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臂远端骨间膜损伤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
作者 吕云云 林小慧(综述) 李晓兰(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2期3912-3915,3920,共5页
前臂远端骨间膜(DIOM)参与维持前臂的横向及纵向稳定作用,其损伤多发生在前臂远端骨折后,可能引起前臂稳定性减低,甚至远尺桡关节不稳的发生。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目前诊断方式多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B超)。该文将从DIO... 前臂远端骨间膜(DIOM)参与维持前臂的横向及纵向稳定作用,其损伤多发生在前臂远端骨折后,可能引起前臂稳定性减低,甚至远尺桡关节不稳的发生。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目前诊断方式多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B超)。该文将从DIOM的解剖学、损伤机制及表现、治疗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远端骨间膜 远尺桡关节 早期诊断 研究现状 综述
下载PDF
前臂骨间膜前面桡侧的动脉分布及其与穴位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丛兴忠 陈尔瑜 +3 位作者 党瑞山 邹开军 汪爱国 丁光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2-84,F004,共4页
目的 :探讨穴位区的血管分布特点。方法 :用成人前臂骨间膜乳胶或墨汁动脉灌注的标本 ,观测心包经沿线2~ 9寸定标点处的动脉分布。结果 :分布于心包经沿线 2、3、4、5寸处动脉的出现率均大于 5 6.3 %。结论 :心包经沿线定标点处骨间膜... 目的 :探讨穴位区的血管分布特点。方法 :用成人前臂骨间膜乳胶或墨汁动脉灌注的标本 ,观测心包经沿线2~ 9寸定标点处的动脉分布。结果 :分布于心包经沿线 2、3、4、5寸处动脉的出现率均大于 5 6.3 %。结论 :心包经沿线定标点处骨间膜的动脉呈节段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骨间膜 动脉 穴位 解剖结构
下载PDF
胃经沿线小腿骨间膜的血管及钙的分布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芳 陈尔瑜 +1 位作者 党瑞山 承焕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59-760,共2页
目的 :探讨穴位的物质基础及穴位血管与钙的分布。 方法 :(1)在成人小腿骨间膜的墨汁灌注标本上 ,观测其胃经(胫侧缘 )沿线的 3,4,5及 7寸 (中医使用的同身寸 ,以下全同 )处血管的分布特点 ;(2 )用质子激发 X线发射 (PIXE)技术 ,对胃经... 目的 :探讨穴位的物质基础及穴位血管与钙的分布。 方法 :(1)在成人小腿骨间膜的墨汁灌注标本上 ,观测其胃经(胫侧缘 )沿线的 3,4,5及 7寸 (中医使用的同身寸 ,以下全同 )处血管的分布特点 ;(2 )用质子激发 X线发射 (PIXE)技术 ,对胃经沿线的小腿骨间膜组织进行扫描 ,测得钙的相对含量。 结果 :(1)胃经沿线 3,4,5 ,7寸处的血管密度 (Aa% )显著高于各寸之间的血管密度 (P<0 .0 1) ;(2 )各定标点的钙峰值平均为其间基数值的 6 .73倍。结论 :(1)胃经沿线骨间膜血管呈节段性密集分布 ,穴位区血管密集 ;(2 )穴位区钙富集 ,其密集分布也呈节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骨间膜 血管 胃经 穴位区
下载PDF
小腿骨间膜前面的血管分布及其与穴位的关系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芳 陈尔瑜 +2 位作者 党瑞山 陶凯忠 龚杰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40-41,共2页
为探讨胫前动脉在骨间膜前面的分支分布及其与穴位“地”部的关系。以乳胶及墨汁灌注血管 ,在小腿骨间膜上 ,用巨微解剖、图象分析等方法观测了骨间膜血管的分支分布特点。结果 :小腿骨间膜有胫前动脉特定的呈节段性的骨间膜支分布 ;骨... 为探讨胫前动脉在骨间膜前面的分支分布及其与穴位“地”部的关系。以乳胶及墨汁灌注血管 ,在小腿骨间膜上 ,用巨微解剖、图象分析等方法观测了骨间膜血管的分支分布特点。结果 :小腿骨间膜有胫前动脉特定的呈节段性的骨间膜支分布 ;骨间膜支多分布于胆经及胃经沿线 ,在相当于外踝尖上 3、4、5、7寸处的血管密度值明显高于各寸之间区域。提示小腿骨间膜血管主要呈节段性分布 ,骨间膜胆经及胃经沿线穴位区血管较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膜 血管分布 胫前动脉 穴位 血管密度
下载PDF
前臂骨间膜建构及其功能 被引量:4
5
作者 沈彬 黄宇峰 +2 位作者 于彬 尹峰 谭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0-212,241,共4页
目的:观测正常成人尸体前臂骨间膜建构并探讨其功能。方法:9侧正常成人前臂尸体标本,保留完整骨间膜后,于前臂中立位对其所属腱性结构的止点、长度、宽度及走行角度进行测量。结果:前臂骨间膜由膜性和腱性部分构成。腱性部分含有... 目的:观测正常成人尸体前臂骨间膜建构并探讨其功能。方法:9侧正常成人前臂尸体标本,保留完整骨间膜后,于前臂中立位对其所属腱性结构的止点、长度、宽度及走行角度进行测量。结果:前臂骨间膜由膜性和腱性部分构成。腱性部分含有较多斜向走行的纤维条索,分为中央束、副束、斜索、远端斜束和背侧副斜索5个部分。前3者的纤维主要由桡骨近端指向尺骨远端(后2者相反)。各部分在解剖特性上存在差异。结论:前臂骨间膜腱性部分含有5个斜向走行的纤维条索。主要起到前臂轴向负荷的传递和重分布、维持前臂稳定、参与和限制前臂旋转及协调前臂肌群运动的作用。对其建构的认识可为其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为相应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骨间膜 解剖学 轴向稳定
下载PDF
小腿骨间膜神经的走行及其与经络穴位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许家军 李晖 +6 位作者 丛志杰 朱敏 曹治列 李凌 党瑞山 张志英 陈尔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5-206,F004,共3页
目的:研究国人小腿骨间膜神经的走行、分支及其与局部经络穴位的关系。方法:用改进Sihler法染色显示成人小腿骨间膜神经,结合手术显微镜观测神经。结果:小腿骨间膜神经干自骨间膜上缘近腓骨侧斜行向内下,至骨间膜下部则近胫骨侧;神经干... 目的:研究国人小腿骨间膜神经的走行、分支及其与局部经络穴位的关系。方法:用改进Sihler法染色显示成人小腿骨间膜神经,结合手术显微镜观测神经。结果:小腿骨间膜神经干自骨间膜上缘近腓骨侧斜行向内下,至骨间膜下部则近胫骨侧;神经干外径0.75~0.91mm;在骨间膜上1/3处,神经干常发一分支在骨间膜胫侧份下行。结论:补充了国人小腿骨间膜神经的解剖学数据,提示该神经可能在针刺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小腿穴位时被波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骨间膜 经络穴位 走行 手术显微镜 足少阳胆经 足阳明胃经 神经干 解剖学
下载PDF
前臂骨间膜的超声检查方法及声像图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湖 杨琰 +1 位作者 黄福光 黄品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4期557-558,共2页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膜的超声检查方法及声像图特征。方法:分别对28例检查者共56只前臂的骨间膜在改变体位时进行横切面、长轴切面的超声对比观察。结果:56例完整的骨间膜在改变体位时其横切面和长轴切面上均表现为尺桡骨之间的一连续的...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膜的超声检查方法及声像图特征。方法:分别对28例检查者共56只前臂的骨间膜在改变体位时进行横切面、长轴切面的超声对比观察。结果:56例完整的骨间膜在改变体位时其横切面和长轴切面上均表现为尺桡骨之间的一连续的线性高回声结构,且其厚度随体位改变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检查能清楚显示前臂骨间膜的解剖结构,是诊断前臂骨间膜损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膜 前臂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前臂骨间膜及其损伤的MRI表现 被引量:1
8
作者 潘骏 黄其杉 +2 位作者 池永龙 虞志康 王宇仁 《实用骨科杂志》 2003年第5期422-423,共2页
目的 :研究正常和损伤的前臂骨间膜的MRI表现。方法 :对 2具前臂尸体标本进行回顾性MRI对比观察。结果 :完整的骨间膜在MRI上呈现为从桡骨近端斜向尺骨远端的带状结构 ,在T1和T2 加权像上表现为黑色低信号带 ,在T2 脂肪抑制像上显示最... 目的 :研究正常和损伤的前臂骨间膜的MRI表现。方法 :对 2具前臂尸体标本进行回顾性MRI对比观察。结果 :完整的骨间膜在MRI上呈现为从桡骨近端斜向尺骨远端的带状结构 ,在T1和T2 加权像上表现为黑色低信号带 ,在T2 脂肪抑制像上显示最清楚。断裂的骨间膜在MRI上显示出骨间膜的连续性中断 ,表现为波浪状、迂曲、移位的韧带纤维及前臂肌肉向骨间膜膨出。结论 :MRI能清楚显示前臂骨间膜解剖结构 ,能准确诊断前臂骨间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骨间膜损伤 磁共振成像检查 解剖结构
下载PDF
MRI检查在儿童孟氏骨折骨间膜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9
作者 郭侨阁 黄万新 +1 位作者 牛军杰 孙卉 《中医正骨》 2020年第8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儿童孟氏骨折骨间膜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孟氏骨折患儿采用数字式射线摄片机常规拍摄前臂正侧位X线片;采用64排螺旋CT机对前臂进行扫描;采用3.0TMRI扫描仪对前臂进行扫描,重点观察前臂骨间膜有无损伤及...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儿童孟氏骨折骨间膜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孟氏骨折患儿采用数字式射线摄片机常规拍摄前臂正侧位X线片;采用64排螺旋CT机对前臂进行扫描;采用3.0TMRI扫描仪对前臂进行扫描,重点观察前臂骨间膜有无损伤及其损伤的部位、程度。术后评定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及手术疗效。结果:X线和CT检查显示,BadoⅠ型12例、BadoⅡ型7例、BadoⅢ型9例、BadoⅣ型2例。MRI检查显示,骨间膜的膜性部损伤16例,腱性部损伤7例,混合型损伤7例。19例出现骨间膜损伤的间接征象,即损伤骨间膜周围出血、水肿等增高信号;11例出现骨间膜损伤的直接征象,即损伤的骨间膜信号增高,走行迂曲呈波浪状改变,韧带纤维连续性中断、移位,前臂肌肉自骨间膜纤维断裂处膨出。与手术对照,骨间膜损伤MRI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6.7%,其中1例MRI诊断为膜性部部分撕裂而术中探查未见撕裂。术中对7例腱性部损伤、11例膜性部损伤及4例混合型损伤的患儿,在纠正骨折脱位的同时修补了骨间膜,其余8例患儿术中仅纠正骨折脱位。30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6个月。28例骨间膜愈合,恢复正常生理功能;2例骨间膜未愈合,影响患肢旋后功能。结论:MRI能清晰显示骨间膜损伤的程度及范围,有助于儿童孟氏骨折骨间膜损伤的正确诊断,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和确定手术方式提供精确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位 儿童 MONTEGGIA 磁共振成像 骨间膜
下载PDF
用于显露前臂骨间膜的桡骨背侧入路应用解剖
10
作者 初国良 彭映基 +1 位作者 徐朝任 冯正巩 《解剖学研究》 CAS 1999年第2期88-89,共2页
目的 找出显露前臂骨间膜的最佳入路.方法 用卡尺测量了30例成人上肢,测量项目如下:桡骨头至旋后肌腱弓处骨间背神经的长度(LHA);桡骨头到旋后肌管下口之间骨间背神经的长度(LHS);骨间背神经从旋后肌管下口至桡骨外缘的距离(DSR);骨间... 目的 找出显露前臂骨间膜的最佳入路.方法 用卡尺测量了30例成人上肢,测量项目如下:桡骨头至旋后肌腱弓处骨间背神经的长度(LHA);桡骨头到旋后肌管下口之间骨间背神经的长度(LHS);骨间背神经从旋后肌管下口至桡骨外缘的距离(DSR);骨间背神经从旋后肌管下口至尺骨内缘的距离(DSU);骨间背神经最外侧分支穿拇长展肌处至桡骨外缘的距离(DSP).结果 LHA、LHS、DSR、DSU和DSP的测量结果分别为19.3±4.4mm(11mm~29mm)、53.4±5.2mm(45mm~62mm)、9.7±3.1mm(4mm~15mm)、22.8±3.5mm(20mm~28mm)和7.5±1.6mm(5mm~9mm).牵开拇长展肌、拇短伸肌和拇长伸肌,于桡侧腕短伸肌与指伸肌之间显露前臂骨间膜中1/3和远1/3段.结论 桡骨背侧入路可较少剥离肌肉和软组织,能方便、安全显露前臂骨间膜中1/3和远1/3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膜 背神经 手术入路 桡尺融合
下载PDF
小腿骨间膜结构及其上端裂孔的临床解剖 被引量:1
11
作者 邱龙恒 刘超 +5 位作者 谭明洁 庄敏 张健 刘学敏 李明 李建伟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73-575,共3页
目的:研究小腿骨间膜上端裂孔的形态结构,为临床深入了解小腿骨间膜的功能,重建和避免胫前血管损伤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常规福尔马林固定小腿骨间膜标本40侧,观测胫、腓骨长度;骨间膜结构;骨间膜上端裂孔的形态;裂孔长轴腓侧近端至外... 目的:研究小腿骨间膜上端裂孔的形态结构,为临床深入了解小腿骨间膜的功能,重建和避免胫前血管损伤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常规福尔马林固定小腿骨间膜标本40侧,观测胫、腓骨长度;骨间膜结构;骨间膜上端裂孔的形态;裂孔长轴腓侧近端至外踝的距离,计算骨间膜上端裂孔长轴腓侧近端至外踝距离与腓骨长的相关性.结果:骨间膜由膜性部和腱性部2部分组成.腱性部是一条斜型粗纤维束,位于骨间膜下1/2处,由走行一致的多条细小纤维构成,厚(0.32±0.12)cm,长(11.1±0.21)cm,与腓骨成角(20.60°±1.00°).上端裂孔成椭圆形,上端裂孔长轴长(2.71±1.35)cm、上端裂孔短轴长(1.91±0.21)cm、长轴近端腓侧至外踝最远处距离为(31.21±2.35)cm.胫骨长(34.21±2.36)cm、腓骨长(34.3±2.12)cm.骨间膜上端裂孔长轴腓侧近端至外踝距离与腓骨长正相关.结论:骨间膜对维持胫、腓骨轴向稳定,应力传递和防止小腿损伤后胫、腓骨移位具有重要作用.骨间膜上端裂孔的位置可由腓骨长推算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骨间膜 解剖学 轴向稳定
下载PDF
经骨间膜后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体会(附78例报告)
12
作者 王世祥 童元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4-26,共3页
自1990年3月至1993年3月,我们采用了经骨间膜引流、减张切口、一期缝合伤口、内固定治疗78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经1~3年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胫腓 骨间膜 引流术
下载PDF
大鼠下肢骨间膜血管的分布
13
作者 陈泳宏 刘平 +4 位作者 盛春宁 骆云 商舰 贺子义 胡冰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53-254,共2页
目的:为探讨经络穴位与血管的关系,观测了大鼠下肢骨间膜上血管分布的特点。方珐:以大鼠为标本(n=20),采 用左心室墨汁灌注大鼠及骨间膜撕片。结果:腓骨侧骨间膜上某些区域的血管密度显著大于胫骨侧,呈非均匀分布。结论: 骨间膜上血管... 目的:为探讨经络穴位与血管的关系,观测了大鼠下肢骨间膜上血管分布的特点。方珐:以大鼠为标本(n=20),采 用左心室墨汁灌注大鼠及骨间膜撕片。结果:腓骨侧骨间膜上某些区域的血管密度显著大于胫骨侧,呈非均匀分布。结论: 骨间膜上血管密疏可能与经络穴位多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骨间膜 穴位 大鼠
下载PDF
重建儿童前臂旋前功能的手术方法——肱桡肌改道联合前臂骨间膜松解
14
作者 周友清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4年第5期318-319,共2页
瘫痪性前臂旋后畸形发生于臂丛上干损伤、脊髓灰质炎和创伤性四肢瘫。其成因是主动的旋后肌与瘫痪的旋前肌肌力恢复的不平衡。一旦畸形固定,桡尺骨弓状畸形将引起远端尺骨和(或)近端桡骨头掌侧半脱位。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为肱二... 瘫痪性前臂旋后畸形发生于臂丛上干损伤、脊髓灰质炎和创伤性四肢瘫。其成因是主动的旋后肌与瘫痪的旋前肌肌力恢复的不平衡。一旦畸形固定,桡尺骨弓状畸形将引起远端尺骨和(或)近端桡骨头掌侧半脱位。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为肱二头肌止点改道并作骨间膜松解,但该手术不适用于肱三头肌瘫痪和桡骨头已切除的病例。该文作者介绍肱桡肌肌腱改道联合骨间膜松解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前臂 旋前功能 手术方法 肱桡肌 骨间膜松解 肱二头肌腱
下载PDF
骨间前动脉背侧穿支的显微解剖
15
作者 董丽琨 王春霖 +2 位作者 赵如元 郭朝帅 王增涛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骨间前动脉背侧穿支的数量、起始处管径、供养范围及其与骨间后动脉分支的吻合情况。方法新鲜成人前臂标本13侧,红色乳胶灌注动脉并凝固后,解冻标本进行解剖。取10侧前臂标本,去除前臂皮肤、前臂屈肌后,显露骨间前动脉及其背侧... 目的观察骨间前动脉背侧穿支的数量、起始处管径、供养范围及其与骨间后动脉分支的吻合情况。方法新鲜成人前臂标本13侧,红色乳胶灌注动脉并凝固后,解冻标本进行解剖。取10侧前臂标本,去除前臂皮肤、前臂屈肌后,显露骨间前动脉及其背侧穿支,测量并记录骨间前动脉背侧穿支的数量、起始处管径。沿桡侧腕屈肌和指伸肌的间隙向深层解剖,观测骨间前动脉背侧穿支的数量及其对前臂背侧伸肌的供养范围。取13侧前臂标本,解剖后在前臂背侧浅层伸肌的肌间隙、深层伸肌的肌间隙以及深浅两层伸肌之间的肌间隙中,观察骨间前动脉背侧穿支与骨间后动脉的分支吻合情况。结果10侧标本合计有骨间前动脉背侧穿支94支,每侧标本骨间前动脉背侧穿支数量7~12(9.4±1.5)支,起始处管径0.21~1.56(0.70±0.34)mm。骨间前动脉背侧穿支穿过骨间膜后主要供养前臂背侧深层伸肌,在前臂远端三分之一还发出肌支供养指伸肌、小指伸肌。13侧标本中,骨间前动脉背侧穿支与骨间后动脉分支之间单支吻合7侧、双支吻合5侧、无吻合1侧。结论骨间前动脉背侧穿支数量较多且起始处管径较粗大,主要供养前臂背侧深层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骨间前动脉背侧穿支与骨间后动脉分支之间有单支吻合、双支吻合以及无吻合3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动脉 前动脉背侧穿支 后动脉 穿支血管 骨间膜 显微解剖
下载PDF
前臂骨间膜的生物力学及损伤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嘉 潘骏 郭晓山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7,共3页
前臂骨间膜(interosseous membrahe,IOM)损伤常作为前臂骨折的伴随损伤而出现。以往对骨间膜的生物力学功能及损伤后的诊断和治疗认识不足,因而漏诊的患者较多,患者多出现长期腕关节疼痛、前臂旋转受限及肘关节活动障碍等严重并发... 前臂骨间膜(interosseous membrahe,IOM)损伤常作为前臂骨折的伴随损伤而出现。以往对骨间膜的生物力学功能及损伤后的诊断和治疗认识不足,因而漏诊的患者较多,患者多出现长期腕关节疼痛、前臂旋转受限及肘关节活动障碍等严重并发症。骨间膜对于维护前臂的纵向稳定和旋转功能至关重要,随着对其解剖和生物力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开始注意到对骨间膜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是能否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骨间膜 骨间膜损伤 生物力学 早期诊断 治疗 关节活动障碍 腕关节疼痛 严重并发症
原文传递
MRI诊断Maisonneuve骨折骨间膜断裂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胜松 王满宜 +3 位作者 荣国威 姜春岩 翁磊 屈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89-392,共4页
目的 探讨Maisonneuve骨折 (MFF)骨间膜损伤及损伤范围的MRI表现。方法  12例急诊收治的MFF患者术前进行MRI检查。采用膝关节线圈对小腿全长分 2段进行检查以获得骨间膜全长的图像。采用轴面T1WI(TR 5 0 0ms,TE 40ms)、T1脂肪抑制 (ST... 目的 探讨Maisonneuve骨折 (MFF)骨间膜损伤及损伤范围的MRI表现。方法  12例急诊收治的MFF患者术前进行MRI检查。采用膝关节线圈对小腿全长分 2段进行检查以获得骨间膜全长的图像。采用轴面T1WI(TR 5 0 0ms,TE 40ms)、T1脂肪抑制 (STIR)像、T2 WI(TR 30 0 0~ 40 0 0ms,TE 180~ 2 0 0ms) ,3例行双侧对比 ,5例术中探查骨间膜。结果  12例患者均存在骨间膜部分断裂 ,断裂范围从胫距关节面最高点到其以上的 32~ 112mm ,平均 79mm ,其近端骨间膜保持完整。 12例患者高位腓骨骨折处的骨间膜均保持完整。 3例行双侧对比 ,显示正常骨间膜起于胫距关节面最高点以上 2 8mm处。与 5例手术结果比较 ,MRI正确诊断 4例。结论  (1)MFF患者都有骨间膜损伤 ,但仅为小腿远端 1/ 3水平以下的部分断裂 ,并未达到高位腓骨骨折水平。近端腓骨骨折处骨间膜均保持完整。 (2 )轴面T1STIR像可显示骨间膜的解剖结构和断裂情况 ,T2 WI可以显示骨间膜损伤引起的出血和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踝关节 骨间膜断裂
原文传递
腓骨肌皮瓣供区发生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组织缺损的修复 被引量:5
18
作者 文建民 朱锋 +2 位作者 唐恩溢 杨旭东 孙国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2-743,747,共3页
目的:介绍腓骨肌皮瓣制备术后,小腿供区发生筋膜间室综合征致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修复方法。方法:对2例腓骨肌皮瓣行下颌骨缺损重建时,供区发生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造成的软组织缺损,采用股前外侧肌皮瓣进行修复。结果:2例手术都获得成功... 目的:介绍腓骨肌皮瓣制备术后,小腿供区发生筋膜间室综合征致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修复方法。方法:对2例腓骨肌皮瓣行下颌骨缺损重建时,供区发生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造成的软组织缺损,采用股前外侧肌皮瓣进行修复。结果:2例手术都获得成功,小腿外形满意,运动功能基本恢复,保留了足、踝关节功能,未行截肢。结论:股前外侧肌皮瓣血管恒定,制备方便,可以提供较大修复组织,对腓骨肌皮瓣供区的组织缺损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肌皮瓣 肌皮瓣 小腿室综合征 组织缺损修复
下载PDF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诊治6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乐涛 陆斌 张文苑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6-266,共1页
关键词 室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愈伤合剂”防治胫骨闭合性骨折患者骨筋膜间室内压增高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袁亚兵 谢杨 +3 位作者 刘延辉 俞伟忠 徐鹏 芮立宁 《江苏中医药》 CAS 2012年第12期49-50,共2页
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笔者对32例胫骨闭合性骨折患者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愈伤合剂治疗,并行骨筋膜间室内压监测,发现中药对骨筋膜间室内压控制有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63例胫骨闭合性骨折患者:男49例,女14例;
关键词 闭合性 愈伤合剂 压力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