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管理与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邱晓萍 刘铠婕 +6 位作者 林宇慧 徐思承 张启航 王希 丁晨召 曹阳 林夏鸿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107-111,共5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骨质疏松症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且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大幅上涨。各国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与环境...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骨质疏松症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且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大幅上涨。各国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与环境、生活习惯或种族的差异等有关。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我国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有较大差异。在骨质疏松症的管理中,多数国家建议对人群进行骨折危险因素评估,再根据结果考虑是否进行骨密度测量和骨折风险评估,确定防治方案。针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既要加强患病人群的筛选和管理,也要倡导防治并重及个体化治疗。未患病或低风险者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中高风险者需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同时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或延缓骨量的降低,目前常用的药物有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包括双膦酸盐类、雌激素、降钙素、RANKL抑制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并发症 骨折 骨吸收抑制剂 骨形成促进剂 双膦酸盐类药物 雌激素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结合中医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11
2
作者 樊效鸿 王鑫灵 罗颖 《中医正骨》 2008年第10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并发症 椎体压缩骨折/治疗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双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48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忠民 安建武 张根印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03-1505,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类中药配合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复位后的疗效。方法:采用双骨汤(骨碎补、补骨脂、威灵仙、淫羊藿、白芍、熟地、川芎、当归、鹿衔草、甘草)配合降钙素治疗本病9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优良率72.9%,对照...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类中药配合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复位后的疗效。方法:采用双骨汤(骨碎补、补骨脂、威灵仙、淫羊藿、白芍、熟地、川芎、当归、鹿衔草、甘草)配合降钙素治疗本病9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优良率72.9%,对照组1、对照组2优良率分别为55.0%、58.8%。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肾壮骨,促进钙吸收和骨愈合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并发症 骨折/中医药疗法 补益剂/治疗应用 降钙素 @双骨汤
下载PDF
三步三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4
作者 吴树全 《中医正骨》 2006年第8期40-40,42,共2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并发症 脊柱骨折/治疗 手法/临床研究
下载PDF
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再次骨折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罗琦 刘凯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215-1216,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再次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随访中患者是否再次骨折将接受椎体强化术治疗的245例胸腰段OVCF患者分为对照组(194例)和骨折组(51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术前(后)Cobb角、骨密度...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再次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随访中患者是否再次骨折将接受椎体强化术治疗的245例胸腰段OVCF患者分为对照组(194例)和骨折组(51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术前(后)Cobb角、骨密度T值、术前伤椎数、手术椎数、骨水泥单侧注射、骨水泥平均用量、骨水泥渗漏、受伤椎体术前前缘高度及术后改变、术后VAS评分、术后佩戴支具时间及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时间、是否有激素类药物治疗史。结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低BMI及骨密度、术前伤椎数、骨水泥渗漏数是OVCF患者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骨水泥渗漏(OR=6.51)和低骨密度(OR=3.98)为最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骨水泥渗漏和低骨密度是造成OVCF患者再次骨折最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在椎体强化术前做充足准备,术后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是预防再次骨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并发症 骨折/病因学 危险因素 @胸腰段
下载PDF
健肾方冲剂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李保林 利云峰 +2 位作者 谭建伟 庾伟中 詹奇 《中医正骨》 2007年第9期4-5,共2页
为探讨中药健肾方冲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的作用机理。利用X线摄片及双能X线检测,根据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选择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健肾方冲剂治疗组30例及福善美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检测BMD... 为探讨中药健肾方冲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的作用机理。利用X线摄片及双能X线检测,根据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选择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健肾方冲剂治疗组30例及福善美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检测BMD、E2、IL-6、尿HOP/Cr、尿Ca/Cr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E2逐渐上升,IL-6、尿HOP/Cr及Ca/cr均明显下降;两组同一时间段相比,E2及尿Ca/Cr之间有明显差异。说明健肾方冲剂具有降低骨吸收的功能,这种功能可能与其提高体内性激素水平有关,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分泌IL-6细胞的抑制,使IL-6分泌减少,抑制因IL-6增高而引起的骨吸收增强,并且降低尿HOP/Cr和Ca/Cr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并发症 腰椎骨折/中医药疗法 健肾方冲剂/治疗应用 骨代谢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5
7
作者 冯纪川 郭宁国 +1 位作者 强晓军 蔡启卿 《中医正骨》 2006年第5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并发症 压缩性骨折/治疗 经皮椎体 成形术临床研究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汝银 孙永强 彭晓艳 《中医正骨》 2006年第8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并发症 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9
作者 张明强 王文修 +1 位作者 李桂莲 翟秀英 《中医正骨》 2006年第2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并发症 椎体压缩骨折/治疗 骨折固定 术椎体成形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维生素K_4、维生素D_2对绝经妇女骨折早期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璐茜 朱圣陶 《中医正骨》 2006年第6期4-6,共3页
为探讨不同剂量水平的维生素K4及维生素D对绝经妇女骨折早期骨代谢的影响.选择年龄60~84岁(72.17±1.216岁),绝经女性骨折病人35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维生素K4及维生素D口服,实验进行20天.通过观察患者服药前后血... 为探讨不同剂量水平的维生素K4及维生素D对绝经妇女骨折早期骨代谢的影响.选择年龄60~84岁(72.17±1.216岁),绝经女性骨折病人35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维生素K4及维生素D口服,实验进行20天.通过观察患者服药前后血清钙、血清磷、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清骨钙素值的变化,综合评价维生素K、维生素D对老年妇女骨折早期骨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剂量水平维生素K4、维生素D对绝经妇女骨折早期骨代谢的影响不同,有统计学意义.维生素K4对骨代谢的影响作用超过维生素D,并随剂量水平不同而差异有显著性.但维生素K4、维生素D对骨代谢的影响无交互作用.表明维生素D、维生素K4能促进骨折早期骨代谢,对骨折愈合有一定促进作用,且维生素K的作用强于维生素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并发症 骨折/药物疗法 维生素K4/治疗作用 维生素D/治疗作用 骨代谢 药物作用 临床研究
下载PDF
Is osteoporosis a peculiar association with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被引量:7
11
作者 Annarosa Floreani Andrea Mega +4 位作者 Valentina Camozzi Vincenzo Baldo Mario Plebani Patrizia Burra Giovanni Luisett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34期5347-5350,共4页
AIM: (1) To compare the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t-score ≤-2.5 SD) between stage IV PBC patients, and two groups of age- and sex-matched controls: one with hepatitis C virus (HCV)-related cirrhosis, and th... AIM: (1) To compare the prevalence of osteoporosis (t-score ≤-2.5 SD) between stage IV PBC patients, and two groups of age- and sex-matched controls: one with hepatitis C virus (HCV)-related cirrhosis, and the other one consisting of a group of healthy subjects from the general population, (2) to identify the main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one loss. METHODS: Thirty-five stage IV PBC patients (mean age 52.5±10 years), 49 females with HCV-related cirrhosis (mean age 52.9±5.8 years) and 33 healthy females (mean age 51.8±2.22 year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Bone metabolism was evaluated by measuring serum calcium corrected for serum albumin (Ca corr.), 25-hydroxy vitamin D (25-OH vit D), parathyroid hormone, osteocaldn.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was assessed at the lumbar spine by dual-photon X-ray absorptiometry. RESULTS: Osteoporosis was present in 5/35 PBC patients (14.2%) and in 7/49 HCV-related drrhotic patients (14.3%), without any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mong healthy control subjects, none had osteoporosis.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in serum parameters of bone metabolism.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menopausal state and low BMI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osteoporosis.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menopausal status, BMI〈23, and old age were independent variable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osteoporosis. CONCLUSION: PBC in itself has no negative influence on BMD. End-stage liver disease patients carry a disease-specific risk for osteoporosis, but have an effective risk of bone loss in relation to individual potential risk for each patient. A practical message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that is, every effort should be made to prevent osteoporosis when a patient has simple osteopenia, or if it is a woman in or near menopausal 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EOPOROSIS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HCV infection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致髋部骨折58例分析
12
作者 苏二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8期4454-4454,共1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并发症 髋骨折/中西医结合疗法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