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孔径新型复合材料硅/磷酸钙修复骨缺损实验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杨箭
李雯
潘可风
-
机构
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
-
出处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52-255,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孔径新型复合材料硅/磷酸钙植入兔下颌骨缺损区的成骨能力。方法:将3种不同孔径硅/磷酸钙(大孔型300μm、150μm及致密型)分别植入兔下颌骨缺损区。分别在术后3、6、12周取材进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及新骨形成的统计学分析。结果:3种不同孔径硅/磷酸钙在12周均能与邻近骨组织骨性结合:2种大孔型硅/磷酸钙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均显著大于致密型硅/磷酸钙(P<0.01)。结论:大孔型硅/磷酸钙骨引导性、成骨活性优于致密型硅/磷酸钙。
-
关键词
骨缺损
孔径
骨引导性
骨面积百分比
-
Keywords
bone defect
pore size
osteoinductivity
osseous area percentage
-
分类号
R782.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
-
题名珊瑚羟基磷灰石圆柱体骨传导能力的初步动物研究
- 2
-
-
作者
姚钟雄
徐淑兰
邵军
-
机构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院)
-
出处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8年第2期57-60,80,共5页
-
基金
2016年花都区医疗卫生科研项目(16-HDWS-029)
-
文摘
目的:通过将可降解珊瑚羟基磷灰石圆柱体植入大白兔股骨远中极限骨缺损中,探讨珊瑚羟基磷灰石圆柱体新骨的形成情况,为种植体植入的时机提供参考。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实验组24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在兔子股骨远中干骺端植入48块珊瑚羟基磷灰石,在4周、8周、12周时分别处死8只,行大体标本观察和组织学分析;对照组,饲养至12周时全部处死,行相应分析。结果:实验组24只大白兔均愈合良好,4周时仅植入物边缘有少量新骨形成,8周时植入物中心有明显新生骨长入,12周时植入物边缘与中心新骨形成均增加。实验组新生骨面积百分比,4周与8周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周与12周时无明显差别。对照组缺损中心仅有少量炎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长入,无骨组织形成。结论:可降解珊瑚羟基磷灰石圆柱体植入兔子股骨远中极限骨缺损中后愈合良好,8周时骨块中心有新骨显著形成,此时,适合种植体的植入。
-
关键词
珊瑚羟基磷灰石圆柱体
极限骨缺损
新骨面积百分比
骨传导性
-
Keywords
coralline hydroxyapatite cylinder
critical bone defect
percentage of new bone area,osteoconduction
-
分类号
R783.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