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视功能锻炼和传统功法,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功能恢复——《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解读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允 刘青松 罗勇 《中医正骨》 2024年第2期1-3,16,共4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也常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具有治疗费用高、康复周期长、复发率高等特点。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制定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内容覆...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也常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具有治疗费用高、康复周期长、复发率高等特点。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制定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内容覆盖了骨质疏松性骨折最新的中西医诊疗策略,其中对于功能锻炼和传统功法的推荐意见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本文从功能锻炼、传统功法锻炼和锻炼的依从性3个方面对《指南》中关于功能锻炼和传统功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以期《指南》更好地服务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运动疗法 太极拳 八段锦 五禽戏 指南
下载PDF
基于AMPK/sirt1/RANKL/OPG通路研究补阳还五汤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愈合的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玉玲 李杰玉 +3 位作者 李增一 刘琳 籍胤玺 金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7,共5页
目的基于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核转录因子(NF)-κB受体活化蛋白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信号通路,探究补阳还五汤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 目的基于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核转录因子(NF)-κB受体活化蛋白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信号通路,探究补阳还五汤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6.25 g/kg)、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12.50 g/kg)和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25.00 g/kg)。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均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并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干预。检测大鼠骨密度(BMD)值、骨折愈合评分及骨痂体积;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钙和磷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股骨组织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骨痂组织的病理形态;Western印迹检测股骨组织中AMPK/sirt1/RANKL/OPG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骨痂骨小梁分布稀疏,成骨细胞大量减少且有纤维组织生成,骨痂体积、血清中ALP、骨钙素、钙和磷水平及股骨组织中MDA水平、RANKL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BMD值、骨折愈合评分、骨组织中SOD和GSH-Px水平和AMPK、sirt1、OPG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骨痂骨小梁分布较为密集,成骨细胞增加,骨痂体积、血清中ALP、骨钙素、钙和磷水平及股骨组织中MDA水平、RANKL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BMD值、骨折愈合评分、骨组织中SOD和GSH-Px水平和AMPK、sirt1、OPG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调节AMPK/sirt1/RANKL/OPG通路,发挥对骨质疏松骨折大鼠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骨质疏松性骨折 氧化应激 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核转录因子(NF)-κB受体活化蛋白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通路
下载PDF
β-CTX、t-P1NP及N-MID-OT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津 张云 +2 位作者 陈实 李晓艳 张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β-CTX)、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及N端中段骨钙素(N-MID-OT)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102... 目的探讨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β-CTX)、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及N端中段骨钙素(N-MID-OT)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10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并根据是否发生骨折将其分为PMOP骨折组(39例)与PMOP未骨折组(63例),另选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β-CTX、t-P1NP及N-MID-OT水平并进行比较,用ROC曲线评价β-CTX、t-P1NP及N-MID-OT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的平均体重、体质量指数、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左髋总和BMD及L 1~4总和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及绝经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β-CTX、t-P1NP及N-MID-O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依次为12.688、37.430、26.599,P<0.05)。β-CTX+t-P1NP+N-MID-OT联合检测用于预测PMOP的AUC值为0.978,敏感度为98.04%,特异度为97.00%,表明β-CTX+t-P1NP+N-MID-OT三指标联合检测用于预测PMOP的效能更高。PMOP骨折组的β-CTX、t-P1NP及N-MID-OT均明显高于PMOP未骨折组(t值依次为6.078、16.363、12.227,P<0.05)。β-CTX+t-P1NP+N-MID-OT联合检测用于评估PMOP骨折风险的AUC值为0.939,敏感度为94.87%,特异度为95.24%,表明β-CTX+t-P1NP+N-MID-OT联合检测用于评估PMOP骨折风险的效能更高。结论PMOP患者β-CTX、t-P1NP及N-MID-OT水平均明显升高,而PMOP骨折患者β-CTX、t-P1NP及N-MID-OT水平升高更为明显,且β-CTX+t-P1NP+N-MID-OT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对PMOP预测及骨折风险评估效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TX t-P1NP N-MID-OT 绝经后女 骨质疏松性骨折 风险评估
下载PDF
龟板抑制破骨分化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
4
作者 张鹏 陈弘林 +10 位作者 伍子贤 余思瑶 招文华 尚奇 何嘉辉 陈桂锋 余富勇 梁德 江晓兵 任辉 余翔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龟板(plastrum testudinis,PT)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OF)的潜在机制。方法借助BATMAN数据库得到PT成分及其对应靶标,检索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得OF相关靶点,在STRING数据库输...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龟板(plastrum testudinis,PT)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OF)的潜在机制。方法借助BATMAN数据库得到PT成分及其对应靶标,检索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得OF相关靶点,在STRING数据库输入交集靶点得到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信息,借助Cytoscape3.7.2软件进行PPI网络及“龟板-活性成分-靶标-骨质疏松性骨折”网络的构建,使用Cytoscape3.7.2软件、R软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此外,为了验证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还进行体内实验验证龟板改善OF的作用,并通过体外实验探究了龟板干预下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HPBMs)表型。结果获得龟板6个活性成分,342个作用靶标,其中与OF相关靶标34个,GO功能富集分析共有802个结果(P<0.05),KEGG富集分析有67个结果,其中相关信号通路有22条(P<0.05),主要涉及TNF、MAPK、Estrogen、NF-κB等信号通路。值得一提的是,体内实验证实龟板可有效治疗OF模型大鼠的骨缺损;体外实验发现龟板能抑制RANKL诱导的HPBMs破骨分化。结论龟板可能通过多种化合物、靶点和通路调节炎症反应、激素代谢及细胞周期来治疗OF,其中抑制破骨分化可能是龟板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龟板 网络药理学 实验验证 破骨分化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症状评估量表的构建
5
作者 彭莉 彭小琼 +5 位作者 谢鹏 刘敏 闵亮 李娜 肖万莲 黄天雯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853-2858,共6页
目的: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症状评估量表,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的症状评估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及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症状评估量表。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 目的: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症状评估量表,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的症状评估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及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症状评估量表。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1。第1轮、第2轮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0~0.249和0.163~0.344。构建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症状评估量表包括4个维度(特异性症状、一般生理症状、治疗及并发症相关症状、心理症状),共31个症状条目。结论:构建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症状评估量表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可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症状评估工具,为个性化的症状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症状 量表 德尔菲法
下载PDF
血清IL-37水平与炎症因子在女性绝经期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的研究——评《骨质疏松性骨折》
6
作者 李鹏 苗娜 周晶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I0002-I0002,共1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由史晓林,吴连国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308203005。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标志物,近年来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多种疾病的发生与... 《骨质疏松性骨折》由史晓林,吴连国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308203005。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标志物,近年来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血清IL-37作为一种天然抗菌肽,具有强大(用词太过)较强的抗菌、抗病毒和抗炎作用。它能够通过与微生物细胞膜结合,破坏其结构,从而达到抑制或杀灭致病微生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绝经期 致病微生物 炎症因子 免疫系统 生物标志物 多种疾病 发生与发展
下载PDF
PVP 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女性绝经期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7
作者 李鹏 苗娜 周晶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I0001-I0001,共1页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由梁德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ISBN:9787535968227。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骨量逐渐减少,骨质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而绝经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由梁德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ISBN:9787535968227。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骨量逐渐减少,骨质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而绝经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的情况更为严重,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 骨质疏松药物 绝经期女 广东科技出版社 雌激素水平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女性绝经期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的表达研究--评《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
8
作者 李鹏 苗娜 周晶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I0003-I0003,共1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由罗毅文,方坚,王斌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ISBN:9787535971081。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变薄,使得骨骼易碎且易受损。女性绝经期由于雌激素水平的急剧下降,骨骼对钙质的吸收... 《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由罗毅文,方坚,王斌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ISBN:9787535971081。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变薄,使得骨骼易碎且易受损。女性绝经期由于雌激素水平的急剧下降,骨骼对钙质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也大大降低,从而加速了骨质疏松的发生,因此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在女性群体中发病率更高。而同型半胱氨酸是血液中一种含硫氨基酸的代谢产物,同型半胱氨酸在体内的积累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骨骼健康。首先,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干扰骨细胞的正常功能,包括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成骨细胞负责骨骼的形成和修复,而破骨细胞则负责骨骼的重塑和骨量的维持。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时,这些细胞的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骨形成减少而骨吸收增加,从而加剧骨质疏松的进程。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还可能影响骨骼对钙质的吸收和利用。钙质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矿物质,而骨质疏松患者的骨组织往往缺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绝经期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广东科技出版社 骨骼疾病 骨组织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玻璃酸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的影响
9
作者 马超 潘浩 +2 位作者 崔润之 刘振 崔路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玻璃酸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愈合、血管生成及NFATc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NO)组,模型(MO)组,富血小板血浆(PP)组,玻璃酸钠(SH)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玻璃酸钠(PS)组。...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玻璃酸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愈合、血管生成及NFATc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NO)组,模型(MO)组,富血小板血浆(PP)组,玻璃酸钠(SH)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玻璃酸钠(PS)组。通过小动物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生物力学试验机检测骨生物力学、HE染色法检测骨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骨组织中NFATc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NO组相比,MO组骨密度、刚度、最大载荷、最大压强、弹性模量、血管数量及血管面积、VEGF、bFGF、ANG-1含量显著降低(P<0.05),股骨组织NFATc1、OSCAR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MO组相比,PP组、SH组、PS组骨密度、刚度、最大载荷、最大压强、弹性模量、血管数量及血管面积、VEGF、bFGF、ANG-1含量明显升高(P<0.05),股骨组织NFATc1、OSCA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SH组与PP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PS组比SH组变化显著(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玻璃酸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促进骨愈合及血管生成,并抑制NFATc1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玻璃酸钠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愈合 血管生成 NFATc1信号通路
下载PDF
右归丸辅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家兔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10
作者 朱俊 姚帅辉 郭小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3期453-459,共7页
目的探讨右归丸辅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家兔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至6月。将50只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右归丸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联合治疗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 目的探讨右归丸辅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家兔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至6月。将50只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右归丸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联合治疗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并予以相应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测定家兔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骨小梁分散度以及股骨弹性模量、刚度、最大应力、最大承载力;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及蛋白印迹法测定股骨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Janus kinase 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JAK2/STAT3)基因与蛋白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模型对照组家兔股骨BMD、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股骨弹性模量、刚度、最大应力、最大承载力,股骨JAK2、STAT3 mRNA和蛋白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骨小梁分散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右归丸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联合治疗组家兔股骨BMD、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股骨弹性模量、刚度、最大应力、最大承载力、股骨JAK2、STAT3 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骨小梁分散度低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联合治疗组股骨BMD[(1.76±0.13)g/cm^(3)]、骨小梁数量[(5.87±0.24)个/mm]、骨小梁厚度[(0.14±0.03)mm],股骨弹性模量[(343.27±21.04)MPa]、刚度[(904.25±73.25)N/mm]、最大应力[(32.63±3.17)N/mm^(2)]、最大承载力[(358.85±13.02)N],股骨JAK2、STAT3 mRNA[(3.45±0.26)、(3.60±0.28)]和蛋白[(0.82±0.05)、(0.84±0.05)]水平高于右归丸组[(1.41±0.15)g/cm^(3)、(3.88±0.28)个/mm、(0.10±0.02)mm、(304.62±20.41)MPa、(698.52±69.55)N/mm、(25.34±3.22)N/mm^(2)、(297.34±13.24)N、(2.58±0.26)、(2.29±0.23)、(0.60±0.05)、(0.53±0.07)]、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1.47±0.14)g/cm^(3)、(3.89±0.28)个/mm、(0.09±0.03)mm、(299.54±16.94)MPa、(720.33±69.48)N/mm、(23.24±3.13)N/mm^(2)、(289.38±13.13)N、(2.63±0.25)、(2.30±0.24)、(0.59±0.06)、(0.53±0.08)](均P<0.05),骨小梁分散度[(0.34±0.02)mm]低于右归丸组[(0.42±0.03)mm]、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0.43±0.03)mm](均P<0.05)。结论右归丸辅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明显促进家兔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其机制可能与右归丸辅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能激活骨质疏松性骨折家兔股骨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右归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愈合 JAK2/STAT3信号通路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西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解读
11
作者 孙贵才 万亭 《中医正骨》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发病率高、致残和致死率高、医疗花费高的特点,而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存在诊断率低、治疗率低、治疗依从性和规范性低的问题。为规范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制定发布了《骨质疏松性... 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发病率高、致残和致死率高、医疗花费高的特点,而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存在诊断率低、治疗率低、治疗依从性和规范性低的问题。为规范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制定发布了《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以中医为主,涵盖西医诊疗,值得临床参考。本文从用药原则和治疗药物两个方面对《指南》中的西药治疗部分进行了解读,以便于临床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药物疗法 西药 指南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中医外治疗法--《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解读
12
作者 刘福水 朱金超 王小乐 《中医正骨》 2024年第1期10-13,32,共5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作为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具有高病死率、高经济负担、低治愈率等特点,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中医外治疗法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维持骨代谢平衡,而且具有治... 骨质疏松性骨折作为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具有高病死率、高经济负担、低治愈率等特点,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中医外治疗法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维持骨代谢平衡,而且具有治疗费用低、不良反应少、患者接受度高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中医外治疗法给出了明确的推荐意见,为中医外治疗法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中的科学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从结合循证依据与中医诊疗特色推荐中医外治疗法、因症选择适宜的中医外治疗法两个方面,对《指南》中与中医外治疗法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解读,以期为临床应用中医外治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外治疗法 指南
下载PDF
肌肉减少和平衡不良对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并发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
13
作者 黎淑玲 陈敏珊 +1 位作者 莫晓颖 黄玉宁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5期816-819,共4页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和平衡不良对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并发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RA并发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抽取同期在该院就诊的86例RA非脊柱骨质疏...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和平衡不良对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并发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RA并发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抽取同期在该院就诊的86例RA非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估患者的肌肉减少症和平衡控制不良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肌肉减少症和平衡控制不良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肌肉减少症和平衡控制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病程、RA疾病活动度(DAS28)、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糖皮质激素应用等资料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剔除协变量影响后,肌肉减少症和平衡控制不良均是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RA女性患者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受肌肉减少症和平衡控制不良影响,临床工作中应关注RA患者的肌肉质量和平衡能力,以减少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 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 肌肉减少症 平衡控制不良
下载PDF
参骨方对脾虚湿困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疗效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晓聪 吕朝晖 +2 位作者 曾家莹 黄栩研 李伟举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48-353,共6页
【目的】观察参骨方颗粒剂(以参苓白术散合四妙散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对脾虚湿困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疗效、中医证候、骨折愈合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脾虚湿困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 【目的】观察参骨方颗粒剂(以参苓白术散合四妙散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对脾虚湿困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疗效、中医证候、骨折愈合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脾虚湿困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服用骨化三醇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骨方颗粒剂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值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35/40),对照组为67.50%(27/4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骨代谢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骨钙素(O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血清β-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CTX)水平方面,治疗组患者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对血清OC水平的升高幅度及对血清PINP、β-CTX水平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骨密度值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骨密度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对骨密度值的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骨折愈合时间方面,经过8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股骨骨折、桡骨骨折、胫骨骨折、肱骨骨折的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参骨方颗粒剂可显著改善脾虚湿困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术后临床症状和脾虚湿困症状,改善骨代谢,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骨方颗粒剂 参苓白术散 四妙散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 脾虚湿困 术后疗效 骨密度 骨折愈合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续断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阮家坚 刘金城 +5 位作者 蔡东岭 郭伟俊 魏其鹏 向振 董文暄 陈晓峰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5期200-206,共7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续断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OPF)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续断具有高活性的潜在有效成分,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OPF的相关靶标,运用Metascape数据库...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续断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OPF)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续断具有高活性的潜在有效成分,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OPF的相关靶标,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OPF相关靶标进行映射,确定续断对OPF的可能靶标。利用Cytoscape软件搭建续断治疗OPF的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提供的续断相关靶标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分子对接验证核心靶点和续断活性成分的结合能力。结果:续断治疗OPF的主要活性成分主要有龙胆碱(Gentis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E,E)-3,5-二邻咖啡酰奎宁酸[(E,E)-3,5-Di-O-caffeoylquinic acid]和林生续断苷Ⅲ-qt(SylvestrosideⅢ-qt)等成分,其作用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3)、β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ADRB2)、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 (CASP8)、雌激素受体2 (ESR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 (CASP9)、二肽基肽酶-4 (DPP4)、糖原合成酶激酶3 (GSK3β)、异常凝血酶原(F2)等靶点。续断能够通过参与转录调控和细胞凋亡执行阶段的半胱氨酸型内肽酶、G蛋白偶联胺受体、缩氨酸酶活性等生物过程,调控癌症通路、弓形体病、卡波西肉瘤相关的疱疹病毒感染、乙型肝炎、大肠癌、小细胞肺癌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雌激素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OPF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续断的活性成分(E,E)-3,5-二邻咖啡酰奎宁酸、龙胆碱、威岩仙皂苷A_qt、β-谷甾醇与CASP3、ADRB2、CASP8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续断可通过直接作用骨代谢相关途径和参与调节上下游多个信号通路对OPF进行治疗,CASP3及癌症通路可能是其治疗OPF的关键靶点及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续断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分子对接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全身骨量丢失的循证学依据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宇捷 吴斗 +2 位作者 赵恩哲 张雅淳 宋旭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9-754,774,共7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骨质丢失现象,其发生机制可能与骨折后失用所致的骨细胞机械刺激下降、化学信号、炎症因子以及细胞因子等因素相关。骨折后全身骨量丢失的程度会随着年龄、骨折严重程度以及骨折次数的增长而增加,同时,局部骨折发生... 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骨质丢失现象,其发生机制可能与骨折后失用所致的骨细胞机械刺激下降、化学信号、炎症因子以及细胞因子等因素相关。骨折后全身骨量丢失的程度会随着年龄、骨折严重程度以及骨折次数的增长而增加,同时,局部骨折发生后全身的骨折风险增加揭示了骨量丢失的全身性特征。骨折后全身骨量丢失可能会加速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进程,急性、进行性骨质丢失可能对患者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骨质疏松性骨痛、内置物或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以及再次骨折风险的增加等。目前,骨折引起的骨量丢失,其机制和理论基础仍处于探索阶段,RAP和SAP理论、骨修复矿物质需求理论以及骨修复储备理论等,对于骨折后的骨量丢失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后全身骨量丢失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
下载PDF
淫羊藿总黄酮联合黄芪多糖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远航 柴仪 +3 位作者 刘烁炜 常伯伦 暴凯 李倩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5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联合黄芪多糖对骨质疏松骨折模型大鼠骨折愈合、骨痂形成及塑形情况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全处理组(A组)、后处理组(B组)、对照组(C组),各20只。其中,A组和B组分别灌胃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物与黄芪多糖混悬...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联合黄芪多糖对骨质疏松骨折模型大鼠骨折愈合、骨痂形成及塑形情况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全处理组(A组)、后处理组(B组)、对照组(C组),各20只。其中,A组和B组分别灌胃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物与黄芪多糖混悬液(1∶1,m/m)690 g/(kg·d)和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复制大鼠骨质疏松骨折模型,继续灌胃6周;C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造模,连续灌胃等量生理盐水6周。于造模后第10,17,24,30天拍摄患肢股骨正侧位X线摄片,计算矿化骨组织体积(BV)、骨痂总体积(TV)、骨体积分数(BV/TV)、骨矿密度(BMD)。灌胃6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每组随机选取10只进行患肢Micro-CT扫描;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Ⅰ型胶原N端前肽(PⅠNP)、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水平。结果与本组造模后第10天比较,3组大鼠造模后第17,24,30天的正侧位X线摄片Lane-Sandhu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与C组比较,A组大鼠造模后第10,30天的正侧位X线摄片Lane-Sandhu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与C组比较,A组大鼠的AKP,BGP,PⅠNP,BV,BV/TV,BMD均显著升高(P<0.05),B组大鼠的AKP和BGP均显著升高(P<0.05);与B组比较,A组大鼠的BGP,PⅠNP,BV/TV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淫羊藿总黄酮联合黄芪多糖可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大鼠的骨折愈合情况,促进骨痂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总黄酮 黄芪多糖 骨质疏松性骨折 大鼠 骨折愈合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西医协同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8
作者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骨科专家委员会 +5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学组 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 王栋梁 方凡夫 刘昌胜 苏佳灿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42-250,共9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并发症,发病隐匿、致死致残率高,发病率逐年上升,带来巨大社会经济负担。西医诊疗在诊断和手术方面存在优势,传统中医强调整体调理、恢复机体平衡,中西医协同诊疗是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的有效策略。为...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并发症,发病隐匿、致死致残率高,发病率逐年上升,带来巨大社会经济负担。西医诊疗在诊断和手术方面存在优势,传统中医强调整体调理、恢复机体平衡,中西医协同诊疗是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的有效策略。为推广中西医协同诊疗理念,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西医协同诊疗技术发展,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骨科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学组、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牵头成立共识专家组,讨论并制订《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西医协同诊疗专家共识》,从预防、诊断和治疗三方面阐述中西医协同理念并提供推荐意见,期望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中西医协同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的教育干预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高风险人群疾病认知与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艳妃 覃素娇 +3 位作者 黄冬清 覃瑜芳 杨雪萍 陈世梅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0期1867-187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TST)的教育干预在骨质疏松性骨折(OF)高风险人群中的应用效果,为开展骨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工作提供新方法。方法:选取2022年1月—6月在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80例OF高风险人群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基于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TST)的教育干预在骨质疏松性骨折(OF)高风险人群中的应用效果,为开展骨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工作提供新方法。方法:选取2022年1月—6月在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80例OF高风险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教育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TST的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在干预6个月及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疾病认知水平、健康促进行为的执行情况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与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观察组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TST的教育干预可以加深OF高风险人群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促使其建立健康行为,对预防骨折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限自我调节理论 教育干预 骨质疏松性骨折 疾病认知 健康促进行为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康复研究进展
20
作者 崔洪伟 王岩 +12 位作者 周丽芸 孙亚迪 李奕扬 申佳慧 李光 马天成 封潇添 王祺钰 董本超 李岩 杨培川 马剑雄 马信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1-1085,1092,共6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随之上升,医疗财政支出增多。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康复是骨质疏松治疗不可或缺的环节,但长期以来临床医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康复治疗认识程度不足,治疗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也缺乏规范化的标准...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随之上升,医疗财政支出增多。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康复是骨质疏松治疗不可或缺的环节,但长期以来临床医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康复治疗认识程度不足,治疗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也缺乏规范化的标准。因此,笔者围绕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康复治疗为中心主题,对目前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阐述了应提高对术前康复程度的规范化,加强评定中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变化的分析,合理运用康复器具,加强冲击波和水疗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采取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综合分析等观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折 康复 骨质疏松性骨折 老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