏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RA患者118例,根据疾病活动度(DSA28)评分分为轻度活动患者、中度活动患者、重度活动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治疗,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发生骨破坏进展分为进展组(27例)与无进展组(91例),于所有患者入院后次日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3mL,以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血IL-23/IL-17轴因子[IL-23、IL-17、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IL-23/IL-17轴因子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评价IL-23/IL-17轴因子对骨破坏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进展组病程、疾病活动度高于无进展组(P<0.05);进展组外周血IL-23、IL-17、IL-1β、IL-6、TNF-α水平[(192.38±48.72)pg/mL、(31.13±7.24)pg/mL、(88.71±29.10)pg/mL、(18.59±4.21)pg/mL、(180.31±41.57)ng/L]高于无进展组[(149.07±42.15)pg/mL、(25.04±5.39)pg/mL、(56.92±16.52)pg/mL、(15.16±3.44)pg/mL、(142.59±36.62)ng/L](P<0.05);外周血IL-23、IL-17、IL-1β、IL-6、TNF-α在轻度活动患者、中度活动患者、重度活动患者中呈依次升高趋势(P<0.05);外周血IL-23、IL-17、IL-1β、IL-6、TNF-α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P<0.05);偏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剔除病程、疾病活动度之后,外周血IL-23、IL-17、IL-1β、IL-6、TNF-α与RA患者骨破坏进展显著相关(P<0.05);外周血IL-23、IL-17、IL-1β、IL-6、TNF-α预测RA患者骨破坏进展的AUC分别为0.807、0.804、0.793、0.792、0.794,敏感度分别为81.48%、74.07%、74.07%、85.19%、66.67%,特异度分别为70.33%、75.82%、73.63%、71.43%、80.22%;联合预测RA患者骨破坏进展的AUC为0.931,敏感度为85.19%,特异度为87.91%,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Z=2.715、2.803、3.026、3.114、2.984,P均<0.001)。结论:外周血IL-23/IL-17轴因子与RA患者病情活动显著相关,对骨破坏进展具有可靠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白介素-23/白介素-17轴 病情活动 相关性 骨破坏进展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探讨IL-17基于RANKL/RANK/OPG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罗丰 王秋燚(综述) 姚血明(审校)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27-531,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进行性关节破坏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改变主要以关节软骨及骨破坏为主,其发病机制与诸多细胞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治疗不及时常常导致患者致畸致残。破骨细胞(OCs)在RA骨破坏的病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进行性关节破坏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改变主要以关节软骨及骨破坏为主,其发病机制与诸多细胞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治疗不及时常常导致患者致畸致残。破骨细胞(OCs)在RA骨破坏的病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其调控依赖于OCs形成、分化及活化的过程。白细胞介素-17(IL-17)是由辅助性T细胞17(Th17)产生的多效性细胞因子,相关研究发现它可以调节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骨保护素(OPG)信号通路促进OCs的成熟及分化,引起骨质破坏。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探讨IL-17通过RANKL/RANK/OPG信号通路在RA骨破坏机制中的作用,为早期RA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白介素-17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保护素 骨破坏
下载PDF
靶向核转录因子-κB的siRNA和甲氨蝶呤纳米脂质体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骨破坏的影响
12
作者 段卫峰 张景伟 +1 位作者 卢岩岩 杜志军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9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靶向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siRNA和甲氨蝶呤(MTX)复合纳米脂质体对胶原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骨破坏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38只。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TX组、... 目的:探讨靶向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siRNA和甲氨蝶呤(MTX)复合纳米脂质体对胶原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骨破坏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38只。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TX组、MTX复合纳米脂质体组(si-MTX组),每组10只。测量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体质量、脏器指数、足趾肿胀度、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滑膜组织中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TX和复合纳米脂质体均可显著降低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胸腺指数、脾指数、足跖肿胀度,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调节滑膜组织中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且si-MTX组作用更强(P<0.05)。结论:复合纳米脂质体发挥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阻断了NF-κB通路,减少促炎因子释放,抑制骨吸收,保护关节软骨,且靶向性、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SIRNA 核转录因子-ΚB 甲氨蝶呤 纳米 脂质体 骨破坏
下载PDF
简化关节超声评分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炎症及骨破坏的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王文娟 穆振铃 刘艳萍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915-916,共2页
目的分析简化关节超声评分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炎症及骨破坏的相关性。方法72例RA患者根据DAS-28评分分为缓解期组、轻度活动期组和中重度活动期组,比较三组的ESR、CRP、RANKL水平及简化关节超声评分,分析ESR、CRP、RANKL水平与... 目的分析简化关节超声评分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炎症及骨破坏的相关性。方法72例RA患者根据DAS-28评分分为缓解期组、轻度活动期组和中重度活动期组,比较三组的ESR、CRP、RANKL水平及简化关节超声评分,分析ESR、CRP、RANKL水平与简化关节超声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活动期组、轻度活动期组、缓解期组的ESR、CRP、RANKL水平及简化关节超声评分均依次降低(P<0.05)。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ESR、CRP、RANKL水平与简化关节超声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简化关节超声评分随RA患者的病情进展而增高,可作为RA疾病活动度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简化关节超声评分 关节炎症 骨破坏
下载PDF
中医药对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马熙 聂姣 +1 位作者 罗淋铷 马武开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血管翳形成作为基本病理改变的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发性、对称性多关节侵袭性炎症,中后期软骨和骨组织出现损坏,最终导致关节变形活动受限。骨破坏在RA疾病初期即可发...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血管翳形成作为基本病理改变的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发性、对称性多关节侵袭性炎症,中后期软骨和骨组织出现损坏,最终导致关节变形活动受限。骨破坏在RA疾病初期即可发生,并随病情逐渐发展而贯穿疾病整个过程,是RA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医认为RA骨破坏属“骨痹”“尪痹”等范畴,中医药在RA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现代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很多经方、验方及中药单体可通过有效抑制RA关节滑膜炎症,延缓骨破坏,改善患者病情。文章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数据库收集整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RA的文献,系统分析了中医药抑制RA骨破坏的相关研究进展,为中医药治疗RA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破坏 中医药 细胞焦亡 综述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延缓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破坏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岳铭 姜泉 +3 位作者 王雷 李克嵩 刘蔚翔 徐润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8期1641-1649,共9页
目的 观察及评价雷公藤多苷延缓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破坏的疗效。方法 研究第一阶段(0~24周)采取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雷公藤组和甲氨蝶呤组,雷公藤组予雷公藤多苷片+甲氨蝶... 目的 观察及评价雷公藤多苷延缓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破坏的疗效。方法 研究第一阶段(0~24周)采取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雷公藤组和甲氨蝶呤组,雷公藤组予雷公藤多苷片+甲氨蝶呤模拟片口服治疗;甲氨蝶呤组予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模拟片口服治疗,治疗2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双手X片的放射学评分、疾病活动度(DAS28)和生活质量评价(HAQ总分)。研究第二阶段(1年以上)采取开放性观察对照研究的方法,根据1年以后来院复诊患者在24周之后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雷公藤组和甲氨蝶呤组,观察两组患者双手X片的放射学评分和疾病活动度(DAS28)。结果 雷公藤组和甲氨蝶呤组在基线和24周的Sharp总分、关节间隙评分、关节侵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组和甲氨蝶呤组在基线、24周、1年以上时点Sharp总分、关节间隙、关节侵蚀进展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雷公藤组和甲氨蝶呤组Sharp总分进展速率均较治疗前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以上后,雷公藤组关节间隙进展速率较治疗前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氨蝶呤组关节侵蚀进展速率较疗前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线、24周、1年以上时点,基线有破坏组Sharp总分、关节间隙评分、关节侵蚀评分均大于基线无破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有破坏组的Sharp进展速率大于基线无破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组和甲氨蝶呤组在基线、24周、1年以上时点的DAS28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周后及治疗1年以上后,两组患者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组和甲氨蝶呤组在基线时HAQ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HAQ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组24周时点的HAQ总分低于甲氨蝶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DAS28≥1.4组在Sharp总分差值、关节间隙评分差值、关节侵蚀评分差值上均小于△DAS28<1.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以上后,△DAS28≥1.5组在Sharp总分差值、关节间隙评分差值、关节侵蚀评分差值上均小于△DAS28<1.5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片可以延缓RA骨破坏进展速率;基线有骨破坏的RA患者骨破坏进展速率大于基线无破坏者;雷公藤多苷片可以降低RA患者疾病活动度,疗效与甲氨蝶呤相当;雷公藤多苷片可以降低HAQ评分,且效果优于甲氨蝶呤;在治疗早期,降低疾病活动度可以延缓RA骨破坏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破坏 放射学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细胞网络调控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颖 金璨 +2 位作者 段志豪 张晓丽 李世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2-68,共7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累及多个关节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不可逆转的关节畸形甚至残疾。骨破坏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各细胞参与了骨破坏进程,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络。因此,该文综述了近年类风湿关节炎骨破...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累及多个关节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不可逆转的关节畸形甚至残疾。骨破坏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各细胞参与了骨破坏进程,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络。因此,该文综述了近年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中的细胞网络调控作用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拟阐明细胞网络调节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过程,为开发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防治药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破坏 细胞网络 作用机制 新靶点
下载PDF
一例以多发性骨破坏为显著特征的老年戈谢病的诊疗和基因检测分析
17
作者 秦姝超 尹华 +3 位作者 王蓉 朱飞鹏 李建勇 卢瑞南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1-269,共9页
戈谢病(Gaucher’s disease)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葡萄糖脑苷脂酶(glucocerebrosidase,GBA)基因突变导致溶酶体中GBA活性降低或缺乏,造成其底物葡萄糖脑苷脂在溶酶体中贮积,产生肝、脾、肾、骨、造血系统甚至神经系统受... 戈谢病(Gaucher’s disease)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葡萄糖脑苷脂酶(glucocerebrosidase,GBA)基因突变导致溶酶体中GBA活性降低或缺乏,造成其底物葡萄糖脑苷脂在溶酶体中贮积,产生肝、脾、肾、骨、造血系统甚至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本文报道1例以多发性骨破坏为显著特征的老年患者,伴有幼年脾切除及“骨髓炎”病史,呈现肝脏显著增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骨量减少等症状。临床检测显示,患者外周血GBA活性降低、葡糖鞘氨醇水平以及壳三糖酶活性显著升高;基因检测结果表明,患者GBA基因发生纯合错义突变NM_001005741.2 c.770A>G(p.Asp257Gly)。经过6个月的酶替代治疗,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贫血改善、肝脏体积有所缩小。进一步检测发现患者母亲、长兄、次兄均存在该位点的杂合突变,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虽然患者Asp257Gly变异在已知的GBA基因变异库中未被报道,但无论是临床表现还是酶学及生物标记物特征,以及酶替代治疗的效果,均支持戈谢病的诊断,推断患者Asp257Gly纯合变异为临床致病性变异。本病例发现的新突变位点丰富了GBA基因的遗传变异数据库,同时本病例的诊治过程也为该类患者的早期识别并诊断以及尽早治疗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谢病 多发骨破坏 老年 葡萄糖脑苷脂酶基因
下载PDF
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骨破坏中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梁翔玥 罗安强 +2 位作者 赵跃群 李俊红 韦智晓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58-463,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7月在我院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显像并且确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的25例患者,总结NTM...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7月在我院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显像并且确诊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的25例患者,总结NTM感染骨破坏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等,并比较两种显像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全身骨显像诊断NTM感染骨破坏的敏感度为94.7%,特异性为100%,诊断符合率为96%;SPECT/CT显像诊断NTM感染骨破坏的敏感度、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均为100%;二者对NTM感染骨破坏的诊断符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主要分布于肋骨、四肢长骨、脊柱等部位,在全身骨显像上表现为放射性浓聚影,SPECT/CT可见以溶骨性改变为主。结论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可以监测到全身多个部位的病变,较好地显示NTM感染骨破坏的代谢情况及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 骨破坏 全身显像 SPECT/CT
下载PDF
Wnt/OPG信号通路轴在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月 唐芳 +5 位作者 马武开 兰维娅 蒋总 金泽旭 彭金龙 秦瑶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5604-5607,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A)全球发病率为0.5%~1.0%,我国发病率为0.42%,患病人数超过500万[1,2]。RA患者在病程5~9年、10~14年及≥15年的致残率分别为43.5%、48.1%、61.3%[3],骨质破坏是其关节畸形甚至功能丧失的重要因素,引起RA骨破坏的具体分子... 类风湿关节炎(RA)全球发病率为0.5%~1.0%,我国发病率为0.42%,患病人数超过500万[1,2]。RA患者在病程5~9年、10~14年及≥15年的致残率分别为43.5%、48.1%、61.3%[3],骨质破坏是其关节畸形甚至功能丧失的重要因素,引起RA骨破坏的具体分子机制复杂,尚在研究明确阶段。目前,有研究称Wnt/β-连环蛋白(catenin)信号通路和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OPG/RANKL/RANK)信号通路是调节RA骨代谢,改善骨质破坏的2条重要通路[4]。当前治疗RA骨破坏的药物大多数属于生物抑制剂,且疗效并不显著。本文拟综述RA骨破坏与Wnt/OPG信号通路轴之间的相关性,为治疗RA骨破坏提供新思路、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OPG信号通路轴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
下载PDF
基于Btk-PLCγ2-NFATc1通路分析调控miR-17-5p表达对根尖周炎大鼠骨破坏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红蕾 程瑞卿 +1 位作者 齐凤娜 白小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29-1932,共4页
目的 分析基于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酯酶(PLCγ2)-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1通路调控微小RNA-17-5p(miR-17-5p)表达对根尖周炎大鼠骨破坏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A)组、模型(B)组、上调(C)组、下... 目的 分析基于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酯酶(PLCγ2)-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1通路调控微小RNA-17-5p(miR-17-5p)表达对根尖周炎大鼠骨破坏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A)组、模型(B)组、上调(C)组、下调(D)组各15只,除A组外,其余大鼠均建立根尖周炎模型,C组、D组分别转染miR-17-5p模拟物(mimics)、miR-17-5p抑制剂(inhibitor)行上调、下调转染,A组、B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干预。观察各组病理组织学、miR-17-5p表达量、骨细胞阳性细胞数、炎性浸润指标水平及Btk-PLCγ2-NFATc1通路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C组相比,D组miR-17-5p表达量,炎性浸润指标水平,Btk、PLCγ2、NFATc1蛋白表达量显著较低(P<0.05)。与C组相比,D组骨细胞阳性细胞数显著较少(P<0.05)。结论 下调miR-17-5p可能通过下调Btk、PLCγ2、NFATc1蛋白表达量、抑制Btk-PLCγ2-NFATc1通路,减少骨细胞阳性细胞数,对骨破坏起一定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酯酶(PLCγ2)-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1通路 根尖周炎 骨破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