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纤维蛋白为载体的BMP-4/7对骨质疏松性骨缺损愈合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袁绍辉
博超刚
+1 位作者
李洪涛
韩雪松
《医学综述》
2020年第4期786-791,共6页
目的观察以纤维蛋白为载体的骨形态发生蛋白4/7(BMP-4/7)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缺损愈合中Ⅰ型骨胶原蛋白的影响,探讨局部应用BMP-4/7+纤维蛋白复合物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84只大鼠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21只。A...
目的观察以纤维蛋白为载体的骨形态发生蛋白4/7(BMP-4/7)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缺损愈合中Ⅰ型骨胶原蛋白的影响,探讨局部应用BMP-4/7+纤维蛋白复合物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84只大鼠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21只。A组:骨质疏松性骨缺损+(BMP-4/7 24μg+纤维蛋白20 mg);B组:骨质疏松性骨缺损+胎牛血清;C组:正常骨质骨缺损+(BMP-4/7 24μg+纤维蛋白20 mg);D组:正常骨质骨缺损+胎牛血清。于骨缺损建模后1、2、4、5、8、12周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椎骨结痂中Ⅰ型骨胶原蛋白的含量;同时在4、8、12、16周检测骨密度和生物学力学特征,综合判断局部骨愈合情况。结果在4、5、8、12周时,B组和D组Ⅰ型骨胶原蛋白含量低于A组,C组均高于B组,D组低于C组(P <0. 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D组高于B组(P <0. 05)。第8周、12周、16周时,B组和D组骨密度低于A组,C组高于B组,D组低于C组(P <0. 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D组高于B组(P <0. 05)。第8周、12周、16周时,B组和D组的最大载荷量、最大应变力、弹性模量低于A组,C组均高于B组,D组低于C组(P <0. 05),A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D组高于B组(P <0. 05)。A组、B组、C组和D组的Ⅰ型骨胶原蛋白含量与最大载荷量、最大应变量、弹性模量均呈正相关(P <0. 05)。结论局部应用以纤维蛋白为载体的BMP-4/7能明显增加大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缺损愈合过程中局部Ⅰ型骨胶原蛋白含量,改善局部骨质生物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缺损
骨
形态发生蛋白
Ⅰ型
骨
胶原蛋白
纤维蛋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右归丸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
14
2
作者
胡中青
汤样华
+3 位作者
曾林如
郑文杰
岳振双
熊振飞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11-15,20,共6页
目的:探讨右归丸介导β-链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机制。方法:进行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和体外扩增,鉴定其生物学活性。选择6月龄小鼠,建立骨质疏松性骨缺损模型,并给予右归丸[(1...
目的:探讨右归丸介导β-链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机制。方法:进行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和体外扩增,鉴定其生物学活性。选择6月龄小鼠,建立骨质疏松性骨缺损模型,并给予右归丸[(18.9g/(kg·d)]进行治疗6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血清骨钙素(BGP)和雌二醇(E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β-Catenin表达;采用实时PCR法检测骨钙素(Osteocalcin)、骨桥蛋白(Osteopontin)、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骨细胞的特异转录因子(Runx2/Cbfa1)和β-Catenin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右归丸组和右归丸+BMSCs组小鼠β-Catenin含量显著升高;ALP和TRAP含量显著降低,BGP和E2含量显著升高;Osteopontin含量显著降低,Osterix,BMP-2,Runx2/Cbfa1和β-Catenin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右归丸组相比,右归丸+BMSCs组β-Catenin含量显著升高,ALP和TRAP含量显著降低,BGP和E2含量显著升高;Osteopontin含量显著降低,Osterix,BMP-2,Runx2/Cbfa1和β-Catenin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Catenin信号途径在骨质疏松性骨缺损骨愈合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右归丸是通过激活β-Catenin促进BMSCs成骨分化,从而促进骨质疏松性骨缺损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Β-链蛋白
调控
骨
髓基质干细胞
骨质疏松性骨缺损
原文传递
颌骨局灶性骨质疏松样骨髓缺损
3
作者
谢晓艳
张祖燕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69-70,74,共3页
颌骨局灶性骨质疏松样骨髓缺损是多发生于下颌骨后部的放射线透射病损,中年女性好发,发病机制不清。颌骨局灶性骨质疏松样骨髓缺损通常没有症状,仅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因为该病损较少见,常不能及时确诊。因此,本文就颌骨局灶性骨质...
颌骨局灶性骨质疏松样骨髓缺损是多发生于下颌骨后部的放射线透射病损,中年女性好发,发病机制不清。颌骨局灶性骨质疏松样骨髓缺损通常没有症状,仅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因为该病损较少见,常不能及时确诊。因此,本文就颌骨局灶性骨质疏松样骨髓缺损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表现、鉴别诊断、诊断和治疗等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
骨
局灶
性
骨质
疏松
样
骨
髓
缺损
发病机制
下颌
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纤维蛋白为载体的BMP-4/7对骨质疏松性骨缺损愈合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袁绍辉
博超刚
李洪涛
韩雪松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出处
《医学综述》
2020年第4期786-791,共6页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2531329)。
文摘
目的观察以纤维蛋白为载体的骨形态发生蛋白4/7(BMP-4/7)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缺损愈合中Ⅰ型骨胶原蛋白的影响,探讨局部应用BMP-4/7+纤维蛋白复合物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84只大鼠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21只。A组:骨质疏松性骨缺损+(BMP-4/7 24μg+纤维蛋白20 mg);B组:骨质疏松性骨缺损+胎牛血清;C组:正常骨质骨缺损+(BMP-4/7 24μg+纤维蛋白20 mg);D组:正常骨质骨缺损+胎牛血清。于骨缺损建模后1、2、4、5、8、12周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椎骨结痂中Ⅰ型骨胶原蛋白的含量;同时在4、8、12、16周检测骨密度和生物学力学特征,综合判断局部骨愈合情况。结果在4、5、8、12周时,B组和D组Ⅰ型骨胶原蛋白含量低于A组,C组均高于B组,D组低于C组(P <0. 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D组高于B组(P <0. 05)。第8周、12周、16周时,B组和D组骨密度低于A组,C组高于B组,D组低于C组(P <0. 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D组高于B组(P <0. 05)。第8周、12周、16周时,B组和D组的最大载荷量、最大应变力、弹性模量低于A组,C组均高于B组,D组低于C组(P <0. 05),A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D组高于B组(P <0. 05)。A组、B组、C组和D组的Ⅰ型骨胶原蛋白含量与最大载荷量、最大应变量、弹性模量均呈正相关(P <0. 05)。结论局部应用以纤维蛋白为载体的BMP-4/7能明显增加大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缺损愈合过程中局部Ⅰ型骨胶原蛋白含量,改善局部骨质生物学性能。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缺损
骨
形态发生蛋白
Ⅰ型
骨
胶原蛋白
纤维蛋白
Keywords
Osteoporotic bone defect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TypeⅠ collagen protein
Fibrin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右归丸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
14
2
作者
胡中青
汤样华
曾林如
郑文杰
岳振双
熊振飞
机构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11-15,20,共6页
基金
浙江省杭州市卫生计生科技计划项目(2017B21)
文摘
目的:探讨右归丸介导β-链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机制。方法:进行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和体外扩增,鉴定其生物学活性。选择6月龄小鼠,建立骨质疏松性骨缺损模型,并给予右归丸[(18.9g/(kg·d)]进行治疗6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血清骨钙素(BGP)和雌二醇(E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β-Catenin表达;采用实时PCR法检测骨钙素(Osteocalcin)、骨桥蛋白(Osteopontin)、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骨细胞的特异转录因子(Runx2/Cbfa1)和β-Catenin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右归丸组和右归丸+BMSCs组小鼠β-Catenin含量显著升高;ALP和TRAP含量显著降低,BGP和E2含量显著升高;Osteopontin含量显著降低,Osterix,BMP-2,Runx2/Cbfa1和β-Catenin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右归丸组相比,右归丸+BMSCs组β-Catenin含量显著升高,ALP和TRAP含量显著降低,BGP和E2含量显著升高;Osteopontin含量显著降低,Osterix,BMP-2,Runx2/Cbfa1和β-Catenin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Catenin信号途径在骨质疏松性骨缺损骨愈合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右归丸是通过激活β-Catenin促进BMSCs成骨分化,从而促进骨质疏松性骨缺损骨愈合。
关键词
右归丸
Β-链蛋白
调控
骨
髓基质干细胞
骨质疏松性骨缺损
Keywords
Yougui pill
β-catenin
bone mesenchymal stemcells
osteoporotic bone defect
分类号
R-33 [医药卫生]
原文传递
题名
颌骨局灶性骨质疏松样骨髓缺损
3
作者
谢晓艳
张祖燕
机构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放射科
出处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69-70,74,共3页
文摘
颌骨局灶性骨质疏松样骨髓缺损是多发生于下颌骨后部的放射线透射病损,中年女性好发,发病机制不清。颌骨局灶性骨质疏松样骨髓缺损通常没有症状,仅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因为该病损较少见,常不能及时确诊。因此,本文就颌骨局灶性骨质疏松样骨髓缺损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表现、鉴别诊断、诊断和治疗等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颌
骨
局灶
性
骨质
疏松
样
骨
髓
缺损
发病机制
下颌
骨
Keywords
focal osteoporotic bone marrow defect: pathogenesis
mandible
分类号
R78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纤维蛋白为载体的BMP-4/7对骨质疏松性骨缺损愈合过程的影响
袁绍辉
博超刚
李洪涛
韩雪松
《医学综述》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右归丸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机制研究
胡中青
汤样华
曾林如
郑文杰
岳振双
熊振飞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8
14
原文传递
3
颌骨局灶性骨质疏松样骨髓缺损
谢晓艳
张祖燕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