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桥蛋白在大鼠颅骨缝牵张成骨中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程敏 张奇峰 +1 位作者 邹淑娟 张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颅骨矢状缝体外牵张过程骨桥蛋白的时空表达变化,探索力刺激—整合素—骨桥蛋白合成之间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利用大鼠颅骨矢状缝体外牵张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分析不同受力时间点骨桥蛋白的时空表达变化,并... 目的:研究大鼠颅骨矢状缝体外牵张过程骨桥蛋白的时空表达变化,探索力刺激—整合素—骨桥蛋白合成之间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利用大鼠颅骨矢状缝体外牵张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分析不同受力时间点骨桥蛋白的时空表达变化,并在部分培养基中加入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肽(RGDS),观察该整合素受体阻断剂对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颅骨缝受到张应力后骨桥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呈现一定的时间分布规律。整合素受体阻断剂对加力的OPN上调效果有拮抗作用。结论:骨桥蛋白可能参与调控缝牵张成骨过程,整合素可能是力刺激-蛋白合成信号通路中的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缝牵张成骨 桥蛋白 免疫组化
下载PDF
rhBMP-7促进大鼠颅骨缝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慧 沈庆冉 +2 位作者 肖迪 陈建伟 邹淑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280-282,共3页
目的观察人重组骨形成蛋白-7(rhBMP-7)对大鼠颅骨矢状缝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颅骨矢状缝扩张培养模型,运用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加入rhBMP-7后,受力骨缝中的新骨形成及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同时检测培养液中AL... 目的观察人重组骨形成蛋白-7(rhBMP-7)对大鼠颅骨矢状缝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颅骨矢状缝扩张培养模型,运用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加入rhBMP-7后,受力骨缝中的新骨形成及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同时检测培养液中ALP的活性变化。结果在加入rhBMP-7的作用下,受力骨缝内成骨反应活跃,PCNA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增多(P<0.05),ALP活性也显著增强(P<0.05)。结论外源性BMP-7有诱导骨缝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从而促进骨缝牵张时新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缝牵张成骨 人重组蛋白-7 碱性磷酸酶
原文传递
截骨牵张联合骨缝牵张对腭裂修复后咬合关系影响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李新民 黄建华 +2 位作者 郭新程 颜学德 陈良建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198-199,共2页
目的:观察截骨牵张联合骨缝牵张对腭裂修复近期咬合关系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幼犬6只,建立Ⅱ°腭裂模型,3~4周后沿腭外侧缝内侧1mm纵行切开腭骨水平板,腭横缝区不截骨,立即以250~280g力持续向内侧和后方牵张至硬腭裂隙关... 目的:观察截骨牵张联合骨缝牵张对腭裂修复近期咬合关系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幼犬6只,建立Ⅱ°腭裂模型,3~4周后沿腭外侧缝内侧1mm纵行切开腭骨水平板,腭横缝区不截骨,立即以250~280g力持续向内侧和后方牵张至硬腭裂隙关闭。裂隙关闭1周后进入保持期。分别于牵张结束即刻、1、2、4、8、12周处死动物,对牵张过程中咬合关系的变化进行观察,对牵张前后上颌牙列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所有实验犬牵张5~7d后人工裂隙逐渐关闭,牵张过程中上、下颌咬合关系稳定,上颌牙弓左、右对称,上颌牙弓长度、宽度较术前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截骨牵张联合缝牵张不会导致咬合关系的改变,但对颌骨形态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牵张 骨缝牵张成骨 咬合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