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神经水分离治疗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1例
1
作者 梁晨 高新 《内科》 2024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水分离治疗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AINS)的效果,总结AINS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1例AINS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患者因“反复发热1月余,气促22天”入院。神经查体:右手尺侧掌面、拇指和示指触觉减退,...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水分离治疗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AINS)的效果,总结AINS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1例AINS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患者因“反复发热1月余,气促22天”入院。神经查体:右手尺侧掌面、拇指和示指触觉减退,拇指、示指浅屈肌肌力减弱,深屈不能,腕部尺偏不能,Pinch-Grib试验阳性。右上肢MRI:右侧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肿胀,考虑正中神经肿胀、损伤可能。肌电图:右正中神经损害(考虑发出指浅屈肌肌支后、发出骨间前神经前的部位受损可能性较大)。两次行超声引导下右侧正中神经水分离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水分离治疗AINS患者,可有效地缓解组织对骨间前神经的压迫,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见效快、操作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 超声引导 水分离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骨间前神经综合征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6
2
作者 舒强 卢敏 +2 位作者 孟凡东 凌光烈 徐恩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8-339,共2页
目的 :探讨骨间前神经综合征发病解剖基础。方法 :48侧 (左右各 2 4侧 )成人防腐固定标本在肉眼或双目放大镜下解剖观察可能构成对骨间前神经卡压的解剖结构。结果 :有 6 6 .6 %的拇长屈肌副头由内上至外下斜过骨间前神经主干前方。横... 目的 :探讨骨间前神经综合征发病解剖基础。方法 :48侧 (左右各 2 4侧 )成人防腐固定标本在肉眼或双目放大镜下解剖观察可能构成对骨间前神经卡压的解剖结构。结果 :有 6 6 .6 %的拇长屈肌副头由内上至外下斜过骨间前神经主干前方。横过骨间前神经的结构还有 :尺侧副血管 (48.3% ) ,指浅屈肌发出至拇长屈肌的小肌束或纤维束 (10 .4% )。骨间前神经与桡、尺骨的关系 :77%骨间前神经走在桡骨颈前方下行一段 ,长为 3.9cm(37侧 ,) ;16 .7%骨间前神经在桡、尺骨之间走行 ;6 .3%隔指深屈肌走在尺骨的前方。结论 :拇长屈肌副头、横过骨间前神经的肌束和纤维等结构可能是致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的解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 骨间前神经综合征 解剖学
下载PDF
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相关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振奎 韩芳民 朱文侠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72-1373,共2页
目的:探讨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观察120侧(左右各60侧)成人防腐固定标本。结果:骨间前神经主干78.3%经桡骨颈前方邻近的腱纤维结构有旋前圆肌纤维桥(56%),尺骨头浅面腱膜(87.5%),融合腱板(81.7%)和指浅屈肌纤维弓(90... 目的:探讨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观察120侧(左右各60侧)成人防腐固定标本。结果:骨间前神经主干78.3%经桡骨颈前方邻近的腱纤维结构有旋前圆肌纤维桥(56%),尺骨头浅面腱膜(87.5%),融合腱板(81.7%)和指浅屈肌纤维弓(90.8%),横跨骨间前神经主干的拇长屈肌副头(68.3%)及少见的肌束或纤维结构(10%)。结论:骨间前神经主干邻近的腱纤维结构及距离桡骨近是致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的解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综合征 外周神经/解剖学和组织学 骨间前神经综合征 临床解剖学研究 纤维结构 神经主干 拇长屈肌副头 解剖学基础 防腐固定 解剖观察
下载PDF
骨间前神经分支受压及手术松解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卫华 李鑫 +4 位作者 陈建军 刘骏波 王伦安 刘兴国 马大军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1-12,共2页
目的 阐明骨间前神经 (AIN)分支起点、行程受压因素及为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解剖观测 4 0例成人上肢标本 ,将骨间前神经分为 2段 ,即旋前圆肌段和指浅屈肌段。观测骨间前神经各分支的分出位置及行程的毗邻关系。结果 骨间... 目的 阐明骨间前神经 (AIN)分支起点、行程受压因素及为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解剖观测 4 0例成人上肢标本 ,将骨间前神经分为 2段 ,即旋前圆肌段和指浅屈肌段。观测骨间前神经各分支的分出位置及行程的毗邻关系。结果 骨间前神经从旋前圆肌段发出到 :旋前圆肌 36例、拇长屈肌 19例、指深屈肌 16例、指浅屈肌 7例 ,没发现旋前方肌支 ;骨间前神经从指浅屈肌段发出到 :旋前圆肌 3例、拇长屈肌 2 0例、指深屈肌 18例、指浅屈肌 2 7例、旋前方肌 39例。结论 前臂旋前功能减弱伴屈腕屈指功能下降 ,提示卡压部位在旋前圆肌段 ;前臂旋前功能正常 ,仅出现屈腕屈指功能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分支受压 手术 解剖学 指浅屈肌 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 圆肌
下载PDF
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移位修复鱼际肌支、尺神经深支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岩 朱盛修 张伯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35-337,共3页
为了进一步证实骨间前神经移位术式的可行性,选用10个新鲜前臂标本,对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鱼际肌支及尺神经深支进行显微解剖,发现正中神经旋前方肌支直径为(1.5±0.4)mm,分别测量各肌支的有髓神经纤维数为(8... 为了进一步证实骨间前神经移位术式的可行性,选用10个新鲜前臂标本,对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鱼际肌支及尺神经深支进行显微解剖,发现正中神经旋前方肌支直径为(1.5±0.4)mm,分别测量各肌支的有髓神经纤维数为(866±144)条;正中神经鱼际返支直径为(1.7±0.3)mm,有髓神经纤维数为(1120±97)条;尺神经深支直径为(2.1±0.4)mm,有髓神经纤维数为(1368±120)条。用神经移植法可修复正中神经鱼际肌支,将尺神经深支向近端分离,可直接与旋前方肌支吻合。根据解剖特点,临床上应用正中神经旋前方肌支修复鱼际支17例,修复尺神经深支3例。其中17例随访2年~7年,10例肌电图正常,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M22例,M35例,M47例,M53例。介绍了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骨间前神经 鱼际肌支 解剖 修复
下载PDF
尺神经深支、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成立 郑和平 +6 位作者 纪荣明 党瑞山 汪立鑫 朱吉林 黄瀛 张少成 高建章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89-290,共2页
尺神经深支向近侧无损伤分离后,可超越旋前方肌上缘以上26.58mm,此时宽1.80mm、厚1.00mm,可与宽1.35mm、厚0.89mm的旋前方肌支缝合。
关键词 神经 骨间前神经 解剖
下载PDF
骨间前神经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学渊 陈德松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5-497,共3页
目的 了解骨间前神经 (AION)及其局部联属的解剖特点 ,加深对该神经卡压后症状的理解 ,为临床提供更加适合的手术方式。方法 解剖 38侧成人尸体 ,肉眼及镜下观察前骨间神经与其周围结构的联属关系。结果 最常见可能引起AION卡压的结... 目的 了解骨间前神经 (AION)及其局部联属的解剖特点 ,加深对该神经卡压后症状的理解 ,为临床提供更加适合的手术方式。方法 解剖 38侧成人尸体 ,肉眼及镜下观察前骨间神经与其周围结构的联属关系。结果 最常见可能引起AION卡压的结构为中指指屈浅肌腱腱弓 (出现率 44 .7%)、拇长屈肌副头 (出现率34 .2 %)、旋前圆肌下方腱性组织 (13.1%)、横跨AION上方的血管 (2 1.1%)等。结论 临床卡压的形成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卡压可以来自前方也可以来自后方。术中应尽可能松解已经存在和潜在的卡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 神经卡压 解剖
下载PDF
成人骨间前神经及其肌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波 王政 +3 位作者 董国军 夏长丽 苏略 高振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8-311,I0003,I0004,共6页
目的:观察成人骨间前神经及其肢支的解剖特点,为手术治疗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及修复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损伤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解剖剥离30侧(左右各15侧)成人上肢标本,在测量骨间前神经及其肌支长度、径线等基本解剖学数据的同时,肉... 目的:观察成人骨间前神经及其肢支的解剖特点,为手术治疗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及修复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损伤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解剖剥离30侧(左右各15侧)成人上肢标本,在测量骨间前神经及其肌支长度、径线等基本解剖学数据的同时,肉眼重点观察骨间前神经及其肌支在前臂的位置百分比。结果:骨间前神经于肱骨髁间连线下方(45.7±10.5)mm处起自正中神经,于肱骨髁间连线下方(79.06±7.49)mm处发出肌支,其在前臂的位置为13.2%~32.8%。拇长屈肌支(93.3%)和旋前方肌支(100%)以1支型、指深屈肌支(86.7%)以4支型出现率最多。骨间前神经发出的肌支主要位于前臂的27.6%~88.1%,其中拇长屈肌支为27.6%~48.3%,指深屈肌支为32.8%~49.9%,旋前方肌支为41.3%~88.1%。结论:测量并总结得出的有关手术治疗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及修复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损伤的解剖学数据和定位方法有助于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 肌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转位修复鱼际肌支和尺神经深支的解剖学观察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长青 费起礼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1-213,共3页
目的:了解有关应用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转位修复正中神经鱼际肌支和尺神经深支的解剖,总结应用此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6具成人上肢标本,测量其旋前方肌支、正中神经鱼际肌支和尺神经深支的横径,以及正中神经鱼际肌支起始处、尺神... 目的:了解有关应用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转位修复正中神经鱼际肌支和尺神经深支的解剖,总结应用此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6具成人上肢标本,测量其旋前方肌支、正中神经鱼际肌支和尺神经深支的横径,以及正中神经鱼际肌支起始处、尺神经深支起始处至旋前方肌上缘的距离。1996年4月~1997年3月,临床应用5例。旋前方肌支转位修复陈旧性尺神经损伤3例,陈旧性正中神经损伤1例,急性正中神经损伤1例,其中3例需游离神经移植。结果: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在旋前方肌上缘处、正中神经鱼际肌支起始处、尺神经深支起始处,神经干横径分别为1.3~1.9、1.5~2.3、1.8~2.3 mm。正中神经鱼际肌支起始处、尺神经深支起始处至旋前方肌上缘的距离分别是75.2~84.8 mm、53.5~74.0 mm。临床应用经12~23个月随访,4例手内在肌功能恢复M3~M4级,1例未见恢复。结论: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转位修复正中神经鱼际肌支和尺神经深支可达到肌支-肌支修复的设想,缩短再生距离和时间,有利于手内在肌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神经 神经 臂损伤 解剖学 骨间前神经方肌支转位 修复
下载PDF
保守治疗儿童骨间前神经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效仿 余海波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综合征 治疗 保守方法 病例报告 儿童
下载PDF
骨间前神经移植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正治 刘正津 +1 位作者 高崇敬 钟桂午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7-19,共3页
在38例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了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的长度(12.2cm)和可分离长度(3.9cm),横径(1.5mm),以及伴行的骨间前动脉的长度(11.4cm)和管径(1.8mm),讨论下带血供的骨间前神经移植的应用解剖学问题。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 血管 神经移植
下载PDF
手法复位治疗小儿孟氏骨折合并骨间前神经损伤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海明 柳晓军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0期862-865,共4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保守治疗小儿孟氏骨折合并骨间前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2010年10月至2013年4月,手法复位屈曲旋后位固定治疗39例小儿孟氏骨折合并骨间前神经损伤,男22例,女17例;年龄3.2~11岁,平均6.3岁;右侧15例,左侧24例。病程40 min...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保守治疗小儿孟氏骨折合并骨间前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2010年10月至2013年4月,手法复位屈曲旋后位固定治疗39例小儿孟氏骨折合并骨间前神经损伤,男22例,女17例;年龄3.2~11岁,平均6.3岁;右侧15例,左侧24例。病程40 min^8 d,平均1.5 d。滑板伤7例,摔伤13例,坠落伤11例,气垫床伤8例。按Bado孟氏骨折损伤分型:Ⅱ型13例,Ⅲ型22例,Ⅳ型4例。结果:术后3周食指远节活动正常34例,术后6周活动均正常。39例均获得随访,时间54 d^6个月,平均67 d。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活动范围(19.62±1.35)分,疼痛(45.00±0.00)分,稳定性(9.87±0.80)分,肌力(25.00±0.00)分,总分(99.49±1.92)分;评价结果均为优。结论:骨间前神经损伤经早期发现、及时合理综合治疗可逐渐恢复功能,疗效良好。提高骨间前神经损伤认识可有效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MONTEGGIA 骨间前神经损伤 手法
下载PDF
骨间前神经转移修复鱼际肌支伤恢复手内肌功能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盛修 王岩 黄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9-41,共3页
为满意地恢复去神经手内肌功能,作者设计了骨间前神经转移修复鱼际肌支或尺神经深支伤,进行了有关神经显微解剖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手术方法符合解剖生理及中枢神经系统代偿调节协同肌功能,由于各神经束解剖结构相接近,转... 为满意地恢复去神经手内肌功能,作者设计了骨间前神经转移修复鱼际肌支或尺神经深支伤,进行了有关神经显微解剖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手术方法符合解剖生理及中枢神经系统代偿调节协同肌功能,由于各神经束解剖结构相接近,转位修复后,其远端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及成熟度接近正常。有髓纤维通过率达156.16%。临床经治20例病人,其中15例随诊1~6年(平均3年),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0例肌电图为正常肌电位,计M_22例,M_34例,M_46例,M_53例。讨论了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骨间前神经 鱼际肌支
下载PDF
骨间前神经卡压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宏君 顾加祥 刘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76-77,79,共3页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 神经卡压 血管骑跨
下载PDF
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 被引量:9
15
作者 韩力 阚世廉 +3 位作者 鲁毅军 宫可同 周强 费起礼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4年第4期216-217,共2页
目的探讨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卡压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自1990年~2002年,对12例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因、症状与体征、术中所见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11个月。拇、示指屈曲肌力恢复正... 目的探讨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卡压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自1990年~2002年,对12例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因、症状与体征、术中所见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11个月。拇、示指屈曲肌力恢复正常10例,2例部分恢复。结论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主要为旋前圆肌和指浅屈肌腱腱弓压迫造成,需与旋前圆肌综合征仔细鉴别。早期可保守治疗,一旦肌力明显下降,应及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 1990年-2002年 圆肌 指浅屈肌腱 手术疗效 治疗方法 术中所见 随访时 肌力恢复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骨间前神经的血供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向君 姜兴杰 张寿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22-423,共2页
本文对25具成人尸体(男20,女5)进行了骨间前神经的血供研究,观察和测量了营养动脉的数目、来源、长度、入神经干的方位和方式等.共发现117条营养动脉,多发自与骨间前神经伴行的骨间前动脉(87.18%)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 血液供应 解剖学
下载PDF
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的局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舒强 孟凡东 +2 位作者 卢敏 凌光烈 徐恩多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 探讨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解剖48侧(左右各24侧)成人防腐固定标本。结果 骨间前神经主干邻近腱性结构有旋前圆肌纤维桥(58.3%),尺骨头浅面腱膜(93.7%),联合腱板(83.3%)和指浅屈肌纤维弓(91.2%),横过骨间前神经... 目的 探讨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解剖48侧(左右各24侧)成人防腐固定标本。结果 骨间前神经主干邻近腱性结构有旋前圆肌纤维桥(58.3%),尺骨头浅面腱膜(93.7%),联合腱板(83.3%)和指浅屈肌纤维弓(91.2%),横过骨间前神经的拇长屈肌副头(66.7%),及少见的尺侧副血管,小束肌肉或纤维结构。77%骨间前神经干走在桡骨颈前方。结论 骨间前神经主干邻近的腱性结构及距离桡骨颈近可能是致骨间前神经综合征的解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 综合征 拇长屈肌副头 髁上
下载PDF
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赛云 李力 +2 位作者 毅仁 程毅 李昶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正中神经 骨间前神经 神经压迫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孟氏骨折合并骨间前神经损伤患儿手法复位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育东 王荣生 +3 位作者 王伟雄 何立文 刘雄业 任光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4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术治疗孟氏骨折合并骨间前神经损伤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信宜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治疗的20例孟氏骨折合并骨间前神经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使用手法复位术对患儿进行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和复位4...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术治疗孟氏骨折合并骨间前神经损伤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信宜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治疗的20例孟氏骨折合并骨间前神经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使用手法复位术对患儿进行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和复位4个月后肘关节运动功能、稳定性的评分、疼痛程度以及日常生活的评分,并记录4个月后患儿骨折部位恢复的优良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手法复位4个月后患儿肘关节运动功能、肘关节稳定性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都得到显著性提高,疼痛程度显著降低(P<0.05)。术后20 d患儿食指无活动障碍15例,术后40 d均能正常屈伸。随访4个月后,患儿恢复优良率可达98%。结论:新鲜孟氏骨折合并骨间前神经损伤经早期经手法复位治疗临床疗效甚好,并且及时检查骨间前神经是否损伤,可有效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氏 骨间前神经损伤 手法复位
下载PDF
15例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断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毅 侯赛云 +3 位作者 赵新建 廖绪强 曾明 黄星球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年第6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对1990~2001年收治的15例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病因、症状与体征、术中病理和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手术证实所有患者骨间前神经受到卡压,行手术减... 目的探讨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对1990~2001年收治的15例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的病因、症状与体征、术中病理和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手术证实所有患者骨间前神经受到卡压,行手术减压。术后随访5~24个月,13例拇指、食指末节屈曲功能已完全恢复。2例拇长屈肌、食指指深屈肌肌力Ⅳ级,基本恢复对指功能。结论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以逐渐或突发性的拇指、食指屈曲无力和无感觉障碍为特征,诊断一经确立应及早手术治疗,彻底解除卡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 诊断治疗 1990-2001年 回顾性分析 无感觉障碍 发病机制 手术疗效 临床特点 处理方法 术中病理 手术证实 手术减压 术后随访 拇长屈肌 指深屈肌 手术治疗 屈曲功 食指 指功能 突发性 患者 拇指 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