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8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不同PKP术后应用注射用重组特立帕肽联合康复锻炼对骨质疏松椎体T值和CT值的变化观察
1
作者 陈胜敏 张小盈 +1 位作者 未会朵 唐杰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55-759,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老年患者不同经皮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PKP)后应用注射用重组特立帕肽联合康复锻炼对骨质疏松椎体T值和CT值的变化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OVC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老年患者不同经皮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PKP)后应用注射用重组特立帕肽联合康复锻炼对骨质疏松椎体T值和CT值的变化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OVC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单次球囊扩张PKP治疗组与多点扩张PKP治疗组,均为60例,多点扩张PKP治疗组采取多点球囊PKP术,单次球囊扩张PKP治疗组采取单点球囊PKP术,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注射用重组特立帕肽联合康复锻炼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T值、CT值、腰痛功能评定表(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再骨折情况。结果多点扩张PKP治疗组患者的T值(t=9.130,P=0.000)、CT值(t=39.140,P=0.000)显著低于单次球囊扩张PKP治疗组。治疗后,多点扩张PKP治疗组ODI、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单次球囊扩张PKP治疗组(P<0.05)。多点扩张PKP治疗组再骨折率低于单次球囊扩张PKP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方式的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渗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点扩张PKP术后应用注射用重组特立帕肽联合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椎体T、CT值、腰椎功能和疼痛程度,降低再骨折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密度
下载PDF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磁共振STIR信号改变与CT骨折线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愉勤 刘英 +2 位作者 李兰 张滔 罗晓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磁共振(MRI)-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信号改变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骨折线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8例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以及MRI、CT影像学征象。比较不同MRI-STIR信号改变患...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磁共振(MRI)-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信号改变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骨折线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8例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以及MRI、CT影像学征象。比较不同MRI-STIR信号改变患者的CT骨折线类型及CT值。结果经MRI检查,入组患者骨折椎体数共121节,STIR序列呈现黑色线信号45节,无同源高信号36节,同源高信号40节;CT显示,骨折线嵌插型51节,开裂型33节,微骨折型37节。MRI-STIR序列呈现黑色线信号的患者椎体CT骨折线为嵌插型阳性率高于无同源高信号和同源高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STIR序列呈现同源高信号的患者椎体CT骨折线为微骨折型阳性率高于黑色线信号和无同源高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STIR序列呈现黑色线信号的患者椎体CT值低于无同源高信号和同源高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STIR信号改变与CT骨折线类型存在一定相关性。STIR序列呈现黑色线信号的患者出现椎体嵌插型骨折风险更高,且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磁共振 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骨折线类型
下载PDF
骨水泥灌注率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早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3
作者 牛茂林 吴大鹏 +2 位作者 赵恩典 孙浩远 梁秋冬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121-1125,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骨水泥灌注率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病人早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因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VP手术的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骨水泥灌注率将病人分为高灌... 目的探究不同骨水泥灌注率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病人早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因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VP手术的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骨水泥灌注率将病人分为高灌注率组(20%≤骨水泥灌注率<30%,Ⅰ组,n=71)和低灌注率组(10%≤骨水泥灌注率<20%,Ⅱ组,n=96)。比较2组术前、术后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骨水泥渗漏率、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率、术后伤椎再骨折率。结果2组病人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骨水泥渗漏率为42.25%,邻近椎体骨折率为18.31%,Ⅱ组骨水泥渗漏率为23.95%,邻近椎体骨折率为7.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伤椎再骨折率为2.82%,Ⅱ组伤椎再骨折率为4.1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灌注率在10%~30%的范围内时,早期临床疗效无差异,但低骨水泥灌注率可以降低骨水泥渗漏及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穿刺成形术 骨水泥灌注率 老年人
下载PDF
入院检查指标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邵培宁 刘国亭 +2 位作者 孙宏武 段皓 何高峰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入院实验室检查各指标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后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包头市第三医院经同一手术小组诊断为OVCF并行PKP手术治疗的患者,收集患... 目的:探讨入院实验室检查各指标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后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包头市第三医院经同一手术小组诊断为OVCF并行PKP手术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入院时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及基本信息,随访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根据随访期间患者是否存活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两组。对两组患者入院时相关检查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患者死亡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176例OVCF的患者术后一年死亡率为6.81%(12/176),随访观察期间患者总死亡率为18.75%(33/176)。骨密度(BMD)预测患者死亡的AUC为0.797(95%CI:0.699-0.895,P<0.05),当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85.3%时诊断指数最大为0.520,诊断截点为-3.430。白蛋白(ALB)预测患者死亡的AUC为0.676(95%CI:0.572-0.780,P<0.05),当敏感性为63.6%、特异性为70.6%时诊断指数最大为0.342,诊断截点为39.450 g/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预测患者死亡的AUC为0.786(95%CI:0.693-0.879,P<0.05),当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65.0%时诊断指数最大为0.468,诊断截点为3.120。BMD、ALB、NLR三个指标联合后预测患者死亡的AUC为0.871(95%CI:0.798-0.945,P<0.05),当敏感性为75.8%、特异性为86.7%时诊断指数最大为0.625,诊断截点为4.945,高于NLR、BMD及ALB单个指标的曲线下面积。结论:BMD、ALB、NLR三个指标联合后(联合指标Y=0.528×NLR-3.526×BMD-0.227×ALB)可以更好预测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白蛋白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后凸成形术 死亡率
下载PDF
“三因制宜”中医护理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丽丽 张树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529,共4页
目的:探究“三因制宜”中医护理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病人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6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 目的:探究“三因制宜”中医护理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病人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6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术后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三因制宜”中医护理,比较两组疼痛、腰椎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术后便秘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14 d,观察组病人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a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因制宜”中医护理能够减轻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的疼痛,提高病人腰椎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减少术后便秘的发生,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因制宜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后凸成形术 疼痛 自理能力 中医护理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分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
6
作者 徐嘉蔚 孙海岗 +2 位作者 张芸 张俊忠 薛景才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1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50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均按照标准操作流程予以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参照中医三期辨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50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均按照标准操作流程予以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参照中医三期辨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进行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临床疗效,采用血清中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ocollagen Protein,PINP)、β-异构化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β-C-Terminal Cross-Linking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骨钙素(Osteocalcin,OST)、25-羟基维生素D(25OHD)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监测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结果:所有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1),补阳还五汤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骨转换生化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的血清浓度变化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每种BTMs的峰值区间和范围各不相同。其中反映骨形成能力的指标PINP、OST、ALP均于术后1个月达到峰值,组间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反应骨吸收破坏能力的指标β-CTX于术后2周达到峰值,组间比较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25OHD则呈持续下降趋势,组间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补阳还五汤 骨代谢标志物
下载PDF
MR多种成像技术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诊断作用评价
7
作者 李博涵 孟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79-082,共4页
通过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和脊椎转移瘤导致的急性骨折病例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我们探讨了MR多种成像技术在诊断中的具体贡献。研究对象分为26例原发性骨折患者(观察组)和24例转移瘤病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包括MRI的... 通过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和脊椎转移瘤导致的急性骨折病例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我们探讨了MR多种成像技术在诊断中的具体贡献。研究对象分为26例原发性骨折患者(观察组)和24例转移瘤病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包括MRI的附加异常信号、软组织、椎管和硬膜受累情况进行了详尽分析。结果 显示,观察组的附件异常信号和软组织、椎管、硬膜受损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54% vs 0,P<0.05),显示出MR在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诊断中的优势。尽管两组的ADC值(扩散加权成像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强化比率(1.63±0.34)和骨髓对比率在b值分别为250和500 s/mm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进一步证实了MRI在区分这两种骨折类型上的敏感性。结论 ,本研究表明,多模态MRI技术在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诊断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可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多种成像技术 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诊断作用
下载PDF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诊断流程与方法
8
作者 韩正瀚 刘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28-0131,共4页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是脊柱外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是指在骨质疏松的影响下,即便是轻微的损伤或者没有明显的外部原因,也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椎骨的骨折,患者通常主诉为胸...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是脊柱外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是指在骨质疏松的影响下,即便是轻微的损伤或者没有明显的外部原因,也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椎骨的骨折,患者通常主诉为胸/腰背部疼痛,但往往不伴随下肢的神经症状。近年来,中国 60 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在 36% 以上,而OVCFs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该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存在就诊率低,漏诊率高的特点,预计到 2050 年,我国OVCFs的发病人数将增至600万,总花费将超过253.4亿美元。本文对OVCFs的诊断流程与方法进行综述,希望对该疾病的筛查及诊治提供参考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影像学检查 筛查及诊治
下载PDF
不同入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9
作者 王必胜 马海军 刘学森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69-675,共7页
目的 比较症状较重侧与较轻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择期行PVP治疗的91例老年OVCF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轻... 目的 比较症状较重侧与较轻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择期行PVP治疗的91例老年OVCF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轻侧组(n=45)和重侧组(n=46)。轻侧组患者经症状较轻侧入路实施PVP,重侧组患者经症状较重侧入路实施PVP。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的血清炎症-应激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前列腺素E2 (PGE2)、皮质醇(Cor)]、瘦素(LP)、脂联素(APN)水平、腰椎稳定性指标、疼痛程度评分、腰椎功能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重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9.14±2.26) d、(2.81±0.33)个月,明显短于轻侧组的(20.45±2.51) d、(3.02±0.3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TNF-α、PGE2、Cor水平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重侧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血清CRP、TNF-α、PGE2、Cor水平明显低于轻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血清CRP、TNF-α、PGE2、Cor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侧组患者的LP明显低于轻侧组,APN明显高于轻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2.17±0.71)分、(1.54±0.42)分,明显低于轻侧组的(2.96±0.80)分、(1.81±0.45)分,ODI评分分别为(24.18±3.27)分、(21.67±2.70)分,明显低于轻侧组的(26.95±3.34)分、(23.15±2.81)分,RDQ评分分别为(3.12±0.86)分、(2.19±0.65)分,明显低于轻侧组的(4.27±0.94)分、(3.04±0.8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7%,略低于轻侧组的1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症状较重侧与较轻侧入路行PVP治疗老年OVCF均能恢复腰椎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而前者能减轻炎症应激,加快术后骨折愈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和降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成形术 症状较重侧 症状较轻侧 炎症-应激因子 稳定性 功能 疼痛程度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与决策树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再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李小伟 王向荣 +2 位作者 肖强兵 吕浩源 覃郅原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474-479,共6页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患者术后发生再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北省中医院OVCF患者114例,根据术后有无再发骨折分为再发骨折...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患者术后发生再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北省中医院OVCF患者114例,根据术后有无再发骨折分为再发骨折组(28例)和未再发骨折组(8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分析OVCF患者发生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结果 114例OVCF患者中,男31例,女83例,年龄41~89岁,平均(74.5±8.9)岁,28例OVCF患者术后发生再骨折,发生率为2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越高(OR=1.437,95%CI:1.123~1.839,P=0.004)、既往有骨折病史(OR=4.572,95%CI:1.115~18.741,P=0.035)、有骨水泥渗漏(OR=4.962,95%CI:1.074~22.927,P=0.040)、未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OR=0.101,95%CI:0.022~0.467,P=0.003)、碱性磷酸酶越低(OR=0.929,95%CI:0.888~0.972,P=0.001)的OVCF患者术后发生再骨折的风险越高。决策树模型结果显示,碱性磷酸酶是OVCF患者术后发生再骨折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既往骨折病史和抗骨质疏松治疗。ROC分析结果显示,决策树AUC为0.846(95%CI:0.750~0.943,P<0.001),logistic回归AUC为0.919(95%CI:0.862~0.975,P<0.001),两种模型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20, P=0.085)。结论 OVCF患者术后再骨折主要受BMI、既往骨折病史、骨水泥渗漏、抗骨质疏松治疗、ALP等因素影响,术后应多关注既往有骨折病史、骨水泥渗漏、ALP水平较低的患者,术后BMI保持适当范围,积极进行持续性抗骨质疏松治疗,降低再骨折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LOGISTIC回归 决策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MRI联合骨代谢指标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疗效评估及不良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郑燕丽 马雄飞 +1 位作者 张海峰 朱翰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2期32-36,共5页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手术的临床效果,并分析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骨代谢指标对OVCF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手术的临床效果,并分析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骨代谢指标对OVCF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58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后收集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Cobb角等疗效指标;根据术后是否再骨折将其划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收集两组患者的MRI及骨代谢指标,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OVCF患者术后VAS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0.05),术后1个月、3个月,OVCF患者的伤椎Cobb角均显著小于术前(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椎体内液体征象占比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terminal midragment of osteocalcin,N-MID)、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均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椎体内液体征象、N-MID、25(OH)D均为OVC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椎体内液体征象、N-MID、25(OH)D单独预测OVCF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44、0.872、0.822,敏感度分别为56.5%、87.0%、73.9%,特异性分别为92.3%、74.5%、80.9%,三项联合后的AUC为0.967、敏感度为95.7%、特异性为80.9%。结论PKP/PVP可减轻OVCF患者疼痛并改善功能;MRI椎体内液体征象及N-MID、25(OH)D均为OVC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三项联合可预测OVCF患者术后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磁共振成像 骨代谢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胡进斌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9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旬阳市中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使用PKP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旬阳市中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使用PK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T值、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T值、ODI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值升高,ODI、VAS评分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05)。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2)。结论:PKP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OVCF的效果显著,能提高骨密度,减轻疼痛,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补肾活血方 经皮后凸成形术 骨密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三因制宜”中医护理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3
作者 王婷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210-213,共4页
通过对比分析“三因制宜”中医疗法和含钙+常规VitD2疗法,探索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优越性。方法 选定患此病者150人,随机将他们分入对照组(50人)实施含钙+常规VitD2治疗法,和干预组(50人)使用“三因制宜”的中医疗法... 通过对比分析“三因制宜”中医疗法和含钙+常规VitD2疗法,探索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优越性。方法 选定患此病者150人,随机将他们分入对照组(50人)实施含钙+常规VitD2治疗法,和干预组(50人)使用“三因制宜”的中医疗法,观察椎骨和非椎骨骨折发病率,同是,副作用的发生率也在观察之中。结果 从降低椎体及非椎体骨折率上看,“三因制宜”的中医疗法表现出了优于含钙+常规VitD2治疗,原初的骨折率从对照组的20.00%,50.00%最终下降至4.00%、18.00%。同时,在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上,干预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从对照组的38.00%降低到了4.00%。结论 采用“三因制宜”中医护理不仅能有效降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椎体骨折和非椎体骨折的发生率,而且较钙+普通VitD2治疗能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因制宜中医护理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钙+普通VitD2治疗 骨折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MRI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椎旁肌特征定量分析研究
14
作者 陈泽正 王方永 +1 位作者 张文捷 尹浩然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5-601,619,共8页
目的:对比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和非OVCF患者腰椎MRI特征,脂肪浸润率(fatty infiltration,FI),探讨其与骨折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OVCF患者(70.67±11.99... 目的:对比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和非OVCF患者腰椎MRI特征,脂肪浸润率(fatty infiltration,FI),探讨其与骨折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OVCF患者(70.67±11.99岁;男11例,女35例)的临床资料,以46例年龄(70.76±5.40岁)、性别(男11例,女35例)匹配的不伴OVCF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腰椎MRI上测量椎旁肌FI、肌肉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和椎体骨质量(vertebral bone quality,VBQ)评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OVCF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回归分析,探索OVCF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OVCF组患者的VB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椎旁肌F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椎旁肌CSA无显著差异。VBQ评分(OR=1.963,P<0.01)和L4代表的椎旁肌FI(OR=1.203,P<0.01)是OVCF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OVCF患者的腰椎MRI参数与非OVCF的骨质疏松患者相比,VBQ评分及椎旁肌FI均较大,VBQ评分、椎旁肌FI是OVCF的独立风险因素,预防OVCF同时应重视对椎旁肌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脊柱旁肌肉 脂肪浸润率 骨质量评分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99m)Tc-MDP SPECT/CT和1.5T MRI诊断骨质疏松椎体新鲜骨折的比较研究
15
作者 刘艳 秦伟 +4 位作者 张铃 谢志豪 钟双双 杨光强 杨师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探讨^(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前新鲜骨折椎体的检出情况,从而指导PVP的治疗。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3年2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临床诊断为老年性OVCFs的患者,... 目的探讨^(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前新鲜骨折椎体的检出情况,从而指导PVP的治疗。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3年2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临床诊断为老年性OVCFs的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3例研究对象,共涉及95节椎体(新鲜性OVCFs 61节,陈旧性VCFs 34节)。所有研究对象均做了^(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和MRI两种影像检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诊断以及PVP术后VAS和ODI评分是否减轻,综合判断两种影像检查对新鲜性OVCFs定位的准确性。结果43例患者术前VAS和ODI评分分别为(8.02±1.10)和(69.92±7.95),术后1、3 dVAS评分分别为(4.00±1.09)、(1.86±1.08),术后1个月ODI评分为(35.30±7.10),术后VAS和O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且术后VAS评分逐步递减(P<0.05)。^(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最终诊断新鲜性OVCFs 58节,陈旧性VCFs 37节,检出新鲜性OVCFs情况与最终行PVP手术椎体符合57节;MRI检查最终诊断新鲜性OVCFs 60节,陈旧性VCFs 35节,检出新鲜性OVCFs情况与最终行PVP手术椎体符合60节,两种影像检查对新鲜性OVCFs检出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m)Tc-MDP SPECT/CT和MRI诊断新鲜性OVCF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3和0.992。结论对于OVCFs,^(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能够准确诊断新鲜椎体骨折,在MRI检查不适用时可作为替代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经皮成形术 ^(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 磁共振
下载PDF
骨水泥-椎体体积比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效果的关系
16
作者 马超 丁江平 +5 位作者 王斌 牛奔 穆合塔尔•吾买尔 唐国柱 杨红涛 冯新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4652-4656,共5页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术因操作便捷、创伤小等优点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主要方式,但最佳的骨水泥-椎体体积比尚无定论。目的:探讨骨水泥-椎体体积比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术因操作便捷、创伤小等优点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主要方式,但最佳的骨水泥-椎体体积比尚无定论。目的:探讨骨水泥-椎体体积比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新疆巴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0例,均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根据骨水泥-椎体体积比分为低体积组(15%≤比值≤20%)和高体积组(20%<比值≤25%),每组50例。术前及术后3 d、1年,分析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骨水泥分布形态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与结论:①与术前比较,100例患者术后3 d、1年的目测类比评分、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以及术后1年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明显改善(P<0.05);低体积组患者术后3 d、1年的目测类比评分及术后1年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与高体积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 d、1年的椎体前缘高度均低于高体积组(P<0.05),术后3 d、1年的伤椎Cobb角均大于高体积组(P<0.05)。②低体积组患者术后骨水泥分布形态呈H型10个,O型40个;高体积比组患者术后骨水泥分布形态呈H型36个,O型14个,组间骨水泥分布形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体积比组、低体积组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10%,6%。③结果表明,低、高骨水泥-椎体体积比均可改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其中高骨水泥-椎体体积比可更好地恢复伤椎形态,这可能与该组骨水泥分布较多呈H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积比 经皮成形术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骨水泥分布形态 疼痛 功能障碍
下载PDF
强化平衡训练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姜效韦 王明宇 +3 位作者 韩良 邵长青 张杨梅 李瑾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56-59,共4页
目的观察强化平衡训练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OVCF患者按照术后康复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 目的观察强化平衡训练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OVCF患者按照术后康复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强化平衡训练,两组均康复治疗4周,比较两组不同时点Berg平衡量表评分、重心摆动轨迹长(SL)、外周面积(S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VAS评分、骨密度及术后1年跌倒、二次骨折情况。结果与同组训练前比较,两组训练4周和术后1年Berg平衡量表评分增加,SL、SA、ODI评分、VAS评分减小(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训练4周和术后1年Berg平衡量表评分增加,SL、SA、ODI评分减小(P均<0.05)。与同组训练前比较,两组术后1年骨密度增加(P均<0.05)。观察组术后1年0次跌倒25例、1次跌倒10例、2次跌倒4例、≥3次跌倒1例,对照组分别为14、16、7、3例,两组跌倒次数比较,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1年发生二次骨折2例(5%)、8例(20%),两组比较,P<0.05。结论OVCF患者术后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施以强化平衡训练可改善OVCF患者的平衡功能,提高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降低再骨折率、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平衡训练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再骨折的风险列阵图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8
18
作者 田烨 袁秋文 胡梁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94-2299,共6页
目的 探讨影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患者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180例行手术治疗的OVCF患者,依... 目的 探讨影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患者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180例行手术治疗的OVCF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发生再骨折将其分为再骨折组和未再骨折组,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列线图风险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180例行手术治疗的OVCF患者中,术后再骨折的发生率为22.78%。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骨水泥渗漏、术后低骨密度、高骨水泥注射率和术后后凸Coob角度是OVCF术后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术后长期抗骨质疏松治疗、高BMI是独立保护因素(P <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979(95%CI:0.957~1.000, P <0.001),灵敏度为92.70%,特异度为96.40%,最大约登指数为0.891,模型校正曲线总体趋势接近理想曲线。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为表现为正的净效益。结论 OVCF患者术后再骨折的发生受多重因素共同影响,根据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预警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手术 再骨折 风险预警模型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对TNF-α、IL-6水平影响
19
作者 曹金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63-0066,共4页
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62例老年OVCF骨折患者样本,抽样分为析研究组(31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照组(31例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炎症... 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62例老年OVCF骨折患者样本,抽样分为析研究组(31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照组(31例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OVCF患者采用PVP治疗效果显著,适合在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应用。结论 老年OVCF患者采用PVP治疗效果显著,适合在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术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保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研究新进展
20
作者 梁鹤 王德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期182-184,共3页
如今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的比例逐渐增加,人们年龄增长的同时,机体代谢功能将出现不同程度紊乱,骨生长难以满足骨代谢,从而增加骨质疏松风险。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后常见的不良结局,常见的骨折类型以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为主,... 如今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的比例逐渐增加,人们年龄增长的同时,机体代谢功能将出现不同程度紊乱,骨生长难以满足骨代谢,从而增加骨质疏松风险。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后常见的不良结局,常见的骨折类型以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为主,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生存质量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考虑到老年群体多存在较为复杂的基础疾病,或难以耐受外科手术治疗方法而增加并发症风险。临床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多采取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保守治疗 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